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水产养殖能养活多少人

63 2025-03-05 19:50 到农村去网

一、中国水产养殖能养活多少人

中国水产养殖能养活多少人

水产养殖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国内广大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于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和改善农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产业之一,但其养殖能力和对人口的影响如何,可能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水产养殖业每年养殖的各类水产品总量超过了10000万吨,其中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这些水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水产养殖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农民脱贫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水产养殖业成为了他们就近就业的重要选择。同时,养殖业带动了相关的配套服务行业的发展,例如饲料生产、设备制造、销售等,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其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许多农民开始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水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技术培训、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水质污染、饲料添加剂过多等问题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因此,保护水体环境、加强养殖管理以及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都是当前水产养殖业界面临的重要任务。

另外,水产养殖业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其质量和安全性备受关注。为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加强了养殖环节的监管,建立了严格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推动养殖业向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

尽管水产养殖业在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潜力仍然不容忽视。在未来发展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能力:

  • 科技创新: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研发,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
  • 绿色养殖:推动养殖业向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减少污染和化学物质的使用,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产业链发展:加强养殖业与水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 培训和支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科学的养殖技术指导和管理支持,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

总之,中国水产养殖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和就业来源,在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和改善农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环境和食品安全等挑战。通过持续创新、绿色养殖和产业链发展,中国水产养殖业有望继续为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农民脱贫做出更大贡献。

二、中国鸽子养殖分布?

很多,各省市都有大规模养殖的,存栏量比较多的是广东江苏上海等地

三、中国鹰隼养殖手续?

鹰隼类都是保护动物,驯养必须具有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第十六、十七条阐述了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四、中国斗鱼养殖温度?

养殖温度20度,斗鱼本身体弱多病,成不了高温

五、中国金蝉养殖基地?

目前河南、河北、广西、湖南、山东、湖北等这些地方都有金蝉养殖基地。金蝉虽然是农林害虫,但是金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因此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虽说金蝉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未发现大规模的人工养殖,不过这也不能说明金蝉养殖没有前景。近几年,金蝉养殖的热度不断提升,到现在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特种养殖项目,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总体来说养殖前景还算不错。

六、中国斗鱼养殖前景?

有,但不大。

国斗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需要单养。现在人都那么浮躁,大都喜欢群游、省事的鱼,能塌下心来照顾鱼的不多。所以养国斗的肯定只是个小人群。

七、中国水产养殖种类?

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8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四五十种。1990年淡水鱼类总产量 523.7万吨,此外尚有虾、蟹、贝类,其产量仅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 3.2%左右。青鱼、草鱼、鲢、鳙为中国的四大家鱼。鲤、鲫、团头鲂、鳊、沼虾、绒螯蟹、河蚌等亦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就鱼类而言,以温水性者居多,其中鲤科鱼类约占中国淡水鱼类的1/2,鲇科和鳅科共占1/4,其他各种淡水鱼类占1/4。

中国内陆水域的鱼类依地区特点,大体可分为:

①北方区。指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系。主要有鲑科、茴鱼科、狗鱼科、江鳕等耐寒性很强的鱼类。此外,尚有一些鲤科、鳅科、刺鱼科鱼类。

②西北高原区。包括藏北、内蒙古、青海、甘肃、陕、晋等省区。主要有适应于高原急流、耐旱耐咸的鳅科鱼类及青海湖的裸鲤(又名湟鱼)。

③江河平原区。包括长江、黄河、辽河下游的广大平原区及各河干流支流和鄱阳、洞庭等湖。该区鱼类鲤科种属特别多,形成中国淡水渔业中心。

④华南区。包括粤、桂、滇东、黔、闽、台湾省区。主要以鲤科、鳅科、鲇科鱼类占优势。

⑤西南区。指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流域,包括藏南、四川、滇西等省区。主要是鲤科、鳅科和鲇科鱼类,不少种类与缅甸、印度、泰国和越南的相同。大麻哈鱼和鲥鱼是溯河产卵鱼类,鳗鲡是降海产卵鱼类,大麻哈鱼盛产于中国东北,鲥鱼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

