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鹅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肉鹅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一、选址+建舍
它们日常的饲物就是以青绿饲物(草类)为主,所以选择的地方周边最好是具备够量的水源,以及水质较好、无污无毒的,它们除了喝水所需之外,洗澡、嬉戏、交配等也都需要用到水。放殖场地中的青草数量是直接影响着支出的金额值,每只成年的每日都需耗费大概3.5~4斤的青绿饲物,因此场地的四周较理想的就是拥有着大区块的青草地。舍圈要依据不同的用途划分成孵育、育膘、种鹅等小圈,舍中的气体更换功能要完善、高燥不湿划、光线丰富,最后要注意使用那些耐用坚实的建造材料,四周和顶部在下雨天记得盖上塑料布之类的挡雨。它们虽然属于水性禽,但舍圈中最忌讳积水潮湿,特别在孵育区,因此这个地方要做的比普通的地面要稍高一点,出水渠可以在不影响育殖的情况下多挖出几条。在舍与水源区之中可以铺一块专供它们活动的场地,建议铺成水泥地,这样方便殖员的日常清扫和除菌。
二、配对+留种
关于种鹅的挑种和购置是十分关键的,在购买的时候可以观察它们的外观和发育情况来进行挑选,良好的种应该是体型大、掌短、背部稍宽、身型较长、后臀厚实的公种,这类群体的反应力稍强、交配欲较烈、产种能力高。公群正常会在6月龄~7月龄之后生殖功能逐渐成熟,不过建议在10月龄~12月龄之后再进行配对,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受精值会更加统一和增高,方便殖员的日常管理和提高收益。正常每只公的3~4年使用龄,过老过大的话,体质跟不上,其会使受精率逐渐减低。当公母双方都到了可以进行配对的时间段时,一般是依据1/4~5的标准来进行公:母分配,把它们都赶至同一个交舍中,让它们无影响、自然的进行配对。个别的几只会出现喜欢于河、水中进行的喜好或习惯,所以在日常活动时,他们可能会在水里时就进行、结束了配对。
三、饲物+管理
供给它们日常进食的饲物可以划成两类:青绿饲物和精细颗粒 。前者的含水值较高,且还包含丰富的所需粗蛋白,有助于它们日常消化,并且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可谓是最合适、最高效、最重要的所需饲物。适合它们日常进食的青绿饲种类还是蛮多的,譬如:野生绿草、人工栽植草、菜片、青叶、水植等等。后者是它们日常所需能量的主源,譬如麦、玉米粒、饼粉屑、稻等等,这类饲物建议根照本地的条件来进行挑选混合使用。
四、孵化+管理
殖员先准备好要进行孵育的蛋,要注意的是,壳外若是出现破损或有碎裂的情况都不可以拿来进行留种,之后将表外遗留的排污物等等擦拭轻刷干净,接下来再采取一些基本的除菌措施即可。最后,在前面的步骤都结束了之后,轻轻的把它们放入专用的蛋盘中,然后放置于孵机里进行恒温孵育。殖员要把控好孵机中的日常温度值,每一种不同的蛋之间会出现些许差异,但是大部分的温度还是建议都把控于37.5℃~38.0℃之中,最低不可低于36℃。在大致孵育至16~18日之后,殖员应把满足条件的所有蛋进行透气减温工作,如此可使它们的胚胎散发出过余的热气。在第27~32日之间左右的时候,殖员就能陆续准备它们的出壳工作了,大致于日龄31~32天时,殖员应该保证95%的蛋都出壳结束。
五、雏鹅+成鹅
殖员需要在它们破壳之后的一天到一天半之间进行开水初进食工作。这个阶段它们的日常饲物是一些颗粒型的微饲,一般为细碎的谷科食料制作混合而成的。投喂的青绿饲物必须保证是当天鲜嫩的,这样有助于它们的体内消化,推荐使用那些幼嫩小型、包含青汁的小菜片或者绿嫩草,殖员应该将其捣成12毫米的小碎粒给它们自主进食。在雏群日龄达到大概19~21天之间,且当地的气候较暖和、温度较高之时,殖员可在每日放殖的时间段让它们下水中逐渐地培育自己的水性。在育殖的全过程中,殖员要注意防止它们发生一群一群的“扎堆”现象,防扎堆是保证它们都可以成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殖员应当适时调控群体的育殖密度,一般在半径18~22cm的舍圈里育殖16~18上下只,然后每周再逐渐减育为每舍圈10~11只。在它们日龄达到35~70天的时候,就抵达中鹅阶段,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培殖出侍应性高、耐粗饲、增重速率高的鹅群,为之后的良种鹅挑选和上市面售卖打好基础和准备。在70日龄之后,要从它们里挑出日后进行留种的良鹅,然后采取专门的定向育殖,其余的鹅群在足量投喂和养肥育膘的18~25日之后作为肉产品投进市场进行售卖,最后获得收益。
资料扩展:
吃鹅肉对身体的好处
1、改善心血管系统
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鹅肉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是人血液中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而且占比高达66.3%,它能够促进血栓的分解,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十分有效,而且对脑血栓和高血压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2、增强免疫能力
