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稻鳖共生养殖技术项目?

67 2024-11-05 03:04 到农村去网

一、稻鳖共生养殖技术项目?

一、稻田面积

  最少10亩起,1亩水面9亩稻田;蓄水量要达到80公分,耕作的田块要平整,进排水要方便,一进一排不能涝不能旱。

  二、稻田改造

  1、开挖U型沟。宽2米、深1.2米的深沟,在设置1米高的钢板网圈,上面盖一块瓷砖的防逃板。

  2、稻田消毒。生石灰化水,加盐。一百斤生石灰加一包盐。挖沟清稻田的时候消一次毒过半个月就可以放甲鱼苗了;

  3、病虫害防治。要加装防虫灯,要施一些生物制的有机肥;少量的有机肥不会影响有机米价格。并且有机肥能维护水生态循环。

  三、水稻种植

  抗倒伏的一季稻。

  四、甲鱼苗放养

  六月份以后放甲鱼苗,甲鱼苗一定不能低于50g,低于50g鸟会把乌龟苗叼走。一两到二两是最漂亮的,而且大一点的甲鱼苗存活率高。

  五、稻鳖共作收益

  水稻按正常打药施肥,亩产一千一百斤,现在不施肥不打药亩产八百五十斤。谷子是六块钱一斤,卖米的话是十七块钱一斤。水稻收入大概是五千块钱。因为农户家是不需要工资的,除去一些燃油费,大概三百块,其他的都是纯收入。

  甲鱼亩产200斤左右,大概是120块一斤,按照三年的生长周期算下来收入有24000钱,除于三年一年收益8000块,再减去农户家购买龟苗的成本,甲鱼苗成本4块钱一尾。一亩投放70只大概3000块钱。甲鱼减掉成本有5000块的利润。平均下来亩产收入是九千块左右,最低的话也有八千块的收入,最高的话一万一左右。不投饵,让它直接吃田螺,小鱼和稻田里的虫子,因为田螺也会自己繁殖,这是一个很好的生物链。

二、稻鳅共生养殖技术?

1. 稻田条件稻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地方,面积以20~100亩为宜。稻田土壤不能是沙土,以壤土为好,防止渗漏,以黏土带腐殖质最为理想。

2. 田间工程稻田开挖“十”字形或“田”字形的鱼沟,沟宽0.8~1米、深0.5~0.8米。稻田中央挖 3~5 米2的圆形或方形鱼涵,深 1~1.5米,鱼沟和鱼涵互通。田埂四周要围网,高度0.5米,网向内翻出沿,泥鳅苗放养前应该安装好天网。鱼沟、鱼涵面积占稻田面积10%以下。

3.鳅苗的投放及稻种选择每年的3-4月气温回升后,开始用人粪尿培育水质,5月中旬开始在鱼沟里放泥鳅寸苗,亩放泥鳅寸苗 5 000~8 000尾。水稻以种植一季稻为主,端午节前后插秧。水稻品种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生育期在 115~125 天,如水稻“鄂香2号”“福稻88”“华润2号”等品种。

4.泥鳅养殖日常管理鳅苗培育1个多月后将稻田水放浅,让泥鳅进入鱼沟、鱼涵。鱼沟、鱼涵用网隔离,禁止泥鳅入田,每天投喂1次人工配合饲料,投饲率 3%~4%。水体消毒以漂白粉为主,严禁使用明令禁止的农药、渔药,保持微流水,6月中旬开始插秧。

5. 稻田田间管理水稻一般在 6 月初育秧、6月中旬插秧、9月齐穗、10月收割。稻田常用复合肥25千克/亩作底肥、10千克/亩作追肥。水稻分蘖后开始晒田,一般5~7天即可,晒到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水稻叶色稍微转淡为宜。晒田时泥鳅入沟、入涵,田晒好后应及时恢复水位并追施拔节孕穗肥 5~10 千克/亩。保持水位直到抽穗前不断水,做到水、肥充足。水稻晒田、回水追肥后,可以撤除围网,让泥鳅从鱼沟里出来,此时稻田有丰富的浮游动植物可以供泥鳅摄食。

6.泥鳅入田后的田间管理水稻长到幼穗发育期,稻田灌水 6~8 厘米深时,应将泥鳅从鱼沟、鱼涵里放出来进入稻田培育,此时水稻生长旺盛,水稻幼穗分化期至灌浆结实期有 60~80 天,这段时间泥鳅进入稻田大量摄食天然饵料,基本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要做好防逃、防鸟措施。

