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剪夜来香大苗养殖多久开花?
修剪夜来香大苗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般5月份播种,8月就能开花了。其花为聚伞花序腋生,一般有30朵左右。花序梗的长度在5-15毫米左右,外面有微毛。它的花冠为黄绿色,呈高脚碟状,花冠为筒形。另外,它的花虽然香气浓郁,但对健康不利,所以不要放在卧室中。
二、河虾苗养殖过程?
1、场地:养殖河虾需要建造深度在2米左右的虾池,养殖前需用生石灰将虾池消毒,并且还需要在底部加上少量的淤泥。
2、虾苗:选择健康的虾苗,投放前需将虾苗消毒,然后选择晴天的时候将虾苗放在水池中。
3、管理:虾苗投放密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河虾的生长,天气炎热的时候,需要打开增氧机。
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一个月之后,可以在养殖池里投放适量的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注意投喂量不宜过多,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每天2~3次即可。
三、辣椒苗养殖方法?
1、辣椒种植时间:朝天椒适宜在春天或者盛夏栽种,最好播种期在3-7月,全国各地也可以根据曾经的气侯状况做出适当调整。像广东地域温度比较高,基本可以全年度栽种。
2、播种:可以不催牙,立即栽种,将种籽全埋,浇一次透水,平常水水渗灌,维持土润,等候出芽就可以了;若催牙,其实就是种籽催出白根后再种。通常情况下,栽种后,7-14天中间就会出齐苗。
3、定植:朝天椒根茎较差,定植时以沟栽或平栽最合适,初定植时不适合掩埋,应浅填土,随其发展逐渐松土。辣椒的株形紧密,能够稀植,一般植株间间隔在30-45cm,行间距50-60cm。
4、液肥管理方法:在定植的时候要注意浇一次水,直到缓根后再浇一次水,然后一直等它挂果后再进行浇灌就行了。上肥一般融合浇灌开展根外追肥,每过7-10天去0.1%的尿素溶液加0.3%的磷酸二氢钾和0.1%的磷酸二氢钠混匀匀称喷洒,肥液随配随时使用。
5、间苗:当小苗嫩叶平整之后一定要间苗,将太密拥挤、得病的、扭曲的和涨势不良僵苗拔掉,间苗后再进行填土固根。环境温度管理方法 25度—30度,为了维持相对较高的土壤温度,大树移植前10天逐渐降低棚柔和操纵注水,以减少移殖的缓根时长。
6、分苗移殖:小苗长到4-5片出叶前进行分苗移殖,按7x7 公分的穴距栽种,每穴2株—3株,穴间遮盖配好的苗期细土,填冲。
7、中耕锄草:定植存活后,立即浅中耕一次。植株开始生长发育,主要中耕一次。植株封行之前,再中耕一次。中耕融合锄草和松土。
8、肥水管理:定植后应抢大晴天追肥提苗肥,每一次使用量不可以过多或太浓,不然易导致旺长,延迟开花结论。当等一、二层着果后,要追肥比较多化肥,推动果子成长。果子开始采收后,更规定土壤层有足够液肥,植株才可以正常生长和效果。若是在浇灌后土壤层未舒爽之前就然后下雨,枯叶和死株状况就会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波动至寒露这段期间最为突出。因而,在浇灌时,一定要根据天气预告确定灌溉时间。注水深层不超出畦沟的四分之三最合适,并且要在夜里或清早开展,并且急灌急排。
9、采收和留种:做为生鲜的,大多数采收青果,还可以采收红果。那么作为辣椒的,则需采收红熟果子,采收一定要,不然危害植株生长和效果。
四、珊瑚苗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种植它要选择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类型土壤有阳光但不能烈日暴晒,根怕水涝
五、海蛎苗养殖方法?
