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蚝排养殖技术?

90 2024-11-02 20:25 到农村去网

一、蚝排养殖技术?

1.养殖生蚝前期准备

养殖生蚝物料的准备:水泥,沙、石柱石饼磨具,绳子、小船、桉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妥当,到时忙而不乱。先把桉树去皮,用塑料布包好每棵桉树,防止桉树腐烂。然后用水泥、沙搅拌均匀,倒入蚝柱模制作蚝柱,倒入蚝石饼模上制作蚝石饼。退潮时,选择能够适合养殖生蚝的海域,开船拉桉树去搭好蚝排。

2.选择生蚝的品种和培育

如何选择生蚝品种呢?生蚝,是雌雄同体,应该选择当地优良品种的生蚝作为种蚝。个头大、抗逆性强、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的生蚝,在特定的环境和温度进行体外受精,才能够繁殖出好的幼蚝。湛江生蚝,经常选用官渡特种蚝作为种蚝,进行培育出优良的幼蚝,把幼蚝固定在石饼上。

3.把生蚝在大海中吊养

要把大量的幼蚝,转移在蚝排上吊养时,先拿几串幼蚝吊在蚝排观察,看看这片海域有没有生蚝的天敌附着,如苔藓虫、藤壶、贻贝、海鞘等,如果有天敌对生蚝的损害进行清理后,再把幼蚝放入蚝排里面养殖。把一些幼蚝优先放入蚝排,可以提前预测虫害,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幼蚝的成活率。

4.养殖生蚝的管理

养殖生蚝,不是把幼蚝放进蚝排,就万事大吉,可大丰收,事实比想象中糟糕,所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时间就往养殖生蚝基地看看,看看生蚝有没有生蚝天敌附着在蚝壳,如果有的话进行清理掉,减少天敌和生蚝抢养分,提高生蚝的生长速度。湛江属于南海领域,每年都有台风。在台风来临时,做好蚝排的加固,否则会对养殖生蚝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个人建议把生蚝转移到幼蚝养育池里,这样可以减少经济的损失,把风险降为零。

当你踏入养殖生蚝这个行业时,一人一叶孤舟在海中来回漂泊,这一漂就是三年,那是因为湛江生蚝成长得慢,三年才长成商品蚝。

二、生蚝养殖技术水产

生蚝养殖技术水产:如何成功养殖健康的生蚝

生蚝是一种珍贵且美味的水产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要成功养殖健康的生蚝并非易事。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生蚝养殖技术,帮助您提高养殖效益并确保生蚝的品质和产量。

1. 合适的生蚝养殖环境

要养殖健康的生蚝,首先需要为其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生蚝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一般在15℃至25℃之间。水质对生蚝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要保证水质清洁,并且含有足够的氧气和适量的盐分。此外,生蚝养殖区域的潮汐情况也需要考虑进去,因为潮汐对生蚝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在生蚝养殖区域建立适当的养殖网箱和养殖池也是必要的。养殖网箱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抗贝纳螺能力,以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和害虫侵入。养殖池的设计要考虑到水流、通风和遮荫等因素,以保证生蚝的生长条件。

2. 选择健康的生蚝种苗

选择健康的生蚝种苗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种苗应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完整的外壳和活跃的行为。种苗的来源也影响着养殖效果,因此建议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购买种苗。

在选购种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种苗的大小应相对均匀,以便养殖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一致的生长速度。
  2. 外壳应完整无损,没有明显的破损或腐蚀。
  3. 种苗应具有光滑、均匀的外观,没有明显的异样。

3. 合理的饲料管理

生蚝是过滤式摄食动物,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因此,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生蚝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养殖者可以通过投放适量的浮游生物来满足生蚝的饲料需求,并控制饲料的质量和种类。

在饲料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饲料的投放量,以避免饲料过剩或不足。过多的饲料会导致水质污染,影响生蚝的生长和健康;过少的饲料则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影响生蚝的发育。
  • 选择优质的饲料,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 定期监测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无污染且符合生蚝的需求。

