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生态旅游地标推荐?
1.梵净山(江口·印江)旅游区 AAAAA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
2.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AAAA
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包括九龙洞景区、锦江景区和六龙山景区。九龙洞景区: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同时也是铜仁市众多溶洞中最先开发的一个,1981年被列为县级名胜保护区,1987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批十大风景名胜区,并被收录入《中国名胜大辞典》,20……
3.沿河南庄旅游景区 AAAA
沿河县沙子镇南庄村是以“空心李”为主要旅游资源的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空心李”是独特的稀缺性地域产品,是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有“果品茅台”之美誉。近年来该村修建了旅游步道、观光平台、停车场、休闲亭子等旅游基础设施,省内外游客慕名而至,纷纷到此……
4.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 AAAA
乌江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角夹石镇入境,流经夹石、土地坳、板场、甘溪、官舟、淇滩、和平、黑獭、黑水、思渠、黄土、新景、洪渡等13个乡镇境,至洪渡苏家村思毛坝小旁滩流入重庆市。乌江在沿河境内长达132千米,沿途不仅自然景观奇美壮观,人文景观内涵深厚,而且以土家族……
5.夜郎古泉旅游景区 AAAA
景点名称:铜仁市石阡夜郎古泉旅游景区地点: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温泉社区管理单位:贵州省石阡温泉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6.玉屏侗乡风情园 AAAA
侗乡风情园旅游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侗族源自古代百越族系百越西区中的一支,自长江支流沅水向西南迁徙至现在的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毗邻地区,在贵州分布最为广泛。风雨桥是侗族建筑的标志之一,侗乡风情园也建设了精美的风雨楼,广场中央还……
7.朱砂古镇(万山国家矿山公园) AAAA
万山区朱砂古镇前身为国家4A级景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古镇位于万山区万山镇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延伸区域面积达105平方公里。2015年7月,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拟投资20亿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与夜郎谷风景区整体连片开发,突出独有的丹砂文化和历史意义……
8.亚木沟风景区 AAAA
景点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寨抱村。开放时间08:00--18:00亚木沟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梵净山脚下,是梵净山生态文化旅游的重点卫星景点。景区分为生态停车场、四星级酒店(待建)、乡村风情长廊(目前规划中)、购物街、亚木沟原始生态峡谷、土家风情园、……
9.大明边城景区 AAAA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水晶阁沿锦江右岸处大明边城景区(MingParadise),国家4A级景区、贵州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郊,于水晶阁沿锦江右岸展开,总投资11.9亿元,毗邻“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湖南凤凰、“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及“五大佛教名山……
10.万山九丰农业博览园 AAAA
九丰农业博览园是铜仁市重点发展的农旅文一体化景区,该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总投资5亿元,核心区域占地面积2000亩,辐射区域达50000亩,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成集果蔬观赏、花卉科普、海洋科普、休闲住宿、生态餐饮等为一体的大型农业博览园。
二、贵州带江的城市?
