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民办教师补助政策细则?
辽宁省对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提供补助政策民办教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在辽宁省境内从事民办教育工作,经教育部门认定具有相应职称等级,连续工作满九个月等等此外,教师的补助金额和档次还会受到教师所在学校、学科、教龄等因素的影响辽宁省境内的民办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政策细则,根据自身情况了解到自己是否符合条件,并及时申请相关补助政策,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二、畜牧业扶持政策?
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
2、能繁母猪保险政策。
3、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4、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政策。
5、生猪良种补贴政策。
6、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7、沼气建设补贴政策。
8、奶牛良种补贴政策。
9、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
10、养殖业占地视作农用地,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减免相关税费。
11、对养殖场(户)购置大型青贮、牧草收割和饲料加工机械,享受农机购机补贴政策。 办一个山羊养殖场,需到当地乡镇政府办理用地手续,并到当地县(区)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申办《动物防疫合格证》,存栏量达到100只以上的,还需要到当地环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办种羊场,还需申办《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目前尚未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三、辽宁省建平县的民师补助政策?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的规定,建平县的民办教师可以享受以下补助政策:
民办教师职称评审补助:民办教师职称评审通过后,可获得一定的补助,具体金额根据职称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
民办教师培训补助:民办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可获得一定的培训补助。
民办教师绩效工资补助:民办教师绩效考核合格后,可获得一定的绩效工资补助。
民办教师住房补贴:民办教师在建平县购买住房的,可获得一定的住房补贴。
民办教师子女教育补助:民办教师的子女在建平县就读中小学的,可获得一定的教育补助。
以上补助政策具体金额和申请条件,可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
四、畜牧业属于哪个政策?
畜牧业属于农业政策发展农业刚要,
五、大病补助政策?
大病补助是一种医疗保障政策,旨在帮助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人们。该政策通常由政策制定者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规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政策规定:1. 消费者所面临的最高医疗费用上限(个人支付部分)。2. 住院医疗费用福利。3. 超出医保范围的医疗费用。4. 药品和治疗方案的限制和规定。5. 医疗结算方式和报销方式。请注意,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政策规定会略有不同,因此具体政策规定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建议您在需要使用时,咨询相关的医疗保险机构或当地社保部门,以了解相关政策规定。
六、隔离补助政策?
1、新冠病例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隔离的首日和次日需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未阴性才能解除隔离;
2、对于14天内有国内高风险地区活动史的人员需要隔离14天隔离的首日和次日需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未阴性才能解除隔离;
3、对于14天内有国内重点地区低风险地区活动史的人员,需提供核酸检测且体温正常。
4、境外人员需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不能居家隔离则进行集中隔离;
境外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的费用都是需要自己出的,新冠病例密切接触者被要求集中隔离产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通常是由政策承担,不同地区的规定不同。
新冠隔离津贴怎么领?
新冠隔离津贴,是需要买了带有新冠隔离津贴保障的产品才能享受隔离津贴。
例如中航安盟旗下就有一款新冠隔离津贴险,可提供300元/天、500元/天的隔离津贴,若被保险人被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就能领取相应的津贴。
七、导盲犬补助政策?
凡经全国六大基地培养认证的导盲犬,年龄在3个月至10周岁的,都可在支付宝上免费报名和参保。该赠险的年累计报销额度达到了1万元,可以应对导盲犬在一年内多次生病的情况。蚂蚁保险平台宠物险负责人龙光介绍:“希望通过为导盲犬提供健康保险,让导盲犬可以更好地陪伴视障群体。”
八、电费补助政策?
电费优惠底数是从三人之家算,如你是5人之家,可去供电局带上户口簿身份证提交申请优惠政策。
九、养牛补助政策
养牛补助政策
近年来,养牛补助政策成为了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养牛补助政策的实施,旨在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养牛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什么是养牛补助政策呢?它又该如何申请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养牛补助政策的定义及目的 养牛补助政策是指政府为鼓励农民养牛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根据牛的数量、品种、养殖规模等因素,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其目的在于促进养牛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二、养牛补助政策的申请条件 申请养牛补助政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养殖场必须符合当地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其次,养殖场必须通过环保验收,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养殖场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等。符合以上条件后,养殖户即可向当地畜牧部门申请养牛补助政策。 三、养牛补助金额及申请流程 养牛补助金额根据牛的数量、品种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每头牛可获得数千元至数万元的补助。申请流程也比较简单,养殖户需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过审核后即可获得相应的补助资金。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户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过期将不再受理。 四、养牛补助政策带来的影响 养牛补助政策的实施,对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支持。它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促进养牛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政策的实施也需要政府、畜牧部门和养殖户共同努力,确保养殖场的合理布局、环保验收和资金使用等各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养牛补助政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政策,它为农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相信在政府、畜牧部门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养牛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十、目前国家对畜牧业(养牛)有政策?
