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麦虫养殖技术与利润?

228 2024-09-05 16:30 到农村去网

一、大麦虫养殖技术与利润?

1、大麦虫养殖成本:每生产1公斤大麦虫所需成本为8.1元,数据仅供参考

经济效益:大麦虫幼虫每公斤约700—800条,雌雄比例6:4,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个雌虫产卵以最少300粒计算,经4个月饲养可产幼虫12万条,折合170公斤;考虑到养殖中的死亡和其他因素影响,以保守的方法计算也可得100—120公斤。

税利按目前市场行情估算:

(1)按国内每公斤最低价80元算,1500公斤×80元-生产成本12150元即年可获利107850元。(注:国内市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价格,以上所说最低价其实只能说是参考。)

(2)国外大麦虫每条市价为15美分,按每公斤700条计算,价格为840元×1500公斤=1260000元,除以生产成本1500公斤×8.1元=12150元,即一个15平方米的饲养房,年可获利1247850元(此测算依据来自网络报道,只能作为参考。)

综合效益:大麦虫可开发的系列产品有:新型特种高蛋白饲料、虫油、食品、甲壳素、绿色保鲜剂、微生态制剂和高档有机肥(用下脚料)等,并可带动或促进其他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2、按目前市价计算,每生产1公斤大麦虫所需成本如下:

(1)青菜下脚料:5公斤×0.2=1元;

(2)精粗干饲料:3公斤×1.6=4.8元;

(3)水电等其他费用:0.1元。以上4项费用合计:9.1元,即成本价为9100元/吨,扣除虫粪收入1000元/吨,实际成本价为8100元/吨,即每公斤为8.1元。

(4)人工费:按一个辅助劳力年产1500公斤、月薪按400元算,为3.2元。

大麦虫养殖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养殖业,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源、节空间、节人力的“五节”特点。应用前景很好。大麦虫的种源来自于东南亚,属国外昆虫品种。在我过及少有野生的大麦虫。大麦虫在我国特种养殖业中属刚刚起步阶段,市场上很少见批量销售的个体或企业。目前大麦虫的养殖技术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开来,市场上的高蛋白活体饲料均以黄粉虫、蚯蚓、蝗虫、蝇蛆为主。大麦虫的养殖推广有望在两年左右的时间进入高蛋白活体饲料的市场,并以它养殖成本低,养殖技术简单而迅速在昆虫养殖业独占熬头。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质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畜禽生产亦必须相应迅速发展。但由于蛋白质资源相当缺乏,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目前许多国家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大麦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蛋白,一方面作为蛋白饲利用。

大麦虫和蝗粉虫那养殖效益高

大麦虫比黄粉虫的体积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黄粉虫。大麦虫目前的饲养成本基本与黄粉虫相当,但是大麦虫的市场售价要比黄粉虫高出将近四倍。

二、黄粉虫与大麦虫哪个的养殖前景好?

一、首先,大麦虫是超级面包虫!它是由黄粉虫(面包虫)和黑粉虫杂交出来的一个新品种。

二、大麦虫比一般的黄粉虫(面包虫)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面包虫)的5倍,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黄粉虫(面包虫)。

三、大麦虫目前的饲养成本可以基本与黄粉虫(面包虫)相当,但是大麦虫的市场售价要比黄粉虫(面包虫)高出将近四倍。

基本上就是这样,还有一些区别就是在养殖和繁殖方面了!总之,黄粉虫(面包虫)逐渐会被大麦虫所替代!

三、大麦虫养殖技术?

