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密集养殖什么好?

88 2024-10-11 05:29 到农村去网

一、密集养殖什么好?

密集养殖蛙类好

牛蛙

牛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一些生鲜超市里面是经常有的卖的。叫桑拿是很大的,所以一般而言,如果在野外突然间碰到牛蛙或者说牛蛙,突然鸣叫一下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被吓到。

我呢,之前也是在野外碰到这些牛蛙之后,他突然叫了一声,感觉到这个声音很大,但是又找不出来他的具体位置,所以被他吓到了。

牛蛙呢是属于大型的水栖型水生活的蛙类。它是一种非常大的食用型蛙类。一般而言,它的个体单个的体重都能够达到两斤以上,最大的可以达到四五斤。

牛蛙呢,它的生性好动,比较善于跳跃,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我们如果针对于这个产品的养殖,我们周围做防逃跑的工作就要做得非常仔细和足够到位。他的生活状态是非常喜欢安静的地方。如果稍有惊扰他们就会纷纷跳水。

由于雄蛙的叫声,明教的声音是非常大的,叫声音非常像公牛,也就是我们养殖的牛,公牛的叫声。所以根据它的声音特点和体型特点,我们称之为牛蛙。

这个品种也是我们目前从国外引进的一个养殖类型,非常主要的品种。

美国青蛙。

美国青蛙呢,比牛蛙略稍微小一些。但是单个的体重还是维持在8两到1斤左右,最大的能够达到两斤半左右。

这个美国青蛙呢,它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耐寒的能力又比较强,性情呢比较温顺,不像牛蛙一样那么活跃好动。在它的成长过程当中不善于跳跃,运动是比较少的,针对于我们养殖排行的情况,来看是继牛蛙后从外国引进的又一种食用型蛙类的品种。

所以相对来说养殖这个美国牛蛙,相对技术和其他的问题来说又比较简单一些。

泰国虎纹蛙。

泰国虎纹蛙也称之为黑斑蛙,泽蛙和金线蛙。虎纹蛙只不过是它的一种统称,有的地方也叫田鸡。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由于我们吃货能力太强,所以导致把它织成了二级保护动物。

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就是黑斑蛙,其次呢就是泽蛙,金线蛙和虎纹蛙。但是我们养殖的时候,一般养殖数量比较多的就是黑斑蛙和虎纹蛙。

所以我们市面上所售卖的田鸡,用我们乡下话白话来说就是田鸡。售卖的田鸡大部分都是这个虎纹蛙

棘胸蛙也叫石蛙

这个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个大型的野生食用蛙类。当然这个呢由于特殊性,所以只能够在我们,通常来说在南方是野生的比较多。

现在呢,也有很多人进行培育进行规模的养殖。

这个蛙类呢,最主要的就是它一个生活习性,比较古怪,他基本上常常栖息在水流比较缓慢的瀑布下面。或者山里面的小溪两岸,基本上会在石头上面或者下面进行生活,而且还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好像没怎么看到这个石蛙。

中国林蛙。

其实中国林蛙是我们,目前来说是我国经济比较能力比较高的一个蛙类。

丹阳主要分布还是分布在东三省,我们俗称一个叫做红肚田鸡,就是中国林蛙。

二、密集鱼养殖技术?

清理池塘,施药消毒

凡准备用作饲养鱼苗(水花)的池塘,应做好及时严格彻底的清整、消毒。采用退水清塘法及干塘后立即施药法。所用药物要因塘而异,施药及时,突出重点,洒药均匀,操作细致,在施药的同时,用拉耙翻动池底淤泥,把药物混合于淤泥之中,以达到彻底灭菌除害的目的。在早春对第一次清整的池塘,施药后需经4天~5天的通风晾晒即可注水。

适时注水,及时施肥

在鱼苗(水花)发塘前的6天~7天就应往饲养池注水,在注水时要用80目以上的筛绢网布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注入池中。饲养池注水应在鱼苗发塘前5天~6天,按亩(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施确实经过彻底发酵的自制混合粪汁10担~12担(折合鲜粪80千克~96千克)作为饲养池的基肥。

