返回首页

福州八大古镇是哪八个?

198 2024-03-09 19:06 admin

一、福州八大古镇是哪八个?

福州的八大古镇是:

1、云水谣古镇,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国家5A级风景区,百年古老村落,神奇土楼,灵山碧水,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

2、长汀古城,位于龙岩市长汀县,国家4A级风景区,福建四大名城之一,中国最美山城。

3、崇武古城,位于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国家4A级风景区,被誉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

4、泰宁古城,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南有大金湖,东有兔耳岭。

5、贡川古镇,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贡川镇,历史悠久,人文之风浓厚,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名“贡堡”,是福建省唯一的城堡式古镇。

6、和平古镇,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7、嵩口古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这是一个还未曾被开发的小镇,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南宋时期形成一个繁荣的小集市。

8、宁德霍童古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国家3A级风景区,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文化气息浓郁,最著名的是文昌阁。

二、福建避暑山庄排名榜?

1.云顶景区

所属城市:福州市

级别:AAAA级游玩季节:四季皆宜门票价格:200.00

云顶景区是一处位于福州市永泰县境内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整个景区主要由梯田,天池以及峡谷等景点组成,总占地面积为36平方千米,现已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型风景名胜区。

2.湄洲岛

所属城市:莆田市秀屿区

级别: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玩季节:四季皆宜门票价格:65.00

湄洲岛是一处全年开放的景点,就是会有着夏令时跟冬令时的时间变化,但是不影响游玩。这里的占地面积在14.35平方千米左右,是莆田的第二大岛,岛上还居住着3.8万左右的人口。这里在每年的妈祖诞生日跟妈祖升仙日都会有着十分壮观的旅游场面。这里的湄屿潮音跟九宝澜黄金沙滩等景点也是各有特色,吸引游人。

3.日月谷温泉度假村

所属城市:厦门市

游玩季节:四季皆宜门票价格:228.00

这处具有400多年悠久历史的日月谷温泉,主要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境内,该地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现在其中拥有温泉主题公园,温泉酒店,私人会所等区域,总占地面积为26万平方米,历来就凭借其规模大,设备完善的特点,素有福建省首家园林式露天温泉的称号,现也成为一个集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区。

4.凤翔首邑温泉旅游度假村

所属城市:福州市

游玩季节:四季皆宜门票价格:188.00

凤翔首邑温泉旅游度假村是一处位于福州闽侯县境内的温泉度假村,其总占地面积为64亩,历来就凭借其独特的地下温泉资源,从而成为当地较为知名的温泉疗养胜地,现也在其中分布着52个特色温泉泡池和200多件不同风格的客房,是一个集温泉度假,休闲旅游,餐饮猪肚等为一体的温泉度假村。

5.龙佳生态温泉山庄

所属城市:漳州市

级别:AAA级游玩季节:四季皆宜门票价格:88.00

这家始建于1998年的龙佳生态温泉山庄,地处于漳州龙海市境内,其主要由景观游览区、民俗文化区、素质拓展区等多个区域组成,总占地面积为1600亩,现已成为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体验、温泉养生等为一体的国家3A 级旅游景区。

6.青云山御温泉

所属城市:福州市

级别:AAAA级游玩季节:四季皆宜门票价格:103.00

这处曾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青云山御温泉,是位于福州市的旅游景点,整个景区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而且在其中还涵盖于温泉浴、景光浴、森林浴等多种温泉种类,现已成为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娱乐以及温泉疗养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7.连城天一温泉度假村

所属城市:龙岩市

级别:AAAA级游玩季节:四季皆宜门票价格:238.00

连城天一温泉度假村是一座依山而建,且位于龙岩市连城县境内的温泉度假村,其总占地面积为5000亩。整个景区主要被大量的森林和原始植被环绕,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在其中还分布着唐宫御苑区,客家文化区以及客家风情区等区域,历来就凭借丰富的温泉种类的各式各样的娱乐设施,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现已成为一个集温泉养生,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以及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温泉旅游度假村。

8.福州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区

所属城市:福州市

级别:AAAA级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福州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总占地面积为3000多亩,该地不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素有福州后花园,天然大氧吧的称号,同时该地的贵安水世界、贵安欢乐世界、福州百姓长廊等著名景点也都受到了游客的一致欢迎。

9.鼓岭

所属城市:福州市

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鼓岭创建于1886年,是福州知名的避暑胜地,整个景区总占地面积为24平方千米,在其中不仅分布着200多栋风格迥异的避暑别墅,同时还拥有柳杉王,宜夏别墅,万国公益社等著名景点,历来就凭借其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特点,历来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10.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所属城市:晋江市

级别:AAA级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是位于晋江市的旅游景点,整个景区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其地理位置优越,景色宜人,同时在其中也分布着步云关、望江石、石镜道人之塔等著名景点,现已成为当地市民平时休闲旅游,观赏海景以及海鲜品尝的好去处。

三、闽西地区的历史地位?

