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浙江诸暨市大唐镇怎么样?

256 2024-03-25 11:59 admin

一、浙江诸暨市大唐镇怎么样?

大唐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故里的一颗明珠,是一个建镇仅十八年的江南小镇。大唐位于浙江省中部,杭州湾南翼,西施故里诸暨市的西南部,地处杭金线、杭金衢高速公路、浙赣铁路和绍大线四线交汇处,镇东与诸暨市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镇南距斗岩风景区不足10公里,镇西与五泄国家级风景区相联。大唐距杭州约1小时路程,距萧山国际机场半小时车程,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风景秀丽。

大唐镇,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南,距市区9公里,地处杭(州)金

(华)、绍(兴)大(唐)以及杭(州)金(华)衢(州)高速公路、浙赣铁路四线交汇的黄金经济带,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全镇总面积五十三点八平方公里,辖三十八个行政村,四个居委会,城镇建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二点九万人,外来人口4万人。

全镇拥有轻纺原料市场、袜业市场等六个专业市场,市场年成交额八十八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一万四千零五十元,已成为闻名全国的“袜业之都”。

大唐镇位于西施故里诸暨市西南部,在杭金衢高速公路、03省道和31省道的交汇处。镇东与诸暨市经济开发区隔五泄江相望,镇南距斗岩风景区不足10公里,镇西与五泄风景区(省级)相联。区域优越,交通便捷。2001年,镇域面积53.8平方公里,辖38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7320人,其中户籍人口29320人,外来暂住人口28000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48173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9806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904万元,第二产业63359万元,第三产业27803万元,财政收入20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0元,市场成交额70亿元。大唐镇是浙江省经济百强、绍兴市社会综合实力三十强乡镇,被命名为全省首批乡镇工业(袜业)专业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曾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被评为浙江省教

大唐镇

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和浙江省“东海明珠”镇。[1]

2009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23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1亿元,财政收入3.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4万元,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浙江省十强,是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现代示范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中国袜子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1]

袜业是大唐镇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从1999年和2000年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袜业博览会后,大唐镇已成为闻名全国的袜业之乡、市场大镇。全镇拥有工业企业4273家,其中织袜企业3289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9亿元,实现销售45.6亿元,利税5.36亿元,出口产品交货值4.1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0.46%、19.52%和21.87%。其中大唐袜业经济产值、销售、利税、出口交货值分别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84.71%、84.21%、84.45%和91.22%。浙江大唐工业(袜业)专业区内的青山工业园区、轻纺袜业小区和大唐袜业特色工业园区等三个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生机勃勃。浙江大唐轻纺袜业城移地新建、气势恢弘。2001年全镇经济实现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态势。同时,大唐袜业已是以大唐镇为中心的区域性经济实体,以轻纺原料、袜子、袜机、联托运和劳动力等五大市场为依托,以社会化合作、专业化分工为特征,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基本形成了织袜为主,轻纺原料生产、销售、印染和袜定型包装一条龙服务的经济格局,奠定了全国最大袜业生产基地的龙头地位。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全镇有水田面积16022亩,山林面积39643亩,农业、水利投资500多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3127万元。效益农业初见成效:楼家村蔬菜基地、里上村银杏基地分别列入诸暨市级蔬菜基地、市长菜篮子工程和诸暨市级第六批金桥工程。

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大唐镇抓住城市化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近年来,投入城镇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浇筑水泥路25条,总面积7.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搞好五泄江标准堤建设和滨江别墅建设,建立垃圾中转站,积极实施亮化、绿化、硬化、美化、净化的“五化”工程。在主要街道和城镇出入口增设霓虹灯箱广告和大型标志性广告牌。目前,大唐集镇建成区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拥有32条商贸街道,3个专业市场和占地面积1880亩的大唐工业(袜业)专业区。基础设施及公益设施日臻完善,学校、医院、电力、通讯、供排水等设施一应俱全,总体发展规模、速度和档次居全市领先地位,初步实现了产业与城镇的良性互动。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镇有中小学校8所,教师196名,在校学生4336人。幼儿园、托儿所16个,入园幼儿1049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9.5%。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为100%;学前一年入园率为100%。全镇基本实现规模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大唐的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健康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全面落实,医疗事业得到发展。全镇有中心卫生院及其它卫生机构45家,卫生技术人员63名。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楼家村文化特色村,以“文”化人,以“特”兴村。开展“建设者之家”和“外地人员卡拉OK大奖赛”等活动。计划生育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73‰,被评为绍兴市双优乡镇。有线电视入户率76%。年末存款金额62802万元,贷款余额28550万元。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特色小镇建设的六个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建设特色小镇要围绕布局合理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特色化、企业高新化、小镇绿色化,延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营造生态链“五化四链”这一目标,突出模式、颜值、生态、产业、文化、主体六大要素,把小镇打造成为产业的高地、投资的洼地、百姓的福地。