养殖方式,主要有筏式养殖法、延绳养殖法、棚架式养殖等。牡蛎收获前5~6个月将养成区的水泥柱再移往水质肥沃、流速较大的泥质海滩进行育肥。
人工养殖用的蛎苗,一般都是海洋中的自然苗。养殖方式,主要有筏式养殖法、延绳养殖法、棚架式养殖等。牡蛎收获前5~6个月将养成区的水泥柱再移往水质肥沃、流速较大的泥质海滩进行育肥。
六、虾苗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1、饲喂
(1)早期
①早期的食物以泼洒的豆浆以及肥水所培育出的浮游生物为主。
②当育苗池中出现溞状幼体上下游动时,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分别泼洒一次豆浆,日泼洒量为2-4kg/亩,连续泼洒3-5天。
③如果池塘肥水工作十分到位,水中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或气压比较低的时候,减少豆浆的泼洒量。反之,增加豆浆的泼洒量。
(2)中后期
①15-20天左右,当幼体沿着塘埂四周游动时,投喂粉状配合饲料。30-40天左右,开始投喂粉碎的颗粒饲料。
②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6-10%左右。
③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5-6点分别投喂一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2、管理
(1)及时巡查池塘,当池塘中的氧气溶解量不足(低于5mg/L)或天气闷热、雷阵雨的时候,及时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
(2)定期将池塘水面上的漂浮物捞出。
(3)池塘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0-35cm左右。如果水质过浓,加注新水。如果水质过清,每亩池塘追施50-100kg腐熟农家肥,进行肥水。
(4)水体ph控制在7.5-8.5之间。
(5)育苗期间,每隔7-10天泼洒一次EM、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同时拌料投喂维生素C、免疫多糖、多维等营养保健药物,增强虾苗的活性。
(6)45-55天左右,当虾苗体长达到1.5-2cm左右,喜欢在池塘埂四周集群平游和逆流游动时,即可捕捞,进行出售。
培育
1、挑选亲虾
亲虾要求外表无损伤,大小规格整齐,体长约为4.5-5cm左右,雌雄比例约为3-4:1。
2、池塘条件
(1)池塘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4:1,水深约为1-1.2m左右,坡度比为1:3-4,池底淤泥层厚度不超过15cm。
(2)水体氧气溶解量在5mg/L以上,ph值在7-8.5之间,同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60-80目网片。
3、肥水
当虾卵由暗绿色或灰褐色变成透明或灰白色,胚胎出现黑色眼点时,进行肥水。每亩地施加100-200kg腐熟有机肥(若为新塘,需施加1-2kg氮磷复合肥),同时加入0.25kg的EM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4、饲喂
亲虾主要投喂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投喂鲜活动物饲料,日投喂量分别为亲虾体重的2-5%,5-8%。
5、产卵孵化
当池水水温在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产卵。孵化期间,定期加注新水。20-25天过后,虾卵开始孵化。等到80%抱卵虾孵化出幼体后,将亲虾捕捞出来进行出售,而幼虾转入虾苗培育阶段。
七、核桃苗养殖方法?
种植方法如下: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8℃,低温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
八、蟹苗养殖技术?
