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谁知道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白马乡?

205 2024-03-14 10:12 admin

白马乡地处县城东北角,东临土黄,南挨华景,西靠厂溪,北接石铁,距县城80余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45个社4个居民小组,4500户18500人,农业人口13700人。乡政府驻地海拔500余米。幅员面积8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0亩,属深丘,三面环高山,一面临深沟,境内高峰群立,沟壑纵横,以大炮台山居冠,最高海拔1601.7米,最低海拔200米,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为14℃-17℃,年降雨量为1400毫米至1500毫米。粮食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油桐、竹木、药材、果木等。

白马乡清初建场,名复兴。嘉庆四年(1799年)复兴场毁于水火,嘉庆五年重建,以街下场白马庙名场。1935年改名白马。嘉庆十七年(1812年)属“东路”民国四年(1915年)属“上东区”,民国十三年(1924年)属“第三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场为乡。解放后,1949年12月建立白马乡人民政府,1958年改为白马乡人民公社,1972年复名白马公社。1973年复名白马乡,沿袭至今。白马乡每逢2、5、8赶场,是原土黄区第三大商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乡经济发展较快,乡内主产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豆类、油菜,主抓了粮经作物的比例调配,由过去的6:4调整为5:5,严格按“三新”技术服务到位,落实到位、跟踪到位,实现了粮经作物双赢,粮食产量950万斤,油菜250万斤,人均年增粮150斤,增收现金50元。我乡既是“秦川牛”基地乡,又是县政府授予的“万只山羊乡”。人均年养猪2头,户平年养牛2头,保证畜牧业健康向前推进;今年共改良生猪2500头,肉牛800头,引进了西门达耳牛5头,奶牛5头,人均收入150万元以上。活跃了山区经济。

沙坪村的白秀山是天龙山南脉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400米。白秀山山名的来历,鲜为人知,相传两千多年前,有王姓府官,病逝落葬于华景王家岩。在打井时挖出一对白鹤,腾空而起,分飞南北两峰。东乡县令闻此奇事,亲临察看,见两峰景色秀丽迷人,又有神鹤降临,便为两峰命名修庙。南峰命名白鹤山,其庙名白鹤寺;北峰命名白秀山,庙名白秀山庵。历代均有僧尼主持,香火不断。解放后,白秀庵3尼姑还俗出嫁,庙宇改建成民房。《二十四孝》的故事,脍炙人口,其中《安安送米》民间广为流传。白秀山就是安安的母亲出家修行之地。

观岩村的炮台山历来是兵家用兵之地,嘉庆二年,白莲教、川楚义军会师于此,又是红军与地方军阀作战的遗址。炮台山包括大炮台、小炮台两峰。源于天龙山脉,位于白马乡北部,四周群峰屹立,山峦叠嶂,海拔1400米。北通梨子、庙坝、固军,东至石铁、成虎,南达白马、华景,西与东升、峰城、桃花、清溪、南坪、凤林连成一线。山高林密,悬岩峭壁,险隘重重,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现已开发成森林、药材基地。

白马炮台山下观音坪,有古塔一座。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塔高4米,塔基直径3米,四洞八角,瓜瓣宝顶。塔前竖有墓碑,苍松翠柏点缀四周,显得古朴壮观。此塔是当时为草药医生陈道全治病救人之功而建造的,如今塔、碑、墓、志完好无损,可见后人对陈公道全尊从之至。1987年5月,此塔已被县文物管理所填入文物登记册,列为文物古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