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油菇养殖技术?
东北油蘑菇种植技术.
室内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
油蘑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
其栽培措施是:
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
用药物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铺料与播种
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药物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 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
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发菌及出菇管理
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
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二、平菇养殖技术操作步骤?
第一步,扩菌种,要扩三次菌种 才能发大料装大捆,每百斤水一斤石灰二斤尿素,用它发料,每天翻三次,料变黑装大捆
三、大鹅养殖技术?
大鹅幼苗时禁吃油膩的食物,注意保暖。
四、大鸡养殖技术?
土鸡苗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土鸡蛋在城乡市场上非常畅销,且蛋价也高于普通鸡蛋。鸡肉、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来说,土鸡养殖成本又比较低廉,是非常适合农户和养殖场养殖的品种,现在来简单谈一下,土鸡养殖的一些简单技术
五、大叶兰花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养殖大叶兰花要在早春、晚秋、冬季为其提供全日照,夏季提供散射光照。
2、水肥管理:大叶兰花怕涝,浇水时将盆土浇透即可,而且新根长出后才能施肥。
3、注意事项:养殖期间要不断修剪枯枝、密集枝,并对植株进行消毒。
六、大夜蜂养殖技术?
强群饲养管理:
1、选王。
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
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扣1只蜂王,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内产卵,箱内其他部份供贮蜜。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均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流蜜期可叠加继箱取蜜。
加继箱时应从巢箱提取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一侧,外加隔板,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巢箱或继箱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或不加隔王板让蜂王在整个箱体内产卵
七、野大蚂蜂养殖技术?
野生大黄蜂的捕捉和养殖: 一、黄蜂驯养笼的建造 一般黄蜂驯养笼,采用木质框架,顶部和四周均为尼龙纱网,笼的一边备有加厚的尼龙拉链开口(供管理人员进出)。笼子一般无底,将笼子的下面埋在土中,并用木桩和铁丝把笼子固定住,防止被风刮倒,在笼内培育大量的十字花科植物及小灌木丛。 二、黄蜂饲料的培育 一般驯养黄蜂时,培育菜青虫最简单易行,其方法是用十字花科的植物叶片捣碎(最好用甘蓝叶片),将捣得的叶汁涂在一张清洁的纸上,然后将涂好的纸放在田野里,不久就会有许多白色的菜粉蝶争先恐后飞来,很快落在纸上产卵,待产到一定数量时,即可把纸拿到蜂笼内的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让其自然孵化生长,供黄蜂捕食。 三、黄蜂捕捉工具的制作 捕捉野生雌蜂驯养,可用自制的捕蜂网。该网由网柄、网圈和网袋三部分组成。网柄的长度约与自身的身高相等,用直径2厘米的竹竿或木棍均可;网圈直径35厘米,用粗铁丝弯成,两端折成直角,固定在网柄上;网柄用深色的尼龙薄纱做成,网袋的长度是网圈直径的两倍左右。如果方便,也可直接去渔具商店买一个抄网,更换尼龙薄纱。 四、黄蜂的捕捉方法 在春天野外活动的黄蜂,都是在冬天越冬前交配过的,捕回即可驯养,捕捉方法如下。1.如果发现黄蜂在空中飞舞,只要挥动捕蜂网,待蜂入网后,迅速将网底向上甩,连同蜂倒翻在上面来,然后放入驯养笼内,让其自已飞出即可。2.如见到黄蜂在花朵上,应轻轻地走过去,再惊动它,待黄蜂飞起时,猛挥蜂网,就能准确地把黄蜂捕入网内。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花朵受损。3.如果遇黄蜂停落在有刺的植物上,必须等黄蜂飞起后再捕,否则植物上的刺会将蜂网拉破。
八、大嘴鲶养殖技术?