4. 定期的清洗和检查

定期的清洗和检查是保持生蚝养殖环境和生蚝健康的关键。养殖网箱和养殖池需要定期清洗以去除附着的杂质和污染物。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查生蚝的生长情况和外观。

如果发现生蚝有异常行为或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以避免对生蚝造成进一步伤害。

5. 疾病防控和养殖管理

生蚝养殖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如感染、寄生虫等。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养殖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疾病防控方法:

  • 定期检查生蚝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维持水质清洁,定期清洗养殖设施和更换养殖水。
  • 防止外部病原体的侵入,如合理设置隔离区域。
  • 合理管理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生蚝的免疫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可以提高生蚝的存活率和养殖效益。

结语

生蚝养殖技术水产对于想要从事生蚝养殖业的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知识。只有在掌握了合适的养殖环境、健康的种苗选择以及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后,才能成功养殖健康、优质的生蚝。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生蚝养殖技术水产有所帮助,祝您在生蚝养殖事业中取得丰收!

三、水产生蚝养殖技术

水产生蚝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蚝养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关注。蚝类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产生蚝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

1. 水产生蚝的品种选择

在选择水产生蚝的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权衡。常见的水产生蚝品种包括日本蚝、太平洋蚝和欧洲蚝等。每种品种的生长速度、耐受度和味道各不相同。

日本蚝是一种生长迅速且耐受力强的品种,适合在海水环境中养殖。太平洋蚝则具有细腻的口感和浓郁的风味,是高端市场的热门商品。欧洲蚝则生长缓慢但口感独特,适合特殊消费群体。

2. 养殖水域的选择与调理

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是水产生蚝养殖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适宜养殖水产生蚝的地方应具备以下条件:

  • 水质清洁、富含氧气
  • 潮差大、水流平稳
  • 有丰富的浮游生物
  • 无污染源

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这些条件,养殖者可以通过水域的选择和后期的水质调理来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例如,定期监测水质指标,保证适宜的氧气含量;控制养殖密度,维持水流的流动性;合理利用浮游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3. 种苗养殖与养殖方式选择

种苗的选择对水产生蚝养殖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种苗应具备以下特点:

  • 体型健壮、活力强
  • 抗病能力强
  • 适应性广

种苗可通过人工孵化或从自然环境中捕获获得。人工孵化种苗一般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好的生长表现,但成本较高。自然捕获种苗成本较低,但不易控制品质。

就养殖方式而言,常见的有浮式养殖和固定式养殖两种。浮式养殖适用于水流较快、潮差较大的地区,而固定式养殖适用于水流平稳的地区。养殖方式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以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4. 养殖管理与疾病防治

养殖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水产生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管理技术:

  • 定期清洗及加固养殖架
  • 科学投喂,注意饲料配比
  • 及时清除杂草和贝类集群
  • 定期测量水质指标

此外,疾病防治也是养殖管理的重要一环。常见的蚝类疾病包括软体动物寄生、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预防疾病的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等,同时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5. 市场营销与经济效益

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因此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市场营销方法:

  • 建立与海鲜餐饮企业的合作关系
  • 开展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
  • 参加海鲜交易会和展销会
  • 积极参与社区推广和宣传

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养殖者还应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提高消费者的认可度。同时,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率,才能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水产生蚝养殖技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无论是对于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士还是对于普通读者,对于提高养殖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生蚝循环水养殖技术?