鹅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它一旦分解后可以给人体补充大量的蛋白质,而且它还能充当我们身体内免疫蛋白的合成原料,增强我们人体的体液免疫。
3、补虚
经常吃鹅肉能够帮助我们身体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患感冒的话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补虚方面尤其针对于那些营养不良以及气血不足的人很有效,对于天生就体质虚弱的人食用能够强身健体,增强抗病能力。
二、肉鹅养殖技术大全?
鹅舍建筑设备
1、鹅场选址:肉鹅以食草为主,鹅场选址应选择在有水源的地方,并且保证水源无污染,水源除了饮用外,鹅清理羽毛、放水、活动、配种等都离不开水。饲草资源制约着养鹅的成败,决定着生产成本的高低。中年和成年肉鹅每只一天可以消耗1.5~2.5千克青草,因此,肉鹅场的建筑地点,最好有较大的草地。
2、鹅舍设计:鹅舍的建筑设计,总的要求是: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干燥防潮,经济耐用。鹅舍的建筑因鹅群的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育雏舍、育肥舍、种鹅舍及孵化室等几种。鹅虽是水禽,但鹅舍内最忌潮湿,特别是雏鹅舍更应有一定高度,排水良好,通风。水源与肉鹅舍之间应设有运动场,最好为水泥地面,这样便于冲洗和消毒,水面与运动场的连接处不能太陡,坡度不应超过40°。
肉鹅饲料准备
1、青绿饲料:青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青绿饲料含水量高,能量低,粗蛋白含量高,容易消化,成本低廉,是目前肉鹅最主要、最优良、最经济的饲料,也是农村发展肉鹅养殖用量最多的饲料。适合肉鹅采食的青绿饲料品种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蔬菜类饲料、作物茎叶、水生饲料、青绿树叶等。青贮饲料主要在冬天缺少青绿饲料时使用。
2、精饲料:精饲料是肉鹅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玉米、大麦、稻谷、麸皮、饼粕类等,肉鹅的精料种类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肉鹅交配繁殖
1、种鹅选择:种鹅是养鹅业的基础,对种鹅的选择称为选种。选择种鹅时,其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可以反映出种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可作为判断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
2、种鹅配种:一般的公鹅品种,180~200日龄达到性成熟,就有了配种能力,但是,往往在300~360日龄以上时才开始配种,这样种蛋的受精率会更整齐,便于管理。公鹅使用年限以3~4年为宜,过老的公鹅由于体质较差,其受精率也会相应降低。
母鹅饲养到7个月左右开始产蛋,开产后鹅蛋重量达到100~130克时,就可以配种了。当种鹅到了适合配种的年龄,就应按照1:4或者1:6的比例进行公、母搭配,放置于同一个鹅舍里,使其自然交配。因为鹅有水中交配的习性,公、母鹅在水中嬉戏时便完成了交配。
肉鹅孵化管理
1、种蛋选择:作为入孵的种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用三氯异氰脲酸粉,以1:200的浓度浸泡种蛋5分钟,然后将蛋壳上的粪便等污染物清洗掉。选蛋时,蛋壳上有破洞或破损的地方不能用作种蛋,蛋形以卵圆形为最好。
2、摆蛋翻蛋:肉鹅种蛋选好后摆入蛋盘,放进孵化机,开始孵化。新的小生命即将诞生了。在孵化时,首先要控制好孵化机的温度,以皖西白鹅为例,肉鹅种蛋的孵化温度应掌握在37.2℃~38.2℃之间。其它品种会略有不同。为了使入孵的蛋上层、下层,以及每个蛋的各个面都受热均匀,必须进行翻蛋。一般每隔4~6小时翻一次,一直翻到鹅出壳的前三天。
3、凉蛋照蛋:孵化器内,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通风,做到空气新鲜,使氧气输入含量不低于17.5%,最佳为21%。在孵化期后期或者在夏季孵化时,特别是孵化到17天以后时,需要进行凉蛋。目的是让鹅胚胎排出过剩的体热。可打开孵化机门,间隔抽出蛋架上的蛋盘进行散热。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使用灯光或者日光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是否符合胚胎的长相,主要有三照,当鹅种蛋孵化到第7天时第一照,15~16天时二照,23.5~24天时三照。
6、适时出雏:以皖西白鹅为例,当种蛋孵化到第28.5天~30天时,开始出雏。第30.5天~31天时,大量出雏并出壳完毕。
雏鹅饲养管理
1、及早开水:雏鹅从孵化室运出来后,立即安排到事先准备好并消毒过的育雏室里,稍事休息,应立即开水,也就是供给充足饮水。
2、适时开食:雏鹅在第一次饮水后,紧接着就要开食,开食是在雏鹅开始“起身”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的精料为颗粒状雏鹅料,一般由细小的谷食类原料制成。开食的青料要求新鲜,易消化,以幼嫩、多汁的青菜为最好,青料要切成1厘米左右的细丝状。开食的时间约为半小时。以皖西白鹅为例,开食时的喂量一般为每1000只雏鹅一天5千克青料,2.5千克精料,每隔2~3小时昼夜饲喂。以后逐步改为饲喂次数减少,饲喂量增加。
