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的回鱼多少钱一斤
淡水鱼类的养殖已经成为了现代养殖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其中回鱼在其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许多人一直对如何养殖回鱼以及回鱼的价格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养殖回鱼的相关知识,以及回鱼的价格局势。
什么是回鱼?
回鱼,又称为回族鱼,属于淡水鱼类中的一种。它生活在我国南方水域,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的湖泊和河流中。回鱼体型较小,呈长而扁平的形状,身体呈灰黑色,鳞片较小。
回鱼的养殖技术
回鱼的养殖技术是一门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学问,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成功。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养殖技术要点:
1. 场地选择与准备
回鱼适宜生活在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环境中。因此,在进行回鱼养殖前,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水域,同时做好场地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草、修复池塘等。
2. 繁殖与孵化
回鱼的繁殖主要通过人工控制进行,以达到最佳的繁殖效果。通常采用人工刺激的方式引发回鱼的繁殖行为,然后将卵子收集起来进行孵化。孵化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水温、水质等因素。
3. 饲养与管理
回鱼的饲养与管理是养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合理的饲料配比、科学的投喂方法以及定期的检查与清理都是确保回鱼健康成长的关键。此外,还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与调节,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回鱼的价格局势
回鱼作为一种美味可口的淡水鱼类,市场需求一直较为旺盛。回鱼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养殖成本、市场供需情况、地域因素等。
在我国,回鱼的价格因地域而异。一般来说,回鱼的养殖成本较高,因此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根据运输成本、市场需求以及种类等不同因素,回鱼的价格也有所浮动。
1. 养殖成本
养殖回鱼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养殖过程中,需要购买合适的养殖设备和饲料,进行繁殖与孵化操作,同时还需要对场地进行维护和管理。这些都是养殖回鱼所需的成本。
2. 市场供需情况
市场供需情况是影响回鱼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市场需求大于供应量,回鱼的价格往往会上升;相反,如果供应量过剩,价格可能会下降。因此,养殖者需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以适应市场变化。
3. 地域因素
回鱼的价格在不同地区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回鱼在产地的价格相对较低,因为省去了运输成本;而在远离产地的地方,价格往往会上涨。此外,地域差异也会影响到回鱼的销售情况和市场竞争程度。
总的来说,养殖回鱼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精力,但由于市场需求较高,回鱼的价格一般较为稳定。同时,合理的运营管理和市场调研也是确保回鱼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结语
养殖回鱼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事业,但也是一项能够带来稳定收入的投资。通过掌握回鱼的养殖技术和了解市场价格情况,养殖者可以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成功。相信未来回鱼养殖业的发展会更加繁荣,给养殖者带来更多机遇和利益。
二、红烧回鱼
尊敬的读者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道美味的传统菜肴——红烧回鱼。
红烧回鱼是一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湘菜,以其独特的味道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享誉中外。它将回鱼与红烧汁相融合,既保持了鱼肉的鲜嫩口感,又让汤汁入味鲜美。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制作红烧回鱼。
食材准备
为了制作一道正宗的红烧回鱼,我们需要准备以下食材:
- 回鱼:一条活的鲜鱼,约500克。
- 姜:适量。
- 葱:适量。
- 料酒:适量。
- 盐:适量。
- 生抽:适量。
- 老抽:适量。
- 白糖:适量。
- 鸡精:适量。
- 清水:适量。
- 食用油:适量。
步骤指南
制作红烧回鱼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鱼的处理
将鱼处理干净,去除内脏和鳞片,切成合适大小的块。
步骤二:腌制
将鱼块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料酒、盐、生抽、姜末,腌制片刻,使鱼块入味。
步骤三:炸制
热锅冷油,将鱼块放入锅中,小火慢炸,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捞出备用。
步骤四:调制红烧汁
取一炒锅,加入食用油烧热,放入葱姜爆炒,炒出香味后捞出葱姜,加入适量的料酒、生抽、老抽、白糖、鸡精、清水,煮开后关小火熬制成红烧汁,待用。
步骤五:炖煮回鱼
将炖锅加热,将炸好的鱼块放入,倒入调制好的红烧汁,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待汤汁煮开后改小火炖煮片刻,让鱼块更加入味。
步骤六:出锅
当汤汁浓郁时,将红烧回鱼装盘,撒上葱花,即可享用。
小贴士
1. 制作红烧回鱼时,应选择新鲜、肥美的回鱼,这样制作出的菜肴口感更好。
2. 炸制鱼块时,不宜用大火煎炸,以免鱼肉变硬。
3. 红烧汁的调制需要注意火候,熬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或糖发黑。
4. 炖煮回鱼时,火候要适中,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鱼肉烂糊。
红烧回鱼的制作虽然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好每个步骤的技巧,就能够制作出一道美味的传统菜肴。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享受红烧回鱼带来的美味!