1、池塘清整与培育肥水
将池塘水排干至10厘米深时,按每亩用生石灰120公斤化浆泼洒全池,彻底杀灭池内病原体、细菌和寄生虫。后再注入新水约20厘米深,投资经发酵的猪粪或人粪尿等有机肥250公斤/亩。7-8天后池水中便出现大量浮游动物。这时再结合施适量化肥,如过磷酸钙,尿素,每亩分别施40公斤、10公斤,再适当加10厘米新水,以刺激浮游动物生长。
2、大口鲶鱼养殖苗种放养
接着放5-8厘米的南方大口鲶苗,每亩放0.3-0.5万尾。大口鲶苗一般投放3cm左右规格的鱼种,规格再大一点的鱼种成活率相对来说要高些,只要有适口的饵料鱼,不过价格要高些。规格再小的就是卵黄苗或者开口苗,不适宜大塘培育,成活率太低。投放时间在4月上旬,水温在20℃以上,每亩投放600-1500尾,另外再搭配20cm的鲢。鳙鱼种30-50尾,用以滤食浮游生物,控制肥水。
3、大口鲶鱼养殖施肥与投饵
大口鲶在鱼种阶段以水中浮游动物为主食,投喂饵料为辅。为此根据池水肥瘦情况及时施用有机肥,每次施用发酵粪肥250公斤/亩,每隔10-15天施肥一次。
随着苗种个体逐渐增大,施肥次数与施肥量相应减少,并适当加大投饵量。先投喂水蚯蚓,进行转食驯化。随后用鱼粉、蚕蛹、血粉、酵母、小麦粉等原料,用杂鱼浆诱食剂,配制成团状饲料,日投4-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15%,一般转食过程5-7天。转食结束后,就用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3次,投喂量占鱼体重4-8%。
4、大口鲶鱼养殖水质管理
大口鲶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但良好的水质,丰富的溶氧仍然是大口鲶快速生长的重要条件。大口鲶苗刚下池时,水位较浅,0.7米左右,隔3-5天加新水10-20cm一次,直到加满,之后每周换新水一次,换水量20﹪到30﹪,必要时要开增氧机增氧,以保持溶氧充足,池水爽活。每隔20天,全池泼撒生石灰,每亩水面30kg,用来防病。放养一个半月后水质会变肥甚至恶化,此时要定期注入新水,每次加水30-40厘米,使池圹水深保持1.5米以上。结合用生石灰泼洒鱼池,使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保持25厘米。
5、大口鲶鱼养殖疾病防治
在鱼病流行的7-9月,用强氯精挂袋消毒;同时用痢疾灵、土霉素制成药饵投喂,每15天一次。此法主治烂鳃、腐皮病、白皮病。如发生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绿(5克/)浸洗15分钟。大口鲶鱼病主要发生在苗种阶段,集约化培育养殖也容易发病,主要是水霉病,出血病,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
水霉病的症状是病鱼体表长有棉絮状水霉菌丝,主要是因为操作不当和被寄生虫刺破皮肤引起。出血病的症状是病鱼体表充血发红,鳃丝腐烂发白,肛门,死亡率较高。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的症状是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鳃部肿胀,鳃丝粘液增多,体表粘液增多,镜检可以发现。
这几种鱼病现在都很好治疗,药物种类也很多,基本上各地鱼药商店都可以治疗这几种鱼病。主要还是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平时对鱼体。养殖水体和使用工具坚持消毒,严格控制病源传播。对鱼病,要及时发现,及时弄清病因,及时对症用药,严格按照剂量用药,避免药害,避免延误病情,尽量减轻病害损失。
九、大花鱼养殖技术?