3、良好放牧:放牧就是让雏鹅到大自然中去,采食青草,饮水嬉水,运动与休息。通过放牧,可以促使雏鹅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适应性和抵抗力。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外界气温高时,可以结合放牧让雏鹅到水中逐步适应水性。
4、及时分群: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不论何种育雏方式,都要防止鹅群“扎堆”,这是提高育雏成活效率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适时控制鹅群密度,一般在第1周,直径35~40厘米的围栏中养雏鹅15只左右,以后逐步减为养10只左右。
成鹅饲养管理
1、中鹅饲养:雏鹅经过舍饲育雏和放牧锻炼,进入了中鹅阶段。在我国,对于一般品种来说,中鹅就是指4周龄以上至70日龄左右的肉鹅。这个时期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出适应性强、耐粗饲、增重快的鹅群,为下一阶段选留预备种鹅或转入育肥鹅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中鹅的营养需要,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5%、豆粕27%、麸皮3%、预混料5%。预混料主要包括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以及添加剂类饲料等。
2、育肥阶段:中鹅饲养70日龄后,应先从鹅群中选留种鹅,作为种群定向培育。剩下健壮无病70日龄以上的中鹅作为育肥鹅群。经过70天的饲养,虽然肉鹅体重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但都有一定的膘度,如,皖西白鹅3千克左右就可以上市,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体重仍偏小,肥度还不够,肉质含有一定的草腥味。为了进一步提高鹅肉的质量和产肉量,必须饲喂丰富的能量饲料进行育肥。育肥时间以15~30天为宜。
3、后备种鹅:中鹅养到70天后,留作种用的那部分鹅被称为后备鹅,饲养后备鹅的目的是提高肉鹅种用价值,为产蛋和配种作准备。这时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因此要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首先青绿饲料要让其自由采食,精饲料要定时定量饲喂,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1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后备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0%、豆粕20%、麸皮9%、石粉6%、预混料5%。后备种鹅到100日龄左右时要公、母分开饲养,直到开产或配种,防止早熟鹅滥交乱配。
4、种鹅饲养: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鹅的繁殖性能,繁殖高产健壮的后代,为肉鹅业的发展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种公鹅在配种期主要是保证其旺盛的精力和性欲,以便高质量完成配种任务,无论是配种或非配种期,种公鹅对饲料的要求都不是太高,只要满足其日常需要,参照后备种鹅的精料配方就可以了。
母鹅在产蛋期,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要明显增加,尤其是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更多,如果营养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种蛋质量。产蛋期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6%、豆粕22%、石粉7%、预混料5%。精料饲喂要定时定量,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250克~2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青绿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三、肉鹅的大棚养殖技术浅谈
肉鹅的大棚养殖技术浅谈
肉鹅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其养殖技术对于鹅肉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棚养殖技术成为了养殖鹅的新趋势。本文将对肉鹅的大棚养殖技术进行浅谈。
1. 大棚养殖的优势
大棚养殖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大棚环境可控,可以为肉鹅提供更加舒适和稳定的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都可以根据肉鹅的生长需求进行调节,从而提高鹅的养殖效果。
