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笋壳养殖饵料?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二、笋壳鱼养殖周期?
笋壳鱼的经济养殖周期约为12-15个月,当年繁殖的鱼苗不能养成上市,要经过越冬阶段,经越冬后50-150克重的鱼种,养殖达到商品鱼规格需5-7个月。笋壳鱼的越冬水温要在15℃以上,我国大多数地区养殖要有人工加温设备,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简易的罗氏沼虾越冬大棚则可以安全、经济地过冬。
三、笋壳养殖技术大全?
养殖笋壳鱼首先就是需要做好池塘的准备工作,根据自己的资金及条件等实际情况控制好养殖面积。池塘内的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要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使用生石灰粉进行全池泼洒,然后晾晒大约一周左右再注水。池塘的水位保持在大约150厘米左右,要保证池塘有着良好的换水条件,水质干净且周围水质充足。然后可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物,底部放置一些筒状物。
笋壳鱼的鳞片与其它鱼类不同,呈梳齿状,如果种苗规格过大的话,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导致皮肤受到伤害,感染疾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所有种苗死亡。所以我们在选择笋壳鱼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规格,保持在两厘米左右。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将种苗暂养两天左右。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清洗大约一小时左右,然后用聚维酮碘等药剂清洗暂养45小时,进行消毒,防止携带病菌。再适时放苗,每亩的数量控制在2500尾左右。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四、笋壳鱼养殖温度?
笋壳鱼性温顺,不善跳动,耐低氧;适温15℃到35℃(养殖区域限制性条件),最适温25℃到30℃,10℃以下死亡;能耐受在pH为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的咸淡水中生长。幼鱼以水中微生物为饵,成鱼捕食小鱼虾,耐饥饿能力强。
五、笋壳鱼饲料养殖方法?
笋壳鱼养殖方法如下:
1、池塘条件
养殖笋壳鱼首先就是需要做好池塘的准备工作,根据自己的资金及条件等实际情况控制好养殖面积。池塘内的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要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使用生石灰粉进行全池泼洒,然后晾晒大约一周左右再注水。池塘的水位保持在大约150厘米左右,要保证池塘有着良好的换水条件,水质干净且周围水质充足。然后可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物,底部放置一些筒状物。
2、种苗投放
笋壳鱼的鳞片与其它鱼类不同,呈梳齿状,如果种苗规格过大的话,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导致皮肤受到伤害,感染疾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所有种苗死亡。所以我们在选择笋壳鱼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规格,保持在两厘米左右。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将种苗暂养两天左右。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清洗大约一小时左右,然后用聚维酮碘等药剂清洗暂养45小时,进行消毒,防止携带病菌。再适时放苗,每亩的数量控制在2500尾左右。
3、饵料投喂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4、日常管理
笋壳鱼的耐低氧能力了是比较强的,如果每亩养殖数量不超过一千千克的话,那么可以不用准备增氧机。不过要保证水质,水质要保证有较好的肥力,能够培育浮游生物。在养殖时,要定期换水,然后每个月每亩泼洒大约6-8kg左右的生石灰进行消毒。在度过鱼苗期之后,在池塘中投入一些鲢鱼与鲫鱼进行混养。能够有效的提高水质,促进笋壳鱼的生长,降低养殖成本。或者是添加一些光和细菌等调节水质,提高水体的肥力,保证水质,为笋壳鱼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然后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再做好防逃工作与敌害防治工作。
六、笋壳鱼的养殖注意?
1、笋壳鱼养殖对池塘的要求不高,面积3~6亩、水深1.5米、淤泥少、水源良好的池塘就可以了,同时要根据养殖密度设置增氧机。
2、在以前通常要求在塘底布设人工鱼巢,以适应笋壳鱼易受惊吓和洞居避光的习性,而随着种质的驯化可省去这些设置,经驯化养殖的笋壳鱼不再藏匿鱼巢,并形成闻响水而集群抢食的习惯,设置鱼巢反而会因积聚鱼粪腐土影响鱼的健康生长,而且还影响鱼的聚食。
七、武汉笋壳鱼苗养殖技术?
