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有什么作用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有什么作用
引言
水产养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而生石灰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1. 调节水体酸碱平衡
水体酸碱平衡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鱼类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生石灰属于碱性物质,可以有效调节水体的酸碱平衡,使水体保持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
在水体过酸或过碱的情况下,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鱼类死亡。而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以中和过酸性的水质,降低水体的酸碱度,为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 促进底栖生物生长
底栖生物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食物链组成部分,对于水产养殖的生态平衡和生产效益起着重要作用。而生石灰可以提供适宜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促进底栖生物的生长。
生石灰可以调节水体中的浊度,使底栖生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和氧气,促进其生长和繁殖。同时,生石灰可以杀灭底栖生物的竞争者和病原体,减少底栖生物的损失,提高其种群数量,从而增加水产养殖的产量。
3. 改善水质环境
水质是水产养殖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对于鱼类的健康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而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以改善水质环境,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清洁度。
生石灰可以吸附和沉淀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的含量,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清澈度。同时,生石灰还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减少藻类对水体氧气的消耗,保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4. 增加鱼类钙质摄取
鱼类对于钙质的需求较高,钙质是鱼类生长和骨骼发育的重要成分。而水中缺乏钙质会影响鱼类的饮食摄取和生长发育。
生石灰富含钙质,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钙元素,促进鱼类的饮食摄取和生长发育。适量添加生石灰可以提高水中钙离子的浓度,满足鱼类的钙需求,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体质健康。
结论
生石灰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它可以调节水体酸碱平衡,促进底栖生物生长,改善水质环境,以及增加鱼类钙质摄取。适量添加生石灰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保障鱼类的健康生长。
然而,生石灰的添加量需要严格控制,过量添加会导致水体酸度大幅度升高,反而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生石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添加量,确保鱼类养殖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二、水产养殖生石灰能起什么作用
水产养殖生石灰能起什么作用
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人们的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水产养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病害防治等。为了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人们探索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即使用生石灰。
水产养殖中的水质问题
水质直接影响着水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然而,由于水源的污染和养殖过程中废物的排放,水质问题成为了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中的过多有机物和氮、磷等养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繁殖,形成赤潮等现象。这会导致水中溶解氧饱和度降低,使得养殖动物呼吸困难、生长缓慢。同时,富营养化的水体还会对水产养殖的疾病防治产生不利影响。
生石灰的作用
在水产养殖中,生石灰被广泛应用于调节酸碱度和改善水质。
首先,生石灰是一种碱性物质,能够中和水中的酸性物质,调节水体的酸碱度。适当调节酸碱度可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体的呼吸环境,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此外,合适的酸碱度还能够减少有毒物质的释放,降低水产养殖的疾病发生率。
其次,生石灰能够沉淀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物质。这些物质会阻碍养殖动物的视觉,影响觅食和生长。通过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以促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净化水体,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
此外,生石灰还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它能够破坏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减少水产养殖的疾病发生。
生石灰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生石灰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适量添加:添加生石灰时,要根据水体的酸碱度、水质状况以及养殖物种的需求确定添加的剂量。过量添加生石灰会导致水体的碱性增加,影响养殖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 均匀分布:添加生石灰时要注意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区域过浓,造成鱼类集中死亡。
- 及时观察:添加生石灰后,要及时观察水质的变化和养殖动物的行为反应,确保生石灰的使用效果。
生石灰的注意事项
尽管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储存安全:生石灰是一种腐蚀性物质,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与有机物、酸性物质接触。
- 正确使用:使用生石灰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 环境保护:在使用生石灰时,要遵守环境保护法规,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水产养殖生石灰能够起到调节酸碱度、改善水质、促进养殖动物生长以及预防疾病的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添加剂量,并注意储存和使用安全。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生石灰,才能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石灰水产养殖技术
生石灰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水产养殖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稳步增长。然而,要想提高养殖效益,农民们需要掌握一些先进的养殖技术。生石灰水产养殖技术就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
生石灰,又称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物,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在水产养殖中,生石灰被广泛应用于池塘水质调节、消毒杀菌、增氧等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技术。