其次,大棚养殖节约土地资源。传统的养殖方式需要大量的土地来满足鹅群的生长需求,而大棚养殖可以实现鹅的密集养殖,使得单位面积的养殖量大大提高,从而节约土地资源。
此外,大棚养殖还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大棚内的鹅群相对封闭,可以减少外界害虫和病菌的侵入,提高了鹅的生长环境的卫生状况。
2. 大棚养殖的关键技术
要实现肉鹅的高效大棚养殖,关键的技术环节不能忽视。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大棚养殖技术点:
2.1 温度控制
温度是肉鹅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肉鹅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鹅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大棚养殖中要注意合理的温度控制,保持良好的温度环境。
2.2 光照管理
合理的光照管理对于肉鹅的生长也十分重要。肉鹅需要有一定的光照时间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作。在大棚养殖中,可以通过控制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来满足肉鹅的需求。
2.3 饲料管理
饲料是肉鹅生长的源头,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鹅的养殖效益。在大棚养殖中,可以采用精细化饲养技术,根据肉鹅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确地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2.4 疾病防控
肉鹅的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疾病,因此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大棚养殖能够有效减少外界病菌和害虫的侵入,但仍需定期检查鹅群的健康状况,预防疫苗接种和常规消毒工作也要做好。
3. 大棚养殖成功案例
大棚养殖技术在肉鹅养殖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 案例一:某养殖场在引进大棚养殖技术后,肉鹅的存活率大幅提高,养殖周期缩短,收入显著增加。
- 案例二:一家农户通过大棚养殖技术实现了肉鹅的规模化养殖,成功打开了市场销路,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 案例三:某大型养殖企业采用大棚养殖技术后,鹅肉的品质和口感得到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
4. 大棚养殖面临的挑战
尽管大棚养殖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 资源耗费:大棚养殖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资源,包括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
- 技术难点:大棚养殖技术对养殖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掌握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调节。
- 市场波动:肉鹅市场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较为剧烈,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5. 大棚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大棚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大棚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
- 智能化管理: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对大棚环境的监控和调节,提高养殖效益。
- 绿色养殖:注重生态环保,采用无污染的养殖方式和绿色饲料。
- 科技应用: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优化养殖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大棚养殖技术在肉鹅养殖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需要克服面临的挑战,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棚养殖技术将在肉鹅产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鹅怎么养鹅的养殖技术?