宋代,实行中央集权制,防止了五代分裂局面的重演,当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有利于农业和兴修水利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的繁荣。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适逢其时,正值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成就了闽西在闽粤赣边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播迁的核心地位。核者,中坚也。核心地位,必具安定的政治局面和生活环境,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较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繁荣的商业和便利的水陆交通,以及发达、文明的文化、教育,使之有充足的对周边迁徙、拓展并具生存、发展能力的人力资源。闽西,经唐末至宋末300多年的形成、发展,凸显其在闽粤赣边客家的核心地位。在这一历史时期,闽西汀州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

闽西是地域概念,不是行政概念。即今龙岩、三明两市及闽西北、闽西南的客家县。阐述闽西在闽粤赣边客家的核心地位,本文仅以闽西汀州为例,兼顾其他。

闽西在闽粵赣边客家的核心地位,主要凸显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猛增,凸显人力的相对优势

闽粤赣边均为古越族故地。

据史载,闽西,《禹贡》扬州之域,周《职方》为七闽地,春秋为闽越地,秦为闽中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封无诸为闽越国,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王余善反,“武帝迁其民江淮间,虚其地”,后虽“逃亡者,复立冶”,但仍属蛮荒之地。

汀州自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检责诸州避役流民共三千余户,奏置州”始。由于唐末五代,南迁汉人主要从赣中、赣北,通过进入赣南、闽西的主要四条路线进入闽西,至崇宁年间(1102-1106年),汀州增至81454户,至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增至223432户,人日100多万以上。而赣南在北宋初的31万户,至南宋后期达32万户,赣闽边总计达55万户,总人口在250万以上,客家民系在闽赣边形成、发展。

而同一时期的粤东北、粵东,唐时还是蛮荒之地,人口稀少。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至雍熙四年(987年)有户1568户,至元丰三年(1080年),有户12372户。宋元之交,文天祥勤王抗元,梅民从者极众,碾转南粵,不复返。在梅州率众抗元的蔡蒙吉,孤城喋血,十室九空,被杀者不计其数,一片荒芜。元兵入占,也仅杨、古、卜三姓。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梅州仅辖一县程乡县的人口1686户,6989人。由于汀、赣客家人的大量入迁,至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程乡人口增至38366人,大埔近4万人,兴宁、五华两县分别增至4181人和9000人。

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文条件

(一)农业和水利兴修的发展

1.农业:唐置汀时,当地畲民仍“刀耕火种”。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时,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诗赞时任知州陈轩:“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农业得到很大发展,也促进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如宁化的“河龙”大米,在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就成“贡米”。南宋的咸淳年间(1265-1273年),建宁的“建莲”就著称于世。特别北宋时,福建从越南引进成熟早、抗旱强,适于普遍栽种的“占城稻”,闽西是主要产区。当时从福建取种三万斛,分到江淮、两浙路推广,当时河南汝州(今河南临汝)鲁山所种就是建安(今建瓯)的占城稻。当年南剑州(今南平)所载水稻优良品种就有11种之多。

2.水利:陂塘建设是宋代汀州兴修水利的重要标志。宋代汀州兴修水利30多处,有的还具相当大的规模,据《临汀志》载,如长汀县的中陂、何田大陂、南拔桥陂,宁化县的大陂、吴陂,上杭县的梁陂、高陂等。

(二)矿冶业和冶金技术的发展

北宋是汀州矿冶业的鼎盛时期,全汀矿冶机构设置28处,设有监、务、场、坑、冶机构齐全。产有金、银、铜、铁、铅等金属,多为富矿。为汀州后来农业、水利、交通运输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金产,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产金六州有汀州”。据(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8《坑冶》载,诸路坑冶金数中,汀州金167两,居全国八路坑冶金数第三。

银产,据(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贷》载,宋元丰元年(1078年)前,汀州新置银场务共16处,有2务10场4坑,产银元额四千七十五两,元年收二千三百二十两。据清版《汀州府志》载,宋时赋役,汀州上供银七千九百四十五两八钱三分五厘。大礼银,每遇大礼年份,解银二千两。铜产,宋治平中(1064-1067年),全国铜产汀、建、南剑、邵武等十二州、军共四十六场,汀铜产有8场2坑。宋时铁产,全国有4监20务25场12冶,汀州铁产有四务。铅产,宋天禧二年(1018年),全国36场,汀州有三场。铅产元额一百六十斤,元年收四十九斤。

“灌钢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铁器的刀口更加锋利,使生产力空前提高。据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载,“点铁成金术”的王捷,就是出于闽西汀州的北宋初突出的冶金大师。