碧江区
碧江区地处武陵山脉中部,原为县级铜仁市,现设市辖区更名碧江,有"黔东明珠"之美誉。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贵州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明边城 ,国家3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洞等。九龙洞是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收录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九龙洞是一处天然喀斯特溶洞,洞中有洞,洞中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各具特色,千姿百态;六龙山常年云雾缭绕,有野猪、刺猬、野山羊等百种野生动物在其间繁衍生息。百花渡坐落于锦江河畔景区内建设有主题花卉园、花卉智能温室、冰雕馆、豪华游艇、花卉特色餐饮等精品旅游体验项目。
印江县
印江县位于被誉为“贵州第一山”的梵净山西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印江河、车家河、乐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沟河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梵净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印江县属于革命老区,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蔡氏古法造纸艺术之乡"等美誉。
德江县
德江县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地理优越,气候宜人。因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成为商品的集散地。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乌江,自南而北,可以直驶长江。德江素有“傩戏之乡、天麻之乡、奇石之乡”之称,境内有隋唐扶阳县城遗址、枫香溪会议纪念碑等景点。德江县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特别适宜中药材种植,境内生长有天麻、银杏等40多种名贵中药材。天麻酒曾与1993年在美国洛杉机获得“国际皇后金杯奖”。
台江县
台江县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境内地形地貌奇特,高山、盆地、河谷错落有致,相辅相存。台江境内植被保存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0%,是贵州的十大林区县之一。人文景观是台江旅游的一大产品,境内无迹不古,是贵州东线旅游线路上的一朵奇葩。被联合国乡土文化基金会定为一等"反朴归真"类旅游区,并被列为十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这里还有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
榕江县
榕江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自古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贵州省旅游优先发展区"、"红色革命老区"和"贵州省体操之乡"。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民族风情及民间艺术独具一格,享有"风情浓郁、璞玉浑金、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美称。被授予榕江县"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著名旅游景区三宝千户侗寨、都柳江多民族文化旅游线、环雷公山苗风侗韵旅游线。古榕群景区是省古榕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榕堤旁侗寨中建有三宝鼓楼,为侗乡第一高大鼓楼,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江县
从江县民族、支系、村寨间特有的节日众多,过节时间各异,民族色彩浓郁,节日气氛神秘。被誉为"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世外桃源"的高增乡占里村,坐落在深山密林中,是植被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侗寨。小黄侗族村寨,被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小溪穿寨缓缓而过,青山环抱,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而建。
麻江县
麻江县地处清水江上游,素有“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美称。麻江县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有老山河峡谷景区、水落潭瀑布、斗蓬山景区、摆仰村等。麻江酸汤鱼曾获得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精品菜肴暨美食文化展特金奖和中国名宴金鼎奖。老山河峡谷景区奇峰秀岭,悬崖陡壁,树木葱绿,河水清澈,虾鱼竞现。水落潭瀑布由上而下分成两股垂落,比较壮观。斗蓬山景区有保留完好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有植物300多种和动物100多种。境内的摆仰村位于麻江县,被列为贵州省东线旅游的民族村寨之一。
江口县
江口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境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67.73%,其中梵净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荣获“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全国精品旅游示范区、贵州省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山势陡峭,层状地形明显,适宜于生态旅游业发展。江口境内还有寨沙侗寨、蛤蟆塘溶洞景区等。
三、贵州省铜仁市有哪些必玩的景点?
1、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孓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
2、朱砂古镇(万山国家矿山公园)
万山区朱砂古镇前身为国家4级景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古镇位于万山区万山镇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延伸区域面积达105平方公里。2015年7月,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拟投资20亿元,按照5级景区标准,与夜郎谷风景区整体连片开发,突出独有的丹砂文化和历史意义,变废为宝,对现有遗址和文物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计划用3至5年时间,着力打造全国工业文化的精品典范和矿业遗址的绝版,建设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形成朱砂古镇、梵净山、凤凰古城“金三角”旅游格局。
3、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包括九龙洞景区、锦江景区和六龙山景区。九龙洞景区: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同时也是铜仁市众多溶洞中最先开发的一个,1981年被列为县级名胜保护区,1987年被列为贵州省首批十大风景名胜区,并被收录入《中国名胜大辞典》,2004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九龙洞景区由观音山、莲花寺、九龙洞景点组成。位于铜仁城东17公里处,背靠巍峨苍茫的六龙山,前临碧波滔滔的锦江河,在骂龙溪之右,在观音山之腰,其山峭壁嶙峋、雄奇险峻、漫山翠竹,绿意盎然。
4、万山九丰农业博览园
九丰农业博览园是铜仁市重点发展的农旅文一体化景区,该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总投资5亿元,核心区域占地面积2000亩,辐射区域达50000亩,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成集果蔬观赏、花卉科普、海洋科普、休闲住宿、生态餐饮等为一体的大型农业博览园。景区于2015年5月份开园营业,现已建成国内最大的智能观光温室、海洋科普馆、花卉科普馆、采摘温室、万亩葵园基地、生态休闲别墅群、生态度假酒店等一系列农业观光和科普配套设施。
5、大明边城景区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水晶阁沿锦江右岸处大明边城景区(MingParadise),国家4级景区、贵州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郊,于水晶阁沿锦江右岸展开,总投资11.9亿元,毗邻“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湖南凤凰、“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及“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整个景区以“明”史为据,以“明”文化为内涵,以“明”军事为主脉,以地方特色为背景,致力于明朝以来贵州600年历史文化的挖掘,集“吃住行游购娱”及“休闲、养生、体育、影视”等为一体,是西南最大的综合历史文化景区!
