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口鱼网箱养殖技术?
1.修建池塘
马口鱼池塘养殖的面积以3~5亩为宜,便于投饲、捕捞等操作。选择高1米,水深一般0.5~0.8米,在水池底部中间设置排水孔用于排水,池底放置底充氧设施用于增氧,亲本培育池上覆渔网防止马口鱼跳出池外。
2.投喂管理
马口鱼苗的放养密度30万~50万尾/亩,放苗后第2天开始泼洒豆浆,每天2次。7天后投喂蛋白质水平45%以上的开口粉料,日投喂量为1~2千克/亩,分早、中、晚3次进行沿塘投喂。成鱼视水质、天气及鱼的吃食情况,每天投喂2~3餐,按早、中、晚沿池塘四周投喂。
3.日常管理
马口鱼养殖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大小分化,水花养殖1个月后一般进行1次分养操作,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做好池塘的肥水,避免冬季分养。马口鱼生长速度较快,一般经过10个月以上的养殖即可达到商品鱼规格。
二、桂花鱼网箱养殖新技术?
况
1、目前许多人选择在大型池塘、湖泊和河流中进行网箱养殖桂花鱼,网箱由正方形组成,长大约6米左右,宽6米,高4米。
2、一个网箱通常放养1500条左右的桂花鱼,鱼苗大小约为10厘米,鱼苗不能放太小,因为鱼苗小、饵鱼小,网箱的孔很小,不利于水进行交换。
3、一个网箱的建设成本约2500元,配有微孔氧合设备,一个网箱有两个盘,有条件的建议用智能溶氧监测设备
三、大头鱼养殖技术?
具体养殖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
(1)养殖鲢鳙的池塘面积要大,一般为4-8亩,水深一般在1.5-2米。
(2)放养鱼苗前,要施有机肥料,鲢鳙基肥要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放养鱼苗
(1)一般在5-6月份放养鱼苗,有单养和混养两种方式,一般采用混养的方法。
(2)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一样,可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
(3)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可混养少许白鲢、鲤鱼等。
3、饲养管理
(1)这一阶段的鲢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保障一定的肥沃度,浮游生物也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2)池塘放养前要施基肥,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要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
(3)人工投饲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这样可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4、日常管理
(1)饲养鲢鳙时,每天早晨要巡塘一次,主要是为了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还需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
(2)要做好拉网检查的工作,这样利于肥水,且发病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确定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并塘和越冬
(1)在秋末冬初,水温下降至10℃以下的时候,鱼不会再摄食,这时要把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
(3)在并塘前一周要停止投饲,可以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要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
(3)蓄养池水深一般在2米以上,要选择向阳背风,少污泥的池塘。并塘后在结冰时要注意防止缺氧,提防鸟的危害。
四、大头花鲢鱼养殖技术?
1、建立鱼塘
养殖花鲢鱼的第一步就是将鱼塘建立好,鱼塘要选择建立在环境较好,远离居民区、工厂等繁华嘈杂的地带。鱼塘面积根据自己的养殖密度与面积决定,不过尽量大一点最好,现在每个种植户的鱼塘面积大部分都在4-8亩之间,养殖经验丰富的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养多一点,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提到最高。鱼塘水深不得少于两米,在池底铺上有机肥,能有效的为花鲢鱼提供营养,促进花鲢鱼的生长。
2、放养鱼苗
将鱼塘建立好后接下来就是开始放养鱼苗了,放养又分为单养与混养两种方式,混养就是将花鲢鱼与其他品种的鱼混在一起综合养殖。这种混养的好处就是可以使鱼塘中的生态系统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使混养的各种品种的鱼能够顺利的正常生长发育。混养不仅可以赚钱花鲢鱼养殖的利益,还能赚钱其它品种的经济,使养殖鱼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提高到最大。单养根据字面意思就是只单独的养殖花鲢鱼一种鱼,这种相对来水经济利益就没有混养的高,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混养方式。
3、日常管理
野生的花鲢鱼在自然生长的环境中主要是以水面上的浮游动物为食,所以在人工养殖的时候,花鲢鱼也会摄食鱼塘上的浮游动物。但是这对花鲢鱼的生长其实是不利的,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勤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卫生。也可以使用人工制造一些水中可食用的浮游动物让花鲢鱼食用,而且在平时人工饲喂饲料的时候一定要定时,尽量将饲料多元化,不要使用过于单一的饲料,隔一段时间换一次饲料,能够有效的满足花鲢鱼的营养需求。
4、越冬管理
花鲢鱼如何越冬,并且保证越冬后花鲢鱼的存活率,是很多养殖户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在快要入冬和入冬之后的那段时间,温度下降的速度非常快。温度越低就会使花鲢鱼的活动频率也越来越低。如果温度降到10度一下,花鲢鱼的身体活性就会开始越来越差,甚至失去活性。进食量非常少甚至是不再进食,所以在越冬时尽量将鱼聚集起来,增大养殖面积,使温度没有那么冷,或者是在入冬前将其上市进行售卖,然后第二年重新养殖新苗。
五、大头鱼吃草养殖技术?
