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库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251 2025-02-26 06:39 到农村去网

一、水库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1、水质调节

养殖大闸蟹的过程中,要将池水深度保持在70-80厘米左右,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气候炎热的夏季,要向池塘中注水,保持水深在110-120厘米之间,而且发现水质浑浊、能见度过低后,要为大闸蟹更换清水,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20%-25%。

2、定期喂食

大闸蟹昼伏夜出,养殖期间要根据习性选择饲喂时间,上午5点、下午8点大闸蟹活动频繁,投喂饵料可以在此时进行,而且上半年主要饲喂植物性饲料,搭配动物饲料,下半年以动物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3、池塘消毒

大闸蟹多生活在池底,而池底堆积有食物残渣和粪便,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导致大闸蟹中毒死亡,因此养殖的过程中,要定期向池塘泼洒微生物制剂,消除亚硝酸盐,并且要向池塘泼洒石灰水,清除有害生物。

4、定期巡视

大闸蟹善打洞、攀爬,养殖期间要定期巡视池塘,并为池塘加固围网或者防逃装置,防止大闸蟹逃脱,而且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长势不良、感染病害的大闸蟹时,要及时捞出,单独喂养,以免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

二、大闸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固城湖养殖环境相对于其他地区。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众所周知。由于昆山近年来涌进了大量的工厂。在生产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工厂排放出来的工业污水。直接的污染到周边河流。由于污染严重。附近养殖场出产的水产品,都吸收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而且在养殖期间。水产品的得害率跟死亡率也高居不下。养殖人为了确保产量,不得不大量的使用药品及抗生素。而间接造成了水产品的重度污染及口感,肉质,外观等品质下降。在消费群体越来越注重食品卫生及健康的今天。这样的产品只会很快被市场淘汰。目前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产品。

原因在于很多目光短视,谋求暴利,无视消费者健康的经销商存在。问固城湖养殖基地。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正好避过了工业污染带。加上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全县50多万亩的养殖基地采取高度保护措施。自此至终保持着原生态状况。

大闸蟹知识:

秋到人间,菊花开放。

水族中的"旅行世家"螃蟹正是长得最成熟的时期。蟹

分为六等:一等是湖蟹,阳澄湖、嘉兴湖、固城湖为一等;二等是江蟹,如九江

、芜湖;三等是河蟹;四等溪蟹;五等沟蟹;六等海蟹。据专家测定,每100克蟹

肉中含蛋白蛋14克,铁13毫克,核黄素0。

71毫克,维生素A5960国际单位。除了

是名贵的美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南家有家叫做一品蟹家在大闸蟹饲养手法上也始终领先于同行。与目前大量采用饲料喂养的方法相比,我司始终采用小鱼,河虾,泥螺等大闸蟹原始食物做有机喂养。

产出的大闸蟹在口感上更见原汁原味。养殖基地的优良水质,更保证了大闸蟹在健康成长,甚少病害。我司在饲养过程中始终贯彻有机喂养,绿色食品,绝不含抗生素的原则,多广大消费者的健康认真负责。我司产品目前已获得CNAS CERTIFIED等国际有机认证。

目前已经被指定为国宴用品。并进入了香港及新加坡市场。

三、大闸蟹怎么养殖方法

大闸蟹是中国著名的水产品之一,以其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风味而备受推崇。大闸蟹的养殖方法非常重要,对于蟹苗的选购、饲养环境的调控以及健康管理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大闸蟹的养殖方法,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

1. 蟹苗选购

蟹苗的选购是大闸蟹养殖的第一步,选择优质的蟹苗能够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在选购蟹苗时,首先要选择健康、无病无虫的蟹苗。蟹苗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选择大小均匀的蟹苗,避免大小差异过大。

同时,蟹苗的品种也需要考虑,不同品种的蟹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一般来说,汉堡蟹是比较受欢迎的品种,因为其肉质鲜嫩、口感极佳。因此,在选购蟹苗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进行合理选择。

2. 饲养环境

大闸蟹对饲养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饲养环境的调控直接影响蟹的生长和养殖效益。以下是几个关键的饲养环境因素。