雏鹅出壳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由于雏鹅个体小,对环境的抵抗力差,各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其御寒抗热,调节体温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都较差,这时往往会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为此,在育雏期必须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注意做好保温、防湿、防集堆、放牧(包括放水)以及分群等管理工作。
温度
温度对雏鹅的健康影响极大。育雏舍的温度应高低适宜,供温均匀。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一般出雏后需保温2~3周。
合理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2~15只雏鹅,每群以100~150只为宜。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分散,28日龄时每平方米8~9只鹅。如果在网上育雏,开始可以将多余的网面积挡上,随着密度的增加,再逐渐放开。有条件时可以留一空栏,间隔3~5天,将另一栏的鹅传入。倒出的栏,经擦洗消毒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转其它栏的鹅。育雏期间经5~6次周转,每一次都在洁净的环境下饲养鹅雏。这对于提高成活大有好处,此法可以结合上疫苗时进行。
雏鹅的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育雏室空气质量及室内温度关系极为密切。在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过大,雏鹅运动受限,舍内温度偏高,空气质量不好,雏鹅生长发育受限;饲养密度太小,除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外,育雏舍温度偏低。及时合理地分群,能使雏鹅生长均匀,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分群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要根据雏鹅出雏的时间及体重来分群。二要根据雏鹅采食能力来分群。凡采食快,食管膨大部明显者为强者;凡采食慢,食管膨大部不明显者为弱者,将强弱分群。三要根据雏鹅性别分群。在出雏后几小时内可用翻肛法来鉴别雏鹅的公母,在3日龄后也可用翻肛法来区别公母,将鉴别出的公母分群饲喂。
此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经常注意检查鹅群健康状况,注意鹅粪是否正常。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应及时剔出,隔离饲养。
防湿
雏鹅最怕潮湿和寒冷,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导致各种疾病。若湿度高,温度也高,则雏鹅体热散发受到抑制,因而形成体热积累,产生闷热感而造成物质代谢能力衰退,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育雏舍要切实防止潮湿,经常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办法:育雏舍应选址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为佳。在确保育雏舍内没有“贼风”侵入,温度稳定时,育雏舍的门窗应经常打开,保证舍内有足够的光照。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每次喂料后要增添垫草,隔日更换1次。
通风
采用负压通风,注意通风均匀,最大风速每秒0.2~0.5米,每次通风的温差不要超过1度。
放牧和放水
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但是时间不宜过早、不宜过长。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它是保证雏鹅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不足,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5日龄内的雏鹅,每次喂饲后,应给予10~15分钟运动。
搞好卫生工作
定期消毒对减少舍内细菌、病毒的数量,降低污染十分有效。可每周进行一次,在消毒前尽可能清除舍内的羽毛、灰尘和粪便等,并且通风一定的时间后关闭门窗,用1:250的农福或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由上而下,使雾滴自然下落,以地面见湿为宜。杨兴武
光照控制
育雏期光照的目的是为使雏鹅均匀一致地生长,0~3日龄提供每日24小时的光照时间,3~8日龄23小时光照时间,8日龄以后应从每日23小时光照逐渐降低到自然光照。并顺利过渡到中雏期光照。
温度调节
育雏温度是否恰当,可以由雏鹅的体态和叫声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鹅活泼,食欲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于育雏栏的周围,睡眠姿态自然,头颈伸长,全身放松,入睡深,不易惊醒。当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挤在一起,以求取暖,或密集于热源处,绒毛竖起,并不断发出长而尖锐的叫声,并常常把头颈藏于翼下而睡;若温度太高时,雏鹅分散或远离热源处,张口呼吸,食欲减退,频频饮水,不时发出高而短促的叫声,起卧不安,难以入睡。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调节温度。鹅育雏期所需温度,因品种、日龄、育雏季节、雏鹅强弱而有所不同,可作为育雏时参考,给温是否适宜应根据鹅雏的表现和实际情况来调整。
五、匈牙利鹅的养殖技术?
