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高原资源?
内蒙古高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铁、铌、稀土矿等70多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接邻8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二、内蒙古缺什么资源?
内蒙古最缺的是蔬菜和水果。内蒙古深处内陆,气候寒冷,风沙大。可以种植的蔬菜和水果种类非常有限,很多种蔬菜都是从山东和河北运进来的,水果更是这样。就拿首府呼和浩特来说,除了土豆和大白菜,其他熟菜价格死贵!到了冬天运费涨了,更是死贵!水果一年四季价格死贵!
三、内蒙古饲料排行榜?
1:内蒙古富川饲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地区较大的饲料生产基地。
2: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3:内蒙古阳泰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4:包头市北辰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5:1. 内蒙古内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经营范围:亚洲百里香,翠雀,黄金菊,百里香茶,植物性饲料添加剂 ?
6:内蒙古农保姆生物饲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7:敖汉旗科瑞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四、内蒙古景观资源的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纬42°为界,可分为两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全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五、内蒙古主要矿产资源?
内蒙古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富集铜、铅锌、铁,稀土等矿产;中南部地区富集金矿;东部地区富集银、铅锌、铜、锡、稀有、稀散金属元素矿产;能源矿产资源遍布12个盟市,但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群)、海拉尔盆地群。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
全区共有10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有48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三位,特别是煤炭、铅、锌、银、稀土等21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
六、什么是内蒙古铀矿资源?
内蒙古铀矿资源是指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所含有的铀矿石资源,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铀矿产区之一,其铀矿资源储量丰富。这些资源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主要包括铀矿石和稀土元素。内蒙古的铀矿资源对于国家的核能发展和战略资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内蒙古的铀矿资源开发也需要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
七、内蒙古的资源和物产?
内蒙古是我国跨占经、纬度最多的省区,南自北纬37°24'起,北达北纬53°23',南北跨占纬度15°59',南北直线距离约1700多公里。东起东经126°04',西抵东经97°12',东西跨占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达2400公里以上。
内蒙古毗邻省区最多,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区接壤。
内蒙古的稀土、铌、铍矿、硫铁矿、冰洲石、蛭石、玛瑙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之首。
内蒙古草场居全国“四大草场”之首。从大兴安岭至居延海,绵亘2000多公里,面积达13.2亿亩,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2/3,超过全国总草场面积的1/5。
内蒙古林木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共有2.4亿亩。其中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优良木材供应基地。
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均耕地3.6亩,居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水面总面积为1300万亩,人均水面占有量0.64亩,居全国之首。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达赉湖,是我国最大的草原淡水湖,面积达2200多平方公里。
内蒙古风力资源占全国风能总量的1/3,达五点四亿千瓦/年,居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田,已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0,是我国最大的煤田。马奶酒,风干牛肉,壁画,奶烙,还有稀土
内蒙古农作务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山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八、内蒙古有哪些重要资源?
在内蒙古辽阔富饶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无尽的矿藏资源。据估算,全区近300个大小城镇国有土地资源产量在2000亿元以上,全区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不含石油、天然气)达13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农业资源 内蒙古现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河套、土默川、西辽河、嫩江西岸平原和广大的丘陵地区,有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资源,从而形成自治区乃至我国北方的重要粮仓。内蒙古农作务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华莱士瓜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山 楂、海棠、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畜牧业资源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盖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种类 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养羊;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 ·森林资源 内蒙古森林总面积约1406.6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二位,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13.8%,高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3/4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这里盛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等,均为著名的的优质林木。此外,在罕山、阴山、贺兰山等山地也生长着成片的天然次生林。罕地区的云杉、油松、柞木、山杨林;大青山、乌拉山、蛮汉山的山杨、白桦林;贺兰山的云杉、松树林以及大青沟阔叶林等,都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人工林也是内蒙古森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区人工林保存面积达237万公顷,比解放前人工林面积增长52倍。 1978年开始进行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使全区平原农业一半左右的农田实现林网化,牧区草原建设也得到林木保护。 ·水资源 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15.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58条,较大的湖泊有295个,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0毫米--500毫米。全区淡水面积85.7万公顷,可利用水面为51.1万公顷,已利用的水面有49.5万公顷。发展淡水养殖前景广阔。饲养的主要鱼种有鲤、鲫、鲢、鳊等十几种,尤以黄河鲤鱼最为著名。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养鱼户发展到2600余户,从事渔业人口已达1.5万人。 ·野生动植物资源 内蒙古各类植物2351种,其中野生植物2167种,引种栽培的有184种。这些植物已分属于133科,720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的有24种。野生植物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十几类。纤维植物有樟子松、落叶松、大叶草、芦苇、红柳等70多种。中草药有人参、天麻、麻黄、肉苁蓉、柴胡、甘草等500多种。榛子、山杏、金莲花、松籽等几十种植物的种子是榨油的好原料。酿造的重要原料有越桔、笃斯、悬钩子、山樱桃等。几十种食用植物中尤以猴头、口蘑和发菜最负盛名。内蒙古兽类分属于24科,有114种,占全国兽类450种的25.3%。兽类中具有产业价值的50余种,珍贵稀有动物10余种。鸟类分属于51科,有365种,占全国鸟类的31%。被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兽类和鸟类共同49种。蒙古野驴和野骆驼属于世界上最珍贵的兽类,驯鹿是内蒙古特有的动物,还有百灵鸟是自治区区鸟。全区有啮齿动物54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3,多属害兽。 ·矿产资源 内蒙古是我国矿床类型比较齐全的省区之一。现已发现各类矿床4100多处,种类达128种。已探明储量并上储量平衡表的有83种,其中能源矿两种,金属矿32种,非金属矿49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7种,前3位的有22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41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56种。全区现有大型矿产地106个,中型矿产地177个,小型矿产地501个。铌、锆、稀土、冰洲石、煤、铬、锌、钽、铍、铅、萤石、砷、蛭石、锡、硅藻土、珍珠岩、铁、铜、银、钨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特别是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内蒙古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主要有铁、锰、铬,其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目前已发现大小铁矿产地254处,累计探明储量17.12亿吨,居全国第9位,储量集中于包白和集二两条铁路沿线。其中白云鄂博以富有铁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而成为世界罕见的“宝山”。铬铁矿探明储量18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已知锰矿产地35处,储量31.4万吨,居全国第15位。有色金属资源已上储量表的矿种有铜、铅、锌、铝、镍、钴、钨、锡、铋、钼10种,其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6种,矿产地102处。贵重金属资源,全区共发现金矿床、矿点200余处,探明储量的原生金矿产28处,保有各类黄金储量127吨。银矿产地23处,累计探明储量4749吨,保有储量4141吨。冶金辅助原料资源,非金属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4处,其中铸型用砂、铁矾土、萤石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化工原料资源有硫铁矿、湖盐、芒硝、天然碱等11种,其中天然碱、硫铁矿、芒硝、砷、泥炭、溴在全国储量排序中居前5位。达拉特旗芒硝矿储量34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芒硝矿之一。建筑原料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石棉、石墨、石膏、石灰石等15种。其中蛭石、冰洲石储量居全国首位,石膏、砖瓦粘土储量居全国第2位,耐火粘土、云母储量居全国第3位,石墨居全国第5位。 ·煤炭资源 内蒙古含煤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截止1993年底,共发现煤田318处,累计探明储量2253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位;远景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7个旗县储有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2%。其中1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有5处,10亿吨~100亿吨的大型煤田有11处。 2007年8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境内发现一处煤田,预测资源量超过50亿吨。 国土资源部公布消息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查明和预查煤炭资源储量达到6583.4亿吨,超过山西省,居全国第一位。
九、再生性饲料资源名词解释?
再生性饲料资源:指能不断产生的资源,是一种不灭的养分来源,主要指三大有机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He脂肪,其生产者为植物及微生物。
十、内蒙古沙漠旅游文化资源
内蒙古沙漠旅游文化资源
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一片神秘土地,拥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其中,沙漠旅游文化资源更是独具特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沙漠与草原、湖泊、河流、森林等多种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旅游景观。内蒙古沙漠旅游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沙漠风光
内蒙古拥有多处著名的沙漠风光景点,如巴丹吉林沙漠、库布其沙漠、腾格里沙漠等。这些沙漠拥有着独特的地貌景观,如沙丘、沙谷、鸣沙、湖泊等,成为摄影、探险、科考的理想之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沙漠的神秘与壮美,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外,内蒙古的沙漠与草原交错,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骑骆驼、滑沙、徒步探险,体验原生态的沙漠生活。
历史文化
内蒙古沙漠地区还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遗迹包括古代游牧民族的居住遗址、军事要塞、佛教寺庙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游客了解内蒙古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内蒙古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内蒙古沙漠地区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为这片神秘的土地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民俗文化
内蒙古沙漠地区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蒙古族风情。游客可以参加蒙古族的传统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民俗活动,品尝蒙古族的传统美食,如烤全羊、奶茶、马奶酒等。此外,游客还可以欣赏到蒙古族的舞蹈、音乐等艺术表演,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总之,内蒙古沙漠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独具特色。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验原生态的民俗风情。相信这片神秘的土地一定会给您的旅行带来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