1、稻田选择
养殖稻花鱼前,要选择抗倒伏性强、高产的水稻田,避免鱼苗放入后,水稻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并且水稻田的水位不能过高,否则会使稻花鱼死亡。
2、挑选鱼苗
养殖稻花鱼前,需要挑选生长健壮、游动性较强的鱼苗,有利于后期更好的生长,如果鱼苗比较瘦弱,在养殖过程中容易感染病害。
3、饲喂方法
养殖稻花鱼时,可以为其提供沼气渣、绿色有机植物以及鱼虾饵料,为鱼苗提供营养,注意不要将未腐熟的农家肥倒入稻田中,否则会影响稻花鱼健康生长。
4、防治病害
稻花鱼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病害,需要经常往水中喷洒杀虫剂,将虫卵杀死,如果水中虫卵较多,需要将稻花鱼转移到健康的水质中进行养殖。
十、大鳄鱼的养殖技术?
1、基地选址:整个区内环境状况优良,无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生活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鳄鱼养殖基地的鱼塘土壤肥沃,环境卫生,空气清新。
2、鱼塘设施:鱼塘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水深1~1.5米,四周有1米高围墙,防止鳄鱼外跑和外人进入。饲料鱼(罗非鱼、鲢、鳙)塘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水深1.5~2米。
3、消毒选种:鱼塘干池晒底后,在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调节水质。鳄鱼选择健康无病、经检验合格的种苗进行放养,饲料鱼选择健康无病的罗非鱼、鲢、鳙等种苗进行放养。
4、放养密度:鳄鱼每亩投放体长30~100厘米(3~10公斤)的鳄鱼苗200~300尾,饲料鱼(罗非鱼、鲢、鳙)放养密度按常规进行,实行捕大留小。
5、饲喂管理:鳄鱼全部投喂自行养殖、鲜活的饲料鱼(罗非鱼、鲢、鳙)。饲料鱼以混合饲料、玉米、麦皮等为主,定期用生石灰、有益微生物菌和水质改良剂,及时换水加氧。
6、水质管理:鳄鱼塘要不断注换新水,保证池水清新,同时将鳄鱼塘之旧水排放到饲养罗非鱼、鲢、鳙的鱼塘,充分利用鳄鱼塘之养殖废水,确保生态平衡、环境卫生。
7、保温越冬:鳄鱼不耐寒,当水温降到15℃时就停止活动,冬季寒冷天气时用薄膜覆盖鳄鱼池,并从深井取水温较高的水注入池塘,确保鳄鱼及其它鱼类安全越冬。
养殖鳄鱼的技巧有什么?
当鳄鱼一周岁,长度达90-100CM时就要每天下午5-6点种给鳄鱼喂食。不要给鳄鱼喂腐臭的食物,必须把吃剩下的食物收拾干净。不要再中午给鳄鱼喂食,因为吃剩的食物容易被日晒而变质。有些鳄鱼比较胆怯,常到岸上进食慢,这些个别鳄鱼生长比较慢,需把食物直接送到它的住所在的地方。 鳄鱼食物鳄鱼的食物质量要能促进鳄鱼快速生长。通常是以新鲜的小鱼、青蛙、虾米和新鲜的生黄牛肝做饲料,当鳄鱼6-7个月大时候,应该用新鲜的鸡头和鸡脖子做饲料。如果以海鱼做暂时的饲料则注意把河豚清理掉,避免引起鳄鱼中毒事件发生。鳄鱼的消化时间长达72小时,因此,鳄鱼一年大约只吃120顿。鳄鱼在12个月大之前一餐可以吃时它体重5-10%的食物,12个月大以后,一餐可以吃时它体重的25-30%的食物。可以用本地的一些食物作为鳄鱼的补充食物,可以喂鳄鱼些其他食物,入猪牛羊鸡鸭的内脏,淡水鱼,海鱼,和老鼠。鳄鱼的食物必须是新鲜的,要切成小块,要保持干净。需要布置一些装食物的盘子以便容易收拾和运转。鳄鱼的饲料槽长度不超过10CM,要用水泥光滑,微倾斜和通向排水沟。为保证鳄鱼能常池到新鲜的食物,必须制定具体的喂养时间表。喂养小鳄鱼的时间最好是在傍晚,这个时间段安定,适合小鳄鱼出来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