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鹧鸪养殖技术?

219 2024-08-28 15:26 到农村去网

一、鹧鸪养殖技术?

1、饲养场地

鹧鸪有平养和笼养两种模式,平养需大家天网,一般网高50-60cm,每平米可饲养15-20只鹧鸪;而笼养则采用重叠式笼进行饲养,选择长1米、高30cm、深60cm的笼子,每笼可饲养10只左右鹧鸪。一般平养适合于种鹧鸪,使鹧鸪到达做种要求,而笼养适合于肉用鹧鸪,达到快速催肥目的。

鹧鸪的养殖技术

2、育雏期饲养

从鹧鸪出壳到9周内,折断时间都是鹧鸪的雏期,也是鹧鸪养殖最为重要的时期,这时要做的时保温和开食。在鹧鸪刚出壳的一周内,需保温育雏室的温度在35-37度,以后每周降低1度,直至它的羽毛生长完毕,能适应外界的温度。在鹧鸪开食前先要用低浓度的土霉素容易喂食,

让其肠胃适应,开食要在出壳后的24小时内进行,开食时用玉米搅拌熟鸡蛋,将其撒在木板上,诱引其自由啄食。在第二天即可喂食混合饲料,育雏时要控制空气湿度在60%,有利于它的羽毛和骨骼生长,并保持全天光照,一周后只需保持15-16时间即可。

鹧鸪的养殖技术

3、中成期饲养

鹧鸪在10-27周为中成期,这时的饲养较为简单,这时是鹧鸪快速生长时间,进食大,要保持充足的饲料和饮水,饲养可喂食一些蚊虫类的活饵,还需让其有一定的运动量,促进消化,让其快速生长。

鹧鸪的养殖技术

4、成鸪期饲养

当鹧鸪生长到28周时即为成鸪期,这时的饲养极为关键,喂食主要以饲料为主,可使用鸡用饲料。在选择鹧鸪的用途,是做种还是肉用,做种的这个要选择生长健壮,性欲良好的,按公母1:3的比例进行组群分开饲养,在养殖场所相对黑暗的地方设置产蛋箱,在鹧鸪产蛋期间要保持18小时左右的光照,才能使其多下蛋;而肉用的在一至两周育肥后即可出售。

二、广西哪里有中华鹧鸪?

中华鹧鸪在广西自治区境内有分布。 这是因为广西自治区地理位置独特,同时较为接近中南半岛地区,因此成为了中华鹧鸪在中国境内的一个重要分布区域之一。据了解,广西境内比较典型的中华鹧鸪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北海市合浦县等地。此外还有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比如梧州市保靖县、桂平市紫金县等。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华鹧鸪在广西的分布情况,可以参考相关的野生动物调查报告或者当地的生态旅游类资料。

三、美国鹧鸪养殖技术?

