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鲢鱼养殖密度?
300尾左右
四大家鱼指的是草鱼、鳙鱼、鲢鱼、青鱼,其中草鱼养殖每亩密度1200尾左右,鳙鱼养殖每亩密度50尾左右,鲢鱼养殖每亩密度300尾左右,青鱼养殖每亩密度300尾左右。
养殖到一定时间就需要给鱼池换水,尤其是在水质情况逐渐变差的情况下,需抽掉20-30cm深的旧池水,同时换入新水,让水里的有机质淡化,但也不要一次性换入很多新水,以免水环境遭到破坏,引起应激反应。
二、胡子鲢鱼养殖?
(1)池塘单养。
池塘单养革胡子绝的优点是产量高、管理方便、捕捞收获方便;缺点是池塘利用不够,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①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不含有害物质,排灌方便,池底平坦坚实,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池埂坚实无漏洞。
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以上,进水、排水口设置拦网防逃。
在池塘水面投放水浮莲或浮萍,既可遮阴,又可净化水质和作为辅助饲料。
在鱼种下塘前必须要求对池塘进行干塘、清整消毒和施基肥,注入新水,当池水中饲料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时方能放鱼种。
池塘面积一般以600-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
②鱼种放养。
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一致,放养密度因鱼种大小及池塘、饲料、水源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5—10尾。
投放大规格鱼种可提高成活率和增加产量。
下塘鱼种规格应不小于5厘米。
③投饲。
鱼种刚下池时,应投喂一些优质动物性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质和加快生长。
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螺、蚬、蚌、蜗牛等贝类以及蝇蛆、蚕蛹、蚯蚓及动物尸体及下脚料等。
贝类应将壳打碎后投喂,韧性大的需打碎或绞成肉浆做成食团以提高利用率。
粉状饲料(鱼粉、骨粉、虾壳粉、玉米粉、米糠、麦麸等)最好与肉掺在一起混合投喂。
有条件的可按照革胡子鲶的营养需要,配制成粗蛋白含量30%以上的颗粒饲料投喂,这样既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可加速鱼的生长。
饲为应在饲料台上。
饲料要精粗搭配,每天早、中、晚各投1次,投喂坚持“四定”。
适当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可以满足革胡子鲶的摄食需要,降低饲料系数。
④日常管理。
经常打扫饲料台,保持水质清新,防止鱼因密度大而缺氧。
换水要过滤,以免带入寄生虫等敌害。
还要防止蛇、鼠打洞及雨后涨水逃鱼,平时巡塘应检查有无漏洞,拦鱼设施是否被破坏等。
(2)池塘混养。
革胡子鲶与其他鱼混养能充分利用水体空 间,发挥池塘生产潜力。
利用这种方式还可以用来清除池中野杂鱼和控制罗非鱼的过度繁殖。
革胡子鲶可与链、鳙、鲤、草、罗非鱼等鱼混养,但不能与肉食性鱼类混养。
混养的鱼种规格要适当大些,最好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能和革胡子鲶一起干塘起水上市。
混养方式有: ①以革胡子鲶为主,搭养其他鱼: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革胡子鲶鱼种3—6尾,每2-3平方米搭养一尾家鱼种。
三、鲢鱼养殖技术?
鲢鱼养殖池塘应该要做到定期注水,注水频率控制在2~3次/月。为了保证池塘的水质良好,在鱼种培育初期的注水频率为3~5d/次,生石灰的施加频率为20d/次,每次施加10kg生石灰/亩水域,且水质要保持微酸性。
四、花鲢鱼养殖?