第一、这些白色的液体是公生蚝的小蝌蚪,它们会和母生蚝的卵子相遇,孵化成尘埃般大小的生蚝宝宝。近几年来,人们过度捕捞野生生蚝,导致它的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我们现在吃的生蚝95%都是来自生蚝养殖场。人们会将生蚝养在海边的软王桶中。生蚝六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繁殖,每当繁殖时节来临,工人就会将生蚝放进水温为20到30度之间的繁殖草里游动,从而让母生蚝排卵。这时母生蚝会喷出卵子,公生蚝则喷出小蝌蚪。12小时后,生蚝宝宝就会被孵化出来。当生蚝出生以后,他们会用海水稀释浮游植物混合物,泵送进生蚝容器里。因为这些刚出生的生蚝宝宝十分渺小,用眼睛是无法看到的,只有放在显微镜上才可以看到。

第二、从他们开始孵化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有壳,且会游泳。等待大约半个月大时就会长到1/3毫米长,这时工人就会将它们转移到循环水里,使其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氧气。随着生蚝逐渐。大工人也会将他们转移到更大的瓶子中,等到他们四到六周大时,就可以前往漂浮在港湾中的生蚝养殖场了。在这里,他们会被放进装有循环水的网箱中,让生蚝宝宝食用浮游植物。未来的六周左右,它们的体积会长到大约四毫米,这时工人会用塑料软网袋装起它们,放在金属架子上,接着把金属架悬浮在海里,让它们生活在海里三个月。随着生蚝慢慢长大,工人也会将它们转移到越来越大的软网袋中。

第三、现在他们的平均长度大约在20毫米左右,等到六个月后,它们的体积会是现在的一倍大。接着工人将它们铺在海底,这时不再以长度决定收成,而是要看生蚝的重量。当到了生蚝收获的时候,工人会放下这台前面负责挖你,后面负责输送的机器,他会喷射强大水流,把生蚝从海底冲起来,送入输送袋,随后传输到分拣站。工人则挑出体型达标的生蚝,将其放进筐子里。体积不达标的生蚝和其他杂物会回到海里。接着生蚝会放在装有。紫外线杀菌过的海水槽中静止24小时,将所有的细菌全都冲洗出来,通过这样处理的生蚝生吃起来才更放心

五、围塘养殖生蚝技术?

生蚝很多人都喜欢吃,作为一种鲜美的海鲜,不管是炭烤还是做其它美食,口感味道都是一绝。

围塘养殖生蚝具体操作如下:

一、生蚝的养殖方式

生蚝的养殖方式一般有四种,分别为:“插枝式”、“垂吊式”、“平挂式”和“浮棚式”。前三者都是养在潮间带,退潮时可固定曝晒阳光;“浮棚式”的生蚝长期泡在深海中,营养丰富,长得快又肥美。

1、插枝式

早期的做法,直接在劈成两半的竹片绑上生蚝壳,插在海滩上,让生蚝苗自然附着,省成本和人力,但生长速度慢,效益低,目前较少人使用。

2、平挂式

用竹子当基柱,加上两排横杆,把生蚝串平行挂在横杆之间,适合在比较浅的潮间带海滩使用,约一米左右。

3、垂吊式

同样是先架出基柱,上方再用竹子或塑料管搭出长方格,垂直吊挂生蚝串,与海流垂直,增加摄食机会,养殖地区的海水深度比平挂式深,多半在内湾、潮沟。

4、浮棚式

直接用保丽龙当浮具,中间用粗绳水平连接,再延粗绳垂直挂上好几串生蚝,又称沿绳式养殖,垂吊深度比较深,可到3层楼高。比较容易遭受扁虫危害。

二、生蚝养殖注意事项

生蚝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巡视工作,特别是在台风过后,要及时下海整理好付苗器,在水泥条养生蚝,要及时清除附在苗上的杂质及附着物,发现壳串断绳掉入泥中要及时的挂好,特别要注意,防止伐绳被冲走,棚架倒塌,在台风季节前要及时加固。

六、阳西生蚝养殖新技术?