中国是世界上内陆水产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其产量一般占世界内陆水域产量的1/10。

中国的淡水养鱼历史悠久,公元前460年范蠡的<养鱼经>是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1958年中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解决了国内外长期不能解决的淡水鱼养殖的关键问题。中国普遍养殖种类以鲤、鲫和青鱼、草鱼、鲢、鳙、鲂、鳊、鲮鱼为主,还从国外引进了鳟鱼和罗非鱼、罗氏沼虾等。

粗放的外荡养殖的有鳜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此外,淡水湖泊中还放养河蟹和养蚌育珠,成果显著

八、中国鱼 养殖比例?

1)稀养粗放 是一种完全利用池塘内天然饵料进行放养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由池塘的营养类型决定。

位于平原地带,集雨面积大,天然饵料丰富的富营养型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15~22.5尾,搭配比例为鳙鱼50%,鲢鱼45%,草鱼、鳊、鲤鱼等5%。这类池塘若精心管理,当年商品鱼产量可达到每100平方米水面7.5千克。

位于丘陵地带,集雨面积中等,天然饵料尚多的一般营养型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10~15尾,搭配比例为鳙鱼50%~60%,鲢鱼30%~45%,草鱼、鳊、鲤鱼等5%~10%。这类池塘当年商品鱼产量可达到每100平方米水面4~5.5千克。

位于山谷地带,集雨面积小,天然饵料匮乏的贫营养型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7.5尾,搭配比例为鳙鱼60%,鲢鱼30%,草鱼、鳊、鲤鱼等10%。这类池塘当年商品鱼产量可达到每100平方米水面2.2~3.0千克。

(2)精养密放 这种放养类型适宜于面积在6.67×10000平方米以内,养殖环境容易控制的池塘。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可根据池塘营养类型、施肥、投饲及管理水平确定。富营养性,且能施以足够饲料的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30尾,搭配比例为鲢鱼50%,鳙鱼 30%,草鱼15%,鲤、鲫、鳊鱼等5%。

一般营养型和贫营养型,且有足够青饵料的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22.5~30尾,搭配比例为草鱼65%~70%,鳙鱼15%,鲢鱼10%,鲤、鳊、鲫鱼等5%。

九、中国养殖蝎子排行?

国内蝎子养殖基地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选择的余地还是比较大的,比较多的地区有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安徽等都有比较多的蝎子养殖基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就近去看看,了解一下,然后在和其他地区的对比一下技术。一位的求近,不注重技术是不明智的选择。

十、中国养殖大虾品种?

1、罗氏沼虾

  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东南亚。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份好,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罗氏沼虾以来,发展迅速,现东南亚国家和其他一些地区养殖此虾比较普遍。

  我国自1976年引进此虾,现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养殖,一般亩产可达70~100公斤,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斑节对虾

  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

  3、南美蓝对虾

  其生物学特性接近于南美白对虾,又名红额角对虾。最大体长为11.6cm,最小体长为9.4cm,平均体重为16.4克/尾。南美蓝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抗病害能力强、广盐性、适高温、耐低溶氧、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能适应中国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是优良的对虾养殖换代品种。虾肉鲜美,甲壳较硬,保护性更强。耐力强,忍受离水时间比南美白对虾长,适合于长途运输。

  4、小龙虾

  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5、东方对虾

  过去常因成对出售,故称对虾。中国明对虾属广温、广盐性、一年生暖水性大型洄游虾类,雄虾俗称"黄虾",一般体长155毫米,体重30-40克;雌虾俗称"青虾",一般体长190毫米,体重75-85克。体色青中衬碧,玲珑剔透,长半尺许,故又叫大虾。平时在海底爬行,有时也在水中游泳。

  6、长毛对虾

  体淡棕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4~6齿。原产中国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日本、菲律宾等地。长毛对虾为一年生虾类,但也有个体生命周期达到两年,它在一生中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个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亦不相同,即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生态类型.目前是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的主要养殖对象。

  7、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美白对虾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目前其养殖量占我国对虾养殖量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