大头鱼养殖技术和密度
1、一般可在水温为5-10℃的冬季或者初春时投放鱼苗,投放每尾0.15-0.5公斤的大头鱼为宜,1kg的大规格鱼种亦可,通常情况下,1亩池塘不可放养超过100尾的大规格鱼种。
2、在饲养大头鱼的时候,需要每天都观察水的颜色以及大头鱼的动态;还需要定期把池塘周围的水草杂物给清理干净,而食台也需要消毒;同时要做好防逃、防盗等防护工作,并铲除敌害、预防鱼病。
3、当到了秋冬时节时,池塘的水温会下降,这时应该把大头鱼捞出来并放到更深的鱼塘里养殖过冬。在捞出大头鱼的前1个星期,应停止喂食,而且还要在一个好天气拉网。
二、大头鱼吃什么饲料为主
1、大头鱼可以吃什么饲料
大头鱼可吃全价配合粉状饲料,一般大头鱼常用的饲料配方为:5%的鱼粉、28%的豆饼、20%的菜饼、25%的次粉、12%的米皮糠、6%的麸皮、2%的添加剂及矿物质盐、1%的大豆卵磷脂、1%的菜油。
2、大头鱼的生活习性
(1)性情:大头鱼生性温驯,不爱跳跃,行动较迟缓。
(2)生活区域:大头鱼平时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
(3)吃食:大头鱼主要吃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
六、大头鱼养殖高产技术?
大头鱼养一年可以长1斤以上。大头鱼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人工养殖大头鱼,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一龄鱼重量可达0.8-1公斤。养殖大头鱼可以投喂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麸皮、米糠、次粉等,体重增长速度快,日投饲量占存塘鱼总重量1%-5%,以半小时吃完为好,全年总投饲量不超过1000千克
七、大头鱼的养殖技术?
1、放养大头鱼前的准备工作:鱼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八、水库大头鱼养殖技术?
关于这个问题,水库大头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控制:水库大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不好容易导致鱼病发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控制,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PH值适宜。
2.饲料管理:水库大头鱼是杂食性鱼类,可食用各种动植物性饲料,但是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种类、用量和喂养时间等。
3.养殖环境:水库大头鱼对光照和水温的要求较高,养殖环境要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水温,以促进鱼的生长和繁殖。
4.疾病防治:水库大头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5.养殖密度:适当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但是过高的密度会影响鱼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养殖密度,保证鱼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九、鳗鱼网箱养殖技术视
鳗鱼网箱养殖技术视:了解现代养殖方法
近年来,鳗鱼养殖业在中国迅速发展,成为渔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鳗鱼的肉质鲜美,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营养元素,备受消费者喜爱。鉴于鳗鱼资源的枯竭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采用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鳗鱼网箱养殖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通过将鳗鱼放置在隔离的网箱中,控制水质、饵料和温度,以提高鳗鱼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下面将详细介绍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及其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
1. 鳗鱼网箱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
鳗鱼网箱养殖技术是将鳗鱼放置在特制的网箱中进行养殖,通过合理的水质控制和饲料供应,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鳗鱼网箱一般由编织结构的塑料网和浮力材料组成,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和抗风浪能力。
在鳗鱼网箱内进行养殖时,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控。通过使用适当的水质处理设备,如过滤器和增氧设备,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充氧。此外,在鳗鱼网箱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鳗鱼的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并定期清理网箱内的废料。
2. 鳗鱼网箱养殖技术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鳗鱼养殖方式,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
- 节约空间:鳗鱼网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堆叠和组合,大大减少了养殖场地的占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 增加产量:采用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可以控制养殖环境,提高鳗鱼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增加产量。
- 节约资源:鳗鱼网箱养殖技术采用封闭式养殖系统,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并有效防止鳗鱼逃逸和损失。
- 易于管理: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利用智能化设备监测水质、饲料供应等参数,减轻劳动强度。
3. 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
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在现代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鳗鱼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规模化养殖:鳗鱼网箱养殖技术的可控性和高效性,使得大规模养殖成为可能,大大提升了鳗鱼的产量和供应能力。
- 品种改良:通过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养殖者可以更好地控制鳗鱼的生长环境,实施选择育种和品种改良,培育出更加优质的鳗鱼品种。
- 生态养殖:鳗鱼网箱养殖技术采用封闭式养殖系统,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干扰,降低鳗鱼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科学研究:鳗鱼网箱养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鳗鱼生态学、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总的来说,鳗鱼网箱养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鳗鱼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鳗鱼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鳗鱼网箱养殖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缩骨大头鱼养殖技术?
缩骨大头鱼用特亚低温物理方法处理后培育出来,缩骨大头鱼又名缩骨鳙鱼,它的身长是普通花鲢的二分之一,头部较大,而鱼身收缩后又像菜刀的模样,故而得名缩骨大头鱼。
2、缩骨大头鱼的生活习性
(1)缩骨大头鱼喜欢在肥沃的水体中生活,行动比较迟缓,性情温驯,容易捕捞。
(2)缩骨大头鱼的抗病力强,主要吃浮游生物。而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吃糠麸、浸碎的豆饼和脐饼等人工饲料。
(3)在大型水体中,缩骨大头鱼的生长速度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