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弊端?

259 2025-03-11 11:43 到农村去网

一、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弊端?

光合细菌是一类既可以在无氧有光条件下生长,又可以在有氧无光条件下生长,并且不会产生氧的微生物。

光合细菌只需要二氧化碳、硫化氢、氨、小分子有机物就能够自养或者光能异养。

简单来说,如果你向鱼塘洒了这家伙,它不会挤占水体空间,还能利用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生活。第一、净化水质。现在的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饲料、粪便堆积,水体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就会增多,毒害水产养殖动物。

此时,光合细菌就起了大作用,虽然在水底淤泥中没有氧气,但它依然能消耗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进行生活,促进水体中氨、氮的循环和平衡。

二、光合细菌在水产中的作用?

1净化水质

2维护水体微生态平衡

3培养浮游动物作饵料

4间接增氧作用

5作为饲料添加剂

快速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浓度,调节稳定pH值,抑制有害藻类和病原微生物,增加水中溶氧量,培养高蛋白活性饵料。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配合肥料肥水,肥效维持时间长,水色嫩爽稳

三、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有什么样的应用?

1净化水质

2维护水体微生态平衡

3培养浮游动物作饵料

4间接增氧作用

5作为饲料添加剂

快速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浓度,调节稳定pH值,抑制有害藻类和病原微生物,增加水中溶氧量,培养高蛋白活性饵料。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配合肥料肥水,肥效维持时间长,水色嫩爽稳

四、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光合细菌有什么好处?

第一、净化水质。现在的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饲料、粪便堆积,水体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就会增多,毒害水产养殖动物。

第二、饲料添加剂。光合细菌培养液蛋白质含量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相当于是高营养品。将其添加在饲料中,能够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三、提高免疫力。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含有多种免疫促进因子以及看病毒因子,能够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能够起到良好的疾病预防作用。

第四、开口料。对于刚出生的水产养殖动物幼体来说,合适的开口料,能够大大提高其成活率(有的幼体死亡率很高,如虾、泥鳅等)。并且,光合细菌营养丰富,很作为开口料。

五、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有什么样的应用呢?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原理及主要功能表现如下:  光合细菌泼到水池以后,利用光能,吸收CO2,氨态氮,硫化氢或有机物大量繁殖,从而体现出它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1、净化水质、增加溶氧、提高养殖密度。  在环保领域,用光合细菌进行污水净化,具有有机物负荷高、处理效率高、投资小、操作简便、易管理、受季节影响小等优点。污水中COD去除率一般在90%以上。当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鱼类粪便和残饵,以及鱼药残留物,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很容易在水体底部形成无氧环境,致使硫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产生有毒害作用的硫化氢,酸性物质等。而光合细菌正好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长,它能够有效地将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吸收组成菌体本身,从而提高水体中溶有氧含量,调节PH,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长,并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态氨,硝酸态氮含量,有益于藻类、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大幅度降低水域中COD、BOD等污染指标,抑制蓝藻等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进而为水生生物(包括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地使用光合细菌,能有效地预防浮头、泛池,并可减少换水置和提高20%-80%的养殖密度。  

2、营养丰富,增重促长、缩短养殖周期。  研究表明,光合细菌的菌体无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4.1%-66%,脂肪7.18%,粗纤维2.78%,碳水化合物23.0%,灰分4.28%,每克干菌体相当于21KJ热量。不仅蛋白质丰富,而且氨基酸组成齐全,是水体中枝角类和轮虫等饵料生物最适宜的饵料之一。因此,光合细菌可直接或间接用作鱼、虾蟹类育苗中的初期饵料光合细菌含有多种鱼类所需的营养成份,还含有一些生理活性因子,可促进蛋白酶活性、有效地促进动物肠胃对营养成份的吸收。科学使用光合细菌,鱼类可增重20%以上,大大缩短养殖周期。  