2.1 水质

水质是大闸蟹生长的基础,优质的水质可以促进蟹的健康生长。首先,要保证水质的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和更换水质。其次,要控制水质的温度和PH值,一般适宜的水温为25-30摄氏度,PH值为6.5-8。

2.2 水体氧含量

大闸蟹对氧气含量较为敏感,要保证水体中的氧含量充足。可以通过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或者定期更换水质。

2.3 饲料

合理的饲料是大闸蟹养殖的关键,不同生长阶段的蟹需要不同的饲料。一般来说,蟹苗期可以喂食破碎的小贝类或者鱼饵,青蟹期可以喂食鱼食或者虫类。同时,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浪费或者水质恶化。

2.4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水体中养殖的蟹的数量,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保证蟹的生长和养殖效益。一般来说,池塘养殖的密度为每亩6-10万只,箱式养殖的密度为每个箱子10-20只。

2.5 养殖设施

养殖设施是大闸蟹养殖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养殖设施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常用的养殖设施包括池塘、箱式养殖和流动床养殖等。养殖设施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水和防护措施,确保蟹的生长环境安全和舒适。

3.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大闸蟹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蟹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能够预防疾病和提高养殖效益。

3.1 疾病预防

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防疫工作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可以根据蟹的生长周期和饲养环境,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和药物使用方案。同时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2 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蟹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要根据蟹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同时,要定期清理饲养环境,避免饲料污染和滋生病菌。

3.3 生长监测

定期进行生长监测是了解蟹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记录蟹的体重、体长等生长参数,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

4. 养殖技巧

在大闸蟹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技巧也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4.1 种蟹选择

合理选择种蟹对养殖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要选择品种好、体型健壮的母蟹作为种蟹。种蟹的选取需要注意其外观、产卵能力等因素。

4.2 转塘养殖

转塘养殖是一种常用的蟹养殖方式,通过定期转移蟹的饲养塘,可以避免饲料池塘的污染和减少蟹的疾病传播。转塘养殖还能够提高蟹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4.3 科学投喂

科学投喂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蟹的需求和饲养环境,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和投喂量。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存储方式,避免饲料变质。

4.4 定期捕捞

定期捕捞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蟹的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捕捞时间和方法。同时要注意捕捞时的操作技巧,避免对蟹的伤害。

总之,大闸蟹的养殖方法需要考虑蟹苗选购、饲养环境的调控、健康管理以及养殖技巧。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才能提高养殖效益,赢得市场竞争力。

四、庭院养殖大闸蟹方法?

大闸蟹在庭院养殖时,可以使用一个较大、较深的容器来装大闸蟹,向容器中倒入没过大闸蟹壳的水,注意最好使用河水或者井水,自来水需将其放置在太阳下暴晒1~2天后才可使用,然后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养护。

大闸蟹属杂食性动物,在家中养殖时,可给其喂食一些小鱼、小虾、蔬菜等,每隔2~3天需给其换水一次,保持水质的清洁。

五、宜兴大闸蟹养殖方法?

步骤/方式1

大闸蟹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要选择远离市区、周围没有工厂、水资源丰富的位置搭建蟹塘,放干池水消毒暴晒后,注入新的池水,深度在2米左右,池塘的水温控制在20-25度。

步骤/方式2

大闸蟹养殖时,选择蟹壳颜色均匀、体型大小相似、四肢齐全的蟹苗,对蟹苗进行消毒后,选择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放养,放养时先适应池塘水温,养殖密度大约在每亩300只蟹苗。

步骤/方式3

大闸蟹是一种杂食动物,通常是昼伏夜出,在每天清晨5点和晚上8点分别喂食一次,春夏两季主要喂食植株饲料,搭配少量动物饲料,秋冬两季则是以动物饲料为主,搭配植物饲料。

步骤/方式4

养殖大闸蟹时需要定期换水,春季和秋季每隔15天换水一次,夏季高温水质容易浑浊,每周换水一次,换水量是池塘水的1/3,并且每天上午和下午都需要巡视。

六、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方法?

