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挑选母猪的正确方法?
一、品种的选择:
1、根据本人的养猪技术水平选择品种:技术水平高的,规模大的最好选
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因为这些品种的生长速度快,瘦肉率较高。而地方品种适应性强,耐粗饲,母性好,发情明显。
2、根据饲料资源选择品种:使用全价饲料养猪的,最好选择引进的外血品种,而有大量廉价青粗饲料的,可以选择地方或杂交品种。据经验,地方品种对粗纤维等粗饲料的消化率明显高于引进品种,而如果使用全价饲料,引进品种的饲料报酬优于地方品种。
3、根据销售目标地选择品种:养大肥猪的:如果以本地或农村销售为主的,可以考虑选地方品种或杂交品种,因为这些品种肉质较好,适合农村的消费习惯。而运销大城市的就要选瘦肉率相对较高的引进品种才能卖得起好价钱。
4、根据出栏规格选择品种:销售乳猪做烤猪的,宜用产仔多管理相对容易而且比较早熟的地方品种,如太湖猪梅山猪等。或者用这些品种的一代杂种(既能保持产仔多的特性,又改变了毛皮的色道)。供肉联厂加工中猪的(45公斤左右),可选择杂交种。因为杂交种体型和瘦肉率均能达到做中猪的要求,但管理技术相对容易些。但养大肥猪出售的宜选用成熟晚一点的,体型大一点的品种,这些品种一般因为生殖发育迟,后期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要优于早熟小型品种。
二、个体选择
个体选择主要是指外观的选择,这些在很多关于养猪的书上介绍得很详细了, 我就不必多说,我只就本人的感受说几点不同的意见,仅供参考。
1、书上说要选择“精神活泼,反应灵敏”说的很不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反应特别敏感的猪,见人躲得远远的,眼露惊恐之色,这种猪往往成年后性情不好,稍受惊吓则一跃而起,有的在刚生产时还会攻击甚至咬死小猪。有些则会在怀孕时流产。
2、关于乳头的多少和位置:单纯的强调多乳头是片面的。主要是要乳头大小和分布要匀称;其实在实际生产中有12个乳头以上的就可以了,因为一窝能带出十二头以上仔猪的不是很多,而且规模猪场母猪同时生产的还可以相互调整(寄养),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批喂奶。但是分布一定要均匀,大小尽量一致,位置如果稀密不一,分布稀的乳头大,以后奶水也多,而密的相对小一点,以后泌乳也少,会造成仔猪断奶时的大小不匀。至于是单乳头(农村称木马奶)好还是成对的好?我认为没有必要去考虑。主张单乳头的说是奶头错开了仔猪吃奶时不会相互压着,其实母猪的乳房组织弹性很大,成对的乳头仔猪吃奶也不会相互压着的。、
3、臀部:“双肌臀”是相对品系而言的,在同一品系中不要单纯的追求臀部特别大和突出。这种猪往往有基因突的情况,有些甚至雄性化了,一是如果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配种困难,二是这种变异猪发情不明显或不正常,产仔很少。
4、腹部大小的问题:在同一品种中,我认为腹部相对比较大的优于腹部小的。而腹部萎缩的不宜留做种用。腹部大小适中的仔猪在孕期活动空间相对较大而环境宽松,所以产仔较多,而且初生重也大。过小的夏季初产猪最易流产。
5、阴部形状:阴部要求大小适中,发育正常。稍大而不松驰,但又不能有肿大感。阴尖部不上竖,力求线条平直。
二、大白母猪的挑选方法?
大白母猪挑选,健壮结实,腿长高身腰长,健康有活力。
三、苏太母猪挑选方法?
1、首先,要关注母猪的体型,苏太母猪的体型要求有一定的标准,保证体型比例正确,身体结构紧凑,头部鼻长,肩峰宽,体长够长,腿足短,育种母猪的体型要求非常高,要求符合标准,以保证后代质量。
2、其次,要关注母猪的健康状况,苏太母猪要求健康,没有疾病和缺陷,身体状况要比普通母猪要好,可以接受详细的体检,以保证育种的结果。
3、再次,要关注母猪的品种及品质,苏太母猪要求品质优良,只有优质的母猪才能产出优质的后代。
4、最后,要关注母猪的性状,苏太母猪要求有一定的性状,要求头脑丰富,能力强,这样才能保证苏太育种的结果。
四、陆川母猪挑选方法?
精神和体温:健康猪精神饱满,站立自然,步子平稳。提起来猪不叫或叫声不大,说明性子不暴躁,对外界反应迟钝,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
体温:体温可以用手去感觉,如果发现某一头猪的体温和其他猪不一样,这批猪苗要谨慎购买,很可能是带病状态。可以看下肛门,如果是拉稀的猪,或者拉稀刚好的猪苗肛门部位都会有痕迹,这种猪不能买。
五、如何挑选母猪?
特种野猪种母猪最好选择含野猪血统50%以下的母猪。因为野猪血统含量超过50%的种母猪野性强,性格暴躁,母猪哺育期不易管理,仔猪哺育率低,并且发情不明显。
不仅在野猪血统含量多少上要进行选择,而且杂交品种上也要进行选择,最好选择地方品种猪或培育品种猪和野猪的杂交后代。因为这种杂交猪的后代母性好,产仔率高,所生产的后代猪肉品质好。种母猪不要过肥,要清瘦一些,身材要短,肚子要大,千万不要选购那种“棒槌肚”的母猪,母猪肚子小,产仔率低。选择性情温顺老实的母猪,这种母猪母性强,护仔好。阴户上翘和过小的母猪,无法经常配种,不能要。大乳头比小乳头好,乳头过小不能要,乳头数量要求在6对以上。
种用母猪应该在杂交品种、野猪血统含量、体型、肥瘦、性格、阴户、奶头等方面认真挑选。
六、安抚母猪的最好方法?
