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峰市玉米面积?
据统计,今年赤峰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26万亩,其中玉米955万亩、谷子355万亩,大豆118万亩,高粱87万亩,向日葵70万亩,其他油料作物1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63万亩,其中饲用作物播种面积113万亩。
二、赤峰站到赤峰南站多少公里?
两地之间打车基本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
三、赤峰南站离赤峰站多远?
赤峰南站距离赤峰站(高铁站)步行大约6.5公里。赤峰南站,位于赤峰市红山区南端,原名赤峰站,是赤峰车务段管辖的二等站,始建于1934年,自从新建了高铁站后于2019年12月1日,更名为赤峰南站。现如今的赤峰站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市中心段,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是赤峰地区主要的客运站。
四、赤峰学院改成赤峰大学吗?
日前,学院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的亮点之一是赤峰学院筹划更名为赤峰大学。
据了解,建设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是赤峰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到学校升本20周年(2023年)时,实现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和学历提升的重大突破,以及实现研究生教育点的建设与面的拓展的重大突破,综合办学能力明显增强,为更名赤峰大学奠定基础;到学校升本25周年(2028年)时,全面突破国家关于大学设置的主要指标,更名为赤峰大学;到学校升本30周年(2033年)时,力争在博士点建设上取得突破,初步建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
赤峰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赤峰分校、赤峰卫生学校、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多科性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五、赤峰为什么起名为赤峰?
赤峰,赤指红色,意为红色的山峰,以红山而得名!赤峰原名昭乌达盟,昭乌达意为“白柳”说明这个地区柳树非常多,早期这里柳林很多
六、赤峰特产有哪些?
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对夹,不过是熟食,没法带走。
其次赤峰的锅包肉绝对是全国最好吃的,也不用去大酒店,小餐馆就很好了。
嗯。。。好像也没啥了,赤峰是三北交汇之地,饮食文化都是各地传过来的,没啥自己的特产,有些景点很好,偏文化的有红山文化遗址,偏自然的有一个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忘记叫什么了),世界顶级,绝对的。
七、赤峰有哪些特产?
不知不觉过了这么长时间了,这篇答案还陆陆续续有人关注,答主真滴很开心啊!!!只不过因为时间长了,可能答案里有很多东西已经过时或者吃不到或者口味也有了差别,而且因为不总回赤峰,所以可能现在有更多美食我却不是很了解,希望大家见谅!我对赤峰的感情非常深,赤峰市我的第二故乡,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以上,来自2018年12月中旬正在出租屋里备考研究生的,很焦灼,很心塞的碎碎念。。。
以下为原答案,且稍作修改。
赤峰城不大,也一直很低调,多元文化的交流,各民族深度融合,造就了今天赤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在这个塞北小城,我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读,本篇当中所述与其说吃的是美食,倒不如说吃的是情怀和回忆。如果大家真的按照我推荐的一些食物去尝试了,但发现最后并不怎么样的时候,请先别怪我误导,毕竟我们的味蕾之间,相差的是青春的味道。闲言少叙,首先推荐各位亲朋好友的自然要数赤峰本地最受欢迎的小吃-对夹。保定有驴肉火烧,西安有肉夹馍,同样是饼里的文章,到了赤峰就演化成了对夹。
人说赤峰城有著名的三对,其一是对调diao,一种扑克牌的玩法。其二是对象,指女朋友。这其三便是对夹。再早些年,赤峰大街小巷开满了对夹铺,各人有各人的偏爱,但论买卖最红火,要数城南对夹铺的对夹。对夹通俗点讲,就是酥饼夹熏肉,但是要做好一个对夹绝非易事。上好的对夹表皮金黄酥脆,里层面皮软而不黏,熏肉咸鲜适口,油而不腻,咬一口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对夹内的熏肉有精肉和肥瘦相间等款式供大家选择,本地人最好后者。每天清晨,起床洗漱完毕,下楼找一对夹铺,点两三个对夹和一碗小馄饨,吃完后顿觉神清气爽,一整天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了精神。王中王抻面,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兰州牛肉面,或者叫兰州拉面。之所以专门说王中王这一家,只是因为我从小最爱去,口味嘛,大的差别是没有的。