三、鮰鱼的做法红烧回鱼
鮰鱼的做法-红烧回鱼
鲮鱼,又称回鱼,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淡水鱼类。它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红烧回鱼的制作方法。
所需食材:
- 鲮鱼:一条(约500克)
- 生姜:适量
- 大葱:适量
- 料酒:适量
- 红糖:适量
- 酱油:适量
- 盐:适量
- 清水:适量
- 食用油:适量
步骤:
- 将鲮鱼洗净,切成段。
- 姜切片,葱切段备用。
- 热锅加入适量的食用油,烧热后加入姜片和葱段煸炒出香味。
- 将鲮鱼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
- 加入适量的料酒,炖煮片刻,去腥味。
- 倒入足够的清水,放入红糖、酱油、盐,煮沸后改小火慢炖。
- 慢炖30-40分钟,让鱼块入味,出香味。
- 关火,捞出鲮鱼块,装盘。
- 将剩余的汤汁煮浓,然后浇在鱼块上。
小贴士:
1. 在炖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糖、酱油和盐的用量。
2. 煮鱼时,可以加入一些喜欢的调料,如香菜、蒜末等,以增加口感。
3. 如果喜欢口感更加酥脆的鱼皮,可以在煮熟后将鲮鱼块沥干,在适量的食用油中再次煎炸。
总结
红烧回鱼是一道具有浓郁鲜美味道的家常菜品。通过使用红糖和酱油,使得鱼肉吸收了浓郁的香甜味,口感鲜嫩且多汁。制作过程简单,即使是厨艺菜鸟也可以轻松完成。红烧回鱼是一道值得尝试的佳肴,无论是家庭日常餐桌还是宴请宾客都是非常适合的。快来动手试试吧,一定会让您的家人和朋友们大饱口福!
四、细鳞鱼怎么养殖,细鳞鱼的养殖周期多长,细鳞鱼养殖成本和利润?
