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冬季育肥猪饲料营养 - 如何科学搭配饲料,提高猪育肥效益

298 2025-01-02 01:28 到农村去网

一、冬季育肥猪饲料营养 - 如何科学搭配饲料,提高猪育肥效益

冬季育肥猪饲料营养

冬季是猪育肥的重要时段,科学搭配饲料营养对于提高猪的育肥效益至关重要。

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猪的食欲通常会变差。因此,合理的饲料搭配对于猪的健康和育肥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冬季育肥猪饲料营养方面,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蛋白质含量

冬季是猪生长的关键阶段,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在选择饲料时,可考虑添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植物性饲料,如豆粕等,来提供猪所需的蛋白质。

能量供应

冬季气温较低,猪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饲料中需要包含足够的高能量含量的成分,如玉米、脂肪等,以满足猪的能量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同样十分重要。在冬季育肥猪饲料中,需要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配方,以补充猪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通过科学搭配饲料,可以有效提高猪的育肥效益,在冬季获得更好的生长发育。冬季育肥猪饲料营养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还能够提高猪的育肥效率,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对于农户养猪过程中的饲料搭配和猪的育肥效益提高有所帮助。

二、猪育肥技术?

育肥猪前期加些酸,促进肠道消化及吸收,中期加些鱼粉和钙粉等促进骨骼发育及拉架子,后期加些高蛋白质和些葡萄糖使猪快速长膘增重。

三、放养土猪和饲料猪那个更营养?

营养成分一样,从客观来讲,养殖的饲料猪,只要是使用规范饲料,用药规范,不乱用药,肉质安全性更好,营养也更好。只是确实存在养殖的猪生长周期短, 一些食味氨基酸沉积不够,加上肉的滴水等不同,使得吃起了感觉差一点。

四、育肥公牛饲料配方?

快速育肥牛的饲料配方是根据牛的营养需要,饲料营养价值,原料组成和成本,合理的确定各种饲料的配合比例,这种饲料配比称为饲料配方。合理的确定饲料配方,是科学养牛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原料具备的情况下,只有配方合理,才能满足育肥营养需要,才能发挥育肥牛的生长性能。

快速育肥牛的饲料配方

1、玉米64%,麦麸9.5%,豆粕20%,小苏打1.5%,肉牛猛长肉5%,瘤胃速0.13%

2、玉米62%,麦麸9.5%,棉粕22%,小苏打1.5%,肉牛猛长肉5%,瘤胃速0.13%

3、玉米63%,麦麸9.5%,豆粕6%,棉粕15%,小苏打1.5%,肉牛猛长肉5%,瘤胃速0.13%

4、玉米64%,麦麸9.5%,豆粕12%,花生饼8%,小苏打1.5%,肉牛猛长肉5%,瘤胃速0.13%

五、100斤左右的猪喂乳猪饲料和育肥饲料哪种适合?

百盛饲料,不论乳猪还是肥育猪饲料,适口性都可好、诱食性强,换料没有啥应激。他们料里加有保健和生态制剂,养殖户不用加驱虫药,猪肠道消化好,饲料利用率高,他们饲料一般不拉稀,生长还快,增膘快。

六、猪怎么快速育肥?

育肥猪快速育肥的一些方法。

  一、优良品种的选择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不同品种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酮体品质都有所不同。实践证明,瘦肉型猪种对能量、蛋白的利用率较地方猪种要高很多,并且更省料、增重更快、瘦肉率更高。所以猪种的选择很重要,国内一般商品猪都是采用三元杂交模式生产出来的,最常见的是“杜+大+长”或“杜+长+大”。还有一些配套系品种生产性能也很好,比如PIC、斯格配套系、达兰配套系等。这些洋品种虽然生产性能非常好,但肉质一般。如果想要生产高档猪肉,建议采取“本地品种+洋品种”的二元杂交模式,这样既可以得到理想的生长速度,又可以得到高品质的猪肉。

  二、饲料营养

  营养是充分发挥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重要保证。因此,合理调控营养,才能保持最佳生产状态,以获得最大利益。

  1.能量水平。在不限量饲喂条件下,为兼顾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饲料的能量浓度以1公斤饲料含消化能11.92MJ~12.5MJ为最佳。

  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一般按育肥猪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蛋白水平,前期(20公斤~55公斤)为16%~17%,后期(55公斤~90公斤)为14%~16%。

  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猪的生长。赖氨酸为猪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对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赖氨酸占粗蛋白6%~8%时,饲料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高。

  3.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育肥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保证猪正常生长。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当缺乏或过量时都会导致育肥猪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生长速度下降或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4.粗纤维水平。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会导致猪拉稀或便秘。饲料粗纤维含量过高,会导致猪适口性差,并降低生长速度。育肥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5%~8%。

space

养猪

  三、环境和管理

  环境条件包括猪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等因素,以及舍内卫生、密度等。

  1.温度。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6℃~23℃。实验证明,气温在20℃时,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最大。

  2.湿度。在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都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因此,猪舍内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最佳。

