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鲫鱼养殖技术与利润?
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过8年的试验,育成的鲤鱼和鲫鱼杂交新品种。2007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作为全国推广的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
一、养殖优势
1、生长超快。由于黄金鲫是杂交物种,性腺发育不完全,其生理上不孕不育,无生殖功能,不会与其他鱼类混交,不会破坏养殖和生态环境,所有营养物质均用于生长。所以,其生长特别快,比普通鲫鱼快2倍以上。经多年养殖实践,当年放养的水花(鱼苗),到年底可养成400克左右的成鱼,放养春片鱼种,可养成尾重800克以上的商品鱼。因其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高产高效,由此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2、适应性强。其主要表现“两强一高”。
一是抗病能力强。从目前已推广的地区看,黄金鲫不易发病,未发生大规模病害。因不易发病,池塘养殖成活率高。从水花(鱼苗)至夏花出池成活率达65%以上,从夏花至秋片(鱼种)出池存活率达85%以上,从鱼种至商品鱼出池存活率达98%以上。
二是抗逆性能强。黄金鲫耐低氧,当养殖水体溶氧在3~4毫克/升时,仍能正常摄食生长。耐低温,其能在水温1.5℃,冰下水位1.2米的池水环境中安全越冬。而且好运输,没有应激反应,鳞片紧实,不掉鳞。
三是饲料转化率高。黄金鲫属杂食性鱼类,其食性和消化继承了双亲的功能,在池塘条件下,对人工配制的全价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性能强,饲料转化率高,饲料系数低。幼鱼阶段的饲料系数为1:1.5,鱼种至成鱼阶段的饲料系数仅为1:(1.3~1.5),全池鱼的总产计算,饲料系数小于1:1.2。因而,此鱼好饲养。
3、营养价值高。黄金鲫肉质紧而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全、价值高。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化验鉴定,主要表现在“三高”。一是含肉率高。黄金鲫含肉率为鲜重的71.33%,比目前所养殖的普通鲫鱼含肉率都高。二是蛋白质含量高。其蛋白质含量为鲜重的18.61%,比普通鲫鱼都高。三是氨基酸含量高。黄金鲫的蛋白质内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17.66克/100克,其中鲜味基本酸含量为6.74克/100克,比普通鲫鱼都高。因此,该鱼深受消费者欢迎。
4、易垂钓。黄金鲫优于普通鲫鱼,体色艳丽,性情温和,不善跳动,在冰点以上的水体里都容易上钩,除生产供人们食用外,还具有垂钓性,因而也是休闲渔业的好品种。
二、养殖技术
黄金鲫有这么多的优势,那又该如何养殖呢?
1、池塘准备。黄金鲫的适应性能极强,对池塘环境、水质要求不严。在养殖中,一般选5~10亩的池塘为宜,池塘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注排水方便,无任何污染,池底平坦,淤泥10~15厘米。每个池塘配备一台投饵机和一台增氧机。
在鱼种投放前15天,排干池水,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清塘处理,用木耙翻动池底淤泥,暴晒风化分解,清塘后3-5天注水,注水时进水口用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水位在0.6~2.5米之间。
2、苗种投放。通常情况下,当池水水温达17~20℃时,从水花饲养至夏花,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水花20~60万尾;从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有效水面放养2-3厘米的夏花4600~4700尾,另配养同龄的鲢鱼200~260尾;从夏花饲养至秋片(鱼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市场对个体的需要,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1.3~3.8万尾,另配养同龄的鲢鱼220~280尾;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规格为60~200克的鱼种3300~4000尾,另配养同龄鲢鱼220~260尾。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个体,苗种放养前要用30~40毫克/升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放养时温差应不超过4℃。
3、养殖管理。苗种投放之后。日常管理是关键。俗话说,管理出效益。
(1)水质调控。常言道:“养好一池鱼,先养好一池水”。水质是养好鱼的重要条件之一。饲养黄金鲫的池塘水质,同其他常规吃食性鱼类相同,在水上做好“两个调节”。即:
水位调节。就全年饲养讲,应当是“两头小、中间高”为宜。为提早开食,调控水温,水位应控制在1.0~1.2米,待养殖池水温达到20℃以上时,可以逐渐加高池塘水位,到盛夏时节池塘水温达到21℃以上时,要将养殖池塘水位加至最高点2.5米。到秋季养殖池水温开始日趋下降,为保持养殖池水温下降速度,应将池水水位作相应调整,由水体最高点2.5米,逐渐降至1.5米。为保证鱼种安全越冬,再将水位调至最高点2.5米。