【鹧鸪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雏鹧鸪最迟于9周龄转入育成舍,可实行平养、网养与笼养,为防治黑头病、 球虫病及寄生虫病,建议实行网养与笼养。鉴于鹧鸪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可在舍外设置飞翔栏。 饲养密度:4~6周龄每只0.03平方米,或均养35只/平方米,6~10周龄每只0.06 平方米,或均养15只/平方米。 光照为每昼夜14~16小时(低强度),采用0.5~1瓦/平方米。红光效果好。 每天喂料3~4次,饮水不可中断,注意环境卫生,加强观察护理。 对于肉用仔鸪,从一开始到上市固定光照20个小时,至16周龄时可达到成年体重的92%,公仔鸪达到0.6公斤,母仔鸪平均0.5公斤,即可上市。饲料转化率约为2.04:1。 饲养猎用鹧鸪,应在16~20周龄时上市,在经济上效益较高。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鹧鸪0~8周龄可以成功地在多层笼内育雏或平面育雏。大部分商品鸡笼只要将笼底、食槽、饮水器略作改进即可。为减少足踝受伤,可在底部铺上0.6 厘米厚的网眼塑料网垫。至6周龄时应移入育成笼内或栏内进行饲养。 管理技术基本同雏家鸡。为防啄癖,在6~9日龄断喙,至6周龄再断喙1次。采用断喙机断去上喙1/4~1/3。如不断喙,也可穿戴特制塑料鼻环。  【鹧鸪育雏的关键环节】近两年来,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珍禽美国鹧鸪市场行情一直看好,养殖业日趋火爆。但是鹧鸪养殖并不像所说的那样简单好养,只有掌握了娴熟的养殖技术才能确保养殖成功。现将鹧鸪育雏的管理关键介绍如下:  1、温湿度 ①温度 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环节,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1~2周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3~5周龄室内温度28℃,6~7周龄为26℃,8周龄以后24℃。②湿度 湿度过大易真菌感染;湿度过小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1 周龄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相对湿度为55%~60%。  2、通风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有利雏鸪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3、密度 密度过大其活动场地受限制而相互打斗,死亡量增大;密度过小浪费有效场地,使养殖成本提高。一般出壳至10日龄平均可放80只/m2左右,10~28 日龄平均可放50只/m2左右,4~10周龄可放30只/m2,10周后可入15只/m2左右。  4、光照 出壳后20小时至1周期间需全日光照,1周后为每天16小时。  5、饮水 鹧鸪在出壳24小时内将0.02%的土霉素加入36℃的凉开水中,让雏鸪饮用。如果雏鸪是从外地引进的,可在饮水中加VB。  6、开食 鹧鸪饮水后即可开食。将饲料用少量的水拌成潮湿状用手将颗粒搓细,少量的撒在纸上,让雏鸪自由采食。头3天以不断料为好,3天后改用食槽,槽要放在灯光下,食槽要错开,相距不要超过1m,饲喂时要少喂多餐,每次添料时以上次饲料吃干净为好。  7、消毒 要保持环境与卫生。水槽每天清洗2次,2天消毒1次(用0.01 %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天上、下午各清扫粪便1次,室内消毒要每周2次,夏季每天消毒3次。

四、大棚鹧鸪养殖技术

大棚鹧鸪养殖技术:提高收益的可持续农业方式

大棚鹧鸪养殖技术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农民青睐的一种农业养殖方式。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鹧鸪养殖业作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大棚鹧鸪养殖技术以其高效、节约资源、环保等特点,成为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的可持续农业方式。

一、选择合适的大棚鹧鸪养殖环境

选择合适的大棚鹧鸪养殖环境是成功养殖的关键。大棚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遮阳和保温功能,确保鹧鸪养殖的舒适环境。同时,要选择地理位置适中、日照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建设大棚,从而为鹧鸪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做好鹧鸪养殖管理

鹧鸪养殖需要精细化管理,包括饲养、疾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鹧鸪种苗,保证育种质量。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保证鹧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防范鹧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保持鹧鸪舍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饲料残渣、鸟粪等,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对于鹧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合理的饲料配方能保证鹧鸪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饲养效益。鹧鸪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其中粗饲料包括玉米、麦麸、豆饼等,精饲料则包括各种添加剂、维生素等。根据鹧鸪的生长阶段和育种目的,科学配制饲料,确保鹧鸪的健康成长。

四、科学繁殖和孵化管理

大棚鹧鸪养殖的繁殖和孵化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鹧鸪的繁殖季节一般在2至10月份,这个时期要注意调控光照和温度,为鹧鸪提供合适的繁殖环境。在孵化期间,要做好鹧鸪蛋的保温、潮湿和适度的翻蛋工作,保证幼鸟的顺利孵化。同时,对于雌鸟的哺育管理也非常重要,给予良好的饮水和饲料,提高幼鸟的存活率。

五、合理的销售和营销策略

大棚鹧鸪养殖的最终目标是销售和盈利。为了提高销售效益,需要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首先,要调查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对于鹧鸪肉类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预期。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超市等,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另外,注意品牌建设,提升鹧鸪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保持良好的品质。

结语

自从大棚鹧鸪养殖技术的出现,它在农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种养殖方式既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又提高了农民的收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大棚鹧鸪养殖技术在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大棚鹧鸪养殖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美国鹧鸪育雏养殖技术?

