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上钻井平台原理?

69 2025-02-25 15:26 到农村去网

一、海上钻井平台原理?

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

①自升式钻井平台

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

②半潜式钻井平台

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大,新发展的动力定位技术用于半潜式平台后,工作水深可达900~1200米

。半潜式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相比,优点是工作水深大,移动灵活;缺点是投资大,维持费用高,需有一套复杂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钻井平台。

二、海上生活平台介绍?

他是油气工人,居住生活的地方,对稳定性,节能性以及存在人员工作生活的诉讼要求更高,配有露天球场健身房,图书馆等生活设施犹如一座移动的海上酒店

三、海上平台设计目的

海上作业时的大型载体,用于勘测开发海上资源。

四、海上钻井平台高度?

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国产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再过两个星期,就将交付使用。“蓝鲸1号”重量42000吨,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有37层楼高。取名“蓝鲸”,寓意它将成为代表人类海工领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台。

五、海上采油平台与海上钻井平台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海上采油平台是使用钢材或混凝土,或两者混用建造的海上工作平台,供做海上采油作业的场所。海上钻井平台主要用于在海上进行钻探井活动的的海上结构物。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

2、分类上的区别海上采油平台的分类,按平台的布置方案分综合式采油平台(集中型采油平台)、组合式采油平台(分散型采油平台);按平台的作用分油气开采平台、海上油气集输平台、海上服务平台;按制造材料分桩基式钢质平台、重力式混凝土平台、桩基混凝土混合式平台。海上钻井平台按运移性分类分为固定式钻井平台、移动式钻井平台;按钻井方式可分为浮动式(浮式)钻井平台、稳定式(海底支撑式)钻井平台。

3、特性上的区别海上采油平台主要特征是用来开采油气和对油气进行初步处理的,必须成为多口生产井和油气处理设施的基础;这类平台固定在一个定位点的使用时间较长,一般多使用固定式;开采平台生产的油气,可以自储一部分,大量的则需另用储油平台贮存,由此平台通过固定的管线油轮向陆上输送。海上钻井平台主要特征是稳定性较好,运移性较高,适用水深浅、经济性也比较好;平台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提供作业场所以及工作人员生活场所;锚泊系统给平台定位,通过锚和锚链来控制平台的水平位置,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钻井工作的要求。

六、海上怎么养殖海参?

海上筏式养殖模式: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以及未受污染的海区养殖,一般采用与鲍鱼混养模式,利用网笼和塑料桶吊挂水层中养殖,合理的养殖密度。投喂饵料也是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随着海参的个头长大,疏散养殖密度,定期检查网笼,防止潜逃。

3、海底沉笼养殖模式:选择无大风大浪、潮流畅通且没有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海弯去养殖,用钢筋制作网笼,在里面放置石头等物,模拟海礁,再在笼外罩网衣。养殖密度在200头幼苗每平米,投喂人工饵料和海带藻类,定期查看生长情况,来决定养殖密度,以及查看网衣破损情况,及时修补。

4、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是利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用钢筋水泥筑坝,坝内垒石来养参,坝的高度要根据潮位来确定,在坝地要留有排水孔,方便自然排水。同样投喂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养殖密度在每亩10000头5cm左右的幼苗。

七、海上养殖船原理?

原理为回收利用制冷系统中的冷量,实现船舶的节能减排,以海上养殖工船为目标船,采用制冷机组和板式热交换器组合设计,根据板式热交换器的进出口的温差分析制冷机组的制冷量、板式热交换器的换热量及面积.结果表明,在制冷机组前加板式热交换器,可实现节能,降低营运成本.

八、海上平台有什么特征?

固定式生产平台形成了现代海上油田的基本特征。这种平台大都是钢质桩基平台,一般由上部结构、导管架、钢桩三个部分组成。上部结构一般由一个或几个组块组成,组块是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及动力设备的大本营。上部结构安装在导管架顶部,通过桩腿连接构件和水泥浆与导管架结合为一个整体。导管架旋转在海底,浸泡在水中。导管架以下部分是钢柱,钢柱全部打入大陆架上通过桩壁与土壤的摩擦力和桩尖提供的承载力,支撑整个平台以及所受到的自然环境荷载,如风力、波浪力、冰力、流力、地震力等。我国于1966年在渤海建成了第一座现代化钻井平台。

九、海上作业平台怎么移动?

海上作业平台能移动的只有两种平台,一个是半潜式,另一个是自升式。这两种平台移动要靠拖船拖航。

十、海上钻井平台是什么?

海上钻井平台当然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海的深度与物体是否能漂浮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影响,只要物体水中部分排开水的质量大于物体自身质量,即可漂浮。海上钻井平台本身其实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船只。海上钻井平台有两种,半潜式和自升式。自升式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工作稳定性良好,发展较快,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1/2。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完井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半潜式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两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一般具备有限的自航能力。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并进行锚定,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然后将钻井管道自然探至海底。海上钻井平台漂浮原理与一般船只类似,通过船体支撑其上的平台。希望该回答能帮助到你,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