一、笋壳鱼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
养殖笋壳鱼首先就是需要做好池塘的准备工作,根据自己的资金及条件等实际情况控制好养殖面积。池塘内的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要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使用生石灰粉进行全池泼洒,然后晾晒大约一周左右再注水。池塘的水位保持在大约150厘米左右,要保证池塘有着良好的换水条件,水质干净且周围水质充足。然后可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物,底部放置一些筒状物。
2、种苗投放
笋壳鱼的鳞片与其它鱼类不同,呈梳齿状,如果种苗规格过大的话,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导致皮肤受到伤害,感染疾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所有种苗死亡。所以我们在选择笋壳鱼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规格,保持在两厘米左右。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将种苗暂养两天左右。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清洗大约一小时左右,然后用聚维酮碘等药剂清洗暂养45小时,进行消毒,防止携带病菌。再适时放苗,每亩的数量控制在2500尾左右。
3、饵料投喂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4、日常管理
笋壳鱼的耐低氧能力了是比较强的,如果每亩养殖数量不超过一千千克的话,那么可以不用准备增氧机。不过要保证水质,水质要保证有较好的肥力,能够培育浮游生物。在养殖时,要定期换水,然后每个月每亩泼洒大约6-8kg左右的生石灰进行消毒。在度过鱼苗期之后,在池塘中投入一些鲢鱼与鲫鱼进行混养。能够有效的提高水质,促进笋壳鱼的生长,降低养殖成本。或者是添加一些光和细菌等调节水质,提高水体的肥力,保证水质,为笋壳鱼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然后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再做好防逃工作与敌害防治工作。
八、笋壳鱼养殖环境要求?
1、场地:面积控制在4亩左右比较好,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需要设置一些网,池底可以放一些淤泥。
2、选择鱼苗:身体的长度在10厘米左右、大小均匀并且健康的笋壳鱼,数量可以控制在3500条左右。
3、水温:在22度以上是最好的,若是低于22度,笋壳鱼的食欲就会受到影响。
4、水质:水体PH值为5的酸性水体及15%的咸淡水,最好每隔半月换水一次。
5、饲料:以各种小虾、小鱼、软体动物、甲壳类、水产昆虫等为主。
九、笋壳鱼的人工养殖?
1、场地以及设备:养殖笋壳鱼一般是大面积进行的,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养殖池,面积一般在4亩左右是比较适宜的。池塘的底部需要设置一些淤泥,因为笋壳鱼喜欢在水底的淤泥附近活动。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些网,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笋壳鱼逃跑。在放入笋壳鱼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2、选择鱼苗:最好选择身体的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大小均匀并且健康的笋壳鱼。一般来说,数量可以控制在3500条左右。
3、喂食:定期喂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笋壳鱼处于鱼苗期的时候,可以给它们吃轮虫或者切成小片的鱼;当笋壳鱼到成鱼期的时候,可以给它们吃各种水生昆虫和鱼类。
4、水温:一般来说,水温在22度以上是最好的。若是低于22度,笋壳鱼的食欲就会收到影响。最低也不能低于18度,若是温度再低笋壳鱼就不肯吃东西了。
5、换水:保证水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需要每隔半个月左右就更换一次新水。另外,每隔一个半月还得消毒一次。
6、疾病防治:有一些疾病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赤皮病”,可以在饲料中掺入适量的药物预防这些疾病。
十、笋壳鱼水花养殖技术?
笋壳鱼养殖水质要求笋壳鱼养殖要求水体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即可,透明度高生长较慢,还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杀,因此透明度不必太高。pH值保持在6-7,pH值过高会引起体表粘液脱落而造成。略酸性水有利于提高笋壳鱼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