1. 生石灰的水质调节作用
养殖池的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以有效调节水质,提高养殖环境的稳定性。
- 调节酸碱度:在养殖池的水体中,pH值的变化会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免疫力产生影响。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物质,提高水体的碱性,保持适宜的pH值。
- 稳定水质:生石灰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能力,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同时,生石灰还能减少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提高水质的透明度。
- 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水产动物的呼吸和生长发育。添加适量的生石灰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改善养殖环境。
2. 生石灰的消毒杀菌作用
水产养殖过程中,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会对水产动物产生严重的危害。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杀灭病原微生物:生石灰具有很强的碱性,可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达到杀灭的效果。特别是对某些寄生虫和细菌,生石灰的杀菌效果更为明显。
- 预防疫病暴发:通过适时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预防疫病的暴发。尤其是在换水、补充苗种时,使用生石灰进行养殖池的彻底消毒,可以大大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3. 生石灰的增氧作用
在水产养殖中,氧气供应是保持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生石灰进行增氧,可以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生石灰在水中溶解后会产生氢氧化钙,其溶液中的Ca2+离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吸附大量的CO2,从而提高水体中的pH值,减少CO2的含量。此外,生石灰还可以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氧气。
4. 生石灰水产养殖技术的注意事项
生石灰作为一种化学物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适量使用:过量的生石灰会对水产动物产生刺激,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在使用时要掌握好添加量。
- 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晴天或下午进行添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阳光,提高生石灰的杀菌效果。
- 避免与其它药剂混用:生石灰具有碱性,容易与一些酸性药剂产生剧烈反应。因此,在使用生石灰的同时,应避免与其它药剂混合使用。
总之,生石灰水产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之一。通过适当使用生石灰,可以调节水质、消毒杀菌、增加溶解氧含量,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在使用生石灰时,也需要注意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与其它药剂混用。希望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实现更好的经济收益。
四、水产养殖生石灰用什么泡
水产养殖生石灰用什么泡?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农户和投资者的关注和支持。水产养殖对于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满足人们对食物需求的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可观的收入。而在水产养殖中,石灰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调节和鱼类生长的过程中。
那么,水产养殖生石灰用什么泡? 来一起探讨一下吧。
生石灰泡水的作用
生石灰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Ca(OH)2)。它具有碱性,可以中和水体中的酸性物质,改善水质。在水产养殖中,泡生石灰可以达到以下几个作用:
- 调节水质pH值:水质的pH值是决定水生生物健康和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生石灰的碱性可以中和过高的酸性物质,将水质恢复到适宜的pH范围,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提供钙源:石灰中富含钙元素,是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通过泡水,可以释放出钙离子,丰富水中的营养成分,促进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 沉淀有害物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废物会对鱼类的生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石灰可以与这些悬浮物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物,有助于净化水体,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
- 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生石灰泡水后,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氢氧根离子(OH-),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产养殖物的新陈代谢,增强养殖物的耐受性和抗病能力。
选择合适的方式泡生石灰
水产养殖生石灰的泡制方法有多种,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
- 直接泡水法:将适量的生石灰均匀撒在水中,搅拌均匀,使石灰充分溶解。这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适用于小规模养殖场。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石灰的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水体过碱。
- 袋装泡制法:将适量的生石灰放入无纺布袋中,将袋装石灰浸入水中,使石灰溶解均匀。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可以更好地控制石灰的用量,减少泡制过程中石灰顆粒的飘浮。
- 预泡法:将生石灰提前用少量水浸泡,待其溶解后再加入养殖池或水体中。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石灰的溶解度,提高效果,适用于大规模养殖。
注意事项
在使用生石灰泡水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养殖的效果和安全性:
- 控制用量:石灰的用量应根据养殖水体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控制,过量使用石灰可能会导致水体过碱,对养殖物产生负面影响。
- 注意溶解度: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搅拌条件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溶解方法和时间,确保石灰充分溶解。
- 安全使用:在泡制和施用石灰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石灰粉末和浓度过高的石灰水溶液,以免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
- 定期检测: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和其他指标,及时调整石灰的使用量和频率,保持水质的稳定和良好。
小结
水产养殖生石灰在调节水质和提供营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合适的泡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利用石灰的优势,为水产养殖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养殖规模、水体状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合理使用石灰,并随时关注水质变化,及时调整使用量,确保养殖的顺利进行。
五、醋酸水产养殖作用?
