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虾养殖户都知道养虾先养水,那到底如何养水?
放苗时水体的水体保持在60.0厘米左右,养殖前期每日加水4厘米左右,知道水体的水位达到1.50米左右。养殖中后期每日需要换水5公分左右;每日可以增加活菌进行调水。2开增氧机有一定的技巧;要遵循“四开,三不开”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开、连续阴雨天半夜开、饲料投喂前后2小时开;早上日出后不开机,傍晚不开机,阴天中午不开机。除此之外要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等合理开增氧机。3要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和酸碱度,调节营养盐度的使用量,并适量使用有益菌,以稳定藻类的稳定。4养殖过程中要改善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藻相和PH值的变化,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发生,减少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5活菌是必不可少的,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促进水体中有益生物的平衡,抑制有害细菌,6定期的进行水体的消毒,以免水体中的有害病毒进行大量的繁殖,避免南美白对虾大面积的传染。7要定期检测水体中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总碱度、总硬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二、采用高位池养殖对虾在饲料投喂方法上如何做到科学投喂?
高位精养虾池是一个全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对虾苗、 饲料营养以及水质、底质、增氧设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就饲料而 言,必须选择饲料系数低、配方合理的优质高效饲料,即选择设备 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知名企业生产的饲料。
因为饲料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水质与底质,使用劣质饲料会使残饵增多,破坏水质、底 质,降低对虾的抗病力,甚至诱发疾病,所以选购优质饲料和投饵 方法是一项既复杂又简单的工作。 说其复杂是因为要做到科学投 喂,必须掌握虾的成活率、规格、天气变化、水温、蜕壳周期、水 质变化及对虾健康状况等因素。
建议每天投饵4-5次,以少量多餐 为宜。在实际操作中虾苗入场后应以0号料投喂,每天投喂5次。从 1号料开始毎天投喂4次;在低水温期间全天投饵5次
三、在养殖对虾引水过程中,有在大海中直接抽水的,有在海边打井过滤后再抽水的,到底那种方法较为科学?
现在养殖对虾,对虾塘用水补充时一般都不会直接选择抽海水(主要原因海水污染或虾塘排水交叉污染),而是利用江河淡水、地下卤水和地下淡水。除非无淡水可用再选择海水,在海边打井过滤后再抽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污染,不失为一种选择。
下面把使用淡水或卤水的注意事项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应先检测一下用水的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江河淡水的PH值高,往往在7.0左右,甚至会更高,对对虾影响不大,直接抽入塘中对虾塘的PH值影响也不大。地下淡水和地下卤水的PH值则偏低,往往在6.0以下,大多数地下卤水还会带来红锈状的物质,影响水质和底质。这时,加入塘中的用水份量要把握好,一次不要加入过多,而且最好对塘水先育水,以提高PH值,以免加入新水后PH值下降至7.0以下。如果新水加入太多,会使PH值突然下降太多从而影响对虾的生长甚至引起病害与死亡。地下卤水和地下淡水在池塘水的PH值过高的情况下,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剂,能很快很好地降低虾塘的PH 值,如果虾塘水位低,最好在出水口加竹筏使抽入之水在进入虾塘前得到缓冲,以免冲反塘底,使塘水变红。
其次,应注意虾塘的PH值。虾塘PH值高时,则可多加淡水或卤水;若PH值低时,则少加或暂不加,先调节一下PH值再加水,用施石灰或施肥的方法提高PH值。
第三,注意的是虾塘之水色。水色浓时多加淡水或卤水,水清时少加。特别是水清同时水位又比较低的情况下,更应慎重,最好先调浓水或提高PH值(加石灰)后再加水,新建的虾塘保水性不好,在添加水的时候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