自己做个调研, 可以用这个计算思路自己核算一下自己比较看好的养殖品类的收益
骑行五湖四海: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以上为2012年兔子的价格: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说明:1、种兔从进场到繁殖出栏商品兔的繁殖率在各阶段的效益分析,各阶段耗料成本分析。
2、销售价格按6.5元/斤计算。
3、饲料成本按1.2元/斤计算。
4、表中未计算人工成本。兔粪销售收入部分未计入效益。
五、回鱼怎么养
回鱼怎么养:养鱼新手必看指南
回鱼,又称锦鲤,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观赏鱼之一。其绚丽多彩的鳞片和独特的形态,使得养鱼爱好者们趋之若鹜。不过,回鱼的养殖并不简单,需要注意许多因素,才能让它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回鱼的基本养殖知识,帮助您成为一名合格的回鱼饲养者。
1. 准备养鱼设施
在开始养鱼之前,首先需要为回鱼准备一个适合的鱼缸。鱼缸的大小应根据回鱼的数量来确定,一般建议每条回鱼至少占据5加仑的水容量。确保鱼缸具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们自由游动。
在选择鱼缸材质时,玻璃或亚克力鱼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们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此外,鱼缸需要配备过滤系统以保持水质清洁,并使用恒温器来保持水温稳定。
2. 维护良好的水质
水质是回鱼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确保水质清洁和稳定对回鱼的健康至关重要。要维持良好的水质,需要进行以下几项操作:
- 定期更换水:每周至少更换25%的水量,以将过多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清除。
- 水质监测:使用适当的水质测试工具监测pH值、氨氮和硝酸盐等参数,确保水质在合适的范围。
- 过滤系统维护: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系统中的滤材,以保持其正常运作。
- 合适的水温:回鱼适应温度范围为摄氏18-26度,使用恒温器来保持合适的水温。
3. 提供适当的饲料
回鱼是杂食性鱼类,它们可以吃鱼食、昆虫、甲壳类动物等。为了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应提供多样化的饲料。
在选择鱼食时,可以给回鱼提供高质量的颗粒饲料或鱼片。同时,也可以给它们添加一些活饵,如蚯蚓、蜗牛等,以增加饲料的丰富度。请注意,不要过度喂养,以免污染水质。
4. 保持良好的环境
回鱼是敏感的观赏鱼,它们需要一个干净、安静、舒适的环境来保持健康。以下是一些保持良好环境的建议:
- 适当的照明:回鱼需要12-14小时的光照,提供适当的照明设备来模拟日夜变化。
- 避免过度捕捉:过度捕捉会导致回鱼紧张,应尽量避免频繁捕捉。
- 适宜的水流:回鱼喜欢适度的水流,可以通过水泵来模拟自然水流。
- 合适的鱼群:回鱼是社交性鱼类,最好养殖一群回鱼来保持它们的健康和行为正常。
5. 预防疾病
回鱼可能会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白点病、细菌感染等。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饲料质量:选择新鲜、高质量的饲料,以提高回鱼的免疫力。
- 隔离新鱼:将新购买的鱼隔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
- 定期检查:定期观察回鱼的外观和行为,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 医治疾病:如出现疾病,应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务必注意遵循使用说明。
回鱼的养殖需要耐心和细心,但只要您掌握了基本技巧,就能让它们健康地成长。希望这篇养殖指南能帮助到养鱼新手,并与大家共同分享回鱼养殖的乐趣。
六、斑点叉尾{鱼回}池塘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斑点叉尾回的苗种培育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管理基本相同,放养前要彻底清塘、培肥水质。由于该鱼喜欢集群摄食,不宜稀养速成。
1、鱼苗培育:为了提高成活率,斑点叉尾回鱼苗下塘前最好在水泥池、网箱等暂养3—5天,这段时间可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鱼苗下塘每亩放8—10万尾,经15天左右可达3.5厘米左右,成活率一般可达80%。此时应分疏进行育种培育。亦可在流水水泥池或鱼池中用网箱培育,经10—15天长至2厘米以上,再转入池塘培育鱼种。水泥池深1.2米,容积1立方米,流量25升/分,可放养幼苗2万尾左右,投喂配合粉状饲料(含粗蛋白35%—40%)及部分天然饵料。投喂时将粉状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入池中。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左右。若水泥池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刚孵出的仔鱼,经20—25天培育即可达3—4厘米规格。若要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时,此时要分疏,每平方米放200—250尾为宜。
2、鱼种培育:每亩放3厘米左右的斑点叉尾回鱼种3万尾左右,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30%—32%),投饲量5%—8%。待鱼种长至10厘米规格时再分池,此时每亩放养量5000—8000尾。一般饲养100天体重可达50克以上,然后进入商品鱼饲养阶段。鱼种培育池可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以控制水质。
