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鲮鱼仔的养殖周期?
麦鲮鱼养殖周期一般是一年左右。鲮鱼主要产地在中国,在水温较高如珠三角、海南等地区较为常见,养殖成本低、产量大,是南方重要经济鱼类和池塘养殖对象之一。
麦鲮鱼适合养殖在水温较高的水体中,池塘的水温需要控制在20-28度之间,可以高密度的放养,但在放养鱼苗前,需要放干塘水,使用漂白粉消毒后暴晒1-2天,注入新水,水深在1.2-1.5米之间,底部要有20厘米厚的淤泥。
二、鲮鱼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一般是一年左右。
一般4、5月开始,可以延至8、9月,以洪水期产卵为多。雌鱼最小成熟个体为230毫米,2冬龄,雄鱼最小成熟个体体长为220毫米,也是2冬龄鱼。产卵场所多在河流的中、上游,以北江为最多。
年龄和生长:1龄鱼体长为145毫米,体重为71克;2龄鱼体长为234毫米,体重为258克;3龄鱼体长为261毫米,体重为354克;4龄鱼体长为292毫米,体重为499克。
三、鲮鱼的养殖?
养殖鲮鱼,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宜鲮鱼生长的鱼塘,虽然鲮鱼比较好养,但是对生长环境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池塘的面积需要在5-8亩间,如果太小了会导致溶解氧不足,鱼苗就会死亡,如果太大了,放的鱼苗又比较少,这样就会浪费资源。
2.
环境要求 养殖鲮鱼还需要合适的水深,一般在1.2m-1.5m间是比较合适的。鱼塘底部的淤泥也要注意清理,厚度一般不能超过20cm。此外,因为鲮鱼是暖水性的鱼类,对水温也有要求,需要保持池塘的水温在15-30摄氏度间。
3.
鱼苗养殖技术 做好前期准备后就可以着手放苗了,放苗需要注意时间,一般会在6-10月这段时间放苗
四、石鲮鱼养殖?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8亩 (667米’)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在20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2、清塘消毒鱼苗放养前3天需做好干塘、晒池,然后每667米’用漂白粉 2.5公斤清塘消毒。3、水质管理鱼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在 0.6-0.8米,5-7天后可适当施肥,一般鸡粪颗粒5-7.5公斤/667米’,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内加水1次,水位控制在1.2-1.5米。4、夏花发塘鲮鱼苗首先是采用夏花发塘.时间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规格0.3厘米、667米’放量为30万-60万,需经过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3厘米,成活率为60%-65%。然后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计划分养。5、鱼苗分塘放养养殖时间为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 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发塘生产(一般按本市市场供需以第一次繁殖为主),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00-7000尾,鲮鱼苗4万-5万尾/667米’, 出塘规格每公斤 120-150尾,667米’产300—320公斤。第二段8月上旬至9月上旬,放养规格每公斤为1000-1200尾,鲮鱼苗1万尾/667米’,出塘规格每公斤50—60尾,667米’产160-180公斤。合理安排每期茬口搭配,667来’产可达5004500公斤。6、投饲管理鱼苗下塘后发塘阶段,以豆浆为主,莱饼为辅,泼浆时分两次投喂,鱼苗培育1周后,待鱼苗上滩,在池滩脚下“种浆”,饲料要投足使鱼苗健康生长,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0.5公斤黄豆。分塘后鱼苗根据底质肥瘦用有机肥,一般每667米’100—150公斤培育红虫作为开口料,后投喂莱饼。一般生产 1公斤鲮苗需1,5公斤菜饼。7、病害防治鱼苗下池一个星期左右,主要预防“汽泡病”的发生,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养殖期间主要防治车轮虫、斜管虫,667米’1米水深用0.325公斤硫酸铜和0.125公斤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隔日再用0.2公斤二氧化氯消毒剂全池泼洒,使鲮鱼健康生长。中国有机农业网
五、土鲮鱼养殖?
一、鱼塘的准备
要先准备好一个面积在六亩左右的池塘,池子里的淤泥最好不要超过十八厘米。水位要在一米八左右,要是淤泥太多的话,就需要进行清理淤泥,一定要保证水质清澈并且没有污染,方便排灌,还要在放苗之前需要把鱼塘的水排空,可以让阳光进行暴晒, 从而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最好在使用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这样更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二、鱼苗分塘放养
一般是在七八月份左右进行放苗,可以分成三段。按照不同地方上市的时间进行选择放苗,第一段大概是在七月份上下,放养的规模为一公斤,三千五百尾左右,一亩放养三四万尾,等到出塘以后,每千克一百二尾左右,亩产五百千克左右,都二段是在八九月份,放养的规模在每公斤一千二百尾左右,每亩需要放苗八千五百尾,在出塘的时候,每千克要在四十五尾左右,亩产一百三十五千克左右,第三段在十月份左右,放养规模在每千克二百九十尾左右,每亩在两千七百尾,出塘规格四到七尾,亩产一千二百斤左右。
六、鲮鱼养殖成本?
专业的养殖,一亩鱼塘可以养殖800—3000条土鲮鱼,每亩需要的成本包括鱼苗、塘租、饲料等成本,如果亩产土鲮鱼2000斤的话,就可以获得收入2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就有5000元,这和养殖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养殖户饲料的合理运用,出鱼的时机调节,利润十分可观。
七、草鲮鱼养殖?
这种鱼,一般正常养殖法。只要每天喂草就可以。
八、赤鲮鱼养殖?
水质要求:海拔150米至800米 ,靠近山涧溪流,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环境安静。
赤鳞鱼属底层鱼,喜食藻类和浮游动物,养殖条件要求严格。泰山溪流以砂石为底,石上富生藻类,溪水常流低温,经流弯曲,含氧丰富,各种矿物质含量低,正是赤鳞鱼特需的生态环境。赤鳞鱼离开泰山水不易成活,自古有“赤鳞鱼不下山”之说。
九、鲮鱼养殖繁殖?
野生鲮鱼可以在自然水域繁殖,不过首先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年龄是一个关键的条件,鲮鱼性成熟了之后才能繁殖。它们繁殖还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也就是水温最适宜的时候,一般是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此时水温等各种条件都是比较适宜的。
十、稻田鲮鱼养殖技术?
挑选稻田: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的稻田进行养殖。
建造鱼沟、鱼函:在稻田周围挖掘环沟,一般深0.8m,宽1.5m左右;在田中间开挖“田”字形或“井”字形鱼函,深0.5m左右。
放养鱼种:在秧苗返青后,每亩放养10~15cm的鲮鱼种15~20尾。
投喂饲料:每天投喂一次饲料,以米糠、麦麸、花生麸等为主,也可以投喂一些蔬菜、水果皮等。
日常管理:注意巡查稻田,观察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害。
注意事项:在稻田中养殖鲮鱼时,要保持水质清澈,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免对鱼产生伤害。同时,在捕捞时应该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以保持鱼种的良好生长。
总之,稻田鲮鱼养殖技术需要结合稻田的特点和鲮鱼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投喂,才能实现稻鱼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