1、蚝苗是天然的产物。但近几年人工养殖孵化技术也比较的先进,可以在生蚝繁殖的季节采捕成熟的生蚝,取精卵后进行人工孵化,但是天然的蚝苗和人工培育出来的蚝苗价格也具有一定差距。

2、生蚝是不能脱离固着物而自行移动的,只能做启闭壳运动。一般是左壳固定着,右壳开启闭张合运动,生蚝还会依靠右壳的启闭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等活动。在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也会紧闭贝壳保护自己。

3、生蚝的养殖方法很多,而且新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出现。其中较常见的养殖方法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石养殖、垂下养殖等。其中垂下养殖又分为栅架式、延绳式和筏架式。但是不管选择哪种养殖方式,选择养殖的场地才是最关键的。

七、海鲶鱼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就是鲶鱼养殖池的建设,我们可以这样去建设一个舒适的鲶鱼养殖池。首先,往地下挖开一个池塘,不建议平地搭建起来,因为考虑到冬季气温下降,而鲶鱼属于热带鱼类,有可能不适应,影响到鲶鱼的生长发育。我们往地下挖开鱼池,池底部水温就不会太冷,可起到保温作用。

其次,往下开挖的深度建议在0.7~1米之间,然后在地面上搭建起一个高台,0.5米左右的高度即可。如此,一个鲶鱼养殖池就搭建起来了。但是,还有一个设施需要做好,就是上下排水口。下排水口主要是用来更换水,而上排水口是预防下雨雨水过多导致养殖池水溢出来,鲶鱼随水溜走。故而,要在距离养殖池顶部25CM处开一个排水口。

最后,就是对新建的鲶鱼养殖池进行彻底消毒。然后,就可以寻找鲶鱼苗,进行投放,开始养殖了。

八、海虫养殖技术?

养殖时,对水质要求不高。除含有强酸,强碱或混有其他毒物的海水外,一般海水中均可正常生活。水体要保持流动状态,可在滩涂上养殖,也可在水池中蓄养。滩涂养值要避开河口区域。池内养殖须在池中装置气面,盖上沙,沙粒径为0.5—2.0毫米,沙厚度以淹没气石为度。要有进出水孔,以利水流动。养殖时要不断充水充气。种虫最好预先采集,经一段时间蓄养,这样种虫体健,生殖力高。

九、海肠养殖技术?

海肠的养殖方法

年平均气温为12.6℃,气温变化范围在-12.8-36.9℃。水温变化0-26℃,pH值7.6-8.3,盐度27-32,透明度35-250厘米,溶解氧6毫克/升以上。海流畅通,水质肥沃,温度适宜,在海肠的生长繁殖季节,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饵料生物的快速繁殖。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海肠的生存与生长提供了基础。

准备工作。滩涂围塘可以选择废弃旧虾塘或低洼滩涂加以改造,必要时以推土机推挖,推出的沙土直接作为塘基,塘基要高出最大潮水高线。池塘的底质以沙质为主,富含腐殖酸、腐殖质及有机物,内部主呈灰黑色、表面淡黄色为佳。

2、放苗。放苗时将池塘注水至0.3米高,将苗种均匀撒播于围塘中,放苗密度为3万条/667平方米,苗种规格1~3厘米,待钻沙后进满水。

3、养殖管理。每月大潮高潮时纳水进行水交换,设有防逃网防止方格星虫夜间游泳出逃。塘基损坏及时修复,每隔两个月排干水进行观察统计,确定苗体数量,生长情况和分布情况等。定时检测海水的nHl值和热度,确保海水变化幅度在沙虫耐受范围之内。大雨期间加大海水变换量,力争盐度变化小于15。

9. 海肠养殖适合多少温度

海鲜的焯水温度分为三种,分别是冷水、热水和沸水。

冷水焯水的原料有:蚬子、带壳海螺、鲜活鲍鱼、飞蟹、海虹等。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海虹的焯水方式:将海虹500克放入锅内,不要加太多水,只需要倒入100克水加热即可。 水不能太多,因为在加热过程中,海虹出水量是比较多的。

热水焯水的原料有:海肠、活海参、海螺片、海蛎子、八带、鱿鱼、海蜇等。 海肠的焯水温度大概为40℃;活海参和海蛎子的焯水温度均为40℃-50℃;海螺片的焯水温度是50℃;八带、海蜇和鱿鱼的焯水温度是80℃。

这里特别要说说海肠、海螺片的焯水温度。 以前,很多师傅在给这两种食材焯水时都是沸水下锅,但是由于后期这两种食材还要炒制,所以如果沸水下锅,它们的肉质就会快速收缩,炒好的菜肴口感就太老了,失去了嫩度,因此推荐大家用温水来焯制。

十、海紫菜养殖技术?