3、并池越冬;斑点叉尾回能自然越冬,可并池,也可转入网箱越冬。池塘冬养每亩放50克左右鱼种1—1.5万尾。冬养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和水温高低掌握是否投饵。水温10℃以下不可投饵,10℃以上可少量投饵。管理同家鱼种越冬。
(二)成鱼养殖:斑点叉尾回适应性强,即可单养,又可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工厂化集约养殖和家庭式小水体养殖等。
1、池塘单养:单养可利用一般池塘,全年均可放种,但以春季放种养殖效果最好。鱼池经清整消毒后,每亩放养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鱼种800—1000尾,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平均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每亩产750—1000公斤。鱼种放养要求规格尽可能一致,同时每亩搭配同规格或稍小的鲢50尾,鳙30尾,有利于控制水质。
采取捕大留小或轮捕轮放方式后,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当部分个体达500—750克时可轮捕上市。
饲料最好用,含粗蛋白25%—28%,也可直接投喂花生麸、豆饼等,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进行。日饵量在放养初期为鱼体重的3%—4%,个体达500克可降为2%—3%。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天气、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自定投饵。另外,还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浮头。平时应经常注水,排灌不便的池塘应配增氧机。
2、池塘混养:斑点叉尾回可同我国饲养的鱼类,如鲢、鳙草、鲂等鱼混养。但由于其性温和,食性与鲤、鲫鱼,基本相似,抢食不如鲤、鲫鱼,故不宜与之混养。混养每亩放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400—500尾,同样规格的鲢、鳙、草、鲂等鱼450尾左右。加强投饵和水质管理,可获较高产量和较好经济效益。
3、高产成鱼塘套养:在不减少其他鱼类放养的情况下每亩套入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50—100尾。适当增加投饲量,并搞好水质管理,防止缺氧浮头。一般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套养斑点叉尾回的池塘应考虑调整鲤、鲫鱼的搭配比例,以少为佳。
水质过肥,排灌不便,养殖经常浮头的池塘,如无增氧设备,不宜养殖斑点叉尾回。
4、:斑点叉尾回虽为底层鱼类,网箱中饲养的鱼经过驯化,可大部分上浮抢食。采用常规,投喂,可取得高产高效。
(三)病害防治
斑点叉尾回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食盐。和不宜为斑点叉尾回的全池遍洒治疗药物。此外亦不宜作为斑点叉尾的浸洗药物。
斑点叉尾回虽抵抗力强,疾病少,但管理不善也会导致、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烂鳃病等发生。尤其早春鱼体受伤易发,因此操作应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预防。各病治疗方法如下:
1、:
(1)10ppm溶液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2.5—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种30—。
(2)3%—4%的食盐浸洗5分钟;或0.5—0.6的食盐浸洗1小时以上。
(3)浓度各为0.04%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在密网箱内浸洗2—4天。
(4)每亩用菖蒲2.5—5公斤,拌食盐0.5—1公斤,如人尿2—5公斤,捣碎拌和后全池泼洒。
2、小瓜虫病:
(1)0.2—0.4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小时;或20—2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20分钟,隔天再洗1次。
(2)0.03ppm溶液浸洗2小时,治疗甚佳。但此法不宜全池泼洒。
3、孢子虫病:尚无有效疗法,要注意预防,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
4、烂鳃病:
(1)用0.03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2)每100公斤鱼用呋喃唑酮35克制成药饵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
5、三代虫病:
(1)25ppm福尔马林药浴;
(2)0.5—0.7ppm硫酸铜药浴。
6、车轮虫病:
(1)0.8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15分钟后注入新水。
(2)福尔马林25ppm药浴30分钟。
7、肠炎病:每50公斤用呋喃西林粉剂2克拌饲料投喂,连续3天即可治愈。
8、蛭病:除彻底消塘消灭水蛭外,水蛭多的池塘可用一只腐烂的猫尸体放于进水口,气味随水入池,可驱赶和杀死水蛭。
(四)活体运输
斑点叉尾回的运输极为方便,10厘米的鱼种在100—500尾/袋的密度下,长达15小时死亡。1989年新疆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采用一层湿纱布(实际3—4层)一层鱼(后备亲鱼和亲鱼)装在塑料桶内运输,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成活率100%。
七、回农村养殖什么好??
