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菌类养殖技术?

132 2024-09-11 12:37 到农村去网

一、菌类养殖技术?

1、选择菌种

蘑菇的品种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它们的营养价值,如果想家庭种植蘑菇,首先需要给蘑菇选择菌种,蘑菇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所以能够一年四季播种,平时可以从养殖的蘑菇中分离出菌种,也可以直接上市场购买菌种。

2、盆土要求

在种植蘑菇前,还要给蘑菇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广口花盆,再选择一份适合生长的土壤,蘑菇喜欢生长在肥沃度高、透气保水的土壤,可以用蘑菇土、腐殖土、田园土按照6:2:2的比例混合,然后可以开始家庭种植蘑菇了。

3、开始种植

蘑菇的一切工作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种植了,其实家庭蘑菇种植技术并不难,需要将准备好的土壤放在太阳下暴晒两天杀菌,然后将菌种撒在土壤上,适量的浇点水,铺盖一层卫生纸、或报纸,将表面用水喷湿,放在阴凉处养殖,温度控制在23~25℃,等待5~7天蘑菇就会长出来了。

4、采摘蘑菇

蘑菇不喜欢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停止生长,需要将它摆放在阴凉处养殖,每隔1~3天浇一次水,如果温度过高需要每天浇2~3次水,蘑菇属于真菌植物,它的生长速度很快,可以每隔一周采摘一次蘑菇,如果管理养殖的好,采摘的部位还会继续生长蘑菇。

二、水产菌类养殖技术

水产菌类养殖技术——开辟新的养殖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高营养食材的需求增加,水产菌类的养殖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水产菌类包括水产养殖和菌类种植两个方面,涵盖了诸多种类的水产动物和真菌。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

水产养殖指的是在水域中人工养殖各类水生生物,如鱼类、贝类等,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现代化水产养殖已经引入了许多科学技术,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水产菌类养殖。水产菌类养殖技术是将水产动物和菌类结合起来养殖,通过双重营养的互补作用,提高了养殖产量和质量。

水产菌类养殖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首先,由于水产菌类的生物特性,它们能够在不同的水环境中生长,使得养殖过程更加便利和灵活。其次,在水产菌类养殖中,水产动物和菌类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互相为对方提供了生长的环境和养分,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生物产量和生长速度。

此外,水产菌类养殖技术还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单一养殖方式,水产菌类养殖方式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更加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由于水产菌类的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种类较少,养殖废水的处理也相对简单,这减少了废水排放对水源的污染。

菌类种植的技术创新

菌类种植指的是人工种植各类食用菌,如香菇、蘑菇等。随着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菌类种植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产业。水产菌类养殖技术的应用也为菌类种植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

水产菌类养殖技术在菌类种植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在菌类的种植过程中,可以将水产动物的废料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利用,充分利用了资源。其次,水产菌类养殖技术可以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和适宜的温度湿度,促进菌类的生长和繁殖。

菌类种植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基质:培养基和基质是菌类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基质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 控制温度和湿度:菌类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控制好这两个因素可以促进菌类的生长和发育。

  3. 加强病虫害防治:菌类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加强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损失。

  4. 提高种植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水产菌类养殖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水产菌类养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首先,技术创新是水产菌类养殖技术发展的关键。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水产菌类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市场竞争也不可忽视,需要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

此外,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也是水产菌类养殖技术发展的机遇。政府对水产菌类养殖技术的支持力度增加,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菌类种植基地,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总结

水产菌类养殖技术为水产养殖和菌类种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互利共赢,提高产量和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水产菌类养殖技术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水产菌类养殖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推动我国水产养殖和菌类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产养殖菌类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菌类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菌类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是当今世界食品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然而,水产养殖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水质污染、疾病爆发和营养平衡等问题。其中,菌类管理技术是水产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 菌类管理的重要性

菌类在水产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降解有机物,改善水体质量,还能促进鱼类的生长。然而,如果不加以管理和控制,菌类可能会产生有害的毒素,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 菌类管理方法

