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饲料怎样饲喂效果好?
用生料喂猪比用熟料喂猪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也有明显提高。据试验:喂生料的仔猪增重可提高12%,每增重1公斤节约精料0.2~0.4公斤;肥猪增重可提高35%,每增重1公斤少耗精料0.23公斤。生料喂猪常用以下3种方法。
(一) 生粥料法
将青饲料洗净切碎或打成浆,粗饲料粉碎后发酵,将精料夏季用冷水,冬季用温水浸泡2~3小时。在饲喂前,将上述3种饲料混合拌匀呈稠粥状(料水之比为1:3),每天喂3~4次。此法适喂母猪、架子猪和育肥猪。
(二)生拌料法
将精料粉碎后,加入适量切碎的青饲料或糟渣类饲料,充分搅伴(料水之比为1:1),每天喂3~4次,并供给充足的饮水。此法适用于干喂哺乳仔猪、断奶小猪或种公猪。
(三)生干粉料法
将粉碎后的精、粗料按比例混合均匀,直接投入食槽内,让猪自由采食。喂干粉要另设水槽饮水,有条件的,每天要补喂青绿饲料1~2次。这种方法多用于喂育肥猪。
实践证明,猪饲料干湿生喂的效果比传统的稀熟饲料喂猪效果好。因为以传统的猪饲料喂猪,猪吃进去的大部分是水分,所含营养甚微,且使猪胃越撑越大,不仅对胃有损伤,而且排泄量大,消耗热能多,同时过多的水分也冲淡了唾液,不能发挥酵酶作用,饲料利用率低;熟喂饲料中的很多维生素和蛋白质在高温中被破坏。
用人工将食物进行切、剁、煮费工费燃料,如果将青饲料用文火(40~60℃)在锅中长时间的焖煮,还会形成有毒的亚硝酸盐,猪吃了也会引起中毒。采用干湿饲料喂饲时,饲料的浸泡软化是在猪体外进行的可缩短时间,同时使猪的唾液和胃液能与饲料充分混合,便于其消化吸引蛋白质,维生素也能得到保持。因此,必须改传统猪饲料稀熟喂饲为猪饲料干湿喂饲。
二、猪饲料能饲喂牛羊吗?
不能喂,因为牛羊是双胃动物,吃进去的饲料需要反刍,而猪饲料牛羊反不了刍
三、母猪各阶段饲喂量?
母猪的饲喂量取决于其生理阶段和体重。以下是不同阶段母猪的饲喂量建议:
母猪在配种当天适合投喂饲料1.6~1.8千克。
母猪配种后的40~60天,每天投喂2千克饲料。
妊娠母猪每天的饲喂量为3千克。
断奶母猪则为3.5千克。
对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在妊娠前期多喂青饲料,妊娠80天后减少饲喂量10%~20%。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实际饲喂量需根据母猪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如有需要,请咨询动物营养专家或养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四、猪饲料能不能饲喂羊?
不是不可以。是预混料,还是浓缩料还是全价颗粒料?如果你要给羊用预混料,可以用英美尔的。肉羊催肥期,繁殖羊都可以用,调整一下配方即可。自配料是比较麻烦,但是可以控制成本和保证质量。
产品特点
1、肉羊各种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未知生长因子科学精准配比,短期内迅速催肥,生产优质毛皮。
2、加快肉羊对饲草分解,提高粗饲料的吸收利用,防治酸中毒,预防胀肚拉稀。
3、提高繁殖性能,可使种公羊造精机能强、精液品质优;母羊提高发情率、受胎率及泌乳量。
4、本品不含任何穆斯林禁忌成分。
原料组成:
维生素、纤维素酶、氯化胆碱、蛋氨酸、赖氨酸、微量元素、磷酸氢钙、碳酸钙、食盐、未知促生长因子等。
五、后备母猪各个阶段的饲喂技巧?
后备阶段饲喂方法
60 kg以前,按商品猪一样饲喂,自由采食;
60 kg以后,换后备母猪饲料饲喂,自由采食饲喂至100 kg;
100 kg后限制饲喂,视日龄体重饲喂1.8-2.2 kg/天;
配种前2周:优饲催情,3.0 kg/天以上或自由采食。
六、猪的饲喂阶段,怎么划分的?