1、建立鱼塘
养殖花鲢鱼的第一步就是将鱼塘建立好,鱼塘要选择建立在环境较好,远离居民区、工厂等繁华嘈杂的地带。鱼塘面积根据自己的养殖密度与面积决定,不过尽量大一点最好,现在每个种植户的鱼塘面积大部分都在4-8亩之间,养殖经验丰富的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养多一点,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提到最高。鱼塘水深不得少于两米,在池底铺上有机肥,能有效的为花鲢鱼提供营养,促进花鲢鱼的生长。
2、放养鱼苗
将鱼塘建立好后接下来就是开始放养鱼苗了,放养又分为单养与混养两种方式,混养就是将花鲢鱼与其他品种的鱼混在一起综合养殖。这种混养的好处就是可以使鱼塘中的生态系统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使混养的各种品种的鱼能够顺利的正常生长发育。混养不仅可以赚钱花鲢鱼养殖的利益,还能赚钱其它品种的经济,使养殖鱼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提高到最大。单养根据字面意思就是只单独的养殖花鲢鱼一种鱼,这种相对来水经济利益就没有混养的高,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混养方式。
3、日常管理
野生的花鲢鱼在自然生长的环境中主要是以水面上的浮游动物为食,所以在人工养殖的时候,花鲢鱼也会摄食鱼塘上的浮游动物。但是这对花鲢鱼的生长其实是不利的,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勤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卫生。也可以使用人工制造一些水中可食用的浮游动物让花鲢鱼食用,而且在平时人工饲喂饲料的时候一定要定时,尽量将饲料多元化,不要使用过于单一的饲料,隔一段时间换一次饲料,能够有效的满足花鲢鱼的营养需求。
五、花鲢鱼养殖历史?
花鲢鱼是养殖最早的淡水鱼类,它又叫做鳙鱼是很早就养殖的淡水鱼类
六、鲫鱼鲢鱼养殖技术?
养殖鲫鱼鲢鱼要保持水质干净按时喂饲料 定期杀菌消毒就可以了
七、印度鲢鱼养殖技术?
鲢鱼的养殖技术
1、食性
鲢生活于水上层,主食浮游植物,也食少量浮游动物。轮虫为鱼苗下塘培育的开口活饵料,也喜欢吃豆浆等类似轮虫大小的其他人工精饲料。随着鱼苗不断生长,到夏花阶段以后,鳃耙基本长成,逐渐转为滤食浮游植物,通过池塘施肥,培植水质,可以使鲢生长良好,而各生长阶段都喜食各类粉状人工精饲料。
2、生长鲢属于生长快的大型经济鱼类。性成熟年龄为3—4龄(流域)。体重增加以3—6龄最快,以后减慢;体长增长以1—4龄较快,第4龄后减慢。
3、繁殖
鲢属于大江类。在天然条件下我国主要大江河干流均有其产卵场,产卵季节亲鱼可游至产卵场进行产卵繁殖,但在人工池养条件下则不能。
鲢鱼性成熟年龄和个体大小与纬度(热量)有密切关系。在我国华南,性成熟年龄为2—43龄,体重2kg左右;在华中,性成熟3—4龄,体重3kg左右;在东北,性成熟5—6龄,体重5kg左右。此外,性成熟还与营养条件有关,营养不同,性成熟年龄和体重也会出现差异。雄性还普遍比雌性早熟1年,个体也比雌性偏小。
八、花鲢鱼养殖条件?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 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
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
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
九、土鲢鱼养殖方法?
鲢鱼可以叫做鲢子鱼,是可以大型养殖的一种淡水鱼类,生长很快,疾病很少,产量很不错,肉质非常鲜嫩,营养也很高,还很容易养殖。下面我就给大伙说说鲢鱼的培育技术吧!
第一、生态习惯。
1、食性:鲢鱼是在水上层生活的一种鱼,喜欢吃浮游动植物、豆浆、轮虫。
2、生长:鲢鱼生长速度很快,生长34周龄就会性成熟,生长到36周龄时,体重增加的最快。
3、繁殖:鲢鱼的性成熟时间跟温度有很深的关系。在华南地区,生长243天就会性成熟;在华中地区,34周龄会性成熟;在东北地区,性成熟的时间是56周龄。
第二、繁殖技术。
1、亲鱼选择:亲鱼需要挑选体色很正,身体健壮,鳞片很完整,鱼体没有损伤的。选择亲鱼的时候,需要雌鱼和雄鱼搭配好。
2、亲鱼培育:
(1)、亲鱼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积最好是4亩-8亩左右,池水的深度需要1.5米-2米,位置需要在催产池的旁边。在放养之前,池塘需要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2)、放养密度:1亩池子可以放养100公斤-150公斤亲鱼,雌鱼和雄鱼的比例最好是1:1.25。在养亲鱼的时候,还可以在培育池里养后备亲鱼50尾-60尾。
