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鼋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鼋,俗名沙鳖、蓝团鱼,是鼋属动物三个物种中的一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的鼋每年约长0.25公斤,生长期很长,但如果遇到意外,就难以再生长繁殖。鼋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特别高,甚至到了极为苛刻的地步。加之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为捕杀等因素,野生鼋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鼋已濒临灭绝,因此,鼋的人工驯养繁殖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然而,由于现有的鼋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鼋人工驯养繁的效果不佳,严重制约着我国乃至世界濒危物种的繁衍发展。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同时使多样野生动物得到更好地繁殖延绵,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把保护野生动物纳入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范畴,并出台相关文件,大力鼓励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有鉴于此,研发一种能够提升鼋生长繁殖效率的养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鼋的养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鼋养殖方法不能高效提升鼋生长繁殖速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鼋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址:选取空气中竹木空气负离子浓度为每小时1000-5000个/cm3的环境作为鼋的养殖环境;水池建设:选取或开设高度为4-5.5m的水池,所述水池中堆积有物料,所述物料包括瓷泥、钙沙和河沙;
水源选择:选用在海拔80-250m、方圆50公里没有污染的半山坡钻井50-220m深获得的水灌入所述水池,作为鼋的生活用水;
养殖环境设置:养殖所述鼋的气温为25-32℃,水温为26-30℃,水的pH为7.2-8.0,且所述水采用循环营养水,所述循环营养水中含有钙、钾、碳、氧、氢、硒、镁、钠、硼、锂、锶、铁、锌元素和偏硅酸、重碳酸根、硫酸根和氯离子,所述水中含氧情况为每秒20气泡效能在所述水中增氧;
饲养方式:使用鼋用饲料进行投喂,所述鼋用饲料中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尿素、水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烟酸、核黄素、硫腰素、粗纤维和微量元素。
本发明提供的鼋的养殖方法,将所述鼋的生长速度提升到一公斤每年,比现有生长速度提高了300%,大大缩短了鼋的生长时间,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平衡性作出了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鼋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选址:选取空气中竹木空气负离子浓度为每小时1000-5000个/cm3的环境作为鼋的养殖环境;
S02.水池建设:选取或开设高度为4-5.5m的水池,所述水池中堆积有物料,所述物料包括瓷泥、钙沙和河沙;
S03.水源选择:选用在海拔80-250m、方圆50公里没有污染的半山坡钻井50-220m深获得的水灌入所述水池,作为鼋的生活用水;
S04.养殖环境设置:养殖所述鼋的气温为25-32℃,水温为26-30℃,水的pH为7.2-8.0,且所述水采用循环营养水,所述循环营养水中含有钙、钾、碳、 氧、氢、硒、镁、钠、硼、锂、锶、铁、锌元素和偏硅酸、重碳酸根、硫酸根和氯离子,所述水中含氧情况为每秒20气泡效能在所述水中增氧;
S05.饲养方式:使用鼋用饲料进行投喂,所述鼋用饲料中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尿素、水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烟酸、核黄素、硫腰素、粗纤维和微量元素。
具体的,上述步骤S01中,所述黿的养殖环境,选在空气质量比较好的地方,特别的,所述养殖环境选用空气竹木空气负离子浓度为每小时1000-5000个/cm3的环境,以便给所述黿的健康及其高效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水池周边种植培育由竹木。
上述步骤S02中,本发明所述黿养殖在水池中,所述水池可以为现有的水池,当然,也能为专门设置的水池。所述水池的形状不受限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均可以作为水池的形状。优选的,所述水池设置为边长为26m×26m的正方形,且所述水池中间立柱挂空荫棚栖息地。为了保证水池中所述黿具有舒适且适量的栖息物料,同时又有充足的水环境,对所述水池的总高度要求较高。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水池的总高度为4-5.5米。
所述水池中堆积有物料,提供所述黿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的,所述物料包括瓷泥、钙沙和河沙,所述瓷泥、钙沙和所述河沙混合均匀后置于水池中。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瓷泥的粒径为150-350目,以所述水池体积为100立方计,所述瓷泥的用量为12-40立方。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河沙选用粒径分别为55-65目、115-125目和170-190目的钙沙、河沙,以水池的总体积为100方计,且所述55-65目、115-125目和170-190目的钙沙、河沙的用量分别为10-20立方、8-12立方、5-15立方。作为具体优选实施例,所述河沙选用粒径分别为60目、120目和180目的钙沙、河沙,以水池的总体积为100方计,所述60目、120目和180目的钙沙、河沙的用量分别为10-20立方、8-12立方、5-15立方。所述钙沙、河沙的比例不受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在水池中的高度优选为2.5-3.8米,所述物料表 面与所述水池表面的垂直距离优选为1.2-2.5m。以所述水池的总容量为100%计,所述水池中水的容量为22-30%,进一步优选为25%。该优选的物料高度和水面高度,可保证所述黿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水域范围,从而为所述黿高效健康生长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上述步骤S03中,所述黿的生活用水质量是影响黿生长的又一重要因素。经过发明人反复试验研究发现,若要使得所述黿的生长速度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较大突破,所述水源应选用在海拔80-250m、方圆50公里没有污染的半山坡钻井50-220m深获得的水,将所述水灌入所述水池后形成所述鼋的生活用水。
上述步骤S04中,所述养殖环境的设置尤为重要,本发明实施例中,养殖所述鼋的气温为25-32℃,水温为26-30℃,水的pH为7.2-8.0的弱碱性水。进一步的,所述水温为30℃,所述水的pH为8.0的弱碱性水。为了保证所述黿各种微量元素的正常高效摄取,所述水中含有钙、钾、碳、氧、氢、硒、镁、钠、硼、锂、锶、铁、锌元素和偏硅酸、重碳酸根、硫酸根和氯离子。为了保证所述鼋获得充足的氧气,所述水中含氧情况为每秒20气泡效能在所述水中增氧。
上述步骤S05中,所述黿的饲养方式使用专门的鼋用饲料进行投喂,所述专门的鼋用饲料中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尿素、水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烟酸、核黄素、硫腰素、粗纤维和微量元素,以保证所述黿能获取能够消化吸收、并快速增长的物质。其中,所述氨基酸优选含有色氨酸、赖氨酸、蛋氨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鼋的养殖方法,对所述黿的生长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源、水池中的物料,以及所述黿的饲养方法等都有严格要求,从而将所述鼋的生长速度提升到一公斤每年,比现有生长速度提高了300%,大大缩短了鼋的生长时间,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平衡性作出了贡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二、鼋的人工养殖?