一是特色小镇必须突出模式这一“法宝”。创新模式是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法宝”。特色小镇在国内由浙江省最初定义和实践,当前主要有两种建设模式(一种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倡导的特色小镇,类型主要有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一种是浙江省倡导的特色小镇,不是建制镇,强调的是平台概念,即结合自身特质,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无论哪种模式,我认为,其核心生命力在于特色,即做到“三个一”,当地第一、区域唯一、产业文化旅游合一。小镇之美,美在特色、贵在特色、难在特色,必须因地制宜,找准小镇的“性格”,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决不能“千篇一律”“百镇一面”。“产业文化旅游合一”就是要注重功能叠加,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只有根据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创新理念开发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特色小镇才能孵化新业态、满足新需求、生成新产业。

二是特色小镇必须要有颜值这一“定力”。特色小镇的直接表现就是景观风貌,也要“颜值高”“品质佳”,这样才有吸引力。从外在来说,我们应当融合乡村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做到有河湖水系的地方就要有水乡韵味,平原地区要展示田园风光,有山的地方要体现山村风貌,打造出各有特色、别有韵味的乡村风貌。比如,杭州在建设特色小镇时,就鼓励有条件的小镇建设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从内在来说,就是要提升小镇品质,重点完善水、电、路、气、供热、通信等配套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赋予小镇居民享受高品质教育、医疗、社保的权利,让人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三是特色小镇必须强化生态这一“主题”。特色小镇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宜业家园,必须要让生产、生活、生态融为一体。浙江的特色小镇之所以打造得比较成功,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环境保护,实行“嵌入式开发”,确保了小镇的“高颜值”。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实施各个阶段,必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放在首位,在小镇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社区配套、功能布局、建设模式以及体制机制等各个领域、各个要素方面都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生态修复转变成生态资源,把生态资源转变成生态资本,把生态资本转变成生态财富。

四是特色小镇必须围绕产业这一“根本”。没有特色产业支撑,聚不起人气,造出的新镇就可能会变成“空镇”“鬼城”。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主导产业带动,深挖每个特色小镇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打造出独特的产业生态,形成规模效应,发挥集聚优势,做到“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一个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镇一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既能带动工农业发展,又能带动乡村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推动产业加快聚集,又能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应当因地制宜,做好“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八个字的文章,把产业重心放在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文化创业等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培育上,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体和虚拟相结合、内贸与外贸相结合、创业和创新的相结合”,把特色小镇建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集合体,这样的小镇才有活力。

五是特色小镇必须挖掘文化这一“内涵”。文化历史是小镇的灵魂。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文明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都起始于乡土、发源于农村。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相比,小镇大多保持了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彰显区域特色、体现民风民俗、传承优秀文化,保留着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应当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塑魂、兴业、聚人”的重要功能,挖掘、整理、记录历史、故事,保护和利用文化依存,培育村落的独特气质,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在国内,有很多地方的发展就依托于杰出的历史名人,比如说乔家大院、屈原故里等,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内涵越丰富,这个小镇的生命力就越强。

六是特色小镇必须发挥主体这一“动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既不当“家长”,也不做“保姆”,要把激发内生动力和借助外力推动有机结合起来。特色小镇的主体是镇,要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将主体变成运动员,而不是旁观者、评论员。要在“三个一批”(发现培育一批、吸引回乡一批、外地招引一批)上下功夫,做好人才、项目、资金、产业的培育和引进,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同时,要创新投入方式,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特色小镇,借智发展、借船出海、借资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