7. 病害防控泥鳅放苗前,鱼沟、鱼涵用150千克/亩的生石灰消毒,消毒10天后放泥鳅寸苗,泥鳅苗放养前用食盐消毒;水稻虫害采取太阳能灯杀灭,每10~20亩安装1台太阳能灯,水稻采取有机稻种植模式,不打农药。

三、稻鳖养殖放什么鳖

稻鳖养殖:放什么鳖是最理想的选择

稻鳖养殖:放什么鳖是最理想的选择

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水生动物,被认为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美食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家养殖鳖。而在稻田里养殖鳖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选择。那么,稻鳖养殖中应该放什么鳖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1. 红耳鳖

红耳鳖是最常见的鳖类之一,也是很多人养殖的首选。它们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并且对于稻田的环境非常适应。红耳鳖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稻谷、虾米、小鱼等,所以放红耳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黄头鳖

黄头鳖是一种较为温和的鳖类,它们性格温顺,不会攻击其他鳖类。黄头鳖的饲料比较广泛,可以吃鱼食、小龙虾、水草等。在稻田养殖中放养黄头鳖,可以和其他鳖类和谐共处,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3. 鳖宝宝

投放鳖宝宝也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鳖宝宝们不仅可爱活泼,而且成长迅速。它们通常以小鱼虾等为食,喂养方便。在稻田中放养鳖宝宝,可以观察到它们的成长过程,给人一种乐趣。

4. 斑点龟

斑点龟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鳖类,它们的外表有着独特的斑点花纹。斑点龟也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可以吃稻谷、水生植物、小鱼、虾仁等。放养斑点龟不仅可以增加稻田的观赏性,还可以起到控制害虫、减少杂草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鳖类可以放养在稻田中,如泥鳅、黄缘龟等。不同的鳖类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食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鳖类进行养殖非常重要。

鳖类养殖的注意事项

在稻鳖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水质管理:稻田中的水质对于鳖类的生长十分重要,需要保持清洁的水质,并且定期更换水源。
  • 饲料供应:不同的鳖类有不同的饲料需求,要选择适合鳖类的饲料,并定期喂养。
  • 环境温度:鳖类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注意稻田水温的变化,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 防害虫:稻田中常常会有一些害虫,对鳖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虫措施。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鳖类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总之,在养殖鳖类时,需要综合考虑鳖类的特点、环境因素以及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鳖类进行放养,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供应等问题,才能保证鳖类的健康生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对您在稻鳖养殖中放什么鳖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帮助。

谢谢阅读!

四、盱眙虾稻共生养殖技术?

苗种放养前期准备

  1月—2月,改造虾沟,采用“一”或者“L”型田边沟,沟深0.6-0.8米、宽4米、坡比1:1.5,对虾沟、大田冻、晒、消毒,消毒用药量按水深1米亩用生石灰160公斤;消毒后10天栽植伊乐藻到沟、田之中,每隔2-3米栽植一族,以星状分布。

  虾稻共作的养殖:苗种投放

  3月—4月中旬,待水草扎根发芽后,投放虾苗到沟、大田中(越早越好),投放量5000-7000尾/亩,规格为70~200尾/500g,同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

  虾稻共作的养殖:日常管理

  4月下旬—5月,注意水质调控、水草养护、病害预防治疗等工作,对虾沟、大田中的虾苗加强投喂人工饲料、小杂鱼等,一般为存塘虾总量的1-2%。

  7月初—8月中旬,做好水稻前期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人工耘耥拔除多余的大杂草,水稻移栽25天后分次轻搁田2-3次。适当少量辅助投喂人工饲料、小杂鱼等,并适时起捕部分成虾出售。做好田间日常管理工作

五、稻鳖共生靠谱吗?

“稻鳖共生”是指在稻田中种植鳖藻,利用鳖藻吸收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含量,从而提高稻田的产量和质量。目前,这种方法在一些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否靠谱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优点:

1. 稻鳖共生可以增加水体的透明度,减少水中悬浮物和有机质的含量,从而减少稻田内杂草和病虫害的生长,提高稻田的产量和质量。

2. 鳖藻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减少稻田中的养分流失,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 鳖藻的生长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水质和稻田的生态环境。

缺点:

1. 稻鳖共生需要适当的气温、光照和水质等条件,否则鳖藻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稻田的产量和质量。

2. 如果鳖藻生长过于旺盛,会对稻田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控制鳖藻的数量和生长速度。

3. 稻鳖共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对稻田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稻鳖共生的效果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该技术,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六、稻鳖共生稻田的布局?