2.1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菌类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监测和调整水质参数,可以控制菌类的繁殖和活动。这包括调控水温、pH值、溶解氧和氨氮等指标,以维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

2.2 疾病预防

疾病是水产养殖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过完善的疾病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其中,菌类管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适当的消毒剂、生物控制剂和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2.3 饲料管理

饲料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通过添加合适的益生菌和酶制剂,可以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效率。

3. 菌类管理技术的挑战

尽管菌类管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其中面临的挑战包括:

  • 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培训。
  • 菌类管理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 应用成本高昂。
  • 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4. 政府与行业合作的重要性

要克服菌类管理技术面临的挑战,需要政府与行业的积极合作。政府应加大对菌类管理技术的研究投入,并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同时,行业组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对菌类管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5.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菌类管理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新型的菌类管理技术将不断涌现,为水产养殖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总而言之,菌类管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加强研究和合作,我们有信心克服菌类管理技术面临的挑战,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怎样养殖菌类?

菌类种植技术包括蘑菇、金针菇、香菇等多种,每种菌类的种植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种植菌类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准备好养料,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接种处理后做好水分和温度管理。

例如,种植蘑菇需要先准备好土壤和菌丝,注意土壤要先做好杀菌处理,并加入适量的腐植土来提高肥力,然后浇上适量的水,用卫生纸覆盖,放置在阴暗潮湿处等待其生长即可。

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有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两种,其中熟料栽培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需要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控制好温度。

香菇的种植需要选择避北风、向阳地、资源好、水源近、有树荫、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作为菇场,准备好原料,进行代料栽培或段木栽培,做好菇场管理工作

五、菌类种植技术?

1、生料栽培:准备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直接接种菌丝,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发菌。

2、熟料栽培:将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在无菌的环境中接种菌丝,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发菌。

3、发酵料栽培:将培养料发酵,在自然的环境中接种,然后放入菇房中发菌。

六、养殖菌类的种类?

水产养殖用的菌种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EM,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蛭弧菌。

先说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国内最早用于水产养殖的细菌制剂。光合细菌是一些能利用光能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的细菌。很多朋友看到光合,就会跟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比较。光合细菌是不产氧的,光合细菌在自身繁殖过程中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做碳源、供氢体,利用水环境溶解氮(如铵、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做氮源合成有机氮化物,因此可消耗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铵、硝酸盐、亚硝酸盐,起净化水质的作用。

光合细菌是分解小分子的,所以用红糖激活是没作用的,红糖是大分子。

有些人遇到亚硝酸盐高,用光合细菌有效果,也是这个原理。

但是光合细菌不能利用水环境中的一些大分子有机物,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必须先由其它微生物 (如枯草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硫化菌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小分子糖等)后才能被光合细菌分解利用,因此在利用光合细菌净化水质时应配合使用其它有益菌

我们日常用菌,最好几种配合使用,事半功倍。

光合菌改良水体的过程通常是在光合作用下完成。一般情况下光合菌对水体中可见光或光能见度较高的水体表层(30–50cm)水质具有较好改良效果,而对水体中光能见度较底的较深或深水层以及难见光的池底部分,由于光合作用进行困难或难于进行,因此难于产生良好的改良效果。

接下来讲芽孢

芽孢是一大类细菌,我们日常用得最多是枯草芽孢。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好氧,能产生孢子,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消化酶系、耐高温、抗应激性的异养菌。

芽孢杆菌可以降低水体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一种具有抑制或杀死它种微生物的枯草杆菌素,从而来改善水质。

芽孢生长繁殖过程中耗氧,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碰到过。所以在使用时注意增氧

成品中的芽孢杆菌处于休眠状态,需要活化(加红糖等有机物)。

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 能迅速降解鱼虾残留饵料和排泄物,在池内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 大部分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小部分成为新细胞合成的物质, 从而净化水体。

有人遇到亚硝高,说用芽孢,也有效果。也是如此。到底光合细菌,芽孢细菌还是硝化细菌降亚硝好呢?