3、增强免疫,防治病害,提高鱼类成活率。  一方面,光合细菌富含生物素,如维生素B12和辅酶Q10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明显提高人和动物的免疫能力。光合细菌中的促免疫因子可使动物免疫球蛋白数量大幅度提高(可提高10倍以上),强化其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感染和蔓延机会例如虾烂尾、鲤鱼烂鳃病等。,大幅度提高成活率。另一方面,光合细菌是对鱼类有益的细菌,由于它的大量繁殖,使有益菌占优势,成为优势种群,抑制其他危害鱼类健康的有害菌的繁殖。因而若长期坚持使用,可大大减少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可不再施用其他抗菌性化学药物(如石灰、漂白物等)。外用内服都可对防治肠炎病、赤皮病、烂锶病、打印病、水霉病等有良好效果。网箱养鱼一般都采用拌饵内服。施用光合细菌的池塘,其放线菌/细菌的比例会明显增大,推测其原因认为是由于光合细菌促进了放线菌的生长,而放线菌抑制了病菌的活动,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光合细菌在水中繁殖时,能释放出一种具有抗病性的酵素―胰凝乳蛋白分解酶,该酶能防止疾病的发生.由于光合细菌分泌大量的叶酸,长期使用光合细菌也可避免鱼类贫血症的发生.  用光合细菌预防鱼病,完成右克服消毒杀菌剂的缺点,它不仅可降解或清除水体中包括鱼药在内的有害化学物质,占绝对优势的光合细菌还可与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空间、使其无法形成致病的环境条件,不会对水体及养殖对象造成污染和伤害,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4、降低成本,节约饲料,多重效益并存。  光合细菌营养丰富,能均衡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可部分代替饲料,降低饵料系数15%以上。另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以光合细菌为食,光合细菌的大量繁殖,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给水花鱼苗以及花鲢、白鲢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进其迅速生长。也就是说光合细菌促进了有机肥向浮游动物进而向鱼的生长方面的转化,从而使养殖综合成本大大降低。实践中,在饲料中添加少量光合细菌,还可以提高鱼类生殖率和抗病力。改善养殖对象的色泽。 作为饵料系数添加剂的添加量按投饵料重的1%--5%添加。从试验结果看,试验组比照平均增重10%--40%,成活率也提高20%以上。

六、藻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藻类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藻类也是把双刃剑,好的藻相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养殖的顺利进行,相反差的藻相也会导致养殖的失败,总体来说,藻类在水产养殖的作用主要有:

1、池塘中的“氧源”: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水体当中,保证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活,池塘中大部分溶解氧是由藻类提供,而通过风或增氧机等辅助手段,使空气当中的氧气融入到水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2、变废为宝的“加工厂”:藻类通过自身的各种生化反应可以将水体中各种无机盐转化合成为有机物,储存在体内,作为食物链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池塘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海参来说,部分藻类是其健康生长的重要天然饵料。

3、各种水质理化指标的“影响者”:养殖水体中 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总硬度、总碱度等理化指标是影响白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例如,亚硝酸盐过高,会导致养殖动物中毒甚至死亡。而部分藻类通过自身的生化反应,可以将部分理化指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4、维持养殖水体的稳定“定海神针”:在养殖过程中,经常由于受到环境变化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一部分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因而水体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藻类作为池塘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影响水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七、水产养殖硝化细菌能和光合细菌同时使用吗?

水产养殖硝化细菌不适合和光合细菌同时使用。

若要同时施用不同的净水制剂,应该注意制剂之间的共容性。如: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并不适合同时投放在同一养殖池塘中,因为它们净化水质的过程相互有抑制作用,会降低其使用效果。

光合细菌是活体细菌,药物对其具有杀灭作用,因此,不可与抗生素及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一般在水体消毒7d后使用,否则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八、水产养殖反硝化细菌的作用?

反硝化细菌主要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分解有机物的能量,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常用于污水处理,在水产养殖中作用如下:

1、还原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使之生成无害的氮气,解除亚硝酸盐的危害。

2、消耗氮素营养,抑制藻类过度繁殖,净化水体。

3、抑制致病菌。

4、改良底质。

扩展资料:

根据养殖水质的不同,可分为淡水养殖、咸水养殖及海面养殖三大类。 以西南沿海分布最为密集,产值居远洋渔业之次。常见的有虱目鱼,牡蛎,鳗鱼的养殖。

冬季闲田培育鱼种,利用冬天闲田培育越冬草鱼种,成活率高,生长快,效益大。

收割晚稻后、随即将田土翻犁耙碎,筑高田基50厘米以上,灌清水35厘米左右,然后每亩用麸粉50千克灭虫消毒,投放大草500千克、一些肥料来培肥水质,浮游生物繁殖生长后,再投放鱼种。放鱼后专人护理,每日巡塘检查,冲注新水,投放适量大草、浮萍、肥料等,保证饵料充足,使鱼吃饱吃好、长得快。

九、反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上有什么作用?

硝化细菌可以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转化成为硝酸盐,之后再由反硝化菌将硝酸盐再转化成为氮气,或者是藻类在生长的过程中直接把硝酸盐利用掉,但是有一点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需要在高溶解氧的环境下才能够活的好,并且需要有固定的场所附着。所以硝化细菌这几年在高位池中感觉推广不是太好。

十、酒花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可以起到杀菌剂的作用,用法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