养鹅把住几个关健点。
一是育苗时注意保暖,二是做好防疫,三是充足青草,四是补精料。
六、虎头鹅的养殖技术?
1、雏鹅的饲养: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为好。1~3天内,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每次喂到七八成饱。5~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增强,可逐渐增喂次数,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日粮配方:米饭与混合饲料20%~30%,青料70%~80%。另外,日粮中应给予骨粉2%~3%、贝壳粉0、5%,食盐0、3%等矿物质。11~20日龄的雏鹅,以喂青料为主,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4~8。此时雏鹅已能放牧吃草,饲喂次数可减少至白天4~5次,夜间1次。21~30日龄的雏鹅,体质增强,消化能力提高,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9~12,白天喂2~3次,夜间喂1次,并可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2、雏鹅的管理:由于雏鹅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不强,因此除应精心喂养外,还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温、保湿等方面的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①保温:一般出壳后要保温2~3周。目前农村多用自体供温与人工供温相结合的方法。不同日龄的雏鹅所需的温度不同,1~5日龄时要求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为23℃~24℃;11~17日龄时为19℃~20℃;18~24日龄时为15℃~16℃。
②防湿:育雏室的窗门不宜密闭,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0%~65%为宜,室内不宜放置湿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
③分群:雏鹅可采用地面分格垫草圈养,将育雏室分为若干小间,每小间饲养30~50只。清洁卫生和防鼠:经常打扫地面和更换垫草。育雏室晚上要点灯,以便观察雏鹅的动静和防止鼠害。
④隔离:在日常管理中如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排粪异常的雏鹅应马上隔离饲养和治疗。
成年鹅的饲养管理
1、成年鹅的饲养:成年鹅可采取以喂青料或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成年鹅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可整天放牧,同时适当补料。每只鹅一天约采食青料1、5~2、5公斤,补喂混合精料0、8~1公斤。补料次数:30~50日龄,每昼夜喂5~6次;51~80日龄,每昼夜喂3~4次。在日粮中应给予3%~4%的骨粉或贝壳粉和0、3%的食盐。
2、成年鹅的管理
①当气候暖和、天气晴朗时可进行全日放牧,中午在牧地补料,在炎热天可上午提前放牧,10时左右收牧补料;下午3时出牧,晚上6时收牧回舍补料。
②放牧前后要清点只数,检查鹅群的采食与健康状况,如发现病鹅弱鹅,应立即隔离治疗。
③放牧时以60~100只为一群,将鹅群赶到牧地,在途中应慢慢行走,不可聚集成堆,也不要让鹅群曝晒或雨淋。
④进舍前让鹅在水里洗净身上的污泥,在舍外休息与喂料,然后再赶入舍内。
⑤平时做好饲槽、水盆等食具的清洁卫生工作,并要保持舍内干燥。
七、大鹅养殖技术?
大鹅幼苗时禁吃油膩的食物,注意保暖。
八、鹅苗的养殖技术?
