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母猪产子后圈舍用什么消毒液最好?

248 2025-02-20 21:24 到农村去网

一、母猪产子后圈舍用什么消毒液最好?

猪圈舍消毒用火碱(苛性钠)1%水溶液,喷雾器喷洒消毒。火碱腐蚀性强,勿入口入眼。管理嘛,注意干燥清洁。常言说:“养猪没巧,圈干肚饱”。母猪多铲仔,注意交配时机:按母猪年龄,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意即:老母猪当天发情就可以配,年幼母猪发情后第三天再配,不老不小的母猪发情后第二天就可以配。如何使仔猪茁壮成长:生后5天就可以试喂煮黄豆。锻炼吃食。以后最好喝花生饼泡水,吃煮黄豆或黑豆。小猪可以不落奶膘,气吹的似的长个。

二、母猪的产子率是多少

母猪的产子率是多少

对于养猪业来说,母猪的产子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盈利能力。因此,了解母猪的产子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母猪的产子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每头母猪能够产下的仔猪数量。这个数字是通过将每胎仔猪数与每头母猪的产仔次数相乘得出的。产子率的高低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

1.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母猪的产子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产子率,饲养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充足的饲料供应是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和增加产子率的关键。
  • 合理的饮水管理:母猪需要充足的饮水,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保证母猪的身体健康。

2. 繁殖管理

繁殖管理是影响产子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提高母猪产子率的繁殖管理措施:

  • 准确的配种时间: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确保母猪处于最佳的受孕状态,提高成功率。
  • 合理的配种方式:根据母猪的情况选择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提高受孕率。
  • 优质种猪的选择:选择健康、优质的种猪,提高仔猪的品质和数量。
  • 科学的妊娠检测:定期进行妊娠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3. 环境条件

母猪的产子率也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提高产子率的环境管理措施:

  • 舒适的栖息环境:母猪需要一个舒适、干净、无噪音和适宜温度的栖息环境。
  • 合理的温度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母猪的产子率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合理控制。
  • 良好的卫生条件: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有利于母猪的生产和产子率的提高。

4. 遗传因素

母猪的产子率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选择优良的种猪,控制遗传基础,提高仔猪的品质和数量。

总的来说,要提高母猪的产子率,养殖户需要加强饲养管理、繁殖管理、环境管理和遗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合理把握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母猪的产子率,为养猪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希望以上的内容对大家了解母猪的产子率有所帮助!

三、母猪产子的五个步骤?

1、分娩前的准备

在母猪产前一周需准备好产房,产房要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准备仔猪保暖设施以及分娩用具。

2、临产症状

母猪产前3~5天,外阴红肿松弛呈紫红色,尾根两侧下陷,乳房胀大,两侧乳头向外开展呈八字形并呈潮红色。一般情况下,当母猪前面的乳头能基础乳汁,最后一对乳头能基础浓稠乳汁时,母猪将在3~4小时之内分娩。当母猪表现起卧不安,频频排尿,在圈内来回走动,阴部流出稀薄的带血黏液时,说明母猪即将产仔。

3、接产

在接产前应做好接产准备,调节好仔猪保温箱,箱内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麻袋等。备好干净毛巾、肥皂、消毒用碘酒、剪牙断尾钳、耳号钳以及记录表格等。一般母猪分娩多在夜间,整个接产过程要求保持安静,动作迅速而准确

(1)守候接产 母猪产仔时必须要有人守候,仔猪产出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毛巾将仔猪口、鼻的黏液掏出并擦拭干净,再将全身黏液擦净。

(2)断脐 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距离腹部约4厘米处把脐带用手指掐断,断处用碘酒消毒,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到血不再流,或用棉线结扎。

(3)剪牙 目的是防止小猪在争夺乳头时用犬齿互相殴斗而咬伤面颊,咬伤母猪乳头或乳房引发感染。方法是:一只手的母猪和食指捏住小猪上下颌之间,迫使小猪张开嘴露出犬牙,然后用专用牙剪或斜口钳分别剪去上下左右犬牙。剪牙时要注意断面平整,不要伤及齿龈和舌头

(4)仔猪编号 通常采用剪耳缺的方式对仔猪进行编号。常用的方法为群体连续编号法和群体窝号+个体号法

(5)仔猪寄养 当出现母猪产仔数多于有效奶头数时,需将多余仔猪喂完初乳后寄养到产期接近、哺育仔猪数少、奶头有空余的母猪喂养。

(6) 假死仔猪的急救 有的仔猪在产道停留时间较长,产下后呼吸停止,但心脏仍在跳动,称为“假死”。急救办法以人工呼吸最为简便,操作时可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着肩部,另一只手托着臀部,然后一屈一伸反复压缩胸腔,直到仔猪发出叫声为止,也可以采用在鼻部涂酒精或倒提拍打等方法。

(7) 难产的处理 母猪长时间剧烈阵痛,但仔猪仍不娩出,这时若发现母猪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应实行人工助产。首先采取按压腹部帮助母猪生产的办法,如果不能生产,再采取注射催产素的办法,注射催产素后两小时都不能生产,最好将手洗净,剪去手指甲,磨光,涂抹上肥皂,用手摸,母猪子宫收缩时,强行将仔拉出