猪出身至两月是乳猪阶段,两个月至100斤为架子猪阶段,以后为大猪肥阶段
七、妊娠母猪各阶段标准饲喂量?
根据猪的体型、品种、孕龄以及繁殖阶段的不同,妊娠母猪的饲喂量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来说,妊娠前3个月,饲料应逐渐递增,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但不要过度饲喂。中期(第4-6个月),应根据母猪的体重和孕龄来控制饲喂量,注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后期(第7-10个月),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磷等矿物质的摄入,同时降低饲喂量,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在实际饲养过程中,还要注意给母猪提供清洁饮水和合适的生活环境,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同时遵循科学的喂养管理原则,合理控制和调整饲喂量,以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八、求助:猪饲料分几个阶段?
很多阶段。如果是母猪,有后备母猪饲料,妊娠母乳饲料,哺乳母猪饲料。
如果是育肥猪,首先是教槽料,然后是保育料,然后有育肥猪饲料。有时候育肥猪饲料可能还会细分体重阶段,比如30-70kg体重,或者50-90kg体重等。
九、猪饲料为什么不能饲喂反刍动物?
是因为猪跟反刍动物胃的结构不同,反刍动物四个胃,瘤胃中有大量微生物,可以发酵消化纤维素,因此反刍动物适合吃青草,如果喂给大量猪饲料,因为含有很高的糖类,被瘤胃微生物快速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酸,引起瘤胃胀气,酸中毒,等内科病,处理不及时很快就会导致死亡
十、蛋鸡雏鸡各阶段饲喂量
蛋鸡雏鸡各阶段饲喂量
饲养蛋鸡雏鸡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喂量,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不同阶段的蛋鸡雏鸡对饲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此,饲喂量的调控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蛋鸡雏鸡在各个阶段的饲喂量,以帮助养殖者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
雏鸡期
雏鸡期是蛋鸡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的饲喂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和养殖成效。
在雏鸡期,饲喂量应根据雏鸡的品种、生长速度、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雏鸡在4周左右开始摄食固体饲料。
初期,每只雏鸡日均饲料摄食量约为25克至30克。随着雏鸡的生长,每周递增10克至15克,直到达到120克至150克为止。
此外,为了促进雏鸡的健康生长,应保证饮水量充足。饮水器应随时清洗和更换新水,以防止水质污染。
生长期
雏鸡进入生长期后,饲喂量应根据其体重和生长速度进行调整。
在生长期,每只蛋鸡的日均饲喂量应在110克至130克之间。可以根据鸡群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饲喂量,但控制在10%以内。
此外,雏鸡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来支持身体的发育。可以选择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饲料,或者适当添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饲料。
产蛋期
当蛋鸡进入产蛋期时,饲喂量需要根据产蛋率和蛋鸡的身体状态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产蛋期的蛋鸡每天需要摄入120克至140克的饲料。如果产蛋率较高,可以适当增加饲喂量。但是需要注意,饲喂量的增加不应超过20%。
此外,为了保持蛋鸡的产蛋率和健康状况,还需要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舒适度和饲喂量的关系
除了不同阶段的饲喂量,蛋鸡的舒适度也会对饲喂量产生影响。
饲喂量应根据蛋鸡的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进行调整。在高温季节,蛋鸡的饲喂量可以适当减少,以减轻其身体负担。而在寒冷季节,需要增加饲喂量,以满足蛋鸡对能量的需求。
此外,饲喂量还应根据蛋鸡的行为和食欲来进行调整。如果蛋鸡出现厌食、拉稀等情况,可能是饲喂量过多或过少引起的,需要及时调整。
总结
蛋鸡雏鸡各阶段的饲喂量对于其健康和生产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适当调控饲喂量可以促进雏鸡的健康生长、提高生长期蛋鸡的生产性能、维持产蛋期蛋鸡的产蛋率。
在饲喂过程中,需要根据蛋鸡的品种、生长状态、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调节。同时,还需要注意蛋鸡的舒适度,根据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调整饲喂量。
总之,科学合理地进行蛋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既有利于保障蛋鸡的健康生长,又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