醋酸是有机酸的一种,醋酸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有:
①促进消化:
有机酸作为酸化剂通过提高饲料的酸度,使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代谢活动变强,增加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效率,促进生长。
有机酸可促进水产动物对食物的吸收、提升蛋白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鱼类、虾类、河蟹等水产品的产值与品质。
②降低毒性:
有机酸以水体泼洒的方式进入养殖环境中,通过吸附、氧化或者络合Pb、Cd、Cu、Zn等重金属,缓解重金属的毒性。
有机酸还可使养殖废水中的分子氨转化为NH4+,然后结合氨离子生成稳定的铵盐,降低水中有毒氨的毒性。
③平衡水体:
有机酸本身就显弱酸性,具有平衡碱性的作用和缓冲的能力,稳定水质。
④降低应激:
在水产养殖中,由于水质环境污染、集约型水产养殖、有毒药物及使用饲料不当等因素。
会使水产动物受到pH值、溶解氧、光照、有毒和有辐射重金属、电磁场等的影响而处于应激状态。
使其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升高,免疫功能弱化,机体活动减少,抑制繁殖,降低水产品产量。
有机酸可降低当养殖密度过大、氧气含量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水温骤变时等引起应激反应。
⑤净化水质
有机酸能够使水中絮凝和悬浮颗粒、有机物等沉降下来,让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变好,达到净水作用。
⑥去除油污:
养殖塘有藻膜、油膜,使用有机酸后它们很快会消失。
⑦维持藻相:
当水环境不良时,藻类会引起中毒,生长不良,衰老,死亡。
使用有机酸后,能快速解毒,提供营养,稳定酸碱度,保护藻类和维持藻相平衡。
⑧抗菌抑菌:
有机酸可通过解离出的酸根离子或者氢离子进入细菌细胞膜内使胞内渗透压增加。
内环境的酸值降低,导致细菌正常代谢紊乱,甚至裂解死亡,间接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
有机酸不仅可以降低环境中的pH值,还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细菌酶的合成、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等达到抑菌的目的。
有机酸对水产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显著持续的抑制作用。
六、水产养殖生石灰和沸石哪个好?
水产养殖,如果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好。如果用来调水底沸石好。
七、水产养殖如何正确使用生石灰,速看?
采用生石灰遇水才会发生消毒作用,直接撒布于干燥地面不发生消毒作用。生石灰清塘,最短要在放养前7天,最长在放养前20天,一般在放养前10天到半个月进行。具体时间可根据放养种类决定。
清塘时间应选择晴天中午到下午4点以前进行。阴雨天,气温低,会影响效果,不宜进行。一般水温升高10摄氏度,药效可增加一倍。早春水温3-5摄氏度时要适当增加用量20-30%。尤其是对底层鱼如泥鳅较多的鱼池,更应适当增加用量。
八、水产养殖生石灰晚上能不能用?
不建议晚上使用水产养殖生石灰。水产养殖生石灰主要是用来调节水质和控制水中的pH值。晚上养殖水域中光线不足,水中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的碳酸盐不易分解,使用石灰会导致水中pH值升高,影响水中生态环境。此外,晚上使用水产养殖生石灰,不利于观察水质变化和确保养殖质量。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和产量,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量控制使用水产养殖生石灰。在光照充足的白天使用,并注意石灰的添加量,不要超过规定的安全使用量。同时,及时观察水质变化,对于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措施。
回答完毕,请采纳
九、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业的作用?