水质调节。越冬后水温逐渐升高,投饵量也逐渐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排泄物也相应增多,加上初春正是浮游生物大量繁衍,腐殖质也急速分解,这段时间养殖池的水质极易转肥,使池水中耗氧因子大大增加,这时应调节好水质。应间隔15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或换去30%~40%的老水,使池塘养殖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2)饲料投喂。黄金鲫摄食时间比其他鲤鲫鱼类长,几乎全年都在摄食。当养殖池水温升至6℃时,就应在晴天开始投喂。为使黄金鲫能够集中摄食,应在投喂前先用硬物敲打3-5分钟响声,投喂时掌握“慢-快-慢”,“少-多-少”的原则。每天开始投喂时,鱼群还未全部到齐,投喂速度要慢,投饵量少,在投喂2~3分钟后,鱼群摄食非常厉害,投喂速度要快,抛料的面积要放大,呈扇形最好,饲料投放量也大,在鱼群摄食一段时间后,少部分鱼已吃饱走掉,此时要逐渐放慢投喂,减少投喂量。
在饲料投喂中,一定要支持“四定四看”。四定即:
一是定质。就是确定投喂饲料的营养质量,具体讲就是饲料中的蛋白指标。黄金鲫对所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高,从水花饲养至夏花,饲料中的蛋白指标应为46%~42%;从夏花饲养至顶寸鱼种,饲料中蛋白指标应为41%~38%;从顶寸鱼种饲养至秋片(鱼种),饲料中蛋白指标应为37%~32%,但饲料必须要营养全,物料配比科学,动物蛋白要占饲料中粗蛋白总量的1/3以上的全价饲料。
二是定量。就是饲养时日投饵量。黄金鲫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超快,日食量偏大。在养殖池水质良好,水温在18℃~30℃范围内,从水花饲养至夏花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量的200%~36%;从夏花饲料至顶寸鱼种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重的36%~17%;从顶寸鱼种饲养至秋片(鱼种)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重的17%~4%;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阶段的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重的4%~3%。
三是定时。就是饲养中投喂次数及时间。饲养黄金鲫与其他常规鱼一样,投喂以少量多次为好。从水花至夏花阶段的日投喂次数以3~4次为宜。每天上午7:30~9:00,11:00~12:30,下午2:30~4:00,6:30-8:00投喂,每次投喂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以内;从夏花至秋片(鱼种)阶段的日投饵次数以2~3次为宜,每天上午8:30-10:00,下午1:00~2:30,5:30~7:00投喂,每次投喂应控制在40~60分钟内;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阶段的日投饵次数2次即可,每天上午9:00~10:30,下午3:30~5:00投喂,每次投喂时间延长到60~90分钟为宜。上述各阶段的投喂时间是池水水温稳定、水中溶氧高、鱼食欲感最强的时间。
四是定位。就是每个养殖池固定的投喂位置,也就是建好投食台。在喂鱼时,敲打3~5分钟响声,池鱼就会自动集群来台前上浮水面抢吃饵食。
四看,即一看鱼,根据鱼的吃食情况来投饵,当鱼群活动正常和摄食量旺盛时要适当多投喂,当鱼群活动不正常时则要少投喂;二看水,水质好时要多投喂,水质差时要少投喂;三看天气,晴天多投喂,阴天少投喂;四看季节,高温时要控制投饵量,水温偏低时要少投喂。
(3)病害防治。黄金鲫抗病力极强,近几年推广各地养殖很少感染疾病,因其不易发病而得到了养殖户青睐。但不等于在任何环境内、任何生长阶段的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发生任何疾病。也就是说“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不能放松,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的技术要求,选用低毒、高效、无残留的绿色环保药品进行病害防治,除投放鱼种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整消毒外,在养殖中每隔20天左右时间泼洒一次漂白粉消毒,对食场和工具也要随时进行消毒,如发现鱼有异常情况,要提早诊断,对症用药,以保持池鱼健康生长。
(4)池塘管理。每天要坚持2~3次巡塘,观察池鱼的活动是否出现异常,池水是否有缺氧现象,有无浮头前兆,水质有无变化,池水水位的高低,还要检查鱼群的吃食情况,根据吃食情况及时增减投饵量,避免饲料的浪费及对水质的污染。在养殖过程中还要保持塘内外的环境卫生,塘外,要及时清除岸边的杂草及杂物,塘内,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及时清理池塘内杂物。要定期测定养殖池的溶解氧、pH值、氨氮等化学指标,使溶解氧保持在4.5~6.5毫克/升,pH值保持在7.0~9.0,另外还要加强阴天、雨天、高温季节的夜间管理,发现异常及时解决处理。
三、养殖效益
