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积温是有效积温还是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是指可促使生殖腺发育的温度日积累,也就是在各种生物的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值的逐日累计之和。
有效积温的单位表示为“℃?天”。了解到大连的皱纹盘鲍有效积温在500~1000℃?天(未测定生物学零度,采用日本的7.6℃),亲鲍的诱发率及产卵量随有效积温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1100℃?天,雌雄的诱导排精、产卵率接近100%(刘等,1986)。
而日本的皱纹盘鲍雄性要达到1000℃?天,才有100%的个体可排精;雌性要达到1500℃?天,才有100%的个体产卵(菊地与浮,1974)。
这可能是由于两海区的水温差别较大,大连海区的冬、春季水温偏低而且时间长,达不到日本海区的有效积温值,另外,大连海区皱纹盘鲍的生物学零度是多少,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的报告。
二、小麦冬前积温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民们在种植小麦时,常常会关注到小麦冬前积温这个指标。那么什么是小麦冬前积温呢?
了解小麦冬前积温
小麦冬前积温是指在小麦生长季节开始到入冬前的这段时间内,所有的日平均温度加和。这个指标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麦是寒冷季节的作物,对低温和寒冷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也需要一定的冬季积温来确保正常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特别是在整个冬季期间。如果冬季过于寒冷,小麦会受到冻害而导致减产甚至死亡。因此,冬季积温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小麦冬前积温的计算方法
小麦冬前积温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每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来计算每天的平均温度。然后,将这些平均温度加和,即可得到小麦在冬季期间的积温。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小麦冬前积温,还应该考虑积温的起始时间。一般来说,小麦的生长季节开始于10月下旬或11月初,而冬季一般从12月初开始。因此,我们可以将这段时间内的积温作为小麦冬前积温。
小麦冬前积温的计算方法如下:
- 将每日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加,得到每天的平均温度。
- 将每天的平均温度加和,得到该时间段内的小麦冬前积温。
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小麦在冬季期间所需要的冬前积温。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农民们更好地调控小麦的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冬前积温对小麦的影响
冬前积温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适宜的冬前积温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使其在冬季期间能够顺利地完成萌芽和生育进程。
当冬前积温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冬前积温过低,小麦的生长速度会减缓,萌芽和生育过程会受到抑制,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而如果冬前积温过高,小麦的生长进程会过快,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同样会对产量和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种植小麦时,及时了解冬前积温的情况,合理调节种植环境,以确保小麦能够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对农民们来说非常重要。
冬前积温与小麦产量的关系
冬前积温与小麦的产量是密切相关的。适宜的冬前积温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小麦充分发育,产量得到保障。
一般来说,当冬前积温在适宜范围内时,小麦的生长发育较好,产量相对较高。而当冬前积温过低或过高时,小麦的产量会显著下降。
因此,了解小麦冬前积温对农民们来说十分重要。及时了解并掌握冬前积温的情况,可以帮助农民们做出科学的种植决策,从而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
小麦冬前积温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冬前积温的适宜范围可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农民们在种植小麦时,应该及时关注小麦冬前积温的情况,合理调节种植环境,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科研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小麦冬前积温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小麦的生长规律,为小麦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小麦产业的发展。
html小麦冬前积温是指在小麦生长季节开始到入冬前的这段时间内,所有的日平均温度加和。农民们在种植小麦时,常常会关注到小麦冬前积温这个指标。那么什么是小麦冬前积温呢?
html了解小麦冬前积温
html小麦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特别是在整个冬季期间。如果冬季过于寒冷,小麦会受到冻害而导致减产甚至死亡。因此,冬季积温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html小麦冬前积温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每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来计算每天的平均温度。然后,将这些平均温度加和,即可得到小麦在冬季期间的积温。
html冬前积温对小麦的影响
html冬前积温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适宜的冬前积温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使其在冬季期间能够顺利地完成萌芽和生育进程。
html冬前积温与小麦的产量是密切相关的。适宜的冬前积温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小麦充分发育,产量得到保障。
html总结
html小麦冬前积温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冬前积温的适宜范围可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html因此,科研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小麦冬前积温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小麦的生长规律,为小麦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小麦产业的发展。
html同时,科研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小麦冬前积温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小麦的生长规律,为小麦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小麦产业的发展。
三、黄豆多少积温能种植
黄豆多少积温能种植
种植黄豆是一项常见的农业活动,因为黄豆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然而,种植黄豆需要一定的积温条件才能生长和发育良好。
黄豆的生长环境
黄豆适合生长在温暖且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它对日照要求较高,喜欢充裕的阳光。相比其他作物,黄豆的耐寒能力较弱,不能耐受低温和严寒的气候条件。
此外,黄豆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它喜欢富含有机质和疏松的土壤,对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如果土壤过于湿润或者排水不良,可能会对黄豆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黄豆的积温需求
种植黄豆需要根据积温来确定适宜的种植时间。积温是指单位面积内的温度和时间的乘积,也可以看做是温度对黄豆生长发育的累积影响。通常情况下,黄豆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积温,生长和开花阶段也需要相应的积温条件。
黄豆最适宜的种植温度在20℃到25℃之间。当积温达到1200℃时,黄豆的种子将会发芽,开始生长。然而,黄豆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进程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
黄豆的种植技术
为了获得良好的黄豆产量,农民需要掌握一些种植技术。
首先,选择适宜的品种对黄豆的种植成功至关重要。不同品种对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有所差异,在选择种子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宜的黄豆品种。
其次,合理施肥也是种植黄豆的关键。黄豆对氮肥的需求较高,应提供足够的氮肥供给,同时还需注意磷、钾等微量元素的供给,以促进黄豆的生长和发育。
除此之外,适时的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也是保证黄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农民应在黄豆生长过程中根据天气和土壤条件进行灌溉,及时除去杂草,定期检查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黄豆的正常生长。
黄豆的收获和储存
黄豆的收获时间通常在种植后100到150天左右。当黄豆的豆荚成熟并变黄时,即可开始收获。为了保证收获的质量,农民应在干燥的天气中进行收获,并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收获后,黄豆需要进行储存。黄豆的储存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此外,黄豆还要避免与有害气体和异味物质接触,以免影响黄豆的品质。
结语
种植黄豆需要考虑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积温条件。通过掌握种植技术和合理管理,农民可以获得丰收的黄豆产量。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黄豆种植和管理有所帮助。
四、大豆对积温要求多少
大豆对积温要求多少
了解大豆的积温要求对农民朋友们种植大豆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豆对积温的需求以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什么是积温?
