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街头文化起源?
提起街头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Rap、街舞等Hip-hop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来源于黑人文化,在构建街头文化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机车文化的起源?
机车,在中国人的字典里,指的是具备牵引力、可自行推进的车头,或特指火车头。而在一些地区,“机车”特指摩托车,围绕机车所产生的所有行为方式或生活理念的总和,便是“机车文化”。随着国外机车文化的渗透以及国内摩托车的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国人接纳了“机车”这个称谓。这是一种必然现象,因为,先进文化总是具有引领作用。当然,您要是愿意,也可称之为“摩托车文化”。
机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机车文化,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机车文化的国家,而哈雷机车文化又是各地区机车文化之鼻祖。
关注下面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便可大致了解摩托车的产生以及机车文化的萌芽和发展历史。
1.1869年|首辆蒸汽驱动自行车诞生,被认为是摩托车的雏形。它是发明家基于蒸汽驱动汽车改造而来。
2.1885年|首辆带有内燃机的木制自行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辆摩托车。依然是建立在汽车引擎的工作原理之上改造而来。
3.1896年|英国考文垂的汽车制造公司开始制造摩托车。意味着摩托车已走出科研阶段。
4.20世纪初|世界三大老牌摩托车企,包括印第安摩托车制造公司、英国凯旋摩车制造公司特别是1903年成立的哈雷戴维森汽车公司,共同开启了现代摩托车历史崭新的一页。奠定了现代摩托车制造技术基础,也使摩托车真正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种便利工具。
5.“一战”和“二战”时期|将摩托车推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它被公认为是战场上最可靠的交通工具。当然,它作为相对昂贵的交通工具,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接纳。
6.机车文化的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美国的第一批由退伍军人为主体的摩托车俱乐部便诞生了,退伍军人是真正感受到了摩托车带来便利和激情的群体,甚至可能救过自己的性命。他们对摩托车有特殊的感情,因此,摩托车俱乐部便成为了他们情感宣泄和改装交流(Bobber风格车型开始盛行)的汇聚地,同时,也为机车文化的萌芽种下了一粒种子。
就像第一座城市的诞生,标志着国家的建立一样,摩托车俱乐部的诞生,被业界认为是机车文化产生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木文化起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木的民族,从古至今,木材都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从木建筑、木家具,到各种木制用品,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随形。中国人之所以对木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木材取自自然,其颜色、纹理、质地均富有天然的美感与质感。此外,木材软硬适中,易于加工和雕刻。
中国人不仅用木、爱木,还赋予了木制品深厚的文化意味。对木材的打磨加工和精雕细刻,记录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与历史。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木制品、木家具以及或雄伟或精致的木建筑,都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华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四、中国月子文化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月子”习俗最早记载是两千多年前西汉的《礼记内则》,书中“月内”即为“坐月子”;唐代孙思邈也在《千金方》里提到“妇人非只临产须忧,至于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传统坐月子是保护产妇免受自然环境和卫生环境侵害,是产后必须做的仪式性文化行为。
五、中国红文化和白文化的起源?
萌萌化的起源就是结婚的起源这一般就是办喜事,从古代就有了,而且非常重视白文化也是从古代就有的那种一般白文化都是从老人而来的就是丧葬文化的一种
六、中国米酒的文化和起源?
米酒又被称为清酒,据较早的文献记录晋代的《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其中指出,酒起源于远古时代,是米放在室外,长时间放置后产生的。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首先被辛勤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美酒便是米酒。
我国古人一直有喝品味米酒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祭祀天地、祖先还是庆贺征战或农业丰收,米酒都是必不可少的。《周礼 天官酒正》中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唐代诗人李白也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的诗句。可见,米酒在中国酒文化历史中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随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堆积,品味米酒早已不仅仅是口舌之欲,更是在细嗅那印在米酒中的时间和历史的味道,更是在体验古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超然物外的闲适风情。
其中,米酒系列比较出名的是麻城老米酒,属黄酒系列。麻城老米酒已有千年酿造历史。自唐朝黄州刺史杜牧过麻城歧亭,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至北宋大诗人苏东坡高歌“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这些诗句都证实老米酒的悠久历史和醇美品质。苏东坡在黄州府任职三年,多次来到麻城,与友人陈季常品酒、吟诗。苏东坡诗句中的“酸酒”、“甜酒”,指的就是麻城老米酒。麻城老米酒,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麻城人自酿自饮,自得其乐。千百年来,麻城山民以烤篼子火、饮老米酒为新年习俗,昭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在民间,流传着“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谣。 可见,当地人对麻城老米酒的热爱。
七、中国商道文化的起源?