鼋一直是一种名贵的食品和药材,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加上其栖息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几乎濒临绝灭边缘,亟待加强保护。
每年11月鼋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繁殖期在5-9月,雌性夜间上岸在向阳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多达100枚,卵呈球形,具有白色钙质卵壳,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
三、鼋可以人工养殖合法吗?
当然可以。
鼋是国家级保护动物,饲养它需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鼋一直是一种名贵的食品和药材,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加上其栖息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几乎濒临绝灭边缘,亟待加强保护。
每年11月鼋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繁殖期在5-9月,雌性夜间上岸在向阳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多达100枚,卵呈球形,具有白色钙质卵壳,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
四、如何区分甲鱼与鼋?
1、生活习性不同:
鼋,主要栖息在内陆,流动缓慢的淡水河和溪流中,不常迁移,并喜欢栖息在水底,所以导致其代谢能力低,耐饥饿能力强。鼋还喜欢群居。盛夏时期还喜欢在岸上乘凉,冬季伏入水底冬眠。
甲鱼,生活在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等区域。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它们在安静,且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为频繁。
2、饮食习惯不同:
鼋,是一种伏击捕食者,一般食肉较多,主要是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很少会食用一些水生的植物。通常一次进食的量能达到体重的5%,并从此半个月后都可以不用进食。
甲鱼,水温低时进食较少,主要靠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若体温低至一定程度,其就会开始停止摄取食物,进入到冬眠状态。
3、分布范围不同:
鼋,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的东部和南部等地区。
甲鱼,原产于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越南、东帝汶、菲律宾等地、
五、鼋是不是斑鼋?
是
在1989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前后,根据《中国动物志》,全中国的巨型淡水鳖类,都被称作“鼋”。因此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鼋,后来被认定是斑鳖。
鼋(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是鳖科、鼋属动物。鼋属共有3种,其中2种(花背鼋和褐鼋)生活在新几内亚岛,鼋生活在亚洲。鼋是鳖类中最大的一种。
六、如何快速进入鼋头渚?
乘坐地铁2号线到达鼋头渚站,然后步行前往鼋头渚景区门口。这种方式最为便捷,可以避免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选择坐公交车或者自驾,但需要注意客流量大时可能会堵车,时间可能会更长。延伸:进入鼋头渚后,游客可以参观历史建筑、品尝当地美食以及欣赏美景。如果想要避开人流高峰期,可以选择在平日早上或者下午前往。同时还需要注意景区保护,遵守规定不乱扔垃圾等行为。
七、鼋头渚如何入园?
鼋头渚入园需提前购买门票,可选择线上预约或到景区门口购买,携带有效证件入园。从景区正门进入后,游客需遵守规定秩序,不得随意破坏植被和动物栖息地。在游览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同时,遵守景区规定,不喧哗吵闹,尊重他人。游览结束后,及时离开景区,保持景区整洁。愿每位游客都能在鼋头渚欣赏美景的同时,做到爱护环境,文明游园。
八、鼋头渚鼋头读音?
yuán tóu zhǔ yuán tóu
“头”,普通话读音为tou、tóu。“头”的基本含义为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如头骨;引申含义为首领,如头目。
在日常使用中,“头”也常做后缀词,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木头。
九、鼋头渚的鼋特征?
鼋又名沙鳖、蓝团鱼等、癞头鼋。鼋体型大,体重可达100公斤。鼋的外形和常见的中华鳖很相似,浑身都被以柔软的皮肤,没有龟类那样的角质盾片,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但也与中华鳖有很多区别,除了体形较大之外,吻部极短,不像中华鳖那样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
十、鼋头渚有鼋吗?
有,因无锡古称震泽,故称为“震泽神鼋”。“震泽神鼋”由青铜制作,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达700公斤。
鼋头渚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鼋头渚现在是国家5A级风景区,是到无锡旅游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