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
追溯到2008年,农业产销一体化模式就在陆续中国出现,尤其是一些企业主导该模式,他们形成整个产销链条,并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利润。
随后10来年,由于科技、互联网、三产融合等新工具、新模式的导入,促使农业产销一体化模式不断优化升级,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不断叠加新商业。
接下来,农业行业观察结合案例梳理出6大农业产销一体化模式,以供大家学习与了解。
1、农业全产业链新模式
随着高科技、互联网等新工具在农业中应用,农业产销一体化也逐步出现新的模式,比如供应链反向定制、定制农业等新模式。
比如,京东植物工厂,京东生鲜一直致力于供应链的打造,为了在蔬菜领域也能做到全链条把控,京东深入产业链上游,自建植物工厂,直接打通所有供应环节,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该模式深入产业链上游,从种植养殖、包装加工、物流仓储到配送在内的全产业链打造,不仅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购物体验,更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农业的发展,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
2、产加销一体化模式
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就是生产、加工、渠道三者的完美统一或衔接,使得各个环节的利益得到有效分配。
对此,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链条,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与大型电商合作,建立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或专属营销渠道。
比如,贵州市打造“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解决贫困村的产业问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鼓励贫困户创业,激发贫困户脱贫意愿,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传统产业裂变、带动群众脱贫”的企业农户利益共联机制。
3、种、产、销一体化农服模式
该模式以农服为切入点服务种、产、销一体化,帮助整个产业链条的上农民、企业加速生产的现代化。
比如,金正大集团旗下金丰公社就是玩转种、产、销一体化农服模式,该公司通过上游聚资源、中游建网络、下游做服务的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土地托管、土壤修复、全程作物营养解决方案、农技培训指导、产品销售、农业金融等一揽子全程服务。农户不需出钱投资,也不需要下地干活,所有化肥、种子、农药都由平台提供,土地收益还是农民的,成了“休闲农场主”,闲余时间还可打工挣钱。
4、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
什么是农业产业联合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早在2017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该《意见》指出: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农业产业联合体是农业产加销一体化最落地的实践经营主体,对农业产销一体化带来极大的推广和普及。
5、农业产供销一体化
该模式是以订单农业为切入点,实现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等一体化模式。
其中,订单农业真正让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实施双向延伸,把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链入市场,不仅保障了农产品的畅销流通,同时还平抑了农产品价格,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
比如,汝城县南洞乡片区把农业企业纳入统一平台管理,形成订单式生产,订单农业真正让农产品“产销供一体化”,实施双向延伸,把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用电商链入市场,不仅保障了农产品的畅销流通,提升农业品附加值,同时还平抑了农产品价格,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
6、产销农旅一体化
该模式是把农业产销一体化嫁接到农旅休闲,从而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
该模式帮助农产品打开了销售另外一条路子,促进了农产品现代化种植及标准化。
比如,广东佛山三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冬瓜”为主题的冬瓜小镇,金瑞康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在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农业乐园,游客可以亲手采摘合作社种植特色水果玉米、富硒葡萄、特色黑皮冬瓜,品尝冬瓜宴,通过微信商城购买绿色富硒食品,从而实现产率农旅一体化。
最后,总结一下,农业产销一体化模式是农业产业化新模式,无论如何叠加模式或者新产业,其有一个核心就是“生产”,整个链条必须要围绕着生产开展,解决生产难题、生产者的收入问题,否则农业产销一体化模式只是一个画饼而已。
二、什么是智慧农贸?
目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概念进入大家的视线,其中互联网+菜市场,我们称之为“智慧菜市场”“智慧农贸市场”智慧菜场,智能菜市场,互联网菜市场等等叫法,既然是智慧,那么体现在那里呢?下面我们来从各方面分析一下:
智慧菜市场,智慧农贸市场,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从而解决如食品溯源、短斤缺两、智能电子支付等问题。21世纪现代化发展不断加快,城市日益壮大,周边乡村发展不断加快,农村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其中白领和中产阶级作为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将是食品安全体系建立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消费者,在生鲜消费价格上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农改超应从这个消费阶层及其社区寻找市场落脚点,当生鲜超市脱离以低价竞争为手段的市场定位,具有品质保证的食品和农产品才会拥有能够生存的市场空间。智慧农贸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了。
智慧菜市场,智慧农贸市场是指运用科技手段,采集交易数据,通过“一云多端”智慧系统,实现农贸市场管理、服务和监管的信息网络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智慧农贸”智慧菜市场“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在实现关注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便消费购物的同时,提升了市场管理水平,其具有针对性定制的功能模块,充分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化、具体化、可视化,极大地方便了市场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市场经营活动的动态监管。
智慧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使用能刷卡的智能电子秤进行交易结算、拥有先进的农残检测设备,拥有信息发布手段,能滚动发布检测信息、价格信息、供销信息等数据。
三、智慧农贸市场的优势和缺点?
智慧农贸市场的优势包括:
1. 提供便利的购物体验,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线上平台购买农产品,节省了购物时间和成本。
2. 通过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市场商品的精细管理和优化供应链,提高商品的品质和稳定供应。
3. 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和农产品溯源信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
4. 加强了农产品流通的透明度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了农产品的供应和销售。
缺点包括:
1. 对于不熟悉智能技术的老年人或低收入人群,使用智慧农贸市场的门槛较高,可能面临排斥和不便。
2. 可能面临网络安全问题,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容易被盗窃或泄露。
3. 可能存在一些农产品虚假宣传和质量问题,消费者需要谨慎选择和购买产品。
4. 与传统农贸市场相比,智慧农贸市场的运营成本较高,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四、杭州大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介绍?
杭州大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是2003-12-22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余杭区临平街道宝幢路97号。杭州大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1107572199012,企业法人潘发水,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杭州大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楼宇智能化设施,技防、消防工程的设计、安装、维修;纺织品、建筑材料、初级食用农产品(除食品、药品)的销售;园林绿化;货物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在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4475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147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