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仔猪抽风怎么治疗

175 2024-03-10 11:34 admin

一、仔猪抽风怎么治疗

仔猪抽风怎么治疗

抽风症状及治疗方法

仔猪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抽风的症状,给饲养者带来很大的困扰。抽风是指猪只发作突然,四肢踢动、抽搐、口吐白沫等现象。要及时有效地治疗仔猪的抽风症状,需要先了解其病因,然后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仔猪抽风症状的原因

仔猪抽风的症状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
  • 饲料问题,如饲料不合理或污染
  • 感染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
  • 气候变化,如过度潮湿或过度干燥
  • 缺氧或窒息
  • 应激因素,如吵闹声、运输或疫苗接种

治疗仔猪抽风的方法

对于出现抽风症状的仔猪,我们应该尽快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治疗。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首先,我们要保持仔猪所处的环境温度适宜。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引起仔猪抽风。应确保仔猪的生活区域保持干燥、通风和温暖。可以使用加热器、通风设备等来维持温度。

检查饲料质量

饲料问题也是引起仔猪抽风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查仔猪的饲料是否合理,是否有霉变或污染。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新鲜干净的饲料。

加强卫生管理

卫生管理是防止感染病原体的重要措施。保持仔猪栏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更换垫料,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预防病原体感染

仔猪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在接种疫苗之前应注意预防接种,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同时,加强场地的消毒工作,减少病原体的散播。

提供适当的气候环境

气候变化也是仔猪抽风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度潮湿或过度干燥的环境都会引起仔猪抽风。应该提供适当的气候环境,控制湿度和通风。

减少应激因素

应激因素也是仔猪抽风的一个可能原因。要尽量避免给仔猪带来过多的应激,如吵闹声、运输或疫苗接种等。在操作时要轻声细语,尽量减少对仔猪的干扰。

注意事项

在治疗仔猪抽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仔猪出现抽风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症状加重。
  • 合理用药: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因选用合适的药物,遵循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
  • 留意观察:治疗后要留意观察仔猪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是否有缓解,是否出现其他异常现象。
  • 咨询兽医:如果仔猪的抽风症状无法缓解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咨询兽医,寻求专业建议。

总之,对于仔猪抽风症状的治疗,我们应该从病因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饲料质量和气候环境,加强卫生管理和预防病原体感染,减少应激因素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仔猪抽风症状,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

二、仔猪出生多重正常?

回答如下:仔猪出生的多重因品种、母猪的体型、繁殖环境等因素而异,但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仔猪出生多重为0.8-1.5千克左右。如果仔猪出生重量过轻或过重,都可能会影响其健康和成长发育。因此,合理管理母猪的繁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确保仔猪出生重量正常是非常重要的。

三、仔猪抽风怎么治疗方法

仔猪抽风怎么治疗方法

近年来,养猪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养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仔猪抽风就是其中之一,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仔猪抽风怎么治疗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仔猪抽风的原因。仔猪抽风是由于猪群中某些不良环境、饲养管理不当或者饲料过敏等原因引起的。一旦发现仔猪抽风的现象,养殖户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疾病的蔓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调整饲养环境:仔猪抽风往往是由于环境问题引起的,养殖户应该检查猪舍的通风是否良好,温度是否适宜等。如果发现有不良环境因素,需要及时调整,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 改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不当是仔猪抽风的另一个可能原因。养殖户应该关注仔猪的饲养方式,饲喂时间、频率,以及饲料的种类和质量等。如果发现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需要及时改进,确保仔猪的健康生长。
  • 合理饲料配方:饲料过敏是仔猪抽风的常见原因之一。养殖户应该合理配制饲料,注意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并避免添加过多的添加剂。同时,在饲喂时要注意饲料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给仔猪带来不适。
  • 药物治疗:如果发现仔猪抽风的症状比较严重,养殖户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选择药物时要谨慎,遵循兽医师的建议,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使用。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以免对仔猪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仔猪抽风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养殖户应该定期检查猪舍的环境,改善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并在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只有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仔猪抽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四、仔猪出生半月多少斤?

1、出生半月的仔猪正常体重是7-8斤左右。在仔猪出生之后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为仔猪补充营养,一定要让它进食足够的初乳,这样可以提升抵抗能力。初乳指的是母猪在分娩后5天左右内分泌的母乳,初乳有利于仔猪生长,因为初乳里面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免疫抗体物质。给仔猪多喝初乳不仅能够提高消化能力,还能增强抗病性。

2、在仔猪生长到1个月左右时要对其进行断奶工作,断奶时可以让仔猪在栏中独自生活1周左右,母猪待在其余的猪栏中,然后将仔猪赶入保育舍。这样可以让仔猪适应没有母乳的环境,在断奶期间可以给仔猪适当的投喂饲料,让其自由进食。

3、仔猪出生后,身体中的含铁量一般都比较少,所以在仔猪出生的3日内就要及时为其进行补铁工作,否则在仔猪后期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等疾病。为了防治腹泻现象,在仔猪4日龄时应该开始对其进行诱食,可以适量的在猪栏中投放饲料,让其自由进食。

五、仔猪出生温度多少合适?