6、亚木沟风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寨抱村。开放时间08:00--18:00亚木沟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梵净山脚下,是梵净山生态文化旅游的重点卫星景点。景区分为生态停车场、四星级酒店(待建)、乡村风情长廊(目前规划中)、购物街、亚木沟原始生态峡谷、土家风情园、明朝古寨(待建)等几大板块,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需求。游客既可以欣赏原始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领略原生态的土家文化诸如原生态歌舞表演、民间绝技、土家风俗等。
7、石阡温泉
又名城南温泉,位于石阡县城南的松明山麓。泉水从山麓石隙间涌出,水温47.5℃,热气腾腾奔泻入江,源泉滚滚昼夜不舍,浪涛拍岩,珠飞玉溅。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多样的民族文化将这高原山地装点得多姿多彩。很少有人知道,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到底有多少惊奇的事情,在这秀丽古朴的大山深处,谁又会想到贵州居然会有那么多占据全国之首乃至世界之巅的事物。
8、思南温泉石林旅游景区
思南温泉石林景区内有石芽、溶沟、石林、溶洼、峰丛等多种喀斯特地质遗迹标本,是一座天然喀斯特地学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思南县计划总投资3亿元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并大力开发周边乡村旅游及特色文化产业。思南县地热资源丰富,全县共有11个地热泉点,日出水量1.2万吨,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西南片区第一家“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借本次铜仁市旅发大会之机,思南县特意打造了九天温泉城等全新温泉旅游景点,为游客的温泉之旅提供更多选择。
9、夜郎古泉旅游景区
景点名称:铜仁市石阡夜郎古泉旅游景区。地点: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温泉社区管理单位:贵州省石阡温泉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10、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
乌江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角夹石镇入境,流经夹石、土地坳、板场、甘溪、官舟、淇滩、和平、黑獭、黑水、思渠、黄土、新景、洪渡等13个乡镇境,至洪渡苏家村思毛坝小旁滩流入重庆市。乌江在沿河境内长达132千米,沿途不仅自然景观奇美壮观,人文景观内涵深厚,而且以土家族为主的民族风情亦丰富多彩、淳朴厚实。乌江在沿河境内形成两百多里的天然山水画廊。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王坨峡这5个峡长达89公里,峡谷风光自成一体,有“乌江百里画廊”之称。两岸翠绿葱郁,山峦叠嶂,奇峰对峙,各显神姿。
四、哪里的花海最漂亮?
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花海啊,但是最美的始终是野生的天然花海。野生天然花海最美最漂亮的,非贵州莫属,对这个答案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先别急着怼我,请静心看完再评论。
贵州有着世界两大无与伦比的花海奇观——天然杜鹃花海和野韭菜花海,其中杜鹃花海比较多,有几处都是十万亩以上的,万亩杜鹃花在贵州都排不上号。
一、百里杜鹃:位于毕节市大方县和黔西县之间的5A级景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杜鹃林带,号称世界最大的天然花园,面积125.8平方公里,相当于18.87万亩,这里分布着全世界所有杜鹃花亚属,花期是每年的4~5月。
二、梵净山:这座位于铜仁市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地的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佛教名山,海拔2572米,是武陵山脉主峰,这里有多片面积在10万亩左右的杜鹃花,合计总面积甚至可以超过百里杜鹃,只不过这里的杜鹃花比较分散,不像百里杜鹃那么密集,单片面积不如百里杜鹃、种属也不及百里杜鹃完整,但是这里的杜鹃花从山脚至山顶都有分布,垂直分布高度超过2000米,是全世界垂直海拔分布高差最大的杜鹃花林带,由于分布高差大,梵净山杜鹃花花期从4月一直延续到6月,越高花期越晚。
三、乌蒙大草原:位于六盘水盘州市,是西南地区著名的高山草场,这里同时也是野生高山矮杜鹃的密集分布地,总面积10万亩,这里的花期稍晚,为5月~6月。
四、大韭菜坪天上花海:天上花海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大韭菜坪,最高点海拔2777米,大韭菜坪山顶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野韭菜花带、全国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整个山顶有大约数十万亩的草原,每年到了8月~9月,山顶开满紫色的野韭菜花,风景非常迷人。不过这个野韭菜名为七星韭,不能吃只能观赏。
如果说到人造花海,贵州也有人造奇观:安顺平坝樱花海和贵阳清镇右二村(簸箩农场)花海,这两处都种植有百万株樱花,其中清镇还有部分是玉兰花/辛夷花,每年的2月~3月花期之时,花海集中绽放,极为壮观,只不过这种人造花海虽然面积在国内无出其右,但是毕竟不如纯天然形成的花海那么稀缺。
五、吊脚楼名字的,由来?
