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南养殖什么鱼?

155 2025-02-27 15:52 到农村去网

一、海南养殖什么鱼?

海南可以养殖海鱼和淡水鱼,海鱼有海鲤,白鲳,黑鲳,金鲳等,淡水鱼有鳗鱼,罗非,塘鲺,鳙鱼,草鲤鱼,泥鳅等。

二、桂花鱼海南可以养殖吗?

海南的水质和气候能养桂鱼。

桂鱼对水温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中国南北方的水系里均有分布。桂鱼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层,特别喜欢藏身于水底石块之后,或繁茂的草丛之中。秋冬水温低的季节,则潜身于深水处越冬,等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靠近岸水草丛中寻觅食物。鳜鱼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一般卧于石缝、树根、底坑中,活动较少。鳜鱼吃食时十分仔细,吞下鱼、虾以后,会吐出鱼刺和虾壳,只把肉留在腹中。这种独特的特点,在其他食肉鱼类中是不多见的。

三、海南三文鱼养殖基地?

三文鱼的主产地在日本、俄罗斯、挪威、美国和加拿大等高纬度地区。国内的三文鱼主要产地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及松花江上游一带。目前国内的最大三文鱼养殖场在青海省共和县龙羊峡水库。三文鱼的养殖条件:清澈干净的水源、较低的水温、合理的喂食和合理投放鱼苗。

四、海南脆皖鱼的养殖方法?

1、鱼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建好守塘鱼屋及饲料仓库,并加固防止漏水,不损坏饲料。建好投料篷台,因投喂鱼时间长,需作好备雨备晒设施。塘中养鱼、塘埂周围种象草,节约开支、补充青饲,提高鱼品质,减少药品,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目的,清塘消毒。

2、鱼塘干塘除杂,经曝晒30d,蓄水0.5m后,667m2用150kg生石灰彻底清塘。水质为无污染、无异色、无异臭、无异味的水库水及山水。含氧量在4mg/l以上为佳,pH值为7.0~7.5。

3、在投饵过程中,遵循“四定”投喂的原则,日投2次,投饵时间一般在10:00和18:00。日投量一般以估算的鱼体重的2%~3%为依据,在投喂时观察投料后1h残饵的情况灵活决定,既要保证鱼能吃得饱又不至于暴食和饲料浪费。在高温季节,看塘水色情况换水,使水质清新、鱼抢食。

4、投喂的蚕豆必须经过浸泡催芽,把蚕豆催出笑芽后经过冲洗干净无臭味才投喂,催芽时间与投喂时间衔接起来,以不断食为好。投喂催芽蚕豆,鱼肯食,易消化吸收,转换率高,鱼长速快,肉质鲜味,肌肉变脆。

5、通过调节池塘的水环境,使环境因子保持生态平衡,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适合鱼类生长发育,使鱼类不发病或减少发病。并做好防治工作,一般用0.8mg/l的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或三氯异氰尿酸0.4mg/l或二氧化氯0.2mg/l,每月1次,3种药物交替使用。

6、巡塘以检查进出水口是否完善,有无漏洞,观察鱼活动是否正常,以及生长和水质变化情况;严格看守,防偷防盗,减少人为因素对项目试验影响。不定期抽样检测鱼的体重,以此估计鱼的总重量便于掌握投饵量。

五、海南淡水养殖金黄色鱼是什么鱼?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

六、在海南能养殖黄骨鱼吗?

黄骨鱼是一种淡水底层鱼类,养殖黄骨鱼需要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骨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因此,海南的气候条件适合黄骨鱼的养殖。

七、海南比较贵的养殖鱼有哪些?

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不仅仅味道鲜美,生长速度也快,能够耐低氧的环境,抗病能力强,外观也十分漂亮。不仅仅能当作观赏鱼,食用价值也非常高,是养殖业的新品种。

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锤形,最容易分辨的是它的特侧各有8条黑色纹身,胸鳍为淡黄色,腹鳍、背鳍尾鳍都有黑色条纹,为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食用水域内浮游生物,枝角类、水蚯蚓等,在野外生存的淡水石斑鱼靠捕食其他小型鱼类、虾类为生,性情凶猛。养殖的石斑鱼,通过驯化主要食物为人工合成饲料。

八、海南黄花鱼有养殖的吗?

没有啊,没有养殖的,这么大的海都是野生的。

九、细鳞鱼怎么养殖,细鳞鱼的养殖周期多长,细鳞鱼养殖成本和利润?

自己做个调研, 可以用这个计算思路自己核算一下自己比较看好的养殖品类的收益

骑行五湖四海: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以上为2012年兔子的价格: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说明:1、种兔从进场到繁殖出栏商品兔的繁殖率在各阶段的效益分析,各阶段耗料成本分析。

2、销售价格按6.5元/斤计算。

3、饲料成本按1.2元/斤计算。

4、表中未计算人工成本。兔粪销售收入部分未计入效益。

十、海南的黄花鱼是养殖的吗?

黄花鱼能人工养殖。 黄花鱼经过多年研究,1990年开始批量育苗,商品鱼养殖从1992年开始不断扩大规模,产量逐年增加,养殖省份从福建开始,并向浙江、广东,海南等省辐射,养殖方式从网箱养殖向池塘养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