规模生产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大麦虫必须进行工厂化规模生产。实现大麦虫的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良种(品种);(2)饲料;(3)饲养器具;(4)环境条件控制;(5)防疫;(6)工艺流程及其参数的确定。

良种选育与培育

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大麦虫生产中,品种效应同样十分重要。没有好的种源则无法进行大规模或工厂化养殖。

饲料

①大麦虫精料配方:大麦虫是杂食性昆虫,精料可用麦麸70%、玉米粉10%、面粉5%、豆渣3%、细米糠10%、白唐2%配制。青饲料可用菜叶、瓜果皮、萝卜、土豆、南瓜、红薯等。

②饲料—腐屑(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

大麦虫幼虫、成虫均喜食偏干燥的饲料,饲料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为宜。

留种群体全程饲喂酵化麦麸或其它配合精料;生产群体孵化后10天内饲喂酵化麦麸(0.2斤),以后饲喂酵化糠粉30~40天(2.5~3.0斤),然后再饲喂酵化麦麸10天(0.3~0.5斤)。

饲养设备

进行大麦虫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具备以下基础饲养设备:

(1)饲养场地:工厂化规模生产大麦虫可充分利用闲置空房,但为了集约化管理,最好相近连片,形成一定的产量规模;所用房间必须堵塞墙角孔洞、缝隙,水泥抹平地面,粉刷一新,以达到防鼠、灭蚁、阻挡壁虎、保持清洁的目的。场地使用前要用高锰酸钾泡水;100-0.002消毒

(2)标准饲养盘:工厂化规模生产要求饲养器具规格一致,以便于确定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我公司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初步把大麦虫的饲养盒定为:外径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10到12厘米,内径长78.5厘米、宽38.5厘米、高12厘米,饲养盘底面可用三胶板或五胶板。可以保证大麦虫幼虫、成虫不会沿壁爬出。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利用旧木料自行制作木盘,但规格必须与上述标准相统一。

(3)饲养架: 为了提高生产场地利用率,我公司建议饲养架的长度为4米、高两米、宽度为40工分为好。

为了实用和降低成本,在农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在保证标准尺寸的前提下,自行设计。

(4)分离筛:分别备制20目、40目、50目铁丝网或尼龙丝网,四周用1厘米厚的木板做框制成分离筛,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

(5)产卵盘:产卵盘与标准饲养盘规格统一,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6)孵化箱和羽化箱:大麦虫的卵和蛹,在发育过程中外观上是静止不动的。为了保证其最适温度和湿度需求,并防止蚁、螨、鼠、壁虎等天敌的侵袭,我们设计制作了孵化箱和羽化箱。箱内由双排多层隔板组成,两层之间的距离是饲养盘高度的1.5倍,底层留出较大空间以便置水保湿。

(7)其它 :另外还需准备好温度计、湿度计、旧报纸或糙纸还有清扫用具

环境控制

大麦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存在一个最适范围。在所有环境因子中,以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最大。所以,将大麦虫控制在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温度下,是实现大麦虫工厂化规模生产高产、稳定的有利保证。大麦虫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每个月要用生石灰在场地角落,走道消毒2天后清除。

防疫

(1)饲养室内必须严防蚂蚁、苍蝇、蟑螂、老鼠、壁虎等天敌进入。

(2)室内严禁放置农药。

(3)及时清除死亡虫体,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

(4)严禁饲料中积水或于饲养盘中见水珠。

(5)病害的预防。6;用具每月要消毒

养殖流程

(1)幼虫和成虫的饲料投放:幼虫和成虫的饲养均在统一规格的标准饲养盘中进行,只是依饲养目的不同所用饲料配方不同。幼虫的饲养有留种和生产两种,成虫的饲养只有留种繁育一种。

生产采收用幼虫的饲料,应在确定配方的基础上进行蒸煮,并辅加添加剂、诱食剂,以促进幼虫采食,加速生长。留种幼虫和产卵成虫的饲料应以保证其营养富足及产卵营养需要(产卵期长、活力高)为目的。

(2)卵的收集与孵化: 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糙纸,上铺0.3~0.5厘米厚饲料(或虫粪),每盒中投放600只成虫(400雌性,200雄性),成虫即将卵均匀产布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2天即可产10000~15000粒卵。每隔两天取出一次产卵纸,即制作成卵卡。另有部分虫卵散落于饲料中,可以忽略不计,也可用作孵化时的覆盖物。