紫菜是海产红藻,既可食用也可以入药,紫菜富含蛋白质、碘、磷、钙等,营养丰富。几乎在大小型商超都能见到紫菜的身影。紫菜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栽培,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一、基础条件

1、海域选择:海区的底质应为沙质、泥沙质,滩面平坦,比降小,流速l0厘米/秒-30厘米/秒。水质清新,盐度22‰-30‰。插杆式栽培宜低潮位,潮下带尚可。

2、养殖方式:一般浙江地区采用插杆式养殖。

二、养殖设施

插杆式养殖方式主要由以下组成:

1、网帘:网帘分网状网与条状网,网状网规格长2.0-18米,宽1.8 -4.0米,网目不少于25厘米,方形或菱形;条状网规格为长5米,宽4米,条距7.5-8厘米。

2、插杆:用直径7-12厘米的整枝毛竹制作,长度为7-12米。

3、浮筒:泡沬塑料或毛竹。

4、缆绳:聚乙烯制成,长度为养殖海区高潮水深2倍以上。

5、浮绠:由丝聚乙烯制成。

6、吊绳:由聚乙烯制成,长度为5-10米。

7、桩:由铁锚、木或竹做成。

紫菜怎么养?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三、幼苗培育

苗网张挂应在即将涨潮前进行,苗网以三层重叠挂在架上。挂在浮绠上的苗网应尽量拉平吊紧。刚张挂的苗网若离涨潮时间较长,可喷洒海水保持苗网湿润。苗网张挂后每天需巡视管理,苗网不得松动或过分下垂。浮泥较多的海区或苗网上杂藻附着较多时,应及时洗网、晒网。苗网经过30-40天的培育,网线上布满1厘米~3厘米的幼苗,根据需要进行分网栽培或应用冷藏网技术冷藏备用。

四、日常管理

1.小苗期管理

壳孢子采苗在网片后下海,8-15天这个阶段为出苗期,主要提高出苗率,要促使小苗早生、快长、齐全、少掉苗。是一年中养殖的关键时刻,应注意加强管理负责,一般采用下海第三天开始洗网,干露时至网晒干以后三天一次至出苗齐全,保持网片无杂藻无污泥附着,这个时期正碰到10月小阳春,高温要特别注意调节水层,防止小苗死亡。

2.叶状体期间管理

紫菜养殖的产量、质量主要在于叶状体是否生长正常及收获时间长短,并与管理水平有关。所以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促长。小苗生长齐全后,每天要注意调节水层,干露时间不少于二小时,增加叶状体光合作用时间,在过密海区中间地带表现出缺肥现象,可适当喷施尿素,

(2)保质。提高紫菜干品质量,是紫菜增产增收的关键。在管理期间应注意适时收割,一般叶状体长到20公分以上时可收割第一次紫菜,以后每隔7-10天收一次,这样不使叶状体老化,保持藻体细柔。

(3)剪留,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目的,在紫菜收割的第一次,应适当掌握剪留比例,一般剪出叶状体的二分之一。

紫菜怎么养?紫菜养殖技术规范

五、病害预防

紫菜养殖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预防方法

1、合理控制栽培密度;

2、冷藏网技术:对病烂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冷藏网换网;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优质品种;

4、酸碱法和干燥法去除硅藻:紫菜抗酸碱性远比硅藻强的多。

六 收获

采壳孢子苗后40-50天,紫菜叶片长到20-30厘米,即可进行第1次采收,以后每隔15天左右收1次。整个养殖期可采收12次左右。

紫菜作为日常海产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紫菜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是需求较大,因此紫菜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