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等罗氏虾要吃多少饲料?

274 2025-03-14 04:57 到农村去网

一、中等罗氏虾要吃多少饲料?

       中等罗氏虾要吃多少饲料即投放量的掌握,关系到罗氏沼虾养殖的产量、成本、上市规格的好坏。

         在一定范围内投饲量宜多不宜少。根据多年来的养殖实践,饲养1千克商品货需消耗2.5~3千克颗粒饵料或需3千克海水小杂鱼、20千克螺蛳。这里未提及饲养技艺、每天投放次数及量、投放饲料品种质量等事宜。

二、龙虾不吃饲料原因?

估计是喂的饲料不适口,你可以为一些其他的食物给小龙虾。

小龙虾食性很杂,动、植物性食物皆食,特别喜食多汁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等,并且喜食昆虫成体或幼体、蚯蚓、螺、蚌等动物性食物;对人工投喂的各种植物、动物下脚料及人工配合料也喜食。

三、饲料发霉结块的原因?

一、受雨淋湿

多为编织袋口淋雨后受挤压形成结块;在25以上条件下迅速发酵变酸,三天以上出现霉丝,结块物水分向周边饲料移动,造成周边饲料水分升高之后发霉,但不结块

二、吸潮或暴晒

梅雨季节、相对湿度大于85%以上、连续阴雨天气一周以上,有可能在袋口,内袋破损处出现吸潮发霉情况。

三、料温过高

饲料包装时温度高于常温5°,其料温过高后会形成板结,然后发霉或袋口与袋内周围形成霉变颗粒

四、水分高

水分较高的饲料,在市场上3-5天会发热,有霉味,然后霉变比较厉害

五、后喷油结块

由于后喷油的蛟龙长期积攒油团形成结块,无颗粒粘结,均为粉末,油脂含量较高,长期会酸败发霉

六、仓壁结块料

由于成品仓或者打包口缓冲仓结块进入饲料,多为粉状结块,一般不发霉

四、饲料霉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饲料霉变?

加工好的饲料应妥善保管,以防霉变。饲料霉变的原因主要有:

①饲料未晒干,含水量过大,保存时间过长。

②保存过程受潮,特别梅雨季节,外界湿度过大,加上适宜的温度,霉菌生长繁殖快。

③保存不善,如漏雨等。购进的饲料要保持干燥,经常进行日晒。添加药物添加剂或其他成分时,要现喂现配或少量添加,使饲料保持规定的含水量。长期贮存的饲料应添加防霉剂。一旦饲料发霉,应立即停止喂鸡,霉变饲料喂雏鸡易发生曲霉菌中毒死亡;喂育肥鸡易引起鸡的霉菌性肺炎及其他疾病。

五、甲鱼吐饲料什么原因?

有可能是甲鱼的消化系统有问题,也不排除存在肠胃疾病的可能。这样的情况下,先暂停喂食几天,同时仔细观察它精神身体状况。若一开始能发现点点可能就要开始治疗,最好不要拖。

将食物吐出来也有可能是因为它在吃东西的时候吞进了气泡,使得肚子装不下剩余的食物,只好将食物吐了然后再吃,如果没有再吃的话再跟第一种情况一样,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救治。

六、饲料水分流失的原因?

飼料水分流失是保存地方温度过高太通气了飼料又散放造成水分流失

七、饲料厂玉米损耗原因?

玉米储存亏损是正常的,这里包括水分损耗和杂质损耗。

玉米不管是堆放还是库房仓储,都会产生水分损耗,即使达到出货要求的14点水分,仍旧是会降水分的,降低1个百分点,一吨粮食就是20斤,对于一个粮站来说那也是个大数字。对于个人家的玉米,仓储起来如果有3万斤,1个点也会损失300斤,如果点数下降多了,那也真是个大数目。

下来的损耗就是杂质损耗了,大体上会控制在0.1-0.2%之间,主要是玉米中的残留细毛,细沙粒土粒等,这也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可以这样说,这些杂质是杜绝不了的。

另外,玉米储存时也会有虫害侵蚀,如果虫害预防不力,其啃食玉米的速度是相当快的,真的不容忽视。虫害会造成玉米质量下降,重量减少,所以虫害是必须要治理的。

八、饲料铜含量高的原因?

饲料中铜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饲料原料问题:一些饲料原料如高铜玉米、高铜豆粕等,本身含铜量就较高,如果饲料配方中使用这些原料较多,就会导致饲料中铜含量偏高。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一些养殖户为了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目的,过量使用铜添加剂,如硫酸铜等,这也会导致饲料中铜含量偏高。环境污染:一些地区的土壤、水源等受到铜污染,导致该地区的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偏高,进而影响饲料中铜含量。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养殖户应选择品质可靠、来源可靠的饲料,并避免使用含铜量过高的饲料。

九、对虾饲料过高什么原因?

可能是因为饲料耐水性差。对虾的摄食方式是抱食,一般摄食大小适口、适宜抱食的饲料。耐水性差的饲料,撒入水中还未待虾吃完便溶于水中,浪费饲料而且污染环境。

或者是饲料软化性差。饲料投喂方法不当,造成投喂饲料出现浪费。对虾出现“偷死”的现象,成活率不高。

十、杀猪饲料退网原因?

杀猪饲料退网的原因是产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