【简介】 也叫“吊楼”为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也很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建造】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
立屋坚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
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结构】 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
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
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
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
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形式】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传说】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这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们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人们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后来就发展成现在的吊脚楼。 【文化内涵】 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土家族的吊脚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侗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 “火塘”,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饭的。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一栋,也有的村寨,如广西三江县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带,多聚族而居,将同一房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接待宾客。平坝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县的连江一带,大都是两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阑”式建筑的特色,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俗称“吊脚楼”。这种木楼,有高达五六层的,结构谨严,不许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室内布局,二层楼有火塘,是做饭和待客的场所。他们还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饮食用矮脚几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难找到高脚桌椅。做饭时柴火要由西方放进。因为传说西方是侗族发源的地方,火种是祖先从西方带来的。 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把环境打扮得十分美丽,如房屋的柱头,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干。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个小屋盖起来,井内还要放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寨前寨后都有古树遮荫。就连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铺砌时,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花街”。所以,进入侗乡,使人有如进入画廊之中。 【土家族吊脚楼】 到了张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脚楼。由于历代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上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瑶族吊脚楼】 在南岭深处,处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蓝天碧水之间,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别致的木楼依山势而居,在陡峭的山地营造出一块平坦的人类生息空间。这就是瑶族民居吊脚楼。 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旁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吊脚楼。瑶族人多居住在山区,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于是他们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山区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为了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 还有其他民族的吊脚楼也很有特色。 <土家建筑—吊脚楼>吊脚楼建筑是土家人民智慧的体现。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大、中户人家多为长五间或长七间,小户人家一般为长三间,其结构有3柱 2瓜、5柱4瓜、7柱6瓜。 中间的 l 间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间 是“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有 2 眼或 3 眼灶,灶前安有火铺,火铺与灶之间是 3 尺见方的火坑,周围用 3至5 寸的青石板围着,火坑中间架“三脚”,作煮饭、炒菜时架鼎罐、锅子用。火坑上面 1 人高处,是从楼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腊肉和炕豆腐干等食物。后小 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板,父母住大里头 (左边 ), 儿媳住小里头 ( 右边 ) .兄弟分家,兄长住大里头,小弟住小里头,父母住堂屋神龛后面的“抢兜房”。 不论大小房屋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 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建吊脚木楼讲究亮脚 ( 即柱子要直要长 ) ,屋顶上讲究飞檐走角。吊脚楼往往为三层,楼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楼堆放粮食、农具等,上楼为姑娘楼,是土家姑娘绣花、剪纸、绩麻、做鞋、读书写字的地方。中楼、上楼外有绕楼的木栏走廊, 用来观景和凉晒衣物等,在收获季节,常将玉米棒子穿成长串、或将从地里扯来的黄豆、花生等捆绑扎把吊在走廊上凉晒。为了防止盗贼,房屋四周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 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土家吊脚楼窗花雕刻艺术是衡量建筑工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蓄意深刻。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现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带的土家吊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