一般初生仔猪最适宜的温度是34~35℃,生后1~2周适宜温度为31~33℃,生后3~4周适宜温度为28~30℃,断奶后保育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4~27℃,从保育舍出来后的适宜温度为20~23℃,体重40千克后猪的适宜温度在18~22℃。

哺乳仔猪出生后适宜温度:0—3日龄为3~29℃,3—7日龄为29~25℃,7—14日龄为28~24℃,14—21日龄为26~22℃,21—28日龄为25℃~21℃,28—35日龄为22℃~20℃。

猪是恒温动物,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猪借助自身调节,维持体温平衡。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初生仔猪最适宜的温度是34~35℃,生后1~2周适宜温度为31~33℃,生后3~4周适宜温度为28~30℃,断奶后保育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4~27℃,从保育舍出来后的适宜温度为20~23℃,体重40千克后猪的适宜温度在18~22℃。

六、仔猪出生后如何护理?

1、仔猪刚出生吃好母乳是关键

仔猪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直到20天后才开始发挥作用,吃好初乳是关键,增强免疫是关键,初乳和牛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富含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仔猪的抗病性,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能促进粪便的排泄。

2、为了保证每只小猪都能吃到初乳

具体做法是人工哺乳,对仔猪乳头进行人工固定。乳头固定应以仔猪为基础,为保证喂饱他们不浪费奶,中间的框架固定在前乳头上,后边的框架固定在下哺乳的乳头。2-3天后,小猪会自动找寻合适的位置吃奶。

3、母猪出生后若生病及死亡应注意

尽快找到寄养猪,也就是寻找保姆猪,分娩时间不超过2-3天的。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把小猪和保姆放在一起,具体做法可在寄养仔猪身上涂抹保姆猪的尿液。

4、仔猪在断奶前要准备好超过500克的饲料

断奶后可缓解因饮食抗原过敏而引起的小肠绒毛萎缩和流失,导致胃和肠道疾病。有很多哺乳期长达20天的仔猪得不到充足的母乳,对于后期人工喂养,最好有500g以上的饲料采用人工强制饲喂。

5、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每日需要温度测量,若那种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很容易冻僵甚至冻死

一定注意新仔猪应及时放入培养箱。刚出生的猪接受温度为32℃,要在培养箱里存放1 ~ 3天,4 ~ 7天的年龄时为28 ~ 30℃,15 ~ 30天的年龄为22 ~ 25℃,2 ~ 3个月为22℃。

6、新生仔猪经常受到母猪的压力和母猪的碾压而受伤

因此,最好在生产中设置隔离障碍,加强护理。预防疾病的,及时预防猪瘟、痢疾、缺铁性贫血。

七、仔猪出生可以打头孢?

一般头孢的使用是要结合猪仔的病症和头孢说明书来进行的,最好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

八、仔猪出生重多少

仔猪出生重多少的重要因素

仔猪是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仔猪出生重多少对于猪育种和猪育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仔猪的出生重量决定了其生长发育、生存能力和肉质品质等方面。那么,仔猪出生重多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将为您详细解析。

1. 母猪品种

母猪品种是影响仔猪出生重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养殖业中,我们常常会选择一些育肥速度快、生产力强的母猪进行繁殖。这些高产母猪的后代往往具有较高的出生重量,这是因为母猪的遗传基因对仔猪的子代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母猪营养状况

母猪在怀孕期间的营养状况对仔猪出生重量也有着重要影响。营养不良的母猪往往产下的仔猪出生重量较低,甚至有可能出现畸形仔猪。因此,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饲喂方法是保证母猪营养状况良好的必要条件。

3. 母猪孕期管理

母猪在孕期的管理也会对仔猪出生重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母猪在孕期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疫苗接种等,以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只有保证母猪孕期管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才能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

4. 母猪生产次数

母猪生产次数对仔猪出生重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经过多次分娩的母猪往往比初次分娩的母猪产下的仔猪出生重量更高,这是因为经历过多次分娩的母猪在生产能力方面更加成熟,对胎儿的养护和照顾更加得心应手。

如何提高仔猪出生重量

了解了影响仔猪出生重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呢?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提高仔猪出生重量的方法和建议。