1、育雏笼:育雏笼有单层或3层的铁笼,每层高度为64厘米,宽度66厘米,长2米,中间分为二格,每格1米,可养雏鸪100只。每层粪板高度13厘米,脚高42厘米,铁丝底网网眼为2厘米,两侧用榄核形硬网,网眼1.5厘米*1.5厘米,早期网底加麻布垫底饲养,7~10天后取出麻布,改用1.5厘米X1.5厘米的棱形硬铁网。一般用红外线灯泡保温,也可用多层育雏笼,并用电热丝保温。

2、中鸪笼:中鸪笼一般单笼笼长1.25米,高50厘米,宽1.1米,铁丝网网眼是1.5厘米*1.5厘米。50~60日龄后,笼的前后用16号铁丝做成栏栅,每根间距2.5厘米,方便中鸪伸出头饮水与采食。

3、种鸪笼:种鸪笼为分层铁笼,一般分3层,每层有粪便板,网底如笼养蛋鸡的底部结构,稍向外倾斜。产蛋后,种蛋滑落网底边沿,便于捡蛋。每层笼分3~4格,每格规格为40厘米(长)*35厘米(高),可养鸪4只,即1公3母。另一种规格是90厘米(长)*40厘米(宽)x35厘米(高),养鸪6~10只,公母比为1:4~5,笼的前后用15号铁丝制成栏栅,每根间距2.5厘米,以便于种鸪采食和饮水。种鸪也可用平养,一般平养舍内面积为18~20平方米,外设运动场,网高2米,三面用铁丝网,网顶用铁网或鱼网,可养种鸪100只左右。

美国鹧鸪饲料配比

1、小鸪日粮配方:黄玉米48%,小麦粉3%,豆饼34%,进口鱼粉12%,骨粉1%,贝壳粉1.1%,食盐0.4%,添加剂0.5%。

2、中鸪日粮配方:黄玉米50%,小麦粉5%,豆饼28%,麸皮5%,进口鱼粉8%,骨粉1.5%,贝壳粉1.6%,食盐0.4%,添加剂0.5%。

3、成鸪日粮配方:黄玉米53%,小麦粉11%,豆饼16%,麸皮9%,进口鱼粉5%,骨粉3%,贝壳粉2.1%,食盐0.4%,添加剂0.5%,

4、鹧鸪所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加剂应比鸡的用量高0.5~1倍,如果小规模饲养鹧鸪可选用鸡全价粒状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5~10克/50公斤料,微量元素按厂方说明另外添加,幼鸪要求早期加人熟蛋,以增加蛋白质。

5、饲喂量:1周龄6~8克,2周龄8~12克,3周龄12~18克,4周龄14~20克,5周龄16~23克,6周龄20~25克,7周龄23~28克,8周龄26~29克,9周龄28~30克,10周龄30~32克,11周龄32~33克,12周龄33~34克,13周龄34克。让鹧鸪自由饮水。

六、中华鳖养殖技术?

1、修建池塘

养殖中华鳖时,需要在水质清澈、背风向阳且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修建池塘,且要在池塘中安装进排水口、增氧机和加温机等设备,有利于中华鳖生长与繁殖,而且池塘的面积要在15-20平方米之间。

2、饲喂管理

中华鳖是杂食动物,养殖幼年中华鳖时,需要给其提供红虫、小虾、摇蚊幼虫、鸡蛋黄、动物内脏、鱼糜等混合制作成的饲料,满足中华鳖的生长需求,而喂养成年中华鳖时,要给其提供螺蚌肉、鱼粉、骨粉配制成的饲料。

3、更换池水

中华鳖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中华鳖时,需要每月更换一次池水,避免水质发黄浑浊,并且池水要呈现微碱性,而且换水后,需要往池塘里喷洒复合微生物制剂,使池水更为肥沃,促进中华鳖快速生长。

4、预防病害

养殖中华鳖时,需要每天晚上巡查一次池塘,可以及时将死亡的中华鳖捞出,避免引起传染,而且要根据死亡中华鳖的病症,将对应治疗的药物泼洒在池塘中,预防病害,并且每天要将中华鳖未吃完的饲料捞出,以免污染水质。

七、中华鹧鸪介绍?

