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聊城地方戏介绍?

102 2024-03-14 12:09 admin

“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它们大都来自民间,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浸润中逐渐形成,因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平民品质。其最大特点是集体表演的活态传承,其中不少使用方言来表演,形式活泼,易于百姓理解,如同浓缩着当地历史风俗的“活化石”。

  作为地方戏大省,山东在上世纪50年代地方戏剧种曾多达39个,大体上分四个系统:弦索、梆子、肘鼓子和民间俗曲时调。聊城市位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且有京杭大运河流经,外来流动人口较多,长期的文化交融,加上历史、经济、地理位置等原因,京剧、豫剧、评剧等外来剧种都有较为广阔的观众群。除此之外,山东梆子、吕剧、弦子戏、蛤蟆嗡等近十种地方戏曲,也在聊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独特的观众群。

  地方戏的形成要追溯到数百年前,清朝中叶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丰衣足食后的百姓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日趋增长,发端于民间艺人口头上的俚俗词曲、故事传奇,开始以简单纯朴、生动活泼的形式表演起来,这种形式逐渐在街头巷尾、集市庙会悄然兴起并不断完善,形成了最初的地方戏曲。这种“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受到当时百姓甚至是封建统治者的喜爱。

  随着时间推移,地方戏在一代代民间艺人的手里逐步进行着改革和完善,新中国成立之初,地方戏迎来新发展。生活在4、50年代的人,几乎都对村里搭台唱戏印象深刻。据聊城市文化馆前馆长、现已近70岁高龄的刘恩水回忆,在那个没有其它娱乐项目的年代,唱大戏是村里的一大盛事。小时候在他的高唐老家,逢年过节村里一搭起戏台子,大家就忍不住奔走相告,很多小孩甚至兴奋地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围拢来看戏。尤其是在四根弦(一勾勾)盛行的麻庄村,十里八乡的群众都赶过来听戏。当时出名的剧目《王小赶脚》一唱起,便会引来台下群众的阵阵笑声和喝彩,场面十分热闹。

  而随后的六七十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治原因,样板戏唱遍全国,地方戏曲的演出逐渐减少,经典剧目和演唱技法难以为继,演员也慢慢流失,甚至出现了断层。改革开放之后,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多数年轻人更倾向于唱流行歌曲及追逐演艺明星,对戏曲的意识渐渐淡化。加上老一代艺人的逐渐年长、去世,致使地方戏曲观众减少,市场萎缩,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惨淡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