蟹苗养殖技术
一、了解蟹苗培育过程
养殖户在选购蟹苗前,首先要了解蟹苗场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亲蟹规格、饲料使用、培育周期等等。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最好来源于天然湖泊大水体中,且雌、雄蟹应来自不同的水域,避免近亲交配。亲蟹规格:雌蟹每只应不小于125克,雄蟹每只不小于150克。
使用丰年虫(卤虫)培育的蟹苗,质量较好,而用淡水蚤、蛋黄等代用饵料培育的蟹苗质量较差。
此外,蟹苗培育周期一般在19天~21天,出苗时水温在21℃左右。
二、做好蟹苗质量鉴别工作
1,优质蟹苗体色呈淡黄色,有光泽和透明感,镜检体表无聚缩虫或丝状细菌等异物。劣质蟹苗,体色光泽暗淡,有深有浅,呈乳白色、桔红色,镜检蟹苗带菌、带虫。
2,优质蟹苗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有趋光性,摄食凶猛,溯水性强。手感蟹苗爬动有力,用嘴吹之反应敏捷。用手抓起少量蟹苗,甩干水分轻握成团,松手后会立即散开。劣质蟹苗,空胃无食,游动能力差,易在水体底层活动,手抓蟹苗易成团,不易散开。
3,蟹苗规格:正常蟹苗出池规格以每千克12万-14万只为宜,最多不超过17万只。达到此规格的蟹苗,假苗较少,变成幼蟹较为顺利。如蟹苗数量过多,说明蟹苗日龄短,甲壳软,经不起操作和运输。如蟹苗数量过少,该蟹苗规格大,临近脱壳期,运输途中会脱壳死亡。
4,育苗水体盐度、温度:蟹苗出池时,要求水体盐度不高于4‰,淡化时间不少于7日龄,出苗时水温在21℃左右,育苗池水温与养殖池水温差在2℃以内,最多不超过4℃。
三、注意事项
1,蟹苗出池前一天,最好用药物消毒一次,以杀灭一些有害生物,减少养殖期间病害的发生,同时也能淘汰部分体质较差的蟹苗。
2,蟹苗捕捞时,应停气、停饵,采用灯光诱捕,蟹苗杂质少,活力强。装箱前要把水分沥干,入箱时要撒放均匀,防止蟹苗相互挤团而引起死亡。
3,早苗宜选择白天运输,晚苗宜在夜间运输。运输途中要防晒、防风。机动车运输,开车时关好门窗,停车时打开门窗通风,车内禁止吸烟,途中每2小时喷水1次,增加蟹苗箱的湿度。
4,蟹苗经长途运输后已基本脱水,如直接放入水中,蟹苗鳃部易产生气泡而影响成活率。
所以蟹苗入池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打开蟹箱,对蟹苗洒水5分钟,把蟹苗箱和蟹苗全部浸泡在池水中,然后离水放在岸边,15分钟后再重复一次,最后让蟹苗缓缓入池放养。
九、海参苗养殖技术?
海参苗的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养殖方式:根据养殖地点的不同,海参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第1种是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第2种是以海洋为基础进行养殖。
建造水池:一般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适宜选择在海边进行建造,这样有利于借助地理优势,可以使用岩礁、石块、混凝土来搭建围城,并借助海水的涨落,来保证水池每天都有新的水进行更换,一般水的更换量要保证在30%左右,水池的深度适宜在1.5米左右。
放人工海参礁:向水池内放人工海参礁石,可以为海参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可以在人工海参礁里面,繁殖大量的水草、海藻等,其中材料的主要来源,可以使用砖头、瓦片、扇贝笼等,而且壁板越接近原始的状态会越好,这样有利于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
海参苗的运输:对于海参苗的运输,主要有两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采用干法运输,干法的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周转箱里面,然后在里面放少量的脱脂棉,而且在海参苗的运输途中,要不停的进行喷水。第2种方法是采用湿法运输,湿法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帆布桶中,然后加入适当分量的水。
海参苗的投放:一般投放海参苗,如果是在10-30平方米的水池养殖,可投放300-500头的海参苗,投放后海参苗的成活率大概在35%左右,不过投放海参苗的密度,还有水的温度以及水质调控好,就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存活率。
海参的饲养:配合饲料可在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放的重量为海参重量的3%-5%左右,一般在投放之前,需要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再进行投喂。
以上就是海参苗养殖技术的一些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蛋鸡苗养殖过程?