将卵卡纸置于另一个标准饲养盘中,做成孵化盘。先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铺设一层废旧纸张(报纸、纸巾纸、包装用纸、糙纸等),上面覆盖0.5厘米厚麸皮,其上放置第一张卵卡。在第一张卵卡上,再覆盖0.5厘米厚麸皮,中间加置3~4根短支撑棍,上面放置第二张卵卡。如此反复,每盘中放置4张卵卡,共计约400000~600000粒卵。然后将孵化盘置于孵化箱中(孵化箱见文后附图),1星期后取出,送入生产车间。

(3)蛹的收集与羽化:大麦虫的羽化率一般都能达到97%以上,只有极为少数体质很弱或受伤的老幼虫会在羽化过程中死亡, 化蛹要单独放开

(4)饲养种群密度:大麦虫为群居性昆虫。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摩擦生热,且自相残杀机率提高,增加死亡率。所以,幼虫的面积密度一般保持在3.5~6kg/m2之间。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越小一些,室温高、湿度大时,密度也应小一些。成虫面积密度一般1000~12000头/m2之间。

四、黄粉虫养殖技术与利润?

养殖一年计算,1斤种虫平均产出50斤商品虫,100公斤种虫可产出5000公斤商品虫,生产1公斤商品虫产出2公斤虫粪,目前的虫粪市场价格是:0.5元/公斤。第一年纯收入=4万-1.2万(种虫)-1.95万(麦麸)-1000元(木盒)-4500元(青菜)=0.3万元

黄粉虫养殖技术

1、设施建设

养殖黄粉虫一般在室内进行,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或建造不同的房子。如果工厂化养殖,厂房可分为若干个房间,每个房间排放木架,每个架子分隔3-4层,每层间隔50厘米左右,每一层放若干个幼虫养殖盘。养殖盘的大小随饲养规模和管理水平而定。

2、虫卵采集

选择个体较大、体质健壮、生命力强的幼虫单独饲养,让其化蛹。当蛹羽化后,即可将成虫逐一移至养殖盘内,并在养殖盘。饲养盘饲养幼虫,筛盘放在托盘上,供蛹孵化及成虫产卵之用,底部铺上一层白纸,然后投喂配合饲料。

3、温湿度管理

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通风、透光,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施。饲养房内部温度要求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之间,湿度要求60%-70%。室内要设温度计与湿度计。虫盘中央也需插温度计测温。

4、饲料喂养

饲料主要以麦扶子、青菜为饲料,青菜主要有白菜、萝卜、甘蓝、*豆、瓜类、*菜。麦鼓于可以少量粗玉米面、米糠代替。一般每3公斤麦麸,6公斤蔬菜可养出1公斤黄粉虫。

五、大麦虫的养殖和繁殖技术?

1、准备好玻璃试管,试管底部放入麦麸,然后将大麦虫幼虫放入试管底部。

2、等到幼虫蜷缩后,将幼虫取出,转移至成蛹池,然后在空试管内继续补充幼虫。

3、蜷缩幼虫化为蛹后,将蛹挑出,放在容器中。

4、羽化后成虫后,转移至蚂蚱笼中进行饲养,笼子底部铺上2cm以上的麦麸,同时配合饲喂适当的菜叶。

六、2021年黄粉虫养殖技术与利润?

在掌握技术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以占地20平方米、购买100公斤种虫,120元/公斤,麦麸市场价0.65元/斤,饲料与虫子养殖料肉比按3:1,青菜3斤,0.15元/斤(平均)。

养殖一年计算,1斤种虫平均产出50斤商品虫,100公斤种虫可产出5000公斤商品虫,生产1公斤商品虫产出2公斤虫粪,目前的虫粪市场价格是:0.5元/公斤。第一年纯收入=4万-1.2万(种虫)-1.95万(麦麸)-1000元(木盒)-4500元(青菜)=0.3万元(此效益预测为理论计算,实际收入要看养殖户的饲料成本高低及掌握技术和管理水平情况)。

七、黄粉虫与黑粉虫及大麦虫的区别是什么?