我国先期的部落社会,其实商业贸易是十分活跃的,它促进人们的广泛交往,并促进了特色的社会群体聚合,甚至于影响到部落种族社会的聚成,还最终萌芽了具有社会经济结构与分工的国家模型。
秦之前,商业发达,因而培育了社会浓厚的平等自由气氛,这才有了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灿烂的“百家争鸣”。这其中商业文化的贡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首次出土了一批甲骨文,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经考证为商代的遗物,这使商代成为我国有籍可考的最早的朝代。商代从立国前的部落时期就是十分重商的,据《山海经》等史籍记载,发明了牛车,亲自驾驭,拉着货物来往于部族间做生意,王亥就是那个部落的首领。王亥后来一直受到商朝的尊崇和贡奉,可想商朝570年历史中商业的繁荣景象。
后来商朝为周所灭,商的遗民便流散到各地。而让人惊异的是,商朝遗民中无论原先的贵族还是平民,他们都对祖传的贩运业保持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传承光大。为此,周朝他族便将这一“商部族所世传的行业”叫做“商业”,将本来是指“商部族人”的“商人”演变为“货殖经商的人”。传统货殖业有“行商坐贾”的说法,从中你仍可以感受到商部族南贩北运、舟车不息的身影。追根求源,我们可以探寻到商业的源头了,同时也能从中体味到什么商道文化的生命力。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商业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辅佐周文王建立周王朝的姜太公,辅佐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的管仲,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吕不韦,他们都出身于商人或有经商经历,执政后也都大力推行重商政策,大走通商富国之路。据此可以判断,商业在我国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人也不像后来那样倍遭抑制和轻视。
还可从《周易》中的记载来看,炎帝也很重视商业,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机构。也是《周易》里记载,我们中华民族的另一位老祖宗黄帝,也是很重视商业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意思是说黄帝通过制造水陆运输工具,发展长途贩运,促进物品流通,惠及天下百姓。
据《史记》、《淮南子》、《尚书大传》等典籍记载,黄帝的嫡传后人,尧、舜、禹,他们也都很重视商业,并且以促进商品交流作为治理社会的手段,甚至舜帝本人就出身于商贩,做了部落首领之后也是常行不辍——舜帝的身体力行,使他被后人尊奉为“华夏第一贾”。
众多史料证实,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中华商业史初始最绚丽的篇章,他们的在商道活动里,自觉或不自觉的作为和倡导,使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华商业的奠基人。
炎黄二帝到春秋战国,这一时期我国的商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商人也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像子贡、范蠡、弦高、白圭、吕不韦这样名垂千史的大商人;而且由计然、范蠡、白圭等人通过自已的商业实践的总结以及对同时代商务活动的系统研究,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商业理论,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道的商道文化的源头。
八、中国苹果的历史起源文化?
19世纪中叶后,海禁开放,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果树资源交流更加频繁。苹果属果树也随之引入。
1、早期苹果引进概述 早期引种苹果的途径是多方位的。其中以山东最早,据烟台的地方史志记载,1861年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John L.Nevius)受长老会派遣,由上海来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因倪妻患病,1864年返美。1871年倪氏夫妇重返烟台时,带来西洋苹果、洋梨、美洲葡萄、欧洲李及甜樱桃等果树品种,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建园栽植,取名"广兴果园"。
2、20世纪前半期苹果引种及生产概况 20世纪初,辽宁、山东苹果发展较快。1909年旅顺最大一处苹果园(后改为旅顺农场)中有国光96株、倭锦550株。日俄战争后,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归日本后,1909年在熊岳建立苗圃(1913年改为农事试验场),再从日本引进一些主栽品种,1910年引入红魁、祝光、旭和国光等;1914-1921年间又引入玉霰等3个品种。
3、苹果生产恢复时期 从1950-1952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对果树生产发放无息贷款,减免果业税收,同时还在重点果区建立果树技术指导机构,通过供销社组织果品运销,提高果农收入,促进了果树业的复苏。在老苹果产区,残存的苹果老树迅速恢复了树势,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并开始组建第一批国营园艺场(其中北方以苹果为主),因此,产量急速回升。
4、50-60年代苹果业的兴起 从l953年起,中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兴起,大大地鼓舞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l955年农业部提出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大力提高现有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有计划地积极向山区、荒山扩大垦辟新果园",新建果园一律免征农业税,并相应改善购销工作。
5、商品基地的建立与发展 从1985年起,由于苹果收回投资快,效益高,除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及上海等五地不适于商品生产栽培外,其他地区都把发展苹果生产作为开发山区、脱贫致富或积累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其中陕西省发展尤为突出,在渭北地区建立25个优质苹果基地县,秦冠、富士等品种占了绝对优势,产量也迅速上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从1992年达到年产8.429×105t,仅次子山东、辽宁。1993年超过了辽宁,居全国第2位。1995年全国各省的面积与产量。
九、中国航海文化起源?