作 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近年来通过牧民合作社为引领,在国内率先探索出了一条草地生态畜牧业之路。在牧民合作社推动下,青海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明 显,但与此同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加强牧民合作社组织化水平成为了其中的关键。
——牧民合作社有力助推草场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青海省现有883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它们累计流转草场1.95亿亩,整合牲畜838万头(只),改变了多年来青海牧区分散经营的状况,草地畜牧业逐步走上了集约化发展之路。”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
据了解,青海牧业合作社大体有两种模式:一是股份合作式。特点是农牧民以资源作价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根据生产需要对生产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重 组,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收益按股进行分配。其优势是资源重新整合后利用率大幅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高,便于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人员分工分流。
二是联户生产式。特点是合作社下设多个联户生产组,社员通过资源入股方式加入某一生产组,生产组根据合作社要求组织生产,合作社统一供应原料、销售产 品,收益由合作社与生产组按产品供应量核算、生产组与社员按股份分配。其优势是在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基础上使资源得到优化重组。
“传统草地畜牧业说到底是靠天放牧、靠天吃饭。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变迁、草场过载因素影响,近年来,牧区正面临着草场退化、牲畜品质下降、牧民增收趋缓等现实问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畜牧水利局局长雅才保说。
针对这一现状,青海省以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优化重组畜牧业资源,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拓宽牧民增收渠道。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思路切合青海牧业实际。
——牧业合作社成为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据青海省农牧厅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青海省883个纯牧业村实现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全覆盖,牧户入社率达到63%,草场合作社流转率达到51%,牲畜合作社整合率达到59%。
牧业合作社在整合资源和劳动力的基础上,还通过统一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了产业链条,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市场风险。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 野牛沟乡还自发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事务所”,为参加合作社的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规范了合作社的财务管理。
与此同时,合作社对于推动牧业科技进步也产生了显著作用。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当地牧民群众通过牧业合作社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构建了产业、科技合作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双方联手创新了草地畜牧业养殖 模式,研究和推广了藏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通过对母羊群、羔羊群进行精细补饲、科学养殖,使6月龄羔羊体重达到32至37公斤,较传统饲养方式提高 16到21公斤,提早了出栏期6个月。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一大批具有青海牧区特色的畜牧业加工产品脱颖而出,有效增强了牧民群众的产品品牌意识,带动了牧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了附加值,增强了青海畜产品的竞争力。”青海省工商局副局长韩有林说。
合作社在为牧业增效的同时,也加快了青海牧民群众的增收步伐。据统计,青海参与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牧民家庭收入较未参与户平均高出30%以上。2012年,30个生态畜牧业示范村人均纯收入达6340元,较青海全省牧民人均收入高出1053元。
——牧业合作经济亟待实现组织化水平新突破
和国内其他地方的农民合作社一样,青海牧民合作社也存在着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运行质量相对较低等共性问题。
受社会发育程度的影响,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总体运行不平衡,相当一部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甚至出现“空壳”现象。同时,牧区家庭式“小、散、远、杂”生 产仍占一定比例,生产中技术应用水平低,经营上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中,最迫切的问题还在于缺乏有组织能力的能人以及组织化水平亟待加强。
为此,张黄元、青海大学高原畜牧业经济研究学者王健、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农牧处副处长邵春益等人士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深化示范社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省、州(市)、县三级联创活动,分级培育一批示范社,做到省有示范、州(市)有典型、县有样板,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加强示范社运行监测,每三年组织一次“回头看”,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示范社取消示范社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建立优先扶持名录。按照“动态管理、有进有退、从严把关”原则,定期公布政府优先扶持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增强名录对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将列入名录作为合作社申报财政扶持项目的基本前提,使名录成为推进合作社规范建设的有力抓手。
第三,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推广力度,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成员账户设立和盈余分配。把建立合作社成员档 案、开展“三会”活动记录管理等作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加快合作社电子社务管理步伐,推进社务管理数字化、透明化。
第四,加强辅导培训,推进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成立合作社服务中心,为合作社发展、生产经营提供指导服务。按照分类指导、分级 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指定并完善培训计划,针对合作社理事长、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法规、合作知识、民主管理、财务会计等业务培训。在这方面,青海省农牧厅 今年会同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人社厅选拔了30名大学生开展领办3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试点活动,以此来加大能人或大学生村官领办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相关分析报告《
中国畜牧业市场需求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
来自:
青海牧业合作经济亟待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