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简易的细菌(真细菌),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能强烈地分解碳系、氮系、磷系、硫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质和复杂多糖,对水溶性有机物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与养殖环境中的有害藻类及水产致病菌竞争,形成优势种群,抑制有害藻类及水产致病菌。由于它的特性与功能优于光合细菌而有望成为光和细菌的替代品,已成为当前国际净水界的研究热点。
一、芽孢杆菌的种类
目前,可利用的芽孢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缓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东洋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芽孢乳杆菌、丁酸梭等。
二、芽孢杆菌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机理
芽孢杆菌类净水微生物的使用,使养殖者在不中断养殖过程的情况下,清除长时间残留于养殖水域底部废物,尤其是老虾池底部积累的大量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硫化氢等),使之先分解为小分子(多肽、高级脂肪酸等),后分解为更小分子有机物 (氨基酸、低级脂肪酸、单糖、环烃等),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有效降低了水中的COD、BOD,使水体中的氨氮(NH4+-N)与亚硝酸氮(NO2--N)、硫化物浓度降低,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同时还能为以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繁殖。这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内底栖水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
由于芽孢杆菌大量繁殖,在池内形成优势种群,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发生。
菌多多 五百亿芽孢调水王 菌量大 活力好 复合芽孢杆菌;每克菌粉含有五百亿个芽孢菌
三、芽孢杆菌对水生生态系统作用效果
1.去碳功能
芽孢杆菌具有丰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脱氢酶、脱羧酶、氧化酶等能强烈的分解碳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质和复杂多糖,对水溶性有机物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
养殖池塘内的悬浮物(简称“絮团”)和底泥严重恶化了水环境,引起动物发病。其中悬浮物由有机碎屑、细菌、藻类和矿物质等细微颗粒组成的胶粘状物;底泥由有机碎屑、细菌和藻类组成,含纤维素15%~60%,半纤维素10%~30%,木素5%~30%和蛋白质2%~15%,还含有可溶性物质如糖、氨基糖、有机酸和氨基酸,占干物质重的10%。而芽孢杆菌通过其酶的作用,能分解悬浮物和底泥,从而维持水生生态环境平衡。把芽孢杆菌(菌液浓度≥1010个/g)投入养殖池,能降低水中COD、BOD,有效改善水质和周围环境。
2.去氮、去硫功能
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给养殖池塘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研究表明,池塘每生产1吨虹鳟池塘总磷和总氮的负载分别为25.6kg和124.2kg。
过量的N、P排入水体引起池塘富营养化,在池塘内也易形成对水产动物有毒性的NH4+-N、H2S,影响动物的生长,甚至死亡。而芽孢杆菌可利用其丰富的酶,强烈分解氮系、硫系污染物,净化养殖水体。应用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含活菌数为109个/g,首次用量为1.5~5.0mg/L,结果增加溶解氧(DO),降低NH4+-N、NO2--N及H2S,改善了养殖环境,池水和底沙中的异养细菌数量明显增加。
3.分解淤泥
用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其活菌数为109个/g,用量为1.5~4.5 mL/m3,经1个月试验表明,池底淤泥被分解了3~125px。利用芽孢杆菌制剂改良底质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碳未出现积累,芽孢杆菌降解有机碳效果显著;总氮出现积累现象,处理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碳氮比在底质中呈下降趋势。
4.絮凝作用
芽孢杆菌有很好的絮凝作用,且复合芽孢菌株比单株芽孢杆菌的絮凝效果好。
这种絮凝作用可以将水体中的有机碎屑互相粘连在一起,构成菌胶团,担负氧化分解的任务,将有机物结合成絮状,使重金属离子、P元素沉淀,水体净化。
5.硝化作用
硝酸根离子在芽孢杆菌作用下,经亚硝酸根离子,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被还原为氮气,即芽孢杆菌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以分子氧为载体,在供氧不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利用硝酸盐为最终电子载体产生氮氧化合和氮气,而起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移出系统外,提高pH。
总的来说,芽孢杆菌具有强烈的分解碳系、氮系、磷系、硫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质、复杂多糖、水溶性有机物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
十、黑土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世界各地的黑土主要用于种植棉花、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糖蔗或作为牧场,用于放牧的面积最大。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但耕性差,水分有效性低,在有动力机具和灌溉条件下,其农业生产潜力才可得到发掘。农艺利用依气候而异,但因其粘粒含量高和湿时渗透性低,使这些土壤适于种植淹水的作物,而不宜种植用材林。黑土的非农业利用常出现许多工程上的问题。
道路、房屋、管道等会受土壤胀缩的影响而移位和扭曲,应十分注意。这些土壤吸收污水性能差,应在土壤水分饱和、粘粒膨胀后测定其透水性数值才有意义,因为若在旱季土壤开裂时测定其透水性数值会使人误解该土壤透水性特别大,这是环境管理上应予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