(三)纸业和雕版印刷的发展

闽西盛产竹类,北宋后,汀州造纸业相当发展,如长汀的“玉扣纸”,连城的“宣纸”。

纸业的发展带动了雕版印刷业的发展,唐五代开始应用的印刷术,北宋时已普遍应用,南宋时更加发达。国子监的监本、各地官府、书院、家塾也印书,民间书坊、书肆、书铺,则分布更广,刻书、卖书成为事业。东京(今开封)、杭州、蜀中、福建是北宋四大印刷业中心。当时建阳的麻沙、崇仁两镇,长汀的四堡和后来的宁化雕版印刷业均有较大的发展,以其纸质优良、字体秀丽、装帧精美而行销海内外。

三、汀州航运开通,凸显汀州最大物资集散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形成和繁荣

汀州在唐代运食福盐,福盐质次价昂,供应严重不足。民间私盐质优价廉,故民间交易非常活跃。朝廷明令禁卖私盐,颁布“榷盐法”,对食盐实行专卖,故官民矛盾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运潮盐”,迫在眉睫。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汀州知州事李华、长汀县令宋慈组织百姓开辟汀江航道。

航道的开通,促进了汀州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汀州成为闽粤赣边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和商贸中心。繁忙的汀江,“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临汀志》载,汀州宋开庆元年(1259年),有户218570户,口453231,其中汀州坊市人口(即非农业户)150484人,占当时总人数的28.15%。可见当时汀州的工商贸易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宋代,特别是南宋,南方经济空前繁荣,棉织业长足发展,造船业异常发达,制瓷、造纸、印刷业等也超过前期。

在古汀州的客家社会和家庭中,广泛流传着“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等谚语。在客家社会里,泥、土、瓦、木、石工、裁缝制衣、打铁、金、银、锡器具、竹篾器具、造纸、印刷、蓝靛印染、雕刻、刺绣、船工、牵夫、抬轿、挑夫、教书、行医、司仪、戏班、傀儡、杂耍、鼓手、粮食、豆类加工、屠宰、阉鸡、阉猪、剃头(理发)、炊事、烹饪小吃等各行各业,门类齐全,百业尽有。真可谓村村均有,乡、里遍布,县县有特色。这就是汀州坊市人口占比如此高的原因之所在。这是汀州客家生存、发展的一大人力资源,也是工商贸易发展和繁荣的必备条件。

当时,汀州集市体系完整,墟市、镇市、县市三个层次皆有。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汀州就有了镇市,至元丰年间(10781085年),镇市有较大发展。据载,宋代汀州共有集市31处,元时虽一度萧条,但明清时,汀州依然是“寰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

有资料载,仅长汀、上杭境内的汀江沿岸各有30多个村庄从事撑船业,木船、船工及码头工人,造船作坊、砍伐工人等众多,真是客家人开发了汀江,汀江养育了客家人。

当时的汀州城和汀江成为“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的一派繁荣景象。汀江航道的开通,使“千嶂深围四面墙”的汀州古城,成为“南通交广,北达淮右”,“一川远汇三溪水”,通过汀江、韩江,直下潮州,奔向海洋,通往世界,成为古代“一带一路”的起点和通往世界各地的客家重镇。

四、文教的普及与成就,凸显汀州文教的繁荣和比较优势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鼎盛的朝代。宋真宗的尊孔崇儒,宋仁真的科举崇儒,大大推动了文教事业的发展。

汀州创学于宋天圣(1023-1031年)间,“天圣中,因庙始创学”。汀州六县(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均在宋代办有县学。崇宁元年(1102年),“天下诸县皆置学”,汀州州县普及率达100%,而全国州县普及率仅44%。

汀州的“崇文重教”蔚然成风。“自宋逮明,人文日盛”,“汀之人既家礼乐、户诗书”,汀州成为“稔知闽汀人文渊薮,龟山先生桑梓焉”。汀州已是“今习文事”,“今趋科名”,“今则土类宦游,视为乐土”。

为鼓励和促进文教发展,“宋绍兴五年(1135年),以延、建、汀、邵四州民生子多不举,因令州县置仓,遇生子者给米”。各县设有“举子仓”“贡士庄”等。宋代各地共设31处,汀州就有5处。当时的汀州,书院林立,社学、私塾遍布。如宋代汀州林所创的“洞天书院”,李华所创的“卧龙书院”,连城罗从彦讲学处的“仰止亭”和丘氏书院等。从宋、明两朝进士、举人的总数和县均数可见,汀州在赣南、梅州三地中均占优势。

宋代进士:汀州168人,县均28人。赣南234人,县均18人。梅州10人。

明代进士:汀州54人,县均6.75人。赣南49人,县均3.06人。梅州13人,县均2.16人。

明代举人:汀州259人,县均32人。赣州273人,县均17人。梅州127人,县均21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的统计,北宋至清末,汀州有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代的李鲁、刘坊、李世熊,清代的黎士弘等,绘画书法界有“杨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及其老师上官周,扬州画派的佼佼者、“诗、书、画三绝”的上杭华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