黄金鲫的养殖效益又如何呢?自2001年以来,历经9年的推广养殖实践,黄金鲫已推广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推广苗种达20亿尾,推广面积达25万亩,据不完全统计,该品种每养殖一亿尾,仅就纯生长增重一项计算,每年增产3.5万吨,增收超过3.5亿元,成为农(渔)民致富的新品种。
江苏省宿迁市黄金鲫的养殖户唐国强,他是从水花养至春片鱼种。从2009年4月25日购进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的黄金鲫水花510万尾,放入2个池塘养殖,一个12亩,另一个11亩。至5月8日出池,获1780尾/千克的夏花苗种290万尾。以每尾0.045元的价格出售260万尾,收入11.7万元。其余30万尾又放入这2个池塘继续饲养,至2010年3月10日出池,2个池塘获尾重200克的春片鱼种5.4万千克,以10元/千克出售,收入54万元,两次出售收入65.7万元,减去所有的费用36.225万元,平均每亩获纯利润1.28万元。
二、黄金鲫鱼夏花养殖技术
夏季是黄金鲫鱼养殖的黄金时期。黄金鲫鱼作为一种高效的养殖鱼类,不仅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大,而且其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养殖难度较低,因此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黄金鲫鱼的特点
黄金鲫鱼是鲫鱼的一种突变种,以其美丽的黄金色而得名。它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 颜色鲜艳:黄金鲫鱼的身体呈金黄色,非常漂亮,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 体型较大:与普通鲫鱼相比,黄金鲫鱼的体型要大一些,养殖户可以获得更多的肉类收益。
- 生长快速:黄金鲫鱼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在4-5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上市重量。
- 适应性强:黄金鲫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养殖水域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各类水质环境。
- 繁殖能力强:黄金鲫鱼繁殖力强,能自然繁殖,对养殖户而言,省去了繁殖的麻烦。
黄金鲫鱼的夏花养殖技术
黄金鲫鱼夏花养殖技术主要包括饲料管理、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
饲料管理
黄金鲫鱼的饲料管理是养殖户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正确合理的饲料搭配和喂养方式对黄金鲫鱼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首先,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应根据黄金鲫鱼的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饲料。在幼鱼期,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以促进黄金鲫鱼的生长。而在后期,可以使用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
其次,喂养方式要正确。养殖户可以采用定时、定量喂养的方式,每天分几次均匀投喂,避免一次性投喂过多饲料,以免造成鱼类消化不良。
水质管理
水质是黄金鲫鱼养殖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养殖户要时刻关注水质的变化,做好相应的管理。
首先,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定期清理鱼缸或养殖池,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同时,养殖户要注意及时清除水体中的残留饲料和鱼尿,以免加剧水质污染。
其次,要保持水质的稳定。养殖户应定期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溶解氧、PH值等,并及时针对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疾病防治
黄金鲫鱼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养殖户要学会识别和防治常见的疾病。
首先,养殖环境的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基础。保持水质清洁,饲养环境整洁卫生,减少病害的发生。
其次,养殖户要定期给黄金鲫鱼做疫苗接种,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此外,养殖户还要及时观察黄金鲫鱼的行为、食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结语
黄金鲫鱼作为一种高效养殖的鱼类,在夏季养殖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合理的饲料管理、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养殖户可以获得丰收的成果。然而,养殖过程中仍然需要养殖户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确保黄金鲫鱼的健康生长和稳定产量。
三、鲫鱼养殖技术?
