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虾养殖小贴士?
答案是;
1.注意虾塘内的水位变化。
2.注意虾的动态,观察对虾有没有反常行为。
3.注意观察虾塘内的敌害生物。
4.暴雨之后注意池水分层现象(及应急情况)。
5.注意观察对虾蜕壳数量。
6.观察水色,注意池水浓度有无异味。
7.注意观察同一池塘内对虾个体有无出现大小差距悬殊的情况。
二、对虾养殖技术?
1、水源:养虾的时候,需要先养水。自来水是不能直接用来养虾的,否则水中的氯会影响虾的生长。自来水可以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就可以消除水中的氯。养殖小虾的时候,还需要把水的PH值控制在5-7左右,如果PH值大于7的话,小虾可能会中毒。
2、容器:养虾的时候还需要准备一个供虾生长的容器,最好选择容积较大的鱼缸,然后对鱼缸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鱼缸较大的话,水的动荡比较小,就不会受到惊吓,对虾的生长是比较好的。
3、喂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都是可以吃的,也可以投喂一些专用的虾粮了。
4、换水:在养殖的时候,最好不要随意地换水。如果水特别脏的话,就可以按照正确的换水方法来换水,在换水的时候不要把水都倒掉换成新水,需要一点一点地换点,这样才不会影响生长。
三、大棚对虾养殖?
在大棚中养殖对虾,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度左右,并将养殖水源过滤后放入虾池,为对虾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投放对虾时,需要挑选优质的虾苗品种,并将其放入暂养池养殖一段时间后,移入养殖池中,然后每天为对虾提供六次饲料。
四、南美对虾养殖?
选择远离工业、污染,水质好、风浪小的地方建设育苗场,准备好育苗设备,做好生产用水的消毒。
选择个体大、没有病害、体色鲜艳、没有损伤的作为亲虾,放养密度为20-30尾/平方米,每日投喂新鲜的饵料3-4次,每天换水,孵化出幼苗。
虾苗生长过程中要定时喂食,换水,观察期生长情况。
五、对虾养殖设备?
对虾养殖设备包括孵化器、饵料输送台、增氧机。
孵化器的功能,主要是模拟对虾自然环境,孵化对虾。
饵料输送台,主要是为对虾输送饵料。
增氧机的功能不单是为了增加水体的溶解氧,而且由于水的搅动,也有利于池内有机碎屑、粪便、藻渣和残饵的集中,增加对虾的栖息、索饵空间。
六、对虾养殖环境?
1水环境控制: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七、对虾养殖文案?
养殖对虾的虾塘应该充分利用周边活水,通过水流带走残饵、粪便及氨氮、亚硝、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防止水体恶化。从而可以放心足量投饵,以避免饲料不足引起的生长缓慢等状况。
八、对虾养殖周期?
对虾的养殖周期因品种和养殖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虾的养殖周期在**3个月左右**。如果是南美白对虾,其养殖周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从产卵到长成幼苗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长成商品成虾需要养殖45天左右。另外,如果是青虾,其养殖周期一般为**90天左右**,从产卵到长成幼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长至成虾是45天,约80尾一斤,90天约20尾一斤。
需要注意的是,对虾的养殖周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种苗质量、水温、天气、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都会影响对虾的生长速度。因此,具体的养殖周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九、对虾养殖利润?
对虾的养殖利润基本是很高的。因为对虾本身数量很少,单价很高。养殖成本相对比较固定,所以它的利润高
十、北美对虾养殖技术?
1.场地选择
地势平坦,底质以泥质或泥砂质为好,同时,要求海、淡取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同时,应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能过厚。
2.虾池建造
(1)形状:圆形或接近圆形的虾池为佳,在增养机作用下,池水可形成环流,有利于池水中悬浮废物向池中央汇集排除。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数虾池仍建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2)面积:条件好的可建大池。一般面积为10-20亩,条件差的可建成小池,一般面积3—5亩,便于管理。
(3)池底:池底平整,夯实,有条件时可用地膜铺盖。底应略呈锅底状向中央倾斜,并于池底中央设置排水管道,便于排污和排干池水。
(4)深度:池深多为2—2.5米,进水后水深1.5—2米。水深放养密度大。
(5)蓄水池:在水源有污染的地方建池,应设置相应面积的蓄水处理池。
3.清塘与除害
虾塘于每季收获后,池底积累大量的淤泥、粪便、残饵、动物尸体及植物碎屑等有机物,是造成虾塘老化、水质败坏并诱发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放养前必须彻底加以清除。一般用人工或机械方式铲除表面淤泥。清淤后,每亩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遍洒。
4.进水肥塘
一类是靠潮差成使用动力纳入的海水,此类海水由于海区污染日益严重,海水中多含有细菌、病毒和有害化学物质,应先经蓄水池处理后再进水;另一类是直接抽取地下水,可避免带入病原,但不同地区地下水的化学成份有所不同,如: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物含量较高,一定要经过处理后方可入池,否则会影响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其处理方法为充分曝气,加大增氧量,并结合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处理。在兑淡养殖区,同样应注意淡水水源的污染情况。
5.虾苗的选择
选择标准:健康虾苗体表洁净有光泽,肢足完整尾扇分开,虾体无变白、变红,晚上不发萤光。用水瓢舀起时,虾苗能迅速向瓢边游去并紧靠瓢边静止不动:用手指绕圈搅动瓢水,虾苗能逆水游动。观察虾苗两条触须能并拢,或偶尔分开一下又合并者佳,若两条触须经常分开,甚至无法并拢,则虾苗健康状况较差。
6.投喂时间与投喂量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期每天投喂2次,即8时、20时投喂;养殖中期每天投喂3次,即8时、19时、23时投喂;养殖后期每天投喂4次,即7时、12时、19时、0时投喂。前期日投喂量为虾总重的8.1%,中期为6.8%,后期为4%~5%。投喂时在塘边均匀泼洒,夜间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50%。
7.水质调节
南美白对虾池塘的水色以黄褐色为好。养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后期40厘米左右。养殖期间每周追施发酵粪肥1次,每亩用量为25公斤。
8.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每10~15天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1克,溶水全池均匀泼洒。治疗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2克,若病情严重,隔2天换部分水后,再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1克。
注意事项
对虾养殖65~80天,规格达60~70克,便可上市出售。可采用虾笼网具起捕,也可干塘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