1、饲养环境,在准备养殖鹅苗的时候需要将饲养的环境进行打理,要将准备用来做鹅舍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刚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的房间,尽量多进行两次消毒,以免细菌感染,因为鹅苗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2、注射疫苗,买回来的鹅苗及时注射疫苗:注射小鹅瘟血清(卵黄抗体)、小鹅瘟副粘病毒、禽流感疫苗,以防止传染病发生,出现大批死亡,未开食前饮5%多维葡萄糖水后开食。
3、温度适宜,保证温度适宜,可防止齐堆压死,防止感冒,保障鹅雏健康发育。光线不足,鹅雏看不见吃食饮水,影响发育,光照过强,易发生啄羽、产生应激反应。
4、多给青料,精料满足有利于鹅雏健康生长,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满足增重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即可,蛋白质要达到21%左右,多给青、粗饲料,锻炼消化系统充分利用粗饲料的能力,降低成本,防止啄癖发生。
5、消毒防病,每天都要将垫料彻底更新,及时扫除粪便、脏物。7天前最好每天上下午各清扫一次,同时早晚各消毒一次,消毒用百毒杀即可。7天以后每隔2-3天消毒一次。
九、肉肉的养殖技术?
“肉肉”在这里可能是指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品种繁多,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具有观赏价值。以下是一些养殖多肉植物的技术要点:
1. 光照:多肉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但要避免长时间直接暴晒。根据多肉植物的喜好,可以将其放在朝南或朝东的窗台、阳台上。
2. 浇水:多肉植物耐旱,不需要频繁浇水。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进行浇水,避免积水。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中,检查土壤湿度。
3. 土壤:多肉植物喜欢排水良好、透气的土壤。可以选择珍珠岩、蛭石和草炭土按照适当比例混合使用。
4. 施肥:多肉植物对肥料需求较少,生长季节可以每月施肥一次。选择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发酵豆饼等。
5. 繁殖:多肉植物可以通过繁殖来扩大种植。常见的繁殖方法包括叶插、枝插、分株等。
6. 病虫害防治:多肉植物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常见的病虫害有:介壳虫、蚜虫、叶斑病等。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7. 修剪:多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修剪。修剪掉枯叶、病叶和过长的枝条,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养殖多肉植物需要耐心和细心,遵循上述技术要点,您的多肉植物将茁壮成长。
十、肥鹅肝的养殖技术?
产肥鹅肝较好的品种是朗德鹅.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地区,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颈部接近黑色,腹部呈银灰色。朗德鹅生长速度快,羽绒产量较高,肝用性能好,肉质细嫩,瘦肉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是养殖的理想品种。
雏鹅潮口与开食 出壳1~3天内,使雏鹅学会饮水和吃食。适时潮口可防止雏鹅脱水,减少早期死亡。潮口用水要清洁,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氟呱酸、多维、抗应激药物等,有条件的还可添加2%的奶粉。开食用料以湿拌料为宜,可将蒸煮半熟的小米或切碎的青菜丝、黑麦草等撒在塑料布上,用手轻轻叩打塑料布,引诱和训练雏鹅采食。
饲料与饲喂 雏鹅在1~3日龄吃料较少,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l次。以后随日龄相应增加喂料的次数和数量。4~10日龄,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每天喂青饲料时可加入适量米饭粒,如喂混合饲料,日粮配合比例为青料60%~70%,配合精料30%~40%。11~20日龄的雏鹅应以青绿料为主,并由饭粒过渡到碎米,如喂配合饲料,日粮比例为青饲料80%~90%,配合精料10%~20%,每天喂6次,其中晚上2次。如天气温和,可以开始训练放牧。21~30日龄,日粮内可适当加入煮至裂开的谷粒,并逐渐加喂湿谷。舍饲,日粮配合比例为青饲料90%~92%,配合精料8%~10%,每天喂5次,其中晚上1~2次。3日龄后可放牧,晚上补喂1次精料。
温度和湿度 雏鹅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C左右。育雏期温度可按日龄、雏鹅体质状况调整。一般情况下,1~5日龄育雏温度为27~28°C,室温15~18°C,相对湿度60%~65%;6~10日龄育雏温度为25~26°C,室温15~18°C,相对湿度60%~65%;11~15日龄育雏温度为22~24°C,室温15°C,相对湿度65%~70%;16~20日龄育雏温度为18~22°C,室温l5°C,相对湿度65%~70%。一般雏鹅保温期为20~30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