(8)及时清理产圈 产仔结束后,应及时将产床、产圈打扫干净,排出的胎衣随时清理,以防母猪由吃胎衣养成吃仔猪的思察

4、分娩后母猪的护理

(1)分娩后母猪机体抵抗力减弱,要经常保持圈舍的清洁,并及时对母猪外阴部进行清洁

(2)密切关注胎衣以及恶露的排出情况,猪的恶露很少,初为污红色,以后变为淡白,再成为透明,常在产后2~3天停止排出,对胎衣未排完、恶露较多的母猪及时使用抗生素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宫

(3)给母猪补充质量好、易消化的谷类饲料。供给的饲料不可太多,饲喂量通常在产后8天逐渐恢复正常

(4)驱赶母猪站立采食,有的体弱母猪不愿采食,结果会导致进一步体弱,要确保每头母猪能够站立采食,对采食不正常的母猪及时进行治疗

四、母猪产子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母猪产子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母猪产子后的处理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处理能够保障母猪和仔猪的健康,也能提高养猪效益。

母猪分娩后的第一时间需要将产房整理干净,清理掉产房内的血迹和垫料,保持产房的干燥和清洁。

接着,需要进行对母猪及仔猪的观察,确保母猪没有产后异常情况,比如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等问题,同时要观察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仔猪。

为了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需要给仔猪热母乳,妥善安排好母猪和仔猪的饲养和生活环境。

此外,在母猪产子后,需要定期给母猪和仔猪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它们不受到疾病的侵扰。

母猪产子后的处理是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让母猪和仔猪健康成长,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谢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这些信息对您在猪场管理中有所帮助。

五、猪场分娩舍的管理要点?

分娩舍是猪场重要的生产车间,既要照顾好母猪,又要兼顾好仔猪,所以比较繁琐,很多的细节如果操作不到位,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那么标准化,规模猪场是怎么操作的呢,带大家一起来学习某大型上市养猪企业的分娩舍管理流程。

工作目标:

1.保证母猪安全产仔

2.保证哺乳期仔猪成活率95%以上

3.25日龄断奶平均个体重在7.5kg,28日龄平均个体重8.0公斤以上。

技术人员日常工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查舍:

每天三次查舍,早上7:30之前,中午2:30之前,晚上8:30之后。早上查舍, 进入猪舍首先感觉温度,气味如何→绕母猪料槽前走一遍,观察料槽剩料情况和料量情况(在此过程中可以调整窗户关开通风)→病猪不食者做好标记(可以告知饲养员做标记并量体温)→观察仔猪补料情况,健康状况→及时治疗。

首先要根据舍内空气和温度来开风机,观察猪只健康状况,询问饲养员有无问题,对于有病的猪只,在经过技术员诊断后进行治疗。

二.空舍冲洗消毒:

转群后圈舍的冲刷步骤:先用清水冲刷2遍后→按3%浓度打一遍火碱,密闭最少3个小时→清水冲洗→空舍晾干→空舍消毒备

三.进猪前后工作:

转入母猪前检查饮水器.地暖.保暖灯.是否正常。 转入产房母猪核对耳号.档案卡.预产期是否正确,有问题及时纠正。调整好母猪饲喂量3--3.5KG,视母猪膘情而定。转入待产母猪消毒直到产后一周每天消毒., 必须把哺乳母猪当成单个个体来对待,产后6天以后保持母猪最大的采食量,一直保持到断奶前3天。

母猪保健产前产后最少10天,临产母猪清洗阴户周围,产后清洗阴户及乳房,仔猪口服庆大或安必先溶液后吃初乳,先让个体小的仔猪吃再放大的,需要寄养的弱小猪,最少吃够6小时的初乳。

四.同期分娩操作:

按母猪预产期,临产前1天(上午8点前注射)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头,来诱导母猪在白天分娩,注意注射氯前列烯醇时, 配种日期必须准确无误而且计算分娩期按最后一次配种来计算。

五.分娩与接产

准确判断分娩时间“三看一挤”

1.一看行为表现:烦燥不安,起卧不安,拱产床。

2.二看尾根:阴道红肿,频频排尿。

3.三看乳房:乳房膨大有光泽,两侧乳房呈八字形向

外翻。

4.一挤,挤奶头:当挤第一对有乳汁时可能在24小时后分娩,中间一对有奶时将在12小时后分娩,当最后一对有乳汁且很旺盛时3小时后马上分娩。

接产技术

1.首先接产员不能脱岗,发现初生仔猪产出后必须马上迅速接产

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再将其全身擦试干净。

3.对假死的仔猪,生后不呼吸但脐带基部及心脏仍有跳动的现象称为假死猪,具体操作如下:

(1)速将其口、鼻、耳、眼中的粘液擦干。

(2)倒提仔猪两后腿,用水拍打其背部。

(3)用左手托起臂部,右手托起背部两手同时进行做前后运动,使仔猪自然屈伸,直至有叫声为止。

4.对于有胎衣包着的仔猪,应立即将胎衣撕破,然后按常规接产方法进行操作。

5.用消过毒的剪牙钳把8个犬齿剪掉,小心剪破牙床以防止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发生,但必须剪平以防挂伤及咬伤乳房造成乳房炎的发生或者造成终生无奶。

6.断脐,在仔猪从产道中产后严禁只拉仔猪不管脐带的这种现象,否则造成发生脐疝的可能性很大。在断脐时断脐部分应留为4cm处断开,然后用绳子必须结扎以防脐带出血不止,使仔猪出生后成活率低,然后用5%的碘酊消毒。

7.断尾时,尾根部留3cm处(见标尺)一次性剪断以防牵拉造成仔猪疼痛,在断尾处用5%碘酊消毒,对于流血不止者给予结扎。

六.母猪,仔猪保健:

仔猪保健第一针3--4天,第二针阉猪一起。

产后母猪消炎,至少两针,另母猪产仔下胎衣时,注射2支缩宫素,净化子宫,排除恶露。

七.母猪饲喂:

产后母猪让喝够饮水,由于母猪产仔过程中体力消耗太大,体力还未恢复, 食欲一般较差,产仔当天一般不喂料,对食欲较好的母猪喂料0.5公斤,以后每天增加1公斤,标准喂料量=2.0公斤+(0.5公斤×所带仔猪头数),不能增加过快,尽量让猪多采食,至母猪食欲达到高峰,高峰期每天每头喂料量在7.0—7.5kg,产后7天不限料,每天饲喂最少3-4顿(早上5点,上午10点,下午5点,晚上10点)直至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减少哺乳期的失重。

八.仔猪饲喂:

仔猪补料7天开始,清洗料槽后少量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九. 产房的三项关键工作:

(1)猪只的饲喂,母猪每天饲喂量的掌控是产房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仔猪的饲喂决定了断奶时的成活率,体重大小和转入保育后饲养管理。

(2)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猪舍的卫生和消毒。

六、母猪生产子猪的关键因素

母猪生产子猪的关键因素

母猪生产子猪的过程是畜牧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要提高母猪的生产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基础。母猪的饲养应该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质量,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定期给予母猪体检、疫苗接种等保健工作也至关重要。

繁殖环境

母猪的繁殖环境对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以及对母猪的干扰,都是提高繁殖效率的重要环节。

科学配种

选择优质的种猪,进行科学的配种也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关键。配种时应根据母猪的生长情况、繁殖历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和方法,以增加怀孕成功率。

产前护理

母猪怀孕期间需要合理的饲养,保证营养的摄入,并进行产前的护理。产前的护理工作包括控制母猪的体重、保证充足的运动、定期体检等,以确保母猪顺利生产。

总的来说,提高母猪生产力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管理、繁殖环境、科学配种和产前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只有全面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母猪多产子、子猪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了解如何提高母猪生产力有所帮助。

七、母猪怀的多就会提前产子吗?

引起怀孕母猪早产、流产的主要原因:

一是营养缺乏,如饲料营养水平过低,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A,造成猪体过度消瘦而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二是饲养管理不当,如饲养密度过大,体重大小悬殊而引起咬架、争斗,猪舍地面过滑易于滑跌等;

三是饲喂有刺激性异味或发霉饲料以及冬季饲喂冰冻饲料;

四是没有及时注射细小病毒和乙型脑炎等疫苗。这几种病均可引起早产、流产和死胎。

如母猪有奶,耐心哺育仔猪,还是能养活的 所以只要饲养得当,怀得多也不会早产

八、适合母猪的栏舍饲?

半限位栏可以做到前半部分采食,后半部分活动。不会将母猪完全限制活动。如此可以大大降低母猪出现便秘、难产、淘汰率高和利用年限短等问题。

克服母猪由于环境单调而出现的空嚼、撕咬栅栏、拒哺等异常行为,母猪间客相互亲密接触,心理发育健康,对于后期的发情和配种都非常有益。

九、北方母猪圈舍的设计?

首先得有个猪棚,其次有猪圈就可以啦

十、母猪产子后的胎盘大家是怎么处理的?

母猪产后胎衣不下 1、由于产子过多,致使母猪宫缩无力,导致胎衣不下。当时应肌注缩宫素50万单位,刺激宫缩排除胎衣。 2、胎衣粘连,某个胎衣与子宫壁粘连,堵塞子宫口,使胎衣一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正常排出。 补救办法:① 肌注氯前列醇钠0.1mg,宫口开放后,看胎衣是否排出,如不能排出,将手伸入子宫将胎衣与宫壁剥离,使胎衣排出。排出后将子宫彻底清洗,再放入适量等抗菌药物。②子宫内灌注10%高渗盐水1000ml一次性灌注,促使胎盘绒毛脱水收缩,从而从宫阜中脱出,一般4~6小时即见胎衣排出。 赶紧找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