中华鹧鸪是鸡形目、雉科、鹧鸪属的鸟类。

它长得比石鸡更为俏丽,头顶黑褐色,四周围有棕栗色,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带从眼睛的前面开始一直延伸到耳部,在这条白带的上面和下面还镶嵌着浓黑色的边儿。身体上的羽毛除颏、喉部为白色外,黑黑的体羽上点缀着一块块卵圆色的白斑,上体的较小,下体的稍大,下背和腰部布满了细窄而呈波浪状的白色横斑;尾羽为黑色,上面也有白色的横斑,色彩对比十分鲜明。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

主要是丘陵地带的鸟类,在高山或森林内未遇到过。栖息于满被草丛、矮树或小松林覆盖的起伏不平的小山坡上,有时也在光秃的岩坡上,喜在干燥地区活动,清晨和日暮时下降到山谷间寻食。夜间栖于草丛中,多在矮小山岗的灌木林中活动,有时候3-5只结群寻找食物。遇惊时很快地匿藏在灌木丛深处,很难发现。脚爪强健,善于在地上行走,虽不常飞行,但飞行速度很快。主要以蚱蜢、蚂蚁等昆虫为食物。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

八、中华鹧鸪媒?

 

这是受寒感冒,病毒入侵。症状:病鹧鸪精神萎靡,羽毛蓬乱无光泽,咳嗽,流鼻涕。

治疗:①对患病严重的病鹧鸪每只每次注射青霉素5000~10000国际单位。②用土霉素0.02~0.04混在饲料中饲喂3天。③每只每次用0.01~0.02克阿司匹林或安乃近,拌在饲料中饲喂,一日2次,连喂1~2天。

九、广西田鼠养殖技术?

在广西养殖田鼠还比较少见的,由于其特性善于挖洞,所以无法进行放养,必须要集中笼养,因此要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于炎热或寒冷,同时要提供一定的光照。每天定时定量喂养饲料,还要做好卫生工作,确保环境的清洁,减少它患病的可能。

十、广西鲈鱼养殖技术?

广西鲈鱼,又叫花鲈、鲈板、七星鲈等,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的近海、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鲈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丰富,很多准妈妈或者产后妇女都会吃鲈鱼来补身。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作为经济鱼类之一的鲈鱼也开始了人工养殖。那么鲈鱼应该怎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鲈鱼的养殖技术。

1、养殖准备

  养殖前首先要做好准备,选择面积为6-10亩大池塘,过大不易管理,过少水体不稳定,这个面积是最适宜的。水深要在2米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交通方便。在放苗前要对于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先将池塘水排空,暴晒池底,在使用漂白粉或石灰粉进行消毒灭菌保持水深至20公分左右,浸浆泼酒,一周后即可放水1米生。

  2、鱼苗暂养和放养

  鲈鱼的养殖历史较短,养殖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并无大规模的鱼苗培育基地,鱼苗的主要来源于海捕,在春季时进行捕苗。在捕捞和运输的途中会有损失,降低成活率,所以在这个期间就要先进行暂养,暂养方式为网箱养殖较为方便,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暂养3000尾,可使鱼苗的大小而降低密度。暂养时前7-10天喂食卤虫幼体或海淡水技角类,之后喂食新鲜鱼糜,待鱼苗长至8-10公分时即可放池养殖。

  3、投喂管理

  鲈鱼主要是低殖杂鱼喂食,在人工养殖时,饵料也是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在养殖时,它的抢食速度快,食量大,所以每次投喂表现定时定量,要仔细观察,在投喂时观察鲈鱼是否吃饱,以免浪费饵料。投喂时要注意方法,先投喂少量的饵料,吸引鲈鱼前来抢食,这时再将饵料全部投喂,待它们下沉不在抢食时再停止投喂。投喂的次数要视气温和季节变化而异,在每年春夏季节时鲈鱼生长旺季,这时就要加大投喂次数,一般每日投喂4-5次;而在早春、晚秋季节,气温较低,不适宜鲈鱼生长,就需减少投喂次数。

  4、其他管理

  除了投喂之外,每天还要进行巡查几次,观察养殖池的问题,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主要包括水质、鲈鱼活动力、防逃以及病害防治工作。水质管理主要是观察水色、气味以及透明度,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处理;而鲈鱼活动了则是观察鲈鱼是否活跃,如果活动力不足,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就要找原因,再进行处理;防逃要注意池塘的周边,看是否有鲈鱼逃离现象;而病害的防治工作尤其重要,平时要加强管理,发现病害要及时对症下药。

以上就是鲈鱼的养殖技术,要选择面积适宜的鱼池,放苗前对池塘进行消毒,控制好饲养密度。投喂低殖杂鱼的同时要搭配人工辅料,观察鱼的吃食情况,春夏季要增加投喂次数。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水质以及鲈鱼的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