浅水发塘,分期注水

饲养鱼苗(水花)的池塘,尤其是在饲养早期,水温还处在低值的时节,饲养池的水位注水要浅,应将水位控制在40厘米~50厘米为宜。浅水发塘既容易使饲养池水温升高,又能促使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繁殖速率加快,浮游生物密度加大,有利于鱼苗摄食和生长。随着施肥和投饵,饲养池的水质逐渐转肥,加之鱼苗的个体日渐长大,饲养池的鱼苗需要扩大活动空间,需要调节饲养池水质。因此饲养鱼苗(水花)的池塘必须适时地加注新水。每次加注新水的间隔时间在通常情况下应掌握在4天~6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看水、看鱼、看天、看氧,适时注水。每次加注新水的水位在8厘米~15厘米为宜。使饲养池的水质始终保持在既清新又肥、活、嫩、爽,溶氧值良好的状态,要始终保持饲养池水体中拥有适宜池鱼摄食和生长所需要的幼、嫩、足的浮游生物量,使池鱼随时都能吃到适宜的生物食料。

定时发塘,掌握密度

鱼苗(水花)发塘应掌握在饲养池施肥后的5天~7天进行为好。在此时间内发塘正是轮虫繁生达到高峰值并向枝角类转化与鱼苗同步生长的时间。鱼苗发塘时应注意:①鱼苗(水花)发塘时要尽量避开阴雨天气,阴雨天气鱼苗发塘极易使鱼苗染病;②在鱼苗发塘时要尽量避开高温,高温时发塘极易使鱼苗窒息;③鱼苗(水花)发塘时温差不可过大,应控制在2℃以内。鱼苗(水花)发塘密度,依据养殖场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操作技能现状而定,亩(667平方米)有效水面,鱼巢180米~200米,鱼苗(水花)280万尾~300万尾。

把握食量,及时投喂

鱼苗(水花)发塘第一次投喂的时间,从鱼苗水花入池时算起,两小时即可泼浆喂鱼。投喂量按亩(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每天用干黄豆4千克~5千克,并按每1千克黄豆制成18千克浆水的剂量向全池均匀细致的泼洒。对上午放苗的池塘当天要喂2遍~3遍浆,下午放苗的池塘当天要喂1遍~2遍浆。此后以鱼苗放入饲养池的第二天起,按亩(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日投喂干黄豆4千克~5千克的剂量日投喂3次,将每次投喂的时间安排在:上午8:00~9:00,中午12:00~下午1:00,下午4:00~5:00。向全池均匀细致的泼洒,要连续泼洒3天。3天后要视池水肥瘦、生物量多寡(尤其是轮虫多寡)、池鱼的生长等具体情况,将日投喂量作适量的增减,日投喂量调整与否主要是看水质,看水位,看鱼生长方可确定。如果饲养池水质已经转肥,可将日喂浆量作适当减少或改为日2次。日投喂2次的时间应安排在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鱼苗(水花)放入饲养池经10天~15天的饲养管理,鱼体全长已长至9毫米~12毫米的乌仔应及时组织销售。

需要提示的是,施肥及日投喂量,就精料而言:亩(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日投喂为4千克~5千克,比理论数据的亩有效水面日投喂量2千克~3千克多33.34%~100%,或66.67%~150%;饲养池注水后的基肥施肥量(折合鲜粪重)为80千克~96千克,比资料数据的300千克~400千克少2.75倍~3.17倍~4倍。这就是说在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到细心观察池水肥度与变化;耐心看护池鱼的长势与异常;精心了解饲养池水体中的溶氧是否达标与缺氧;诚心掌握投喂与追肥。

三、水产密集养殖技术

水产密集养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已成为解决粮食安全和提供丰富食物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密集养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养殖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水产密集养殖技术是在有限的水域中高密度地饲养、保护和培育各类水产生物的一种养殖模式。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大幅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产量,同时减少用水和土地资源的占用。

水产密集养殖技术的优势

水产密集养殖技术具有多种优势,能够为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效益:

  • 高产出:密集养殖技术可以在有限的水域中养殖更多的水产品,实现高产出和高效率。
  • 节约资源: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水产密集养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用水量。
  • 减少环境影响:密集养殖技术可以减少废物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对水质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 提高养殖效益:密集养殖技术通过细致的管理和科学的饲养方式,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育苗存活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 降低成本: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密集养殖技术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水产密集养殖技术的应用