一碗抻面加上一个牛肉馅饼,这是我的标配。赤峰地理上划归东北大区,但是受内蒙中部和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影响颇深。曾经的王中王一碗面只要三五块钱,如今估计也要涨价了。正宗西北的兰州牛肉面讲究五色,汤色清澈,辣油红亮,面条黄润,萝卜白细,葱花香菜蒜苗翠绿。而赤峰本地讲究没那么多,想吃什么款直接跟后厨说,韭叶,毛细,宽面都OK,牛肉和汤给你加好,剩下的作料都摆在窗口随你自己喜好往里添。内蒙的牛羊肉口味正宗,熬汤自然美味,这也正是本地各种拉面和抻面好吃的秘诀吧。锅包肉,作为一个24K纯东北老铁,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赤峰的锅包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锅包肉。但真正的吃货才不管正宗与否,好吃乃硬道理。赤峰锅包肉自成一派,早已成为每一个远走他乡的赤峰人最惦念的家乡味道。赤峰大大小小的饭店都有锅包肉,至于水平嘛,基本差不太多。赤峰锅包肉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勾芡和酱汁,这也难怪与辽派锅包肉口味有着天壤之别。但它色泽金黄,出锅后趁热吃一口,香酥不腻,咸鲜适口,回味无穷。非常非常好吃!涮火锅,有诗句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内蒙古拥有全国最顶级的天然牧场,自然出产好吃到爆的牛羊肉。老北京有铜锅涮,东北有满族火锅,而赤峰地处二者之间,自然成为美食的集大成者。论涮锅,有蒙都,有小肥羊,有东来顺,有好多好多,各家酱料不同,秘方不外传,但本地人吃的更是肉的品质和醇香。如果是家里自己操作,可以选择草原红太阳牌子的火锅底料,注意是底料不是蘸料哈哈,能吃辣的来红油辣汤,不吃辣的来清汤,稍微能吃辣的有微辣汤,这个底料真的不错,涮锅特别好吃。东方快车,赤峰本地的一家连锁快餐店。遗憾的是最近几年,很多以前好吃的菜品都吃不到了,比如颇有特色的铜火锅。他家炒饭,咸菜也是独具特色,而且貌似现在也吃的到。烧烤,赤峰的烧烤赢在原料上,尤其是牛羊身上的部位,以及奶豆腐等等奶制品,回味无穷。但是我觉得赤峰的烧烤口味比较单调,略咸。因为挨着辽西,赤峰本地还有很多锦州烧烤,口味各异,喜欢的同志们也可以去试试。拔丝奶豆腐,赤峰当地饭店都有的一个特色菜,奶豆腐的口感很特别,奶香味浓郁,通过这个做法之后,绝对力压其他所有拔丝类菜品。干锅羊杂,牛杂比较少见,所以一般都是羊杂。这个菜吃不惯的可能会觉得有些膻味,然而这才是最正宗的口味。每次回去跟朋友们聚会,锅包肉和羊杂是必点的。鸡蛋饼,不是本地小吃,但是经过加工变成了本地口味。这是赤峰最大众化的小吃之一,分布非常广,小区,商场,学校,有人的地方几乎都有。我一般买来当早餐,偶尔也当午餐。做法类似煎饼果子,我最爱的吃法是放油条和鸡肉肠,葱花香菜都要,也就五六块钱,却几乎能吃饱饱的。花园胡同,别误会这不是小吃的名字,是个有人气的小吃聚集地。在赤峰市中心,长青公园西边。这里曾经是孩子们和学生们最爱的淘宝圣地,玩具,衣服,礼品,应有尽有,以至于我去过无数次。如今每次回赤峰,依旧会去转转。赤波杏仁露,没有露露那么大的品牌,也没有露露那么好喝,可是这确实是赤峰最有特色的本地饮品之一。燕京啤酒,如果你从红山区经过昭乌达桥去往松山区,那么在上桥的时候往左侧看,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啤酒厂,那就是燕京啤酒赤峰分公司。赤峰人喝啤酒首选一定是它,反正每次朋友聚会,脚踩一箱燕京然后谈天说地吹牛逼,是我们都会干的事。沙棘汁,这也是最传统的赤峰本地饮品,口味略像淡一点的酸枣汁,不是所有人都喝的惯。咸菜疙瘩,这是最大众化的本地小吃之一。尤其是老一辈赤峰人,绝对没有不吃这个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去尝试了。再说几个饭店吧,也许有的已经改名字换老板或者干脆倒闭了。占军家常菜,麻辣诱惑,大漠绿都,银海饭店,古洼一锅鲜,好家园莜面村,还有好多好多记不住了,大多在三道街,哈达街,长青街,鸭子河路,迎金路,火花路。大家去看看吧。
另外,其实我最想推荐的是红旗中学松山校区的食堂。我在这儿吃了三年的饭,也抱怨了三年高中时光,但是现在一看,红旗中学食堂的饭菜,我永远也吃不够的。怀念曾经走了六年的那条求学路,初高中面对面,披星戴月的一晃就是六个春夏秋冬。
八、请问赤峰-北京的高铁建成后,对赤峰有什么影响?
已经2019年了,赤峰还没开通高铁,看规划是2020年通车,作为内蒙古的第一人口大市,从我11年上大学到我19念研究生毕业工作,赤峰除了K打头的车和2622就连T打头的火车都没坐过,Z打头的就更不用想了,还敢奢望高铁。其实心里可想可想通高铁了……。赤峰到北京不到500公里的路,绿皮车逛啊逛要10个多小时,很难受,就那么几趟车,一到节假日连硬座都买不到,都不如别的地方的一个小县城,你说难受不。而且赤峰这几年经济发展滞后太多,赤峰领导班子贪污腐败,几经查办也不见效果,从村子到市领导一股子当官捞钱天经地义的气息。赤峰市的年轻人流失严重,上了学的人宁愿在外地一个二三线城市也不愿意回赤峰,这也是沾了东三省的光啊!
再附上赤峰西客站的照片,真的烂的要死
九、玉米面和玉米面哪个更好?
玉米面和玉米面就是好。玉米面和玉米面是同一个食物。
十、粘玉米面和玉米面区别?
玉米粘粉比较细腻,遇水比较粘稠。
玉米粘粉应该是玉米中提取出来的玉米淀粉,比较细腻,遇水比较粘稠,玉米面是玉粒磨碎了后的面粉,比较粗,加水以后不粘稠,是玉米的通用粉。玉米面比较粗糙,但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的人喜欢玉米面,但是粘玉米面吃起来口感更加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