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叉尾鮰养殖?

285 2025-03-01 08:39 到农村去网

一、叉尾鮰养殖?

鱼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

鱼苗下塘前先喂食,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以及成活率。传统方法是将鸡鸭蛋煮熟,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可肉眼见鱼体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

二、叉尾鮰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可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养殖,但地表水往往优于地下水。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为26-28℃,水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斑点叉尾鮰越冬时,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适量投喂饲料。产前培育也是很重要的,要在开春后加强投喂并精心管理,饲料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等情况来决定。

三、叉尾鮰养殖投饵率?

叉尾鮰的投饵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不同的投喂。一般来说,鱼苗期的投饵率较高,随着鱼体的生长,投饵率逐渐降低。

具体的投饵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包括鱼的种类、生长阶段、水温、水质等因素都会影响投饵率。建议咨询专业养殖户或者水产养殖专家以获取准确的投饵率。

四、斑点叉尾鮰养殖分析?

饲料斑点叉尾鮰属于摄食性鱼类,在实际生产中,应选用全价配合饲料,并采用合适的投喂技术,以保证稳产高产。成本投入大概在2万左右,亩效益大概在10万元左右。

五、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养殖叉尾鮰,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们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保持在10℃以上。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到慢慢长大后可以采用混养形式,增加鱼种的总产量。

六、美国斑点叉尾鮰养殖周期?

点叉尾鮰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年进行鱼种培育,将乌仔或夏花鱼种培育成规格75~100克的鱼种;每二年进行成鱼养殖,将规格75~100克的鱼种养成体重500~750克的商品鱼。

七、12月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1、 池塘选择  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应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场所建造,斑点叉尾鮰正常生长要求的溶氧为3mg/L以上,溶氧若大于5mg/L时生长良好,溶氧低于5mg/L时生长缓慢,且饲料系数大。因此,进排水不便的池塘需配备增氧机,否则不宜养殖该鱼。池塘底质以壤土为好,养殖水深1.5-2m。  

2、 放养前准备  A、清淤消毒老池塘  要先将池水放干,把池底过多的淤泥清除出塘外。亩放生石灰l00kg或者用30ppm的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后晒塘两个星期。晒塘期间修好进排水闸,以利养殖期内及时换水。  B、肥塘过滤进水  使池水深60cm,亩施有机肥100kg或化肥(尿素等)2ppm,逐渐加水到1.5m。如果投放40g/尾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亦可以不肥塘,晒塘后直接进水至1.5m,把池水的pH值调至6.5-8.0即可投放鱼种。  

3、苗种放养   为缩短养殖周期,做到早放养、早上市,池塘单养斑点叉尾鮰宜放养10-20cm的大规格鱼种,一般每亩放养1000-1500尾。鱼种选择要求规格一致、体表无伤、活力强。鱼种下塘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消毒。  

4、饲料投喂  A、 饲料的选择  前期如果是放养的水花,则选择通威110粉料,投喂一周左右。  当个体长至10-25g时可选用粒径为 1.0mm的颗粒或者破碎料110饲料。  当个体长至50-150g就可以转为粒径为 2.0mm的168饲料。  当个体长至150-500g可使用转为粒径为 3.0mm的168饲料。  当个体长至500g以上则用5.0颗粒,直至鱼体上市。   投喂量在放养初期为鱼体重的3-4%,个体重达500g后为2-3%。  

B、 投喂方法  斑点叉尾鮰喜欢弱光摄食,故投喂时间应选在黎明及黄昏。斑点叉尾鮰有群聚特性,通过驯食,可按“四定”方法(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5、日常管理与防病  为避免养殖后期因池水过肥而形成“水华”,每亩池塘应搭配放养白鲢60尾,花鲢40尾。当鱼个体重达250g时,每晚9时至次日凌晨4时应有微流水通过池塘,水源不便的池塘应启动增氧机,以保证池水溶氧含量。斑点叉尾鮰具有抗病力强的特点,因此只要管理好水质,一般不会发生疾病。养殖中后期,每半个月投喂药饵3-5天,药饵用大蒜素和VC拌饲制成,不但可增强斑点叉尾鮰的抗病能力,还可促其生长。 

6、收获  斑点叉尾鮰个体重达600-1000g之间市场售价最好。当个体重达600g即可陆续起捕上市。一般用拉网捕捞,捕大留小。池底平坦的池塘一般第一网起捕率达70%以上,高者可达90%。捕前10小时应停止投喂。

八、斑点叉尾鮰养殖多久能上市?

斑点叉尾鮰养殖5个月左右就能上市了。

斑点叉尾鮰属于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摄食方式,体长10厘米以下幼苗期的斑点叉尾鮰以吞食和滤食并用的方式进食,10厘米以上则以吞食为主,滤食为辅。

九、叉尾鮰养殖需要多少增氧?

养殖鱼塘水体的溶氧量在4.5mg/L以上、网箱在6mg/L以上为宜。当溶氧>2.5mg/L斑点叉尾鮰可以正常生活;当水体溶氧<0.8mg/L时,斑点叉尾鮰开始出现浮头。孵化要求溶氧>6mg/L。国家标准规定:水体溶氧不得低于3mg/L,适宜溶氧在5mg/L以上。仅供参考。

十、叉尾鮰鱼苗养殖技术?

1、鱼塘条件

鱼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塘埂坚固,不渗不漏。鱼苗下塘前先抽干池水,挖去塘底淤泥,晒塘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或渔安宝)75kg~100kg/亩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鱼苗放养前10天,应投放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鱼塘底质而定,一般100~500Kg/亩),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2、适时下塘

鱼苗下塘前,注意观察鱼苗能独游;只有当鱼苗发育到鳔充气,能自由游泳,能摄食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过早下塘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若是长途运输的鱼苗,可以先搭小网箱把鱼苗放进去暂养后再下塘,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时间比较长,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高,可以先暂养半小时左右,并在箱外划动池水,以增加箱内水体溶氧,让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等暂养箱中的鱼苗能集群在网箱内逆水游动,方可下塘。

3、饱食下塘

鱼苗下塘前先喂食,可以有效提高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以及成活率。传统方法是将鸡鸭蛋煮熟,然后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可肉眼见鱼体有一条白线,方可下塘。

4、饲料投喂

鱼苗刚下塘4~5天不投喂饲料,摄食塘中的浮游动物,当鱼苗长到4.5cm以上时,开始逐渐投喂配合饲料。投喂初期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刺激鱼苗,然后撒一小把饵料,每隔半分钟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20分钟,每天2次驯食,持续4~7天,即可使斑点叉尾鮰养成群体摄食习惯。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蛋白质含量应为40%左右。

5、日常管理

要求PH值6.5~8.3,溶氧大于3mg/L。饲养期间每隔7~10天换注新水1次,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加深至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