水产密集养殖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

对虾养殖

对虾养殖是目前水产密集养殖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通过高密度的养殖和科学管理,对虾养殖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出和更好的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对虾市场需求。

鱼类养殖

鱼类养殖是水产密集养殖技术的另一个主要应用领域。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密集养殖技术,可以在有限的水域中养殖大量的鱼类,提高养殖效益并满足消费者对各类鱼类产品的需求。

贝类养殖

贝类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密集养殖技术应用。通过合理的养殖密度和水质管理,可以大规模培育各类贝类产品,如扇贝、牡蛎等,为市场提供丰富的贝类资源。

水产密集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养殖效益的要求日益增长,水产密集养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下是其发展趋势的一些关键方向:

  • 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水产密集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 生态养殖:结合生态学原理,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实现水产养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 水域综合利用:优化水域资源配置,将水产养殖与其他水产养殖项目结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 环保养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用环保型养殖设施和技术,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产密集养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约资源的养殖方式,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促进水产密集养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同时,保护好水环境和生态系统。

四、黄鳝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方式是什么?

网箱式养殖。在水库或湖泊中,利用网箱,进行黄鳝的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水库或湖泊的水域资源,提供黄鳝的生活空间和食物来源。

同时,这种养殖方式的管理方便,可以随时观察和捕捞黄鳝,也可以防止黄鳝的逃逸和捕食,也不用担心其他人的偷捕和破坏

五、生态养殖文案?

生态养殖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养殖方式,采用天然的养殖方式,减少了化学药物、添加剂等的使用。在生态环境方面,养殖过程中不会污染水质和空气,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而且生态养殖能够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农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的食品选择。所以生态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养殖产业也得到了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六、原生态养殖和生态养殖的区别

原生态养殖就是对养殖行业的上游下游进行改革,改革对象包括养殖专业户和饲料厂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对养殖业进行改革是为了各个养殖户能得到收益,保证养殖户养殖的对象能够健康的生长

生态养殖

是有别于农村一家一户散养和集中化、工厂化养殖的一种养殖方式,是介于散养和集中化养殖之间的一种有规模养殖方式。

特点:畜禽产品品质高、口感好;饲养量大、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经济效益高。

七、埃及鲶鱼可以密集养殖技术?

埃及鲶鱼密集养殖技术:

1.放养条件 选择土质粘性较强、水源充足、池深1.5米~2米左右的池塘放养。埃及胡子鲶属底层鱼类,常集群栖息于池底部。3厘米~5厘米的种苗每平方米可放养60尾~100尾,7厘米~10厘米的种苗每平方米放50尾左右。如水源充足,有微流水注入的池塘,每平方米可放养200尾~500尾。埃及胡子鲶与家鱼混养,3厘米~5厘米规格的鱼种每亩可放养200尾~500尾。

2.投饲及管理 埃及胡子鲶多在夜间觅食及活动,在傍晚更为频繁。其食性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水蚯蚓、底栖生物等,也摄食蚕蛹、蝇蛆、蚌肉、屠宰场下脚料以及麦麸、面粉、豆饼等,更喜食膨化颗粒饲料。埃及胡子鲶贪食,每次的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0%~15%。在鱼种塘和成鱼塘经常出现弱肉强食、互相残食的现象,因此,饲养埃及胡子鲶一定要使其吃饱吃好。

八、水缸泥鳅鱼密集养殖方法?

1因为泥鳅是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较缓的环境中,而且泥鳅还特别喜欢钻洞。所以,使用大水缸养泥鳅时,我们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大概30厘米后的土层。土层最好由泥土、稻草、粪便之类的混合而成。泥土也最好选择塘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可能模仿泥鳅在野外的生存环境。

2底层泥土准备好后,在水缸内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如果使用自来水的话,最好在阳光下晒3-5天的时间,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之后,按照每平方米,投入20-40条仔鱼的方式,去进行饲养。

3因为泥鳅在气温高于30度,低于5度时,都会 钻入泥土中休眠。所以,在水缸中养泥鳅时,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阳光,阳光又不能太猛烈。如果庭院中没有遮阳处的,可以种植葡萄或爬山虎,在夏季时为泥鳅提供阴凉地。

九、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

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 养殖业的现状和挑战

江苏,一个以农业和渔业驰名的省份,对虾养殖是该地区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的兴起,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然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的现状和相应的挑战。

