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把猪料快吃完?

95 2024-04-05 15:27 admin

一、怎样把猪料快吃完?

要快速消耗猪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增加猪的进食量,可以通过增加进食次数、增加进食时间或者添加食欲增强剂等方式来实现;

二是添加适量的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菌等,可以促进猪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三是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配方,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避免浪费;

四是加强饲料存储管理,保持干燥、清洁、通风,避免饲料霉变和变质。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实现猪料快速消耗。

二、仔猪料配方?

1黄玉米,64.4红薯,5豆粕,12.5麦麸,百分之8的鱼粉,8磷酸钙,0.7碳酸钙,0.7食盐。

三、仔猪吃开口料几天换仔猪料为宜?

仔猪吃开口料2-3天换仔猪料,因为开口料营养跟不上,只是指引仔猪会釆食,吃上料后要喂营养比较全面的仔猪料才能使仔猪长得快!

四、仔猪吃仔猪料好还是浓缩料好?

全价料一般都要经过熟化,可以大幅度提高饲料在猪体内的消化吸收,就像人吃生猪肉和熟猪肉的差别一样;还有就是饲料的浪费也会少点,全价料和预混料,浓缩料相比,全程饲喂的话,料肉比基本上可以比浓缩料和预混料低0.2-0.5。全价料的料肉比肯定会低,但存在的问题是价格比较高建议还是用全价料,即使单价比较高,综合收益还是比浓缩料和预混料高!

五、仔猪料槽料吃多久?

  教槽料一般让小猪吃35天左右为宜,也就是小猪断奶35天后,具体吃多久可以根据小猪的生长情况而定。

  小猪吃教槽料的注意事项:

  1.小猪的视力较差,因此要尽量选择颜色比较鲜艳的教槽料来饲喂,且要尽量使用较浅的料槽,以便小猪采食;

  2.若小猪出现拉稀或消瘦等情况,则可以增加水料的投喂量,以改善小猪的采食量。

  3.小猪教槽一般从第7天开始,一天一般不少于6次的教槽,可以在母猪放奶时,在母猪的乳头上撒一些教槽料,让小猪在拱奶时慢慢熟悉教槽料,然后学会开口吃料

  4.建议从小猪7日龄开始教槽,至十日龄的三天内使用保育太保,直接给小猪当教槽料;

六、仔猪料和小猪料区别?

仔猪料只可以喂开口料,小猪料是可以对玉米面的

七、仔猪料和哺乳料区别?

仔猪料和哺乳饲料的区别有哪些?

我认为仔猪料是比较精致的,他是以蛋白质多为主要原则,再就是适合于仔猪的吸收,这些都是仔猪料的优点,但是哺乳塑料就不同了,他是以高蛋白为主,母猪多产奶好好哺育下一代这种这两种饲料,他们都属于粮料都有所不同

八、仔猪怎么用水料?

发生仔猪白痢,一般是直接给仔猪灌药、打针进行治疗。由于仔猪头数多,逐头灌药、打针工作量大,且灌药还会造成仔猪呛肺。而“母源疗法”则可避免以上问题,且效果较好。其主要方法如下:

1、白头翁50~80g,煎汁拌料饲喂哺乳母猪。早、晚各1次,一般1天全窝仔猪白痢均可治愈。也可将白头翁研成粉末,直接拌入料中饲喂母猪。

2、黄连100g、苦参190g、白头翁160g、白胡椒40g,炒焦后,研末,装入瓶中密封备用。每天2次,每次5~10g,拌入少量精料中饲喂哺乳母猪,用药1~3天,治愈率达97%。

3、白头翁、白术、苍术、陈皮各40g,胆草、黄苓、黄柏各30g,滑石粉60g,红花50g,枳壳20g,猪苓35g,白胡椒适量(上膘20g、中膘40g),混合加水煎熬2次,每次煮沸后再煮20分钟,将两次煎汁混合,连同药渣一起拌料喂给哺乳母猪,每日1剂,连喂3剂,可速治仔猪白痢。

九、仔猪吃料流程?

在母猪快放奶前,将放有开口料的料槽放入,在母猪开始哺乳时拿出来,如此反复补料诱食速度快,而且还能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利用猪有好奇好探究的行为习性,小猪会到料槽附近一探究竟,如果料槽与仔猪离得远或者没有引起仔猪注意,饲养员要将仔猪放至料槽边,通常仔猪都会去料槽里啃啃,偶尔会把饲料吃进嘴里。

为了引诱仔猪吃食,还可以利用仔猪爱吃甜食的特点,将带甜味的水果切成小块和开口料一起搅拌后诱食。或者将开口料调成糊状后涂在母猪奶头上,让仔猪吃奶时将料吃下去。

还可以按水料2:1的比例调成糊状喂服。

十、妊娠母猪料和仔猪料区别?

谢邀。

妊娠母猪料和仔猪料区别如下:

营养成分不同 。妊娠母猪料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能量、纤维素等成分,其中能量是母猪维持身体生理机能运转的重要源泉。仔猪料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和矿物质是小猪生长的关键。

适用阶段不同 。妊娠母猪料适用于怀孕、哺乳和胎儿生长发育阶段。仔猪料适用于小猪生长发育的阶段,包括断奶、离乳和生长发育期。

用途不同 。妊娠母猪料主要用来为母猪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以保证母猪在怀孕、哺乳和胎儿生长发育阶段的健康和营养需求。仔猪料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小猪快速生长,提高小猪的体重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