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吹糖人宣传语?
吹糖人是我国一门较为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所谓吹糖人,是以加热后的麦芽糖稀为原料,通过吹捏等手法做成各种造型的糖人,或人物,或动物,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来自山西夏县裴介鲁因村的刘姓大叔,就是一位有着吹糖人绝活的手艺人,常年在外赶集上会摆摊,延续着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偶遇刘大叔,是在今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盐湖区北相镇东古村古庙会上,若算起来,刘大叔从夏县家里赶到这里,起码单程在四十公里左右,为了做些小买卖,也是够奔波辛苦。
已年近六旬的刘大叔,虽说出自农家,但做起这门有着传统文化色彩的生意,还挺注重形象包装。
你看他,身着唐装,戴着白手套,把自己收拾的很有范。小摊上,字牌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的艺术 童年的回忆”,将“吹糖人”手艺介绍的很到位。
吹糖人,曾是过去一代代孩童的甜蜜记忆。那时,看着糖担上排成一排的各种糖人,在阳光下透着诱人的色泽,真是心痒难耐,百看不厌。
像刘大叔在东古古会摆摊,便也吸引了会上许多小孩子的热切目光。
孩子们莫不对这些经刘大叔手中魔术般变幻出来的小鸡啊,马儿啊等生肖动物造型的糖人,充满好奇与喜欢,足见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
观看刘大叔制作糖人的过程,同样昰趣事一桩,故也引来诸多村内成年人的围观。
但见刘大叔先取了适量的热糖稀,在手中压成团状,再用手指将其压出一个凹坑,收紧外口而形成一个“糖包”,收口处遂被快速拉长,拉到一定的细度时将其折断,形似“长尾巴”。
下来就该见识刘大叔的真功了。大叔把“长尾巴”噙在口中,缓缓吹气之下便形成一条气道,然后那糖包部分就渐渐鼓起并变得透明。随着气息的吐纳变化,大叔双手顺势在球体上通过搓、拉、捏、挑等手法,一番手眼嘴的协调配合之下,很快一个生肖糖人便成型了。
而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糖人吹制下来,不过几十秒的功夫,除了师傅已练就一气呵成的精湛手艺外,还主要在于若时间拖长麦芽糖就僵硬了,所以,吹糖人也可谓是几十秒的艺术。
在刘大叔的摊位宣传语中,还有一句“您来吹我来捏”的话,这是啥意思呢?
据刘大叔透露,糖人是既可玩又可吃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有的顾客对糖人入口便有了卫生方面的顾虑。为此,刘大叔特意将“吹气”这一环节交给顾客,不但解决了大家所担心的卫生问题,还能让顾客参与体验到吹制过程中的乐趣。同时,刘大叔还考虑到做糖人所用的各种色彩虽乃食用色素,但他往往并不建议使用,足见刘大叔本身对健康饮食的注重。当然,糖人只是玩的话,另当别论。
刘大叔在“吹糖人”卫生方面做得好,其实也更见他的技艺之精通。因自己吹制的话,气息的力度可自由调节,但由他人吹气,这个水平还真不是人人能拿捏好的,您说是不是呢?
又据刘大叔讲,在市内和景区,吹糖人一般每个最少售价为十元以上,但在农村集市庙会上,卖五元一个就也很知足。
二、西阴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史载,“嫘祖养蚕,始有绫罗问世。”为了纪念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织锦成衣的功德,人们尊奉她为“先蚕娘娘”,在西阴灰土岭上建起了先蚕娘娘庙,塑像以祀。可恨的是,这座人文始祖的庙宇在日本鬼子侵华的时候被毁掉了。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五,是嫘祖的生日。不知始于何时,西阴村在这一天兴办起了庙会,除了要请戏班子扎台唱戏以祭嫘祖外,还有杂耍、集市,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至今仍是夏县民间著名的古庙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