准备好养殖容器,用鱼缸、水桶等都可,养殖水体可选择自来水,但入池前需对水进行除氯处理,将自来水静置2-3天或暴晒1天即可。
日常可喂食苔癣、蚯蚓、小虾、红虫、米饭粒、苞米粒、麦粒、豆面、苞米面等食物,但注意要控制好投喂量,以免过多而污染水质。
鲫鱼不适合与其他食肉鱼类饲养,以免被其吃掉,养殖中适当将鱼晒晒太阳,并定期换水,换水时需留部分老水,换入的新水还需进行除氯处理后才可注入。
四、鲫鱼鲢鱼养殖技术?
养殖鲫鱼鲢鱼要保持水质干净按时喂饲料 定期杀菌消毒就可以了
五、东北鲫鱼养殖技术?
东北鲫鱼的养殖技术有以下四点:
1、池塘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池塘面积以5~20亩为宜,池深2米以上。池塘保水性能好,不漏水。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配备增氧机。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与鱼种培育相同。
2、鱼种放养5月初放养鱼种。放养的鲫鱼种规格以50~100克为宜。放养密度:鲫鱼种1000~1500尾/亩。
3、饲养管理饲料采用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达到32%。春季鱼种入池后即可驯化。每天投喂次数应根据水温而定,5月份每天投喂2~3次;6~8月份每天投喂3~4次;9月份2~3次。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保证鱼吃八成饱。
4、日常管理勤补水,保持水深1.5~2米。夏季坚持每天开增氧机。15~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亩用生石灰20~25公斤。经常巡池,注意观察鱼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土鲫鱼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二、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三、放养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四、水质管理
鲫鱼体内的钙、磷含量为其它鱼类的2倍多,因而要求水中有丰富的钙、磷以满足鲫鱼生理需要。要求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60公斤;每15天施1次过磷酸钙,每亩每次用量15-20公斤。施生石灰3-5天后方可施过磷酸钙,防止水体碱性过大降低磷肥效果。
七、鲫鱼夏花养殖技术?
1.池塘准备。黄金鲫的适应性能极强,对池塘环境、水质要求不严。在养殖中,一般选5~10亩的池塘为宜,池塘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注排水方便,无任何污染,池底平坦,淤泥最好不超过10~15cm。每个池塘配备一台投饵机和一台增氧机。
在鱼种投放前15天,排干池水,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清塘处理,用木耙翻动池底淤泥,曝晒风化分解,清塘后3-5天注水,注水时进水口用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水位在0.6~2.5m之间。
2.苗种投放。通常情况下,当池水水温达17~20℃时,从水花饲养至夏花,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水花20~40万尾;当年从夏花养成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放养2-3cm的夏花4000~4500尾,应根据市场对个体大小的需要,调整亩放养量。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可放养规格为60~200g的鱼种2000~3000尾,另配养鲢鳙鱼苗
八、河道鲫鱼养殖技术?
也就是网箱养殖,要综合考虑,一是水深,二是水体是否流动,水深且是流动的活水,每立方米养殖密度可稍增加,反之要减小,以免鱼缺氧。
九、小鲫鱼养殖技术?
首先,准备好适合小鲫鱼生长的养殖池或鱼缸,保证水质清洁、无毒、无异味;
其次,在充足的阳光下放置池塘或鱼缸,保持水温稳定、水流适宜,从而促进小鲫鱼的生长;
再次,给小鲫鱼适当投喂鱼食,饲料要质量优良,以确保小鲫鱼营养充足、健康成长;
最后,注意定期更换水源,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和新鲜度。维护好这些基本条件,就能做好小鲫鱼苗的养殖工作。
十、鲤鲫鱼养殖技术?