  3.气流。猪舍内气流每秒以0.1米~0.2米,最大不能超过每秒0.25米。根据生产实际可采取自然通风或是辅以机械通风。

  4.适度的光照。太阳光是天然的保健剂和杀菌剂,适当的光照能加强机体组织代谢,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

  5.密度。实践证明,15公斤~60公斤的猪每头需要0.6平方米~1平方米,60公斤以上需要1.0平方米~1.2平方米。

  6.卫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并定期消毒。

  7.管理制度。按规定时间给料、给水、清扫粪便,并观察猪的食欲、精神状态、粪便有无异常,对不正常的猪要及时诊治。完善统计记录制度,对猪群周转、出售或是病死、称重、饲料消耗、疾病治疗等情况加以记录。

  四、疾病防疫

  1.防疫。为了预防育肥猪的常见传染病,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做到不漏免一头。

  2.驱虫。育肥猪主要有蛔虫、姜片虫、疥螨等。通常在60日龄驱一次,半个月后再驱一次。

  3.添加免疫调节剂。根据季节变化和猪群的健康状况,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给猪投一些可提高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产品,如北京海正兴潮的专利产品“生命素”,以提高猪群免疫力,从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五、应用促生长剂

  1.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素和微生物促进剂,益生素可通过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菌群、产酸或竞争营养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通过产生B族维生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从而间接的促进生长。

  2.酶制剂。酶制剂按添加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另一类用于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影响,从而达到促生长的作用。

  3.大壮素。长沙绿叶公司育肥猪促生长绿色产品,可提高育肥猪生长速度,增加饲料适口性、降低饲料转化率;同时可提高猪的免疫抑制,预防猪抵抗力下降;减少猪PSE肉,增加瘦肉率等。

  这几个方法都可以是育肥猪快速育肥的方法效果都还也可以,养猪的伙伴们可以试试看哦。

七、一头猪育肥到220斤得多少饲料?

一头猪育肥长到二百二十斤得八百多斤饲料,我的邻居抓了一个小猪四十多斤,到现在为止三个月了,长了二百二十斤左右了。他在我家买了六百斤玉米,在街里买了猪饲料,豆饼,盐面,各种微量元素

把这些按一定比例拌好了,到现在正好喂完了,所以说一头猪育肥到二百二十斤得八百多斤饲料。

八、育肥牛快速育肥牛的饲料配方?

育肥牛的饲料由粗料和细料组成。就良种肉牛而言,一般育肥牛前期(300~600)细料占日粮的40%,中期(600~900)细料占日粮的42%,后期细料占日粮的45%,强度育肥期(长脂肪期)细粮占日粮的50%。由于各个阶段的牛生长情况不一样,饲料配比不一样。育肥牛饲料配比:能量饲料占60~70%,蛋白质饲料占20~25%,矿物质饲料占3%~5%。

九、猪育肥料配方?

10-30斤仔猪饲料配方:

  玉米面55斤;小米(高粱米)10斤;麦麸5斤;豆饼20斤;白糖4斤;鱼粉6斤;食盐4两;预混料5两。

  2、30-60斤中猪饲料配方:

  玉米面58斤;高梁米10斤;麦麸8斤;豆饼20斤;鱼粉3斤;骨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3、60-120斤育肥猪饲料配方:

  3.1、 玉米面60斤,豆饼20斤,细糠18斤,食盐5两,骨粉1斤,贝粉1斤,预混料5两。

  3.2、 玉米面55斤,豆饼18斤,麦麸15斤,米糠10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斤,预混料5两。

  3.3、 玉米面50斤,秸秆粉30斤,豆饼10斤,炒黄豆粉8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5盐两,预混料5两。

  3.4、 玉米面50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33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速发剂5两。

  3.5、 玉米面40斤,麸皮15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15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3.6、 玉米面60斤,米糠20斤,豆饼17斤,鱼粉3斤,预混料5两。

  60斤--出栏的大猪饲料配方:在60-120斤的饲料配方中,减去5斤豆饼,加5斤米糠或秸秆粉。

  出栏前一个月饲料配方:玉米面55斤,米糠30斤,豆饼15斤,预混料5两

  猪浓缩饲料配制,猪浓缩料配方,猪浓缩料的配制

  随着饲料与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已逐渐受人们的重视

  浓缩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含常量矿物质元素的复合预混料组成的,按一定比例掺入能量饲料后,配成全价饲料,能满足某种动物的营养需要。这样,养殖户利用浓缩饲料就减少了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来回运输,降低了饲料成本。浓缩饲料在猪的日粮中添加比例一般如下:仔猪(15-35千克)40%-30%,中猪(35-60千克)30%,育肥猪(60千克以上)20%-30%,种猪20%-30%。浓缩饲料可由全价料推算,也可以有设定搭配比例计算。

  猪用浓缩饲料配制参考配制配方

  1.由全价料推算浓缩料配方由全价料推算浓缩料配方是在全价饲料配方的基础上,除能量饲料外,其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百分含量,换算成100千克浓缩料中各种成分的百分数。例如,根据肉猪全价料配方推算浓缩料配方过程为:

  (1)设计20-60千克肉猪全价料配方为:

  玉米62%豆粕14.4%玉米蛋白粉8%

  胡麻粕3%麸皮9%磷酸氢钙1.3%

  石粉1%食盐0.3%预混料1%

  (2)折算成30%浓缩料配方,将去掉玉米62%、麸皮8%的剩余组分,各除0.3,即折算为浓缩饲料配方。

  这样在应用该浓缩料配制全价料时用浓缩料30%,玉米62%,麸皮8%即可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

  2.由设定搭配比例计算浓缩料配方事先给定一个适宜比例,如生产25%中猪浓缩料,根据设计或用户要求,能量饲料等的比例事先给出,如玉米占50%,高粱20%,麸皮5%,然后计算出浓缩料应达到的营养水平,再围绕这一水平进行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能量饲料或其他原料的种类、特点制定相应比例,或根据养殖户要求与习惯设定,以上述的玉米50%,高粱20%,麸皮5%、浓缩料25%为例。

  (2)去掉动物的营养标准,如20-60千克生长猪的主要营养水平要求为:

  消化能12.98MJ/kg粗蛋白16%

  钙0.60%有效磷0.28%

  蛋氨酸+胱氨酸0.50%赖氨酸0.75%

  (3)计算出玉米、高粱、麸皮等提供的养分含量,然后从标准中减去这些数值,即得到浓缩料(25%)应提供的数值。浓缩料的营养水平可作为一个标准来执行。按这一标准,可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优化配方设计,有利于猪病防治工作。

  经计算,玉米(50%)、高粱(20%)及麸皮(5%)已提供的营养成分总和为:

  粗蛋白6.85%消化能10.22MJ/kg

  钙0.045%有效磷0.105%

  赖氨酸0.187%

  蛋氨酸0.097%蛋氨酸+胱氨酸0.27%

  则浓缩料(25%)应提供的成分为:

  消化能2.754MJ/kg粗蛋白9.15%

  钙0.555%有效磷0.175%

  赖氨酸0.563%蛋氨酸+胱氨酸0.23%

  折算成浓缩料(100%)的具体成分值,应在上述成分基础上乘以4(即1/0.25=4),得出:

  消化能11.016MJ/kg粗蛋白36.6%

  钙2.22%有效磷0.7%

  赖氨酸2.25%蛋氨酸+胱氨酸0.92%

  另外,预混料在浓缩料中的添加量也应乘4倍,盐的用量、药物添加剂的用量等进行同样处理。如全价料应加1%预混料,则25%浓缩料中应含4%,盐1.2%-1.6%。

  (4)根据上述标准和数据,进行具体计算。最好输入计算机进行优化。预混料及盐的比例需固定。

  (5)由手工或计算机算得的浓缩料配方为:

  大豆粕40%棉籽粕15%麸皮4.48%菜籽饼10.3%花生饼9.6%

  芝麻饼7.8%石粉4%磷酸氢钙2.4%盐1.6%添剂预混料4%L-赖氨酸盐酸盐0.82%。

十、为什么饲料猪和土猪差别那么大?

题主觉得所谓的“饲料猪”和“土猪”的大差别在那儿?生长速度,肉质,口感,食用是否健康还是其他的什么?

据我了解,题主口中的“饲料猪”相对“土猪”有生长速度快,料肉比高,体内所含致病菌少,繁殖性能相对较强等诸多优良特性,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青猪的日增重可以达到1kg以上,一般6个月左右出栏等诸多优点。试问一句题主知道中国14亿多的人每年要消耗多少猪肉吗?如果说全国人民追求的猪肉都是农村散养那种吃起来特别香的“土猪肉”,那中国肯定会闹“肉荒”,绝大多数人是吃不上猪肉的,随之而来的是猪肉价格的疯涨(甚至会远远超过现在的牛肉价格)。

而题主所说的“土猪”很大程度上说的是农村散养的那种一俩年才出栏的本地猪种吧,这些猪最大的优点就是吃着香(还不敢说肉质好啥的)。且不谈土猪的饲养周期长的问题,就猪的生长环境来说,我敢说农村散养的猪绝大多数都是要么就是几头猪关在一个小黑屋里边儿,只留个排粪排尿的口子(外面连着粪坑或厕所的那种)还几天才打扫一次尿粪和只有喂食和投送猪才会打开的小门,一开门就臭烘烘的,夏天苍蝇到处飞舞,随处产卵。要么就是那种露天的一个小猪圈,上面随便搭个什么板子遮风挡雨……反正就是一句话,卫生条件很糟糕。

“饲料猪”和“土猪”的口感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受到肉中风味氨基酸的影响,机体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某各阶段发育大脑,某个阶段发育神经,某各阶段发育骨骼什么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猪这个物种也不例外,那些控制肉风味的氨基酸在猪生长早期由于要发育需要基本上都被代谢了,到了沉积脂肪的时候,这些风味氨基酸被代谢掉的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量增多了吃起来就会比较香,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散养的猪饲养周期长,沉积的风味氨基酸多,吃起来自然比规模化生产的猪好吃。

所以啊,出去别一口一个饲料猪,饲料猪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那头猪不吃饲料能长大呀,东西都是好东西,就怕被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用了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