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淡水石斑鱼养殖?
一)苗种培育技术
1、鱼苗地要求: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m3,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 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 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投喂: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二、淡水石斑鱼养殖技术?
1、池塘整理:淡水石斑鱼养殖池底部为沙质,周围海域无污染,面积在7亩左右,水深必须高于一米,可以在底部铺设一些水筒、轮胎或者是卵石,因为淡水石斑鱼有钻洞的习性。
2、鱼苗放养:淡水石斑鱼在池塘中少量混养时每亩水面混养22~50尾左右,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时可混养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尾。
3、饲料选择:淡水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其它可以添加植物蛋白原料,一般饵料系数能达到0.8~1.2之间。
三、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uense)养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引入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1999年又引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淡水石斑鱼其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而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品种。一直以来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重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 在我国西部的岷江水系,长江支流等河流也有一种本土石斑,体型相对较小,成年体长18~~25CM左右,体重在100~~250g之间,由于其常年生活在淡水,以啃食附着在石壁上得浮游生物和昆虫水生幼虫为食而得名。其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其耐低氧、抗病力强,而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
四、淡水石斑鱼养殖怎么养?
鱼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m3,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 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五、石斑鱼可以淡水养殖吗?
可以。
石斑鱼可以淡水养殖。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
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 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 种鱼类,除非有保温措施。
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
六、淡水石斑鱼哪里适合养殖什么
淡水石斑鱼哪里适合养殖什么
淡水石斑鱼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淡水养殖鱼类,对水质要求相对不高,适应性强,并且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但是,要想在养殖这种鱼的过程中取得成功,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因素。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淡水石斑鱼适合养殖的地点和条件吧。
1. 水质要求
淡水石斑鱼的养殖需要提供适合它们生长的水质条件。石斑鱼对水质要求相对不高,但仍然需要干净、不受污染的水源。理想的水质是PH值在7-8之间,温度在25-28摄氏度之间。同时,水中的溶氧含量要足够高,以满足鱼类的呼吸需求。
此外,水中的硬度和盐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石斑鱼适应于中等硬度水质环境,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过高或过低的盐度对石斑鱼的生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选择养殖地点时,应对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 水体环境
淡水石斑鱼适合在相对安静的水域进行养殖。水体应该足够宽敞,不存在强烈的水流和湍急的水流。过于湍急的水流会对石斑鱼的生长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压力。
同时,养殖地点应该有适量的植被覆盖和水生植物。这些植被可以为石斑鱼提供遮蔽和觅食的场所,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此外,水体的深度也需要控制在2-3米左右,以保证水温的稳定和适宜。
3. 养殖设施
除了水质和水体环境外,合适的养殖设施也是淡水石斑鱼养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石棚养殖方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养殖方式,在选址时应考虑到鱼池的大小、布局和方向等因素。
同时,养殖设施应该配备相应的过滤设备和水质监测设备。过滤设备可以帮助净化养殖水体,维持水质稳定;水质监测设备可以及时检测水质指标,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4. 饲养管理
淡水石斑鱼的养殖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首先,养殖者需要合理配置饲料,提供均衡的营养供给。一般情况下,可选择高蛋白饲料,如鱼粉、虾粉等。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以免对鱼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日常的清洁和维护工作。定期清理池塘的杂物和过滤设备,保持水体的清洁。定期检查鱼类的生长状况,观察是否出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论
总的来说,淡水石斑鱼适合在水质清洁、环境安静、设施完备的地方进行养殖。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监测和调整,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以确保石斑鱼的健康快速生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给广大养殖者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祝愿大家养殖淡水石斑鱼取得丰收和成功!
七、淡水石斑鱼养殖利润和成本?
按照一亩投入:
鱼苗成本:4000尾*4元/尾=1.6万元;
成活率:8成成活率,卖鱼规格:1斤/条;
饲料成本:3200尾*1斤/尾*1.2*6.5元=24960元;
池塘租金:2000元;
电费:3000元;
人工:3000元;
药品:1000元;
费用合计:4.996万元;
总收入:3200斤*30元/斤=9.6万元;
净利润:4.6万元
养石斑鱼一年利润怎么样?由以上石斑鱼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可以知道养石斑鱼的利润还是非常不错的。
八、淡水石斑鱼养殖周期和成本?
养殖周期:石斑鱼有很多种类,不同品种的养殖周期不同,青斑和油斑的养殖周期大概为1年,成本分析:养殖石斑鱼的成本包含苗种、饲料人工费、水电费、管理费、防疫费等,一亩石斑鱼的养殖成本大约需要40万左右,属于投入较高的项目,养殖前一定要做好成本预算和风险分析。
九、淡水石斑鱼能够人工养殖吗?
能。
石斑鱼属于热带鱼类,在淡水中也可以生长。石斑鱼的适温范围在25-30度左右,在低于20度水温的情况下,石斑鱼的摄食会明显减少,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在越冬期间,石斑鱼水温应保持在19度以上为好。石斑鱼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特征,在养殖中很少会有鱼病的发生。可以和罗非鱼、鲫鱼混养,而清除池塘中的小鱼苗,使鱼类更优质。
十、淡水石斑鱼有哪些养殖方法?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经半年时间养殖,体重平均可达300克以上,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500克左右。
二是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 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经过半年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200克左右,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250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