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鲟鱼养殖?

153 2025-03-27 20:04 到农村去网

一、中华鲟鱼养殖?

1、养殖准备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鱼苗选择

鱼苗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繁殖率,我们要选择哪种健康的没有病害的鲟鱼苗,鲟鱼苗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水中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轻快,这样的鲟鱼苗基本上就没错啦。

3、鱼苗放养

在鲟鱼苗放养之前我们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苗的损失,首先我们将买回来的鲟鱼苗放十条左右放入养殖的水池中,两天之后观察鱼苗是否有异样,出现死亡或者是鱼苗明显失去了生机,那么就不适合放鱼,得重新将水池进行清理,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可以放心放养啦。

4、饲养管理

放入水池中的鱼苗如果害怕出现其他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水中加一点盐,让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但是千万不能放太多,不然鲟鱼苗会适应不了而绝食。饲养主要是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饲料喂养相互配合,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饲料可以少但是绝不能多,因为鲟鱼比较傻,这样它会被撑死,尽可能的一天多喂几次,每次适量就好。其次就是鲟鱼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刚买回来的鱼苗我们要坚持一天换一次水,等到它对环境稍微适应了之后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即可,而成年的鲟鱼半个月换一次水就好。最后就是鱼池中饲养台上剩余的饲料残渣要及时清理,不然等鱼饿了就会把坏了的饲料吃掉,引发病害。

二、中华鲟鱼可以养殖?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食用是违法的。人工养殖的也是如此,另外私人养殖也是违法的。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和“长江鱼王”。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三、中华鲟鱼的养殖?

1、养殖准备

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然后养殖场建设完毕之后需要将养殖场清理干净,并且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放置三四天之后将水排出,这样就算消毒完成啦。最后在放养前将鸡粪或其他家畜的粪便倒入池中进行浮游生物的培养,这样等鱼苗放进去之后就可以觅食,并且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2、鱼苗选择

鱼苗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繁殖率,我们要选择哪种健康的没有病害的鲟鱼苗,鲟鱼苗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水中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轻快,这样的鲟鱼苗基本上就没错啦。

3、鱼苗放养

在鲟鱼苗放养之前我们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苗的损失,首先我们将买回来的鲟鱼苗放十条左右放入养殖的水池中,两天之后观察鱼苗是否有异样,出现死亡或者是鱼苗明显失去了生机,那么就不适合放鱼,得重新将水池进行清理,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可以放心放养啦。

4、饲养管理

放入水池中的鱼苗如果害怕出现其他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水中加一点盐,让池水含有一定的盐度,但是千万不能放太多,不然鲟鱼苗会适应不了而绝食。饲养主要是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饲料喂养相互配合,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饲料可以少但是绝不能多,因为鲟鱼比较傻,这样它会被撑死,尽可能的一天多喂几次,每次适量就好。其次就是鲟鱼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刚买回来的鱼苗我们要坚持一天换一次水,等到它对环境稍微适应了之后每隔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即可,而成年的鲟鱼半个月换一次水就好。最后就是鱼池中饲养台上剩余的饲料残渣要及时清理,不然等鱼饿了就会把坏了的饲料吃掉,引发病害。

四、中华鲟鱼怎么养殖技术

中华鲟鱼,作为中国的国宝级水生动物,素有“鱼中之皇”之称,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因其生长缓慢、繁殖困难,导致中华鲟鱼的数量逐渐减少,被列为濒危物种。为了保护和繁育中华鲟鱼,饲养和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鲟鱼的养殖技术要点

中华鲟鱼的养殖技术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繁殖技术等。

1. 水质管理

中华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5℃-20℃,pH值在7.0-8.0之间,溶解氧浓度在6mg/L以上。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水质的变化,确保合适的环境条件。

2. 饲料配制

中华鲟鱼的饲料需要根据其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配制。幼鱼时期主要以浮性饲料为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成鱼时期则需要含有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饲料。饲料的选择和配制要科学合理,同时注意定期清理残留饲料,以维护水质的清洁。

3. 繁殖技术

中华鲟鱼的繁殖困难,是其保护和养殖的主要挑战之一。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卵仔孵化和幼鱼养殖等环节。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需要掌握科学的繁殖技术,并依托专业的实验室和设备。

中华鲟鱼养殖的优势

中华鲟鱼养殖具有以下优势:

  • 经济价值高:中华鲟鱼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
  • 文化意义深远:作为中国特有的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
  • 科学研究价值大:中华鲟鱼的繁殖和生长习性具有独特性,对生态学和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生态环境调节作用:中华鲟鱼是一种重要的优势种,能够调节水体中的生态平衡。

中华鲟鱼养殖的发展前景

随着对中华鲟鱼保护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推进,中华鲟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中华鲟鱼作为一种高端的鱼类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需求量。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在中华鲟鱼原产地的地区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中华鲟鱼养殖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中华鲟鱼的养殖需要大规模的养殖场和相关设施,这将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包括饲料生产、设备制造等多个方面。

此外,中华鲟鱼作为一种典型的濒危物种,其保护和养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能够有针对性地增加中华鲟鱼的数量,促进其保护和种群复苏。

结语

中华鲟鱼养殖技术的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特有水生动物的保护,还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持续的保护措施必不可少,才能实现中华鲟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在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鲟鱼养殖技术能够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中国特有水生动物的保护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五、中华鲟鱼养殖的条件?