鲤鱼的养殖技术
在鱼苗下塘前7至10天,应将鱼塘进行消毒,并且投入肥料培育游生动物等,在鱼苗入池后,根据采食规律进行投喂,并且每三次追肥一次繁殖水中轮虫,使鱼苗获得充足饲料,在长至一定规格后,再投喂配合饲料,在整个养殖期,应早、中、晚做好巡塘工作。
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3000-6000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3、饲养管理①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②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③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④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鲫鱼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二、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三、放养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四、水质管理
鲫鱼体内的钙、磷含量为其它鱼类的2倍多,因而要求水中有丰富的钙、磷以满足鲫鱼生理需要。要求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60公斤;每15天施1次过磷酸钙,每亩每次用量15-20公斤。施生石灰3-5天后方可施过磷酸钙,防止水体碱性过大降低磷肥效果。根据塘口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投放培育的小球藻藻种,定期在食台和下风口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上半年精养鲫鱼塘口采用全塘消毒和杀虫只有两次,一次是投放鱼种前,还有一次就是梅雨季节前,使用的种类和计量也是严格控制,要事先进行一定的预试验取得效果后在大面积使用。调水上使用有机生物肥料次数也较少,一个塘平均2次左右/半年。菌类的使用相对较多,主要是不定期的局部使用,有效的分解水体有机质、生物尸体和方便,提高养殖水体自净能力。由于合理选料和投喂,基地塘口水质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的养殖周期中尽量减少对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的刺激,维持相对的稳态,减少对鱼的应激。
五、饲料选择
饲料占据养殖成本的60~70%,选择优质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鲫鱼抗病力,降低养殖风险;同时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抓住鱼价高涨行情,实现赢了倍增模式。
六、投喂管理
俗话说:“人病都是吃出来的,鱼病都是喂出来的”,如何投喂?每天投喂多少?是淡水鱼塘养殖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常规的做法只知道投喂“八吃饱”,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真量化的标准,这个“八吃饱”的含义任何理解?普通养殖户往往认为投喂相对比简单,认为只要鱼吃就给它才就可以了,投喂差不多就行,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在我们一线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实际上一些养殖户养殖失败或不赚钱的原因中,其中不合理投喂(投喂过量或投喂不足)往往是主导因素。在生产中养殖户看到鱼摄食较好往往会加大投喂量,尤其像2016年这种大好行情,想急切的拉大鱼规格,抓住良好行情,而忽视鱼内在生长规律,导致鱼机体各项机能过早超负荷消耗,又不能及时的补充修复,加上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导致前期(5、6、7月份水温上升期)疾病的爆发。
病害防控
常见鲫鱼病害主要是水霉病、鲫爆发性出血热、肝胆综合征和红鳃病等。本文主要综述相关鲫鱼的病害的症状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鲫鱼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水霉病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面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棉霉。10-15℃最适合生长,25℃游孢子繁殖能力减弱,较不容易感染。鱼体因为过度拥挤、移动或者不良环境影响发生表皮损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鱼体受伤或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等都易引发鱼类水霉病。表现为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致衰弱而死。
水霉病多发于春季,在低温季节,鱼种的转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放养时应用2%-4%的食盐水浸洗,同时应控制水质,水体不应过肥。可泼洒3毫克/升美婷制剂进行预防。
二.肝胆综合征
该病近两年来比较流行,病因可能与养殖密度过大,水质恶化,饲料营养单一,鱼体营养失衡相关。病鱼以尾尖白、鳍条尖白、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并伴有烂鳃、赤皮等症状。
防治措施主要有:1)用漂白粉或者二氧化氯水体消毒,同时配给VC、诺氟沙星类药物。2)选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节。3)改变饲料配方。
三.红鳃病
该病发病期在5-6月份和10-11月份,水温20-26℃为高发期。病鱼停留在距水面5-10厘米处静止不动,用物体拍打水面,病鱼下沉,但一会儿后又游到原来水面静止不动。病鱼鱼体黑瘦,鳍条尖发白,鳞片松动,鳃部出血红肿,呈鲜红色。解剖病鱼发现其肠道无食且红肿,肝脏出血并伴有肾脏出血,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加深。
防治措施主要有:1)放养鱼苗前应彻底清塘,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2)控制水质。3)控制饲料质量以及投喂量。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得超过40%,饲料投喂量应为鱼食量的70%为佳。4)发病期可采用高氯酸锶(超强氧化剂)0.15毫克/升-0.25毫克/升的量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续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