可以考虑小龙虾养殖,目前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市场消费等都在催生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优势:1、投入回报率高,小龙虾养殖成本5-8元/斤,卖价15-35元/斤,回报率高达200%以上;2、资金周转块,养殖2-3月即可快速回本甚至盈利;3、市场需求火爆,目前国内小龙虾缺口至少100万吨的空间,供不应求;4、产品供应商多样化,商场、餐馆、酒店、烧烤等。5、养殖不复杂,上手快。
八、有没有专家知道回鱼的具体养殖方法?
是鮰鱼吧,为鲶鱼的一种。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该鱼为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和大型藻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各种配合饲料都能摄取,尤其喜食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由于其生长速度极快,所以在不同养殖时期,饲养管理必须相应跟上,才能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 一、亲鱼培育期 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龄~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亩~5亩,每亩放养60尾~80尾亲鱼,约150公斤~200公斤,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这既是亲鱼怀卵的物质基础,又能使亲鱼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因此需适量投喂一些饲料。产前培育最为重要,即在开春后加强投喂,精心管理。首先将池水换去一部分,加注新水,水温上升后,亲鱼摄食日渐旺盛,因此要逐步加大投喂量,并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内脏、小鱼虾等。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二、鱼苗培育期 鱼苗出膜后2天~3天便可进行暂养。暂养池以面积1平方米~2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好,每平方米可暂养鱼苗1万~1.5万尾。池内需有微流水,2天~3天后要投喂些适口饲料,以轮虫最好,不足时也可投喂人工粉状配合饲料。鱼苗经5天~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面积较小的土池培育,水深0.7米~1米,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鱼苗下池前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洗浴10分钟~20分钟,进行消毒。流水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苗8000尾,土池每亩放苗5万~8万尾。鱼苗下池后2天~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一般不需投饵,以后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日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宜。整个鱼苗饲养期间,要经常注入新水,进水都要过滤,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大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体长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 三、鱼种饲养期 这个阶段是将夏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将其培育为大规格和体质健壮的鱼种。鱼种池以3亩~5亩为宜,水深1.3米~1.5米。放养方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亩放夏花6000尾~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混养亩放夏花1000尾~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草鱼夏花1000尾~1200尾。通常以混养方式为好,因为鲢鳙鱼主食浮游生物,与鮰 鱼种混养既可避免池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影响水质,又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加鱼种总产量。饵料以人工饲料为主,兼施少量有机肥。饲料应加工成细颗粒状,含粗蛋白量在35%左右,日投量一般为鱼体总重的3%~5%,上、下午各投喂1次。饲养期间要注意适量注水或换水,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 四、成鱼饲养期 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目前主要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1.5米~2米为宜。既可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较好。适宜于与斑点叉尾鮰 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在养殖中,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对鮰 鱼的生长很重要,国内外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饲料配方。我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粗蛋白含量在25%~35%之间。饲料最好加工成沉性和浮性两种颗粒,当水温在15℃以上时,投喂浮性饲料;水温低于15℃时,投喂沉性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即上、下午各1次,投饵范围应尽量扩大些。每天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率。斑点叉尾鮰 对低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止浮头和泛池,要经常更换池水,以保持清新的水质,鱼池中水的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斑点叉尾鮰也可以用网箱养殖,常采用二级放养。第一级从10厘米长养到尾重150克,第二级从150克养到750克~1500克,也可以直接从50克的鱼种养至成鱼。8厘米~10厘米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350尾/平方米~400尾/平方米,150克重鱼种养殖密度为150尾/平方米~250尾/平方米。斑点叉尾鮰 性情温驯,有集群习性,易于捕捞,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或轮捕轮放。 另外,斑点叉尾鮰疾病较多,尤以病毒性疾病危害较大,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除注意常规消毒外,还要坚持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肠道败血症是其常见病,各种规格鱼均易感染,可采取每100公斤饲料中加0.18公斤土霉素投喂治疗。此外,口丝虫病和小瓜虫病是由口丝虫和小瓜虫寄生鱼体皮肤及鳃组织引起的,防止这些寄生虫应在放种时用8克/平方米硫酸铜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
九、回鱼怎么做?