积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个地区或特定作物所需的温度之和,通常以摄氏度计算。对于大豆这样的热温作物来说,积温对其生长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大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主要包括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在这些阶段,高温、低温以及干旱等不适宜的气候条件都会对大豆产量造成重大影响。
大豆对积温的需求因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而异。一般来说,发芽期对温度的要求较低,但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则对积温的要求较高。
大豆对积温的要求
大豆的生育胎盘期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来保证正常发育。研究表明,大豆生育胎盘期所需的积温为1500℃左右。
- 发芽期:大豆发芽期一般需要5~10℃的积温。
- 生长期:大豆生长期对积温的要求较高,一般在25~30℃的积温范围内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 开花期:在大豆开花期,积温要求约为500~700℃。
- 结果期:大豆结果期对积温的要求相对较低,约为100~200℃。
总体来看,大豆对积温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在种植大豆时,选择适宜的生长温度,合理安排大豆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确保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积温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积温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积温都会导致大豆产量下降。
当积温过高时,大豆的生长速度会过快,导致植株过早进入成熟期,而生长期过短使得光合作用不充分,从而影响了产量的提高。
与此相反,积温过低会导致大豆生长速度减慢、株型疏松,甚至生长不良。尤其是在开花期,低温容易引起花器官畸形,降低花粉活性,进而严重影响结实率。
如何控制大豆的积温
为了满足大豆对积温的需求,农民朋友在种植大豆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积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 合理选址:选择适合大豆生长的地理环境,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
-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促进大豆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 覆盖保温:在寒冷的地区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措施,增加土壤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 浇水管理:合理管理浇水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连作障碍,改善土壤质量,为大豆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结论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积温有着明确的要求。农民朋友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通过了解大豆对积温的需要,合理控制环境因素,农民朋友们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作物的种植增添经济效益。
五、高粱引种是升积温还是降积温?
降积温。
在一定的限度内,随温度增高,高粱发芽出苗速度加快,所需时间缩短,所需积温量明显降低。5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15.4℃时,播种至出苗8.6天,18.6℃时7天,19.5℃时6.5天,22℃时5.4天。当5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达23-26℃时,播种至出苗仅需3-4天,所需积温仅为76-78.1℃。高粱种子萌发所需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土壤间的变化较大。在粘土、壤土、砂壤土、砂土等不同土壤上,高粱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土壤含水量均较玉米为少,与谷子相近。
六、积温计算代码?
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它才能生长发育。这个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植物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
K = N(T - C)
K:植物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用“日度”表示
N: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要的天数
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C:该植物的发育阈温度
七、积温是什么?
总和,简称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以度·日(d·℃)为单位。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荞麦等,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甘蔗。
积温
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
八、积温带划分?
我国根据各地≥10°积温的多少,把我国划分为六个不同的温度带。
一、寒温带:积温在1500°左右,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可以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和谷类作物。
二、中温带:积温大约1500°——3500°,大致是长城以北地区及新疆境内天山以北地区。这里的农作物基本上是一年一熟。由于夏季温度稍高,除了种植春小麦等作物外,还可以种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三、暖温带:积温大约3500°——4500°,大致是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各省区,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冬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都生长良好。
四、亚热带:积温大约4500°——8000°,包话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珠江流域及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这里多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部分地区可以种双季水稻,再加上一茬越冬作物,就可以一年三熟了。
五、热带:积温大约在8000°以上。包括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云南两省南部地区。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椰子、橡胶、可可等热带作物,终年生长良好。
六、赤道带:在北纬10°以南地区,主要是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积温超过10000°,热量最高。
九、积温怎么算?
积温计算如下:
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呈正相关。生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同,其生育起始温度(即开始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也有差异。只有当日平均温度高于生育起始温度时,温度因子才对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这个生育起始温度称为生物学下限温度(亦称生物学零度),用符号B表示。
计算作物所需要的积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按作物生长发育时期来划分计算时段;②只累加该时段内高于及等于B值各日的平均气温值。
十、中国积温线?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我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很大。
其实东部季风区,从北到南可以依次划分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和赤道热带。
亚热带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其中北亚热带是远离赤道、最靠近暖温带的地区。
南亚热带是亚热带下面的一个分区,气候带上位于中亚热带和北热带(边缘热带)之间。
气候学上的特征是:无霜期300天以上,最冷月均温在10摄氏度以上,10摄氏度以上年积温大于6500,基本没有气候学上的冬天,普遍种植荔枝、龙眼、菠萝、香蕉等中亚热带难于种植之作物。在我国华南境内,北线是福州、韶关、柳州、田林,南线是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北部、北部湾沿岸。此外,我国存在大面积南亚热带区域的省份还有云南和四川,主要分布于金沙江、雅砻江、元江等河谷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