稻鳖共生是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模式。从已有的类似发明和实际生产来看,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田间工程建设规范,存在以下缺点:

(1)稻鳖共生田养殖沟开挖面积过大,既影响水稻有效种植面积,又不利于温室鳖转入稻田后集中驯食,水稻减产风险高,鳖的规格分化大;

(2)进水管道设置不合理,未与养殖沟凼有效连接,难以通过进水作用,促进沟凼内水肥资源向水稻种植区域转移,循环利用效率低,养殖水质容易恶化,不利于鳖的生长;

(3)防逃设施建在田埂埂面,鳖的活动易造成内侧田埂垮塌;

(4)设置的石棉瓦简易食台在夏季积温高,易造成鳖底板烫伤。

常规设置的稻鳖共生田大部分设置“回”型环沟,这样很难使鳖集中驯食、晒背和养殖沟凼水体(即水肥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综合来说,现有技术不利于保护耕地,水稻减产风险大;鳖集中驯食困难,养殖成活率不高,养殖规格分化大;水肥资源循环利用困难,种养分离;投入成本高、养殖效率低。

七、稻鱼共生技术有什么优点?稻鱼共生技术有什么?

                  答:稻鱼共生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农业生态技术,旨在将水稻种植与养殖鱼类有机结合。这种技术具有多种优点,包括提高产量、改善生态环境、节省资源、控制病虫害等。

解释:

1. 提高产量:稻鱼共生技术利用同一块土地种植稻谷和养鱼,实现了土地的立体资源利用。在这样的环境下,鱼可以消耗水中的有机物质,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鱼类所产生的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肥料来源,从而使水稻产量逐渐提高。

2. 改善生态环境:稻鱼共生技术通过养鱼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提高水稻和鱼肉的食品安全性。同时,水稻田养鱼还能对水体进行净化,有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 节省资源:稻鱼共生技术在节约水资源方面表现突出,因为鱼类可以提高水田的沼气发酵速度,从而减少水源浪费。此外,这一技术还能够降低人工投入,从而节省劳动力资源。

4. 控制病虫害:鱼类可以捕食水稻田中的害虫与病原生物,从而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发生,减轻农民的除害负担。

拓展内容:稻鱼共生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亚洲水稻种植区。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的关注与倡导,这种综合性、生态的种养模式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带动绿色经济与农业的发展。

八、鱼稻共生养殖技术水要多深?

鱼稻共生养殖,稻田水深应保持在5cm~10cm;

随水稻长高,鱼体长大,可加深至15cm;收割稻穗后田水保持水质清新,水深在50cm以上。平时经常检查拦鱼栅、田埂有无漏洞,暴雨期间加强巡察,及时排洪、清除杂物。

九、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1)田地的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蓄水力强、涨水不淹、阳光充足的稻田;

(2)防逃设施和进排水系统:在养蟹稻田四周构筑防逃墙,制作材料选用硬质塑料、薄膜塑料、石棉瓦、铝箔、玻璃、玻璃钢、水泥板、竹箔、砖墙;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布密封;

(3)水稻选种:生育期短、耐肥力强、麦秆坚硬、抗倒伏、抗病毒、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插秧13.5万株/hm2,每株间距30cm×30cm,每4行空1行株距;

(4)蟹苗投放:蟹苗投放前,对稻田里的水蛇、黄鳝等敌害要进行彻底清除;蟹苗要选大小一致、体质健壮、无伤病,插秧后15d放养,放养规格为160kg/只的蟹苗1.2万-1.5万只/hm2,放养时要用药物进行浸种消毒;

十、稻虾共生养殖模式?

1 是一种将稻田与养虾池结合起来的生产模式。2 这种模式的原理是将虾苗投放到稻田中,虾会在稻田中寻找食物,同时也会帮助稻田除去害虫和杂草。稻田中的水也为虾提供了栖息的场所。而虾的粪便也会成为稻田的有机肥料,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长。3 除了提高了生产效益,还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这种养殖模式也能够提供虾和稻米的双重收益,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