养殖业的发展和模式

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养殖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流交汇处,例如连云港、盐城和南通等地。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对虾养殖成为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

在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主要采用的模式是集约化养殖。大规模对虾养殖场经济效益可观,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资于对虾养殖。养殖场通常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利用现代化设备监控水质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养殖区的管理也日趋规范化,包括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控制养殖密度、合理配料及饲料管理等。通过引入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江苏对虾养殖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逐渐显现。

挑战和问题

然而,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密集的养殖区域对土地、水和空气资源的需求非常高,适度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成为迫切的问题。

其次,虾苗供应是一个瓶颈。对虾养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虾苗的质量和供应。目前,虾苗供应链尚不完善,存在市场混乱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这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障碍。

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虾疾病的爆发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如何规范管理养殖水质、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成为保障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此外,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虾养殖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并加强品牌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针对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的挑战和问题,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已经出台。首先,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对养殖技术、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认识,帮助他们正确运用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其次,加强养殖区的规划和管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养殖区规划和管理政策,合理配置土地和水资源,控制养殖密度,确保养殖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加强养殖区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另外,建立健全的供需体系,促进虾苗供应链的发展。加强对虾苗供应的监管,提高苗种质量,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鼓励养殖业与苗种生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养殖技术研究和创新。投入更多资源开展对虾养殖技术研究,提高养殖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通过创新,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养殖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和供需体系,进一步推动江苏对虾养殖密集区的发展,为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水产密集养殖鳜鱼技术要点

水产密集养殖鳜鱼技术要点

水产养殖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行业,鳜鱼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鱼类,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在进行水产密集养殖鳜鱼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关键技术要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水产密集养殖鳜鱼的技术要点,帮助养殖者提高产量和效益。

1. 水质控制

水质是鳜鱼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保证鳜鱼的健康生长,首先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养殖池塘应定期清理,保持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有机杂质的清除。此外,优质的水源也是水质控制的关键。合理排放和补充水源,保持水质的稳定。

同时,水质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也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高水质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会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其生长和免疫力。通过合理调节水源、增加水流和增氧装置等措施,降低池塘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2. 饲料管理

饲料是鳜鱼养殖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鳜鱼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首先,选用优质饲料,包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其次,科学合理地喂养,根据鳜鱼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进行分阶段、分粒度的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和欠缺营养的情况发生。

此外,合理的饵料投放时间和频率也是重要的。提供定时、定量的饵料,避免鳜鱼的竞争和浪费现象。在投喂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的投放量和周期,保证鳜鱼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

3. 疾病防控

水产养殖中疾病是常见的问题,也是养殖者需要高度关注的因素。为了预防和控制鳜鱼的疾病,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鱼池、更换水源,保持养殖环境的良好通风和排水情况。

其次,加强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合理使用兽药,注意药物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同时,加强鳜鱼的免疫力,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鳜鱼的抗病能力。

4. 群体管理

鳜鱼为群居鱼类,因此群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鳜鱼的健康生长,合理的群体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鱼群的密度要适中,过高的密度会影响鳜鱼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根据鱼池的大小和养殖规模,合理控制鱼群的数量。

其次,注意鱼群的均匀性。鳜鱼群体中的大小和生长情况有所差异是正常的,但过大的差异会导致竞争和矛盾,影响鳜鱼的生长。可以通过分类饲养和分段投放等方式,提高鱼群的均匀性。

此外,要定期检查鱼群的生长情况和繁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相应的群体调控和管理。

5. 温度调控

温度是影响鳜鱼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阶段的鳜鱼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幼鱼期对温度要求较高,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水温。而成鱼期则对温度要求较为宽容,但也需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鳜鱼的不利影响。

在进行水产密集养殖鳜鱼时,根据鳜鱼的生长阶段和水温的变化,合理调控水温。可以通过增加保温设备、进行防晒和降温措施等方法,提供适宜的水温环境。

总结

水产密集养殖鳜鱼技术的要点包括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群体管理和温度调控等。正确掌握这些关键技术要点,可以提高鳜鱼的养殖效益和产量。

在实际操作中,养殖者需要根据鳜鱼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同时,养殖者还应保持密切的观察和学习,不断更新养殖技术,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

通过科学合理的水产密集养殖鳜鱼技术,我们相信水产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