早在两千多两年,中国人就开通了由印度洋通往非洲大陆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早掌握使用指南针的国家,中国的指南针和造船术由阿拉伯人经地中海传到欧洲,为世界的航海技术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历史上中国也涌献出了鉴真、郑和、冼夫人等一大批航海家,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都是处在世界航海文明的顶层,只是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出现了一点阻碍,被欧美一些工业强国赶了上来而已。
最早的航海者
中国的航海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易经》上就记载过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故事,而在河姆渡史前文明遗址中出现的七千年前的木桨,则是中国人最早航海的铁证。中国古代书籍文献中关于航海的记载数不胜数,《竹书纪年》也记载过夏朝帝芒"东狩于海,获大鱼"的事迹。商朝人与海外的联系更加频繁,《诗经》上就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之类关于商人航海活动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齐国、燕国、鲁国、越国等邻近大海的国家的航海技术也非常发达。吴国和齐国都能制造出长十丈、宽一丈五的大船,名叫"翼船",这是一种有两层甲板的战船,完全可以胜任海上航行。齐国的齐景公曾经乘坐这样的翼船在海上游玩,半年都不用上岸,孔夫子十分羡慕,做梦都想乘坐这样的大船"乘桴桴于海上"。
吴国的战船可以从东海出发,跨越东海、黄海,来到位于渤海湾的齐国胶州地区。当年吴王夫差攻齐,正是沿着这条海上航线到达齐国的。而燕国则利用先进的航海技术,利用海军征服了朝鲜半岛,并派人到达了日本,开辟了辽东到日本的新航线,开启了中日之间的海上航路。
最早的大型船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航海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方士徐福为秦始皇去海外寻找不死仙丹,所乘的大船搭载了数百名工匠和三千童男童女,船的大小可想而知。徐福曾远航到"平原广泽",据后世学者考证,他的船队至少到过日本和菲律宾地区,甚至到达过琉球群岛。
汉代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船队。汉武帝建立了"楼船军",这是世界上第一支专业海军。这支部队乘坐的是船高首宽,外观似楼的"楼船",可远攻也可近战,是古代史上战斗力最强的海军。楼船可容兵员数百名,配有世界上最早的橹和舵,每层的四周都建有"女墙",甲板上还有硬木做成的"战格",四壁都蒙上皮革加强防护。船的最顶层有指挥作战的军旗手,在战斗中可以指挥士兵作战。更为难得的是,楼船四周还有由艨艟、斗舰、斥候、先登、赤马舟等组成的护卫船只,与今天海军中的航母编队非常类似。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派10万楼船军远征南越,汉代水军战斗力之强大可见一斑。
汉朝远洋航行的距离也非常长。汉武帝时,汉朝的远洋航行路线已可以从广东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斯里兰卡,然后经红海到达埃及的开罗,再由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之后由希腊、罗马经地中海到达罗马帝国。这条航线长达八千海里以上,是世界海上交通史的一大
唐朝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大唐帝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开放的胸襟,向世界各国敞开了怀抱。唐代的广州、泉州、扬州等世界性的码头和港口,唐朝制造的长达二十余丈、能乘坐七百多人的远洋大船组成的船队就是从这里出发,经南海、马六甲海峡,越过印度洋,经过斯里兰卡、印度半岛和巴基斯坦,到达大食。这些大船可以无视印度洋和波斯湾的大风大浪,而唐朝的远航者也掌握了利用季风和洋流的变化,每天航行70海里以上,遨游于风浪之间,他们代表的是大唐王国的最高航海技术,代表的是大唐最鼎盛的造船技术,代表的是大唐盛世那种傲视天下的自豪。
十、中国文化的物质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文化时期的神农氏时代以前,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发展至今,形成具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灿烂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佛道三家构成的三维一体的基本框架,简言之,儒、佛、道就是“三教合一”。
基本上,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些还包括小吃,风俗等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