方法如下
01、准备酒精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瓶50°以上的白酒,如二锅头,若没有白酒,则需要准备一瓶浓度在69%-77%之间的酒精,若是酒精浓度高达90%以上,我们可以用5%葡萄糖来降低浓度,配置的方法是10毫升酒精里面吸入3毫升5%葡萄糖。
02、安装滴鼻器
酒精配置完成后,用注射器吸入酒精,然后在注射器上安装好滴鼻器,以确保从注射器中喷出去的酒精呈雾状。
七、母猪保养的最好方法?
以下是母猪保养的最佳方法:
1. 提供适宜环境:母猪需要舒适、清洁、安静的生活环境,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猪舍内应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潮湿。
2. 提供优质饲料:母猪需要充足、均衡的饲料,包括饲料、饮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可以选择适合母猪的专业化合饲料,增加饲料的可口性。
3. 定期疫苗接种:母猪需要定期接种疫苗来预防常见的疾病和疫病,增强身体抵抗力。
4. 定时清洁消毒:母猪舍内地面、墙壁、饮水器等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5. 合理的繁殖管理:母猪繁育前应做好繁殖计划,根据猪的生理周期和繁殖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配时间和种猪。孕期的母猪要加强管理,为其提供充足和均衡的饲料,避免运动过度和受到惊吓。
总之,母猪保养的最佳方法就是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和饲料,预防疾病、定期疫苗接种、定时清洁消毒、合理的繁殖管理。这样可以保证母猪健康,产仔数量和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八、母猪挑选口诀?
1.选留母猪,必须看其上一代母猪的生产性能。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产仔数多、泌乳力强、护仔性能好,仔猪成活率高和采食力强的母猪,具体要求是:头颈较轻而清秀,下颚平整无肉垂,头长约为体长的18-24%。若头大身小或头小身大都不能留作新母猪。头的额部要宽(额部宽的,发育较快),耳以薄且耳根稍硬为宜,嘴筒要齐。眼要圆、大、明亮而有神。颈应具有中等长度,头与颈以及颈与躯干应衔接良好无凹陷。2,选留母猪时,应注意外形。一般要求体躯宽大,背腰平直,后躯宽而发达,四肢结实而稍长,身体各部分发育匀称,被毛光泽,不肥不瘦,有效乳头6对以上,各乳头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并且排列整齐,没有副乳头或发育不良的乳头。
3,乳头排列整齐。两行乳头的排列应对称或呈品字形,无瞎乳头、翻乳头或无效乳头,按品种特征规定至少应有几对发育正常的乳头。同时还要重视乳头的形状,要选“泡通奶”,不选“钉子奶”。所谓泡通奶,是形容乳头的形状如泡通(即通草),形状长,大而钝;所谓钉子奶,是形容如乳头象铁钉,形状比泡通奶短,小而尖。特别是临产前和哺乳期中的乳头,区别更为明显。泡通奶乳丘充盈发达,泌乳机能好;乳池部膨大,蓄奶多;乳头管较粗,排乳快。钉子奶则相反。两种乳头哺乳仔猪的差异,在母猪哺乳的中后期表现比较明显
九、母猪灌油最好方法?
1)饲料加工设备配套有油脂喷淋装置或油脂喷涂装置的,按规范操作加油即可。
2)对于采用小型饲料加工机组生产自配料的,通常没有专用的加油设备,可采取直接加入或将豆油先配成高油料再加入的办法。
① 直接加入:按豆油添加比例,直接将豆油缓缓地加入到粉碎的豆粕中,一起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切忌将豆油与预混料及添加剂同时加入,以防豆油与预混料或添加剂粘结成球,影响饲料混合均匀度,可先加入预混料充分混匀后加入豆油。
② 配成高油料后加入:按饲料配方确定所需豆油量,将豆油按10%的比例拌入豆粕或玉米粉中(最好用豆粕),配制成含油10%高油原料,再将这些高油原料按比例加入配成全价料。
注意,高油料必须现配现用,避免配制过多,久置变质影响饲料质量。当然也可以用油粉替代植物油,简单方便。
十、挑选后备母猪的六种方法?
1、后备母猪要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后躯大、体型丰满,四肢结实有力,并具备端正的肢蹄,腿不宜过直。
2、怎么挑选后备母猪,根据日龄与体重之间的关系选择后备母猪—出生体重在1.5kg以上,28日龄断奶体重达8kg,70日龄体重达30kg,体重达100kg时不超过150日龄;100kg体重测量时,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骨离背中线6cm处的超声波背膘厚在2.0cm以下。
3、在挑选后备母猪时,要求后备母猪有效乳头应在7对以上(瘦肉型猪种6对以上),排列整齐,间距适中,分布均匀,无遗传缺陷,无瞎乳头和副乳头,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形状正常。
4、后备母猪必须来自产仔数、哺育率、断奶窝重较高的经产母猪,以选留第2~5胎的母猪后代为宜。
5、挑选后备母猪是有时间要求的,后备母猪在初配前进行最后一次挑选,性器官发育不理想、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现象不明显的母猪及时淘汰。
6、考虑后备母猪自身生产性能的同时,要考虑其父母、同胞的成绩,依据自身、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同胞胴体性状好的母猪,同窝猪中不能有疝气、隐睾、脱肛等遗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