育雏前期( 0-2 周龄)
育雏前期(0-2周龄)是雏鸡出壳后的转变期,包括体温调节从变温到恒温的转变、从内源性营养(卵黄囊)逐渐过渡到外源性营养(饲料)的转变等。
育雏前期的雏鸡生长速度非常快,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高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的耗氧量与排出的二氧化碳量要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单位体重对营养物质需求量更高。
但由于其采食量和消化能力不足,所以在饲料营养上要通过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满足其营养需要。
育雏后期( 3-6 周龄)
育雏后期(3-6周龄)是雏鸡的快速生长期。雏鸡3-6周龄仍然处于增重速度逐渐增加的阶段。6周龄末体重可以达到出壳重的12.5倍左右。
这一阶段雏鸡已经完全适应了营养方式上的转变,胃肠道发育程度基本可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的需求。
育成前期( 7-12 周龄)
育成前期(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发育期,同时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阶段。8周龄蛋鸡骨架已经发育到全程的75%。由于体重基数小,营养素用于维持需要比例少,用于增重的比例高,所以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及维生素较为敏感。育成前期蛋鸡采食量调节能力很微弱,所以仍需要较高的能量和维生素,以及稍低的粗蛋白能量比,充分发挥其生长优势,又要避免引起性早熟。
育成后期( 13-16 周龄)
育成后期(13-16周龄):鸡体脂肪细胞的容积开始增大,身体干物质增多,体脂增加约4倍,所含能量增加,所以后半期对能量较为敏感。生长后期体重较大,维持需要的净能增加,增重需要的净能比例相对减少。
此阶段应该降低能量浓度。除了能量蛋白的营养控制外,还应该注意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需要。赖氨酸是蛋鸡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与增重有线性关系,蛋氨酸虽与蛋鸡增重的关系不像赖氨酸呈直线性关系,但满足蛋氨酸需要量也是重要的。
维生素的需要量,因应激大小,生长速度快慢,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阶段都是一样的浓度,B族维生素初期需要量高,后期较低。
预产蛋期( 17 周龄 - 开产)
在此阶段可以适当提高蛋白水平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另外预产蛋期骨钙沉积显著加快,骨骼重量增加15克~20克,其中4克~5克为髓骨钙。
髓骨钙在性成熟后作为蛋壳形成时钙的来源之一,大约在产第一个蛋前10天左右由卵泡中分泌的雌激素诱发。所以,应该给以蛋鸡钙含量较高的日粮,进行开产前的钙储备,并使蛋鸡逐渐适应开产后的高钙日粮。
产蛋初期饲料
产蛋初期是开产后到产蛋率大于80%的阶段,一般不超过4周。这个时期产蛋率增长很快,大概每周以20%左右的幅度上升。体重平均每周仍可增长30~40克,蛋重每周增加1.2克左右。一般采用营养指标与产蛋高峰期完全相同。
但需要控制采食量,避免出现超大蛋,减少啄肛引起的死淘。产蛋高峰期是平均产蛋率大于85%的阶段,现代高产蛋鸡品种一般25周就可以进入产蛋高峰期。
通常3~6周便可升到92%~95%,最高峰值通常在32周龄前后。峰值以后,产蛋率缓慢下降(每周一般不超过0.5%)。
由于平均蛋重的缓慢提高(每周增加约0.05克),只日产蛋量最高峰一般要比产蛋率峰值出现较晚,并在峰值附近经历更长的稳定期后才会缓慢下降。
产蛋平稳期
产蛋平稳期:产蛋率从85%降低到80%的阶段,一般约为8-12周。这一阶段产蛋率每周降低0.5%,平均蛋重每周增加约0.02克。
所以,只日产蛋量下降速度较快(每周约0.4-0.7克)。为了避免产蛋率和产蛋量下降更快,一般对营养物质只日摄入量不做大的调整。产蛋平稳期蛋鸡体重增加或降低幅度过大均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速率。
产蛋后期
产蛋后期:平均产蛋率降到不足80%起,至鸡群淘汰。在产蛋后期周平均产蛋率下降幅度比高峰期下降幅度大一些,正常情况下应在1%左右。
此阶段的产蛋率明显下降,蛋重达最大,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而脂肪沉积能力增强。此时母鸡利用钙质的机能下降,蛋壳的质量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