(3)、饲料:在池塘里注入一些肥水,培育水的质量,以便水里浮游生物多起来。还可以投喂亲鱼一些精饲料,这样可以加强它们的体质。
3、亲鱼催产:
(1)、催产时间、水温:催产的时间在5月-6月,催产时池水的温度最好是24度-26度。
(2)、亲鱼选别:鉴别可以受精的标准是:轻轻挤压雄亲鱼的腹部,只要精液流出后,在水中马上散开,这就证明可以受精了。雌鱼的腹部鳞片略稀,稍微胀大,有弹性和松软的时候,就可以受精。
4、受精:池水温度在18度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催情。水温在22度-26度时,给亲鱼注射2次催产剂,2次注射间隔是12小时左右,最后1次注射完以后,过9小时-12小时就可以自然排卵了。
5、孵化:使用专门的孵化工具进行孵化。孵化的时候,水温最好跟受精时的温度一样。鱼苗孵化出来以后,过3天-5天,能主动摄食时,就可以出苗了。
第三、鱼苗培育。
1、池塘条件:苗种的培育池的深度需要1米,面积按照养殖数量来定。池子底部要平坦,还要有少量的淤泥。池塘的水源要足,排水和灌水要方便,池埂要坚固,不能有漏水的地方。
2、鱼苗放养密度:1亩池塘可以放养15万尾-20万尾。
3、投饵时间和投饵量:投饵的时间最好在晚上11点-12点。鱼体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时候,投饵量需要在鱼总重量的百分之6-10。长到16厘米以上的时候,需要投饵鱼总重量的百分之3-5。
。第四、成鱼的饲养管理。
1、放养前:成鱼池塘的面积需要4亩-8亩,水的深度需要1.5米-2米。放养之前,先在池塘水里施入一些肥水,以培养水里的浮游动植物。
2、放养:放养的时间最好在轮虫繁殖的季节。鲢鱼最好跟别的鱼种一起混养,这样可以多赚一点钱。
3、饲养管理:喂养鲢鱼的时候,需要按时在同一个地点进行投喂。投喂量和饲料质量最好每次都一样。
4、日常管理:每天需要检查一下池塘,看看鱼的活动情况和吃饵料的情况。经常要清除池塘边的杂草和清理池子里的腐败杂物。每天检查一下封住进排水口的网有没有破。
十、花鲢鱼养殖技术?
1、建立鱼塘
养殖花鲢鱼的第一步就是将鱼塘建立好,鱼塘要选择建立在环境较好,远离居民区、工厂等繁华嘈杂的地带。鱼塘面积根据自己的养殖密度与面积决定,不过尽量大一点最好,现在每个种植户的鱼塘面积大部分都在4-8亩之间,养殖经验丰富的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养多一点,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提到最高。鱼塘水深不得少于两米,在池底铺上有机肥,能有效的为花鲢鱼提供营养,促进花鲢鱼的生长
2、放养鱼苗
将鱼塘建立好后接下来就是开始放养鱼苗了,放养又分为单养与混养两种方式,混养就是将花鲢鱼与其他品种的鱼混在一起综合养殖。这种混养的好处就是可以使鱼塘中的生态系统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使混养的各种品种的鱼能够顺利的正常生长发育。混养不仅可以赚钱花鲢鱼养殖的利益,还能赚钱其它品种的经济,使养殖鱼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提高到最大。单养根据字面意思就是只单独的养殖花鲢鱼一种鱼,这种相对来水经济利益就没有混养的高,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混养方式
3、日常管理
野生的花鲢鱼在自然生长的环境中主要是以水面上的浮游动物为食,所以在人工养殖的时候,花鲢鱼也会摄食鱼塘上的浮游动物。但是这对花鲢鱼的生长其实是不利的,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勤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卫生。也可以使用人工制造一些水中可食用的浮游动物让花鲢鱼食用,而且在平时人工饲喂饲料的时候一定要定时,尽量将饲料多元化,不要使用过于单一的饲料,隔一段时间换一次饲料,能够有效的满足花鲢鱼的营养需求
4、越冬管理
花鲢鱼如何越冬,并且保证越冬后花鲢鱼的存活率,是很多养殖户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在快要入冬和入冬之后的那段时间,温度下降的速度非常快。温度越低就会使花鲢鱼的活动频率也越来越低。如果温度降到10度一下,花鲢鱼的身体活性就会开始越来越差,甚至失去活性。进食量非常少甚至是不再进食,所以在越冬时尽量将鱼聚集起来,增大养殖面积,使温度没有那么冷,或者是在入冬前将其上市进行售卖,然后第二年重新养殖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