鲟鱼是自然里最古老的鱼类,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鱼类形体最大的一种。对于这种比较名贵的鱼种,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过,真正见到的人却不多。不过随着人们对于鲟鱼价值的开发,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也有不少人开始人工养殖鲟鱼。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养殖鲟鱼的一些条件和技术。(''中华鲟''人工养殖基地的技术人员口述,农家人农家事整理)

一、鲟鱼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

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有独立的供水,能不定期地补充新水,并可以充分地排水。

2、放养条件

放养前对养殖池彻底清洗,安装好拦网,并用浓度30-50毫克/米3高锤酸饵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清洗池子,放水待放苗。选择元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体长为10-15厘米,每亩放养600-1000尾。

3、饲料条件

养定后第三天开食,喂食泥鳅小虾和鸡肉。泥鳅太大要切段改刀,以嘴大小能一下轻松吸进去的大小为主。

二、鲟鱼养殖技术

1、投喂量与投喂方法具体根据天气的情况有所变动。投饵量,前期按鱼体重的5%-7%投喂,后期按鱼体重体重的4%-5%技喂,具体可根据摄食情况而定。日投饵2-4次。每次投喂时定时、定量将饵料均匀投撒于池中。

2、水质管理水质要求清新,每天排污1次,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苗种阶段每隔7天清池1次,成鱼阶段15天清池1次,保持池内清洁及水流畅通。水位苗种阶段保持在0.3-0.4厘米,成鱼阶段为0.4-0.6厘米。水位交换苗种阶段3-4次/小时,成鱼阶段2-3次/小时。养殖期间溶氧在6.68-10.48毫克/升,pH值7.78-8.56,平均温度10.1-22.3°C为宜。

3、日常管理随时观察鱼活动及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应,每天做好天气、水温、投饵、防病及鱼类生长抽查情况记录。

三、鲟鱼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鲟鱼车轮虫病

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二、鲟鱼肿嘴病

病症与病因: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得较多。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病征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红肿、不能活动,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

防治方法: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

三、鲟鱼斜管虫病

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斜管虫。当病原体大量寄生于鱼体、口腔、鳃部时,会引起病鱼烦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状,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四、鲟鱼可以长多大

鲟鱼是大中型经济鱼类,生长速度比较快,通常孵出经过1个月左右的养殖即可达到7-10厘米。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过9-10个月即可达0.75-1千克左右。大的鲟鱼可以达几十甚至几百斤重。

关于鲟鱼的养殖方法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鲟鱼养殖是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而且鲟鱼具有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以及养殖周期比较短等多个优点。

六、中华鲟鱼怎么养殖方法?

鱼苗选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繁殖率,我们要选择哪种健康的没有病害的鲟鱼苗,鲟鱼苗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在水中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轻快,这样的鲟鱼苗基本上就没错啦。

七、中华鲟鱼最佳养殖温度?

中华鲟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广,殖时适宜将水温保持在20℃左右。

水温会影响到中华鲟的生长,特别是在生产期、孵化期。

养殖期间要确保池水的透明度达到50厘米左右,水质的PH值应控制在7.5左右,不可让中华鲟处于偏酸性的水质中。

平常应按时清理水中的垃圾和粪便,并控制好浮游生物的数量,避免池水受到污染。

八、养殖鲟鱼是中华鲟吗?

答:是的。人工养殖的是中华鲟

鲟龙鱼是淡水鱼类中最大、最长寿的鱼。不但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药用、美容、滋补的功效。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中珍品。[1]俄罗斯鲟鱼属于软骨鱼类,身体向后尖细、吻长、无齿、口位于头部下侧,头部背部有梭形骨板凸起,沿身体排列五行,背部正中一行较大,尾鳍上叶特别发达,头部、背部、背鳍、腹鳍均为青灰色,腹部淡黄色与白色。

九、养殖中华鲟鱼经济前景如何?

鲟鱼的养殖前景是比较大的,毕竟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鲟鱼的每年的产量都不高,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野生的鲟鱼是国家保护的生物,是不可以进行捕杀的,人工养殖鲟鱼需要有国家的批文才可以进行养殖,不然就是非法养殖,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而且现在人工养殖鲟鱼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一项养殖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进驻国际市场,养殖前景非常的广阔。

十、水库能养殖中华鲟鱼吗?

可以养殖。

中华鲟属于阴性水鱼类,水温不需要太高,中华鲟属于滤食性鱼类.

鲟鱼的人工养殖虽有百年历史,但在我国还是个新兴产业。由于鲟鱼身体各部分都能食用且味道鲜美独特,因此养殖鲟鱼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益。网箱养殖 网箱养鲟是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网箱内小水体等特点进行密集养殖。一般选择山谷型水库等水域,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平均水深达12米。

中华鲟养殖在条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时还应具有微流、避风、向阳和水面宽等条件。大型水库应选择适宜的库湾设置网箱,小型水库应选择离库坝不远地方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