我建议平常就需要预防,几种菌配合使用

接下来讲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一类化能自养型细菌,利用氨或亚硝酸盐为主要生存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一类细菌,有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两类生理亚群组成。亚硝酸细菌完成NH4+到 NO2-的转化;而硝化细菌完成NO2-到NO3-的转化,从而使对水生动物有毒的氨态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对水生动物无毒的硝酸盐。

硝化作用是一种氧化作用,在溶氧充足的条件下效率最高。

很多人用过硝化细菌,觉得效果不如预期。为啥?一就是溶解氧,硝化细菌需要溶氧足;二是硝化细菌的繁殖很慢。有多慢呢?我查过资料,硝化细菌20小时才繁殖一代。所以当你亚硝酸盐高时,才想到硝化细菌,那基本没用了,硝化细菌用在防上面好。我的朋友他们清完塘后,从小苗开始就定期泼硝化细菌。

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是很多人碰到的,预防为主,特别是中后期,随着饲料的增加,粪便的增加,水里已经分解不了了,就开始爆发了。控料是从源头抓,菌的使用也很关键。

光合细菌对亚硝酸盐转化低效率和芽孢杆菌对氨氮转化低。

硝化细菌还有一个特点,它需要附着,它跟别的菌不同,所以有的地方有发展生物载体。亚硝酸细菌完成NH4+到 NO2-的转化;而硝化细菌完成NO2-到NO3-的转化,从而使对水生动物有毒的氨态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对水生动物无毒的硝酸盐。

有机物过多,PH值低,溶氧低(2mg/L以下),温度低等都将抑制硝化细菌在水体中的浓度。

接下来讲酵母菌

酵母菌与细菌不同,它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单细胞真菌类微生物。

预防可以,治的话,非常你下非常多。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水。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

酵母菌添加到食物当中能黏附在肠道中, 刺激鱼虾体内淀粉酶和刷状缘膜酶的分泌, 从而提高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

酵母菌是喜生长于偏酸性环境中的需氧菌,可以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使其在与有害菌生存竞争中成为优势种群,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好东西, 但得会使用。

接下来讲蛭弧菌

很多人一听蛭弧菌,就觉得是杀弧菌的。蛭弧菌是一种寄生于细菌的细菌,能以自身的吸附器附于寄主菌的细胞壁上,并迅速地钻入寄主细胞内,利用寄主的营养生长、繁殖,最后导致寄主菌裂解。

蛭弧菌就像一个杀手,它会杀菌。蛭弧菌对寄主有选择性,它专以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寄主。自然界中的有害菌有害藻其实杀不完的,我们要的就是让有益菌有益藻占优势。

接下来讲EM

EM相信很多人用很多,EM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它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等五大类菌群中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

理论如此,但估计实际上不同厂家配方有所不同。

EM菌渗入水体后,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和提高水中溶氧量,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净化养殖池塘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改善水质和底质,从而减少疾病。

接下来讲乳酸菌

如果各位不嫌麻烦的话,经常拌乳酸菌必有奇效,形成肠道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七、林下菌类种植技术?

林下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以为例。 1 菌棒的运输和摆放 当菌棒的3个接种点菌丝圈基本成环时,运往林地里摆放。运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使菌棒有破口,避免污染,更要注意不要使菌棒折断。

运输途中温度应控制在32 ℃以下,高于35 ℃菌丝停止生长,高于40 ℃超过2 h菌丝将烧死。菌棒运到林下“井”字型码放,每3 d倒垛1次;也可直接平铺于林下地面,每隔几天滚动1次;最好直接上架入棚,不用倒垛、滚动。

此间温度管理适温22 ℃ ~ 26 ℃,要及时掀膜通风降温,中午前后可适当喷水降温,一般要求少量即可。 2 养菌转色 2.1 管理。经过15 ~ 20 d,当白色菌丝基本长满菌棒,菌棒全部转白并有大部分出现瘤状突起,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扎眼放气,以加快菌丝的生理成熟,一个菌棒可扎100个左右微孔。