1. 合理配种

选择具有高产能的母猪和育种价值较高的公猪进行合理配种,可以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在配种时需要根据母猪的品种和性状,选择适合的公猪进行配种,以获得优质的后代。

2. 科学饲养管理

在母猪怀孕期间,需要给予其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频次可以保证母猪得到足够的营养,从而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同时,还需要注意给母猪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舒适的休息条件,提高母猪的生产积极性。

3. 增加母猪生产次数

经过多次分娩的母猪往往产下的仔猪出生重量更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母猪的生产次数来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合理安排母猪的配种和分娩时间,增加生产次数,可以提高整个养猪场的生产效益。

4. 做好孕妇猪的保健工作

孕妇猪需要得到特殊的保健工作,以保证其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疫苗接种,加强营养补充,保持室温适宜等,可以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

结语

仔猪出生重量对于猪育种和猪育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和掌握影响仔猪出生重量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只有通过合理的种猪选择、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孕妇猪保健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仔猪的出生重量,为养猪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仔猪出生成本怎么算?

仔猪出生成本=<1头母猪1年所需的饲料+人工十水电十防疫十消毒+保健+治疗十公猪分摊十母猪购买成本十猪场投资折旧分摊>/当年生产的活子数量

十、仔猪出生防疫程序是什么?

程序详细如下:

1、仔猪出生3天补铁,肌肉注射铁糖注射液1—2ml。3天饮水,加入适量葡萄糖。每个鼻腔接种伪狂静疫苗0.25头份。仔猪出生一周内保温箱内温度应在32---35℃之间,以后每周下降2---3℃。

2、出生3天、7天、21天时分别注射德利先(长效土霉素)0.5ml、1.0ml、1.5ml。以预防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3、出生7天补硒,肌肉注射亚硒酸钠VE1—2ml。7天补料,饲喂乳猪王BS1911颗粒料,少喂勤添,喂完即添。喂至断奶后二周。  

4、出生7—10天去势,可使应激降到最低。15天第二次补铁,肌肉注射铁糖注射液1—2ml。  

5、出生21天时肌肉注射猪瘟普通细胞苗4—5头份或猪瘟脾淋苗1头份。  

6、仔猪通常28天断奶,断奶时体重7.5kg左右。断奶不换圈。饮水里加入速补康(1:600斤),长期饮用,以增强猪的抗应激能力。饲料里加入和气丰利(1:1500斤)或呼诺玢(1:1000斤)及黄芪多糖粉,连喂一周。以预防各种常见病。  

7、断奶一周后(35天)转群,转群时体重在9kg左右。转群不换料。肌肉注射伪狂静疫苗1.0头份。(仔猪转入保育舍时,舍内温度最好在28---30℃之间,温度太低影响生长。)  

8、转群一周后(42天)换料,体重在12kg左右。改喂保育王BS1912颗粒料,每天喂4次。喂至20kg。在饲料里加入帝诺玢(1:1000斤)连喂一周。以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1头份。  

9、出生50—65天时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6—8头份或猪瘟脾淋苗1—1.5头份。(根据情况自己决定)

10、出生第8—9周时,通常体重可达20kg,改喂小猪浓缩料S1252,喂至50kg。每天喂3次。在饲料里加入瑞特奇(1:400斤)和妙迪芬(1:2000斤)。连喂一周,以预防各种常见病。(配方:浓缩料25斤,玉米70斤,麸子5斤)。

11、出生第15—16周,通常体重可达50kg,改喂中猪浓缩料S1203,喂至80kg。每天喂3次。在饲料里加入帝诺玢,再喂一周,以净化猪体内外的各种寄生虫。(配方:浓缩料20斤,玉米70斤,麸子10斤)。

12、在猪体重达到130斤左右时,饲料里再加入一周瑞特奇和泰舒平(1:2000斤)或呼诺玢。以控制此阶段常发的各种呼吸道疾病。 

13、出生第19—20周,通常体重可达80kg,改喂大猪浓缩料S1154,喂至出栏。每天喂2---3次均可。(配方:浓缩料15斤,玉米70斤,麸子15斤)。

14、仔猪出生后,饮水里定期加入卫康(1:600---800倍),以杀死猪体内的部分圆环病毒。(错开免疫时间)

15、定期消毒。每周不少于一次。用卫康、农喜福(1:1000)或氯安(1:1000)轮流使用即可。

16、口蹄疫和乙型脑炎疫苗可根据季节自己决定,其它细菌苗尽量不做。

17、均衡的营养、科学的免疫和适时的保健是猪只健康快速生长的必备条件。

18、保证圈舍内卫生清洁,干燥无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密度合理,再加上精心的管理,即可保证猪只快速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