大闸蟹,需要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石头、细沙和水草。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螺蛳,净化水质,也可以给大闸蟹蟹充饥补充营养。平时可喂食红线虫、内脏等,需要控制食量和时间,需要常换水,同时保持定量的光照。

 

七、大闸蟹养殖条件和方法?

1.

养殖场地的选择,场地最好选在环境安静,有活水源头的池塘,水面五亩以上。

2.

种植好水草,水草以灯笼球草,鳜鱼草,水黑草漂浮生水草为主。水草的作用是便于脱壳的螃蟹躲藏,利用水草的摩擦协助蜕壳,防止被其他螃蟹及鸟类,吃掉刚蜕壳没有活动能力的软体螃蟹。

3.

池塘四周用围网围起来,围网高一米八,防止螃蟹外逃。

4.

螃蟹种的投放,购进纽扣大的蟹种,刚开始养,亩投放600只。

5.

螃蟹第一次蜕壳前几天和蜕壳后,需要亩投放螺蛳一百斤。以后在螃蟹蜕壳前后,都分别投放螺狮供螃蟹采食。随着螃蟹长大,要相应增加螺蛳的投放量,这是螃蟹快速长个且规格整齐的重要措施。

6.

在螃蟹蜕壳前两三天,每亩水面用茶粕十斤全池撒播均匀,直至蜕壳后停止茶粕投放,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加快螃蟹蜕壳速度和顺利蜕壳,不至于螃蟹在蜕壳中死亡。

八、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方法?

01

投苗准备

用拉网拦住防逃,杀菌消毒清塘时,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以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的目的。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 ,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02

种好水草

养殖大闸蟹,首先要种好水草,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主要以藻类为主。也可放入适量田螺。

03

合理放养

投放前要对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投放时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原则。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2米为宜;温度在20—25度最合适。

04

放养密度

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300只左右,这样使大闸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

05

日常巡塘

早上巡塘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好当天的饵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水色状况和池水变化;傍晚和夜间巡塘主要是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特别提示

10月份开始可根据成熟蟹陆续上岸的特点,于夜间捕捉剩余的河蟹。对起捕的河蟹应及时用水冲净淤泥后放入暂养箱中静养2小时以上,让其自行清除鳃部淤泥,防止窒息死亡。

九、人工养殖大闸蟹最好吃的方法?

大闸蟹的做法也有许多,常见的做法是清蒸,今天的做法更简单,5分钟出锅,比清蒸更好吃,今天这做法保持了大闸蟹原有的风味,怎么吃都不会腻,蘸上调味汁更有滋味,但大闸蟹寒凉,一次不可多吃哦!

1准备好食材:大闸蟹、蒜瓣、生姜。

2将大闸蟹用刷子刷洗干净,不用去掉绳子,否则大闸蟹乱爬不方便刷洗,一半生姜切成片,一半生姜切成末,蒜瓣去皮切末。

3锅中倒入适量水,加入生姜片将水煮开。

4水烧开后,放入大闸蟹,开始煮大闸蟹。

5将大闸蟹煮大约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

6加入鸡粉,再煮五分钟即可,汤里有很多蟹黄,加入了盐和鸡粉的大闸蟹汤也可以喝。

7将大闸蟹捞出后,去掉绳子,在碗中加入生姜末、蒜末、蚝油、海味点蘸仙露、醋调成汁,大闸蟹蘸着调味料吃更好吃。

十、大棚大闸蟹养殖条件和方法?

大棚大闸蟹养殖方法

(1)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左右放养蟹苗,每亩大棚池塘投放300只左右。

(2)在投放蟹苗前,对蟹体进行消毒,然后用围网围住一片水域,将蟹苗放入围网水域中,适应环境。30天过后,撤掉围网。

(3)放养时,池塘中的水深以1.5-2m左右为宜,温度以20-25℃左右为宜。                            大棚大闸蟹养殖条件。      池塘底部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每亩池塘使用100-125kg的生石灰全池泼洒,7天后过水,然后晒塘3-5天,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