此时应注意:菌棒失水多的将孔减小、减少,不使之过分失水。扎眼后,棚内湿度70%左右,温度20 ℃ ~ 22 ℃;12 ℃以下不利转色,大于30 ℃会造成菌丝伤害,此时菌龄已达80 d以上,正处于转色及子实体原基分化形成期。扎眼后5 ~ 7 d,浇水闷棚2 ~ 3 d。

当菌棒内白色菌丝全部长出白色绒毛并吐黄水时,大通风,使白色绒毛倒伏黄水变干,菌棒即转变成棕褐色,转色完成。 2.2 注意问题 2.2.1 高温高湿条件下,链霉菌发生较多应及时用柴油或机油浸蘸,以防止扩散传染。

     2.2.2 只有在白色菌丝长满后才可进行扎眼放气,促进菌丝向生理生长转化,不可过早,否则不利转色。 2.2.3 浇水闷棚的2 ~ 3 d内,不可见大风,否则不利转色。

色度以棕褐色为宜,浅则产量低品质不佳,深则产量低但品质好。 2.2.4 养菌转色期内菌袋内有出小菇现象。 3 脱袋排场 3.1 当整个菌袋内2/3以上转成棕褐色时,可脱袋排场。菌棒于棚内架上交错摆放,菌棒间距10 cm,4个延长米140个菌棒,每延长米35个左右。 3.2 注意事项 3.2.1 转色必须完全,否则不应急于脱袋。 3.2.2 菌棒码放距离不应少于10 cm,否则出菇后由于空间较小,易造成香菇互相挤压,影响产量和品质。 3.2.3 脱袋后,湿度以85% ~ 90%为最好,温度为21 ℃ ~ 35 ℃,适温为21 ℃ ~ 23 ℃,昼夜温差最好在10 ℃左右。 3.2.4 脱袋时可用木棒适当拍打震动加强刺激,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加快出菇。 3.2.5 一般第1潮菇不需注水即可出菇,特殊情况如菌棒失水过多,则必须注水方可出菇。 4 出菇前期管理 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突然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干湿交替、昼夜温差、外来震动),菌丝开始相互交织,扭结成盘状组织,并不断分化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形成的特征是菌膜破裂,不规则的菌丝露出,继而变成浅褐色,从裂口逐渐隆起,隆起部分慢慢增大而分化成菇蕾或从爆裂处直接形成小菇蕾。

此时应注意水分和通气管理,如遇上高温或过于干燥的环境,会致使菇蕾枯萎死亡,此期湿度应控制在85% ~ 90%,温度22 ℃ ~ 28 ℃,此条件下,菇蕾长成成品菇只需3 ~ 4 d,反之则需1周或更长时间。温度在22 ℃ ~ 25 ℃,光线适中,则菌肉厚、菇柄短、色深、质量好,为所谓厚菇;当温度在4 ℃ ~ 8 ℃,湿度50% ~ 60%时,菇顶出现龟壳状裂痕,此菇质量最佳,为所谓花菇。 5 出菇期管理 菌丝分化成小菇蕾后即进入出菇阶段。湿度控制在85% ~ 90%,温度以不高于30 ℃为好,此间早、中、晚各喷水1次;早晚喷水增加湿度,中午喷水降低温度。正常天气情况下,促进出菇,白天基本覆盖,晚上小对流通风,人工制造较大的温湿度差,以利于菇蕾形成长出。出蕾后白天早、中、晚均需通风1次,以利于菌丝呼吸,夜间温度不低于18 ℃则通对流风。 6 采菇 当香菇菌盖直径6 ~ 8 cm,成伞形,菌盖未展平,盖下菌膜开裂为适宜采收期,早则产量低,晚则开伞质量差。菌棒出厂时,一般2 kg左右,每出一潮菇,重量减少1/3 ~ 1/2。所以每潮菇采收完后,需养菌丝15 ~ 20 d,使菌丝休养生息,恢复生长,然后利用注射针进行补水,全生育期补水4 ~ 6次,多的可达8次,第1次注水使菌棒恢复到2 kg,不超过4 kg,以后每注水一次重量均较前一次轻一些。 7 注水管理 夏季第1批注水第3 d开始出菇,第6 d即可采收,采收期3 ~ 5 d,所以第2批注水应较第1批晚注水3 d,即第1批注水3 d后开始注第2批,依此类推,直到全部注完,等最后一批注完后,使第1批注水的正好采收后已养菌20 d左右,随即可进行第2潮菇的生产。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出菇变得缓慢,分批注水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缩短间隔期,达到均衡上市连续采收。所注水应为无污染的地下水,且水温越低对菌丝刺激越大,越有利于出菇。