先给你说一下大麦虫和黄粉虫的区别:

一、首先,大麦虫是超级面包虫!它是由黄粉虫(面包虫)和黑粉虫杂交出来的一个新品种。

二、大麦虫比一般的黄粉虫(面包虫)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面包虫)的5倍,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黄粉虫(面包虫)。

三、大麦虫目前的饲养成本可以基本与黄粉虫(面包虫)相当,但是大麦虫的市场售价要比黄粉虫(面包虫)高出将近四倍。

基本上就是这样,还有一些区别就是在养殖和繁殖方面了!总之,黄粉虫(面包虫)逐渐会被大麦虫所替代!

饲养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建议你多考察几家,再做决定!

八、蛋白虫养殖技术与利润?

先说养殖蛋白虫的利润,而养殖了一年的种虫,大概能生产5千公斤的蛋白虫,所以养殖一年的白虫总收益约为三万五上下,除去成本,纯利润约为五千元上下,而且利润也是逐渐增长的。蛋白虫的养殖利润大约能达到百分之六十上下。蛋白虫不仅蛋白质高,脂肪和氨基酸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的,价值广泛,可以饲用,也可以食用等,很多地区有人工养殖,技术过程包括这些。

1.虫种选择初次养殖的养殖业者建议去正规、靠谱的公司购买虫种。 这样可以买到优质的虫种,可以保证其生长速度,以及成活率。

2.养虫设备养殖蛋白虫时要准备纸箱、以及盆缸,要求的内壁要光滑,深度要在15公分以上,可以避免虫子外爬逃走,在蛋白虫产卵时,可以在箱子的底部铺上一层麸皮,防止幼卵损坏。

3.适宜温度蛋白虫的耐寒和耐高温都比较差,因此在养殖蛋白虫时,要控制好养殖场地的温度。适合蛋白虫生长的温度在25℃-28℃之间,一旦温度超过30℃,或者小于10℃,就会阻碍蛋白虫的生长。

4.饲喂管理在饲喂蛋白虫时,要补充充足的营养,以及能量高的食物,如碎青菜、颗粒饲料、小鱼虾、轮虫、红虫等,在人工饲养中,要将食物剁碎成小块进行喂食,每天早中晚可以投喂一次,注意营养均衡,要用专用的饲料。

九、养殖蛆虫与大麦虫哪个成本低?

明确养殖蛆虫的成本相对较低。首先,养殖蛆虫所需的饲料成本相对较低;其次,蛆虫繁殖速度快,增殖量大,而大麦虫生长速度相对较慢,繁殖量较低,所需的饲料量和时间成本也会较高。除了成本低的优势,蛆虫还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生长周期短、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农业和养殖业广泛应用。然而,养殖蛆虫也存在卫生问题和市场品牌和口碑建设等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十、蛋白虫的养殖技术与成本?

蛋白虫具有比黄粉虫更强的互相残伤取食的习性,因此需将化蛹的幼虫(不爱活动、蜷缩、皮肤光泽度差)挑出单独放在一个饲养盆中;也可将每个要化蛹的幼虫单独饲养,使之更快地化蛹。挑出的蛹可按不同日龄分别放在撒有1厘米厚粗麸皮的不同羽化箱里羽化,放蛹厚度以铺平1~2层为宜,过厚会引起蛹窒息死亡。

放蛹后每天要检查,随时除去变黑、变红和软化的死蛹,以防止蛹感染病毒。蛹的羽化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为65%~75%。在20℃以上时,经过6~7天后就羽化为成虫,羽化过程中要及时挑除死虫、伤残虫和羽化皮。对羽化后的成虫,在虫体体色变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转到成虫产卵箱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