鮰鱼,菜谱上一般简写“回鱼”。学名长吻鮠,是鲶鱼的一种。
鮰鱼还有其他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鱼体态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一般多为2-4公斤。
鮰鱼的鱼肉非常的鲜美,其功效有:消肿利尿、健脾胃。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可以增强抵抗力。
相传,苏轼吃了久负盛名的湖北石首鮰鱼,听闻石首民谣:"鮰鱼石首有,名字叫石首,白天栖石洞,晚上戏回流"后,赋诗《戏作鮰鱼一绝》 "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细腻肥美,鱼肉无刺;有河豚的鲜美味道,无河豚的毒素。
鮰鱼被誉为淡水中的上品,与刀鱼、鲥鱼被称为长江三鲜之一。其做法有:红烧鮰鱼、香烤鮰鱼、剁椒鮰鱼、酱汁焖鮰鱼、豉汁蒸鮰鱼,也可以用来做酸菜鱼、水煮鱼。
其中,豉汁蒸鮰鱼的味道最佳。
豉汁就是豆豉,豆豉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还有种特殊的香气,能增加食欲,也促进营养的吸收。鮰鱼本身肉质细嫩又肥美,若兼顾营养与鲜味,最佳烹饪方法就是清蒸。
鮰鱼拌上豉汁蒸熟后,风味独特。豉香混合着鱼香,令闻者口舌生津,忍不住夹起鱼肉塞入嘴里。那肉质细腻的口感,还有鱼香融入豉香的味觉,令你一口接一口,欲罢不忍,欲罢不能。
以上是我第一次吃豉汁鮰鱼的感觉,吃完再也忘不了。
我们观看那条鱼的制作过程。
只见,那条鱼的鱼麟和内脏收拾干净后,师傅将鱼头两腮下部,相连的部分劈开,将鱼头趴在盘子里。
再将鱼沿鱼腹中间的主刺切开,后将鱼身两侧每隔2厘米左右切开。
在盘子中摆放葱丝姜丝适量,将备好的鮰鱼摆放在盘子中。
将豆豉塞进上述鮰鱼切开的鱼肉缝隙中,塞满并尽量均匀。
最后将鱼背上放满豆豉。
上锅开蒸。
鮰鱼刚上桌,我们就闻到了浓浓的豉汁香,口水在舌尖翻滚,顾不得鱼肉烫,几个人就开始争抢了。
香!鱼肉细腻鲜嫩,经过发酵的豉汁散发特有的醇香,刺激得胃口大增,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而豉汁的味道虽特殊,但并未掩盖鱼肉的鲜香,反而相得益彰。
奇特的是,如此鲜嫩的鱼肉,居然没有刺,有多少人想吃鱼,望鱼刺而却步?又有多少人想吃河豚,望河豚有毒而生畏?
只有鮰鱼,既有河豚的美味,又无毒无刺,真正担得起苏轼的赞美: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
而让鮰鱼的美味发挥到极致的,当属 豉汁蒸鮰鱼。
十、吃养殖鱼安全吗?
我很好奇,为什么社会的印象养殖的比野生的不安全?不光是鱼,所有动物乃至植物都一样,养殖是在人工可控环境下培育长大的,极少寄生虫+极少疾病+基本不存在污染的食物饮水,还不说千百年来的选种优化,只是潜在风险是可能存在违规用药,难道还比不过自然野生寄生虫+传染病+高度污染的食物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