八、牛肝菌类种植技术?

种植: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美味牛肝菌发生的重要指标,反过来温度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坡度、坡向、海拔)决定的结果。温度又会影响湿度,而湿度对美味牛肝菌的发生也有影响。美味牛肝菌菌丝体在18℃-30℃下生长,但适温度为24℃-28℃;其子实体可在5℃-28℃范围内生长发育,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6℃-24℃,低于12℃就不易形成子实体。

2.

土壤。 美味牛肝菌多集中在海拔高度300m-600m之间,在海拔200m或700m也有生长,但数量很少。由于海拔高度是山区气候的一个标志因子,即随海拔高度不同,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强度、土壤和植被等都随之而改变。土壤是美味牛肝菌及其寄主植物生活的基质,土壤的结构、透气性、酸碱度等都与美味牛肝菌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调查发现,美味牛肝菌产区附近的土壤一般为山地黄土、黄壤、灰沙土、山地黄棕壤、暗棕壤、紫色土及黄沙土,尤其在枯枝落叶层较厚、松软和肥沃的土层中,美味牛肝菌的长势较好。

3.

水分 ,时雨时晴,或白天晴、夜间有雨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少雨低湿环境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而子实体生长阶段相对湿度以80%~90%为好。

4.

光照。 美味牛肝菌的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而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散射光的刺激。美味牛肝菌多发生于七阴三阳或半阴半阳有散射光的林地。植被茂密、荫蔽度大、深沟边、杂草丛生地很少发生;日照长、植被少,子实体也很少发生。森林内郁闭度不同,其子实体的发生有明显区别。郁闭度在0.6~0.9之间均有美味牛肝菌的生长,郁闭度低于0.5或大于0.9时,几乎没有生长或发生量很少。在0.7~0.9郁闭度的林下,美味牛肝菌的发生量。不同郁闭度下的光照、湿度有明显差异,而美味牛肝菌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所以在郁闭度较大的密林中发生量相对减少。 

九、室内养殖什么菌类好?

室内适合种植什么食用菌,平菇,香菇,花菇,金针菇等,这些食用菌品种,都适合在室内种植,因为它们都是袋装,不需要露天太阳晒,只要有光亮湿润就可以了。温度18至28度。这些菌菇冬天都适合室内种植,因为冬天气候低,室处种植保温措施不好,菌菇就会被冻死。

十、水产养殖菌类发酵方法?

一、制备发酵菌菌种

1、选择菌株:在水产养殖中常使用的发酵菌有多种,比如乳酸菌、酵母菌、双歧杆菌等。选择时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和不同养殖阶段进行选择。

2、制备培养基:根据所选菌株的不同培养基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培养基中包含有机氮源、无机氮源、磷源、钾源等元素及某些生长因子,制备方法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

3、菌种的保存:将培养好的菌液保存在冷藏箱中,使用时注意消毒。

二、发酵菌的添加

1、添加方式:将发酵菌液均匀撒在饲料中,让其充分和饲料混合。也可以先将发酵菌液和少量水混合,再加入饲料中。

2、添加量:根据不同菌株的不同和水产养殖的不同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每吨饲料中添加5~10克的菌粉或液体即可。

3、温度控制:发酵需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大多数发酵菌在25~30℃时发酵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