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氨化玉米秸秆?
氨化玉米秸秆,可以用含氮尿素化肥,先把尿素按百分之二的比例溶化在水中,变成溶液,把这些溶液均匀的喷洒在大约四百斤的秸秆上,然后地膜覆盖,密闭,就可以了。
二、玉米秸秆氨化喂羊安全吗?
玉米秸秆氨化喂羊安全,只是饲喂前要晾一下这样羊更爱吃。
三、氨化玉米秸秆喂羊的坏处?
氨化玉米秸秆喂羊就怕有余氨,羊吃了会中毒的。
四、干玉米秸秆可以氨化吗?
可以氨化。可分为地上堆垛氨化和窖处理。采用何种方法应因地制宜
五、干玉米秸秆如何氨化处理?
尿素放水中溶化后喷在玉米秸秆上。
六、玉米秸秆氨化秆黄贮方法?
青贮顾名思义就是在玉米茎叶青绿的时候进行加工存放,而黄贮单从名字来看养牛户会误以为玉米秸秆干黄之后再进行加工存放,其实不然,黄贮一般多在玉米叶片发黄但茎秆依旧新鲜时进行加工存放,如果等到茎秆完全干掉了便不再适合黄贮了,且黄贮也变得没有意义了,无论青贮还是黄贮的目的都是方便新鲜秸秆的保存、最大程度保留秸秆的营养,而等到玉米秸秆完全干掉后营养已经流失了,加之水份少直接堆垛存放(干贮)即可。
青贮和黄贮除了所选玉米秸秆新鲜度及含水量稍有差异外,其加工方式基本一致。将玉米秸秆收获后进行粉碎,然后装入发酵池内压实或打块包膜,青贮时玉米秸秆含水量超过70%时应进行适当进行晾晒或加入干草粉降低含水量,黄贮时玉米秸秆含水量低于45%时应适当喷水提高含水量,其含水量在60%~65%时最利于发酵,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玉米秸秆入池时喷洒益生菌液促进发酵,最后装填完成后覆盖塑料布进行密封,防止空气进入出现变质。一般经过15~20天的发酵,玉米秸秆便可以开窖使用了,密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保持2年不变质。
七、作物秸秆氨化技术名词解释?
秸秆氨化技术,就是在密闭的条件下,用尿素或液氨等对秸杆进行处理的方法。氨的水溶液氢氨化铵呈碱性,由于碱化作用可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引起细胞壁膨胀,结构变得疏松而易于消化;另一方面,氨与秸杆中的有机物形成醋酸铵,这是一种非蛋白氮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营养源,它能与有关元素一起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质被动物吸收。此外,氨还能中和秸秆中潜在的酸度,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的环境。通常,秸秆氨化后消化率提高15%~30%以上,含氮量增加1.5~2倍,相当于含9%~10%的粗蛋白,适口性好,采食量增加,未经处理的秸杆含氮量是0.5%~0.6%(按干物质计)。同时,由于氨化后的秸秆质地松软、气味糊香、颜色棕黄,提高了牲畜对它的适口性,增加了采食量,从而使家畜日增重和词料报酬明显提高。
八、氨化秸秆利弊?
秸秆氨化的优点:
1、改善秸秆的营养成分。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其粗蛋白质含量提高4-6%,使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超过了反刍家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8%的限定值。
2、秸秆的适口性得到改善。秸秆氨化后,由于秸秆变得柔软易咀嚼,具有糊香味,牛羊等家畜非常喜食,且消化率、蛋白质含量增加,所以其采食量一般可提高20-40%。
3、可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氨化秸秆比未氨化秸秆的消化率高10-20%,从而使得秸秆中潜在的部分营养物质能够被家畜利用。
4、提高家畜生产性能。
5、氨具有杀菌作用,可预防农作物病虫害传播。
6、降低饲养成本。
秸秆氨化的缺点:
氨化处理的缺点是对氨的利用率较低,仅为50%左右,其余的氨在打开氨化设施后放入空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家畜和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九、氨化秸秆又叫?
又叫秸秆氨化。
就是在一定的密闭条件下,用氨水、无水氨(液 氨)或尿素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喷洒在作物的秸秆等粗饲料 上,在常温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提高秸秆词用价值的一种 方法。经过氨化处理的粗饲料叫氨化饲料。氨化饲料非常适合 于山羊。
十、秸秆怎样氨化?
在秸秆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无水氨、尿素等溶液进行处理,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称为秸秆氨化。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秸秆等粗饲料经尿素、液氨氨化以后,可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同时为瘤胃微生物提供所需的氮源。氨化处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本低而简便易行的一种处理秸秆类饲料的方法,适用于广大农村养殖专业户。
秸秆氨化处理后可以使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20%~30%,粗蛋白质含量由3%~4%提高到8%以上,采食量增加20%;氨化可以防止饲料霉变,还能杀死野草籽。氨化处理秸秆成本低,方法简便,容易推广,经济效益高。
通常用尿素、氨水、碳酸氢氨或碳酸铵等作为氨源。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氨离子可使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发生断裂,纤维素部分分解、膨胀,反刍家畜的瘤胃易于渗入,从而提高秸秆消化率。氨化处理的秸秆主要有稻草、麦秸、玉米秸、向日葵秆、油菜秆,高粱秆、马铃薯的茎秆等。最好是收获后及时处理,含水量以25%~35%为宜。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氨化效果,收获时秸秆含水量一般在10%~12%左右,氨化前要喷洒水,使秸秆充分吸水后,再进行氨化。
氨化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氨化地点可分为地上堆垛氨化和窖处理;根据氨化所采用的温度条件可分为常温下的氨化与氨化炉氨化。常用的有氨化炉、窖、池、缸、塑料袋等容器和堆垛氨化等。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氨化应因地制宜。在广大农村适宜尿素间接氨化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适宜农村规模不大养殖户采用。而对生产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则应考虑采用液氨堆垛或氨化炉法,这样可降低氨化成本,而且氨化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