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说说蔺相是如何做到完璧归赵的?

195 2024-03-11 10:00 admin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他一生中有许多重要成就,最有名的被流传于后世的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几件事不仅被写入历史课本,成语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一、和氏璧

关于和氏璧的出处大家都知道,卞和献玉就不多说了,主要是这块玉是如何到赵国的。主要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第二种: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二、玉之争

秦国昭襄王时期武将有白起,文臣有范雎,远交近攻的政策实施使得秦国霸主地位进一步巩固,六国人人自危。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被秦王知道,后书信联系赵惠文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玉璧。赵国上下也不傻,知道就算自己愿意把玉交出去秦国也不可能把十五座城给自己。赵王问计于蔺相如,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惠文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惠文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蔺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惠文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3、完璧归赵

这个大家就比较清楚了,蔺相如入秦后面见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大喜,却并不提及城池之事,蔺相如看出秦王之意,假意说玉璧上有瑕疵乘机夺回玉璧持柱站定,称秦王无交换诚意,如强夺唯有和玉璧一同身碎,秦王恐玉毁,只好答应蔺相如的要求。蔺相如看出了秦国不可能交出城池,而自己作为使臣也不能丢失自己国家的威仪,就偷偷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自己留下来与秦国周旋。蔺相如回国后,赵惠文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蔺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