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鲫鱼苗养殖技术大全?

112 2024-08-29 20:36 到农村去网

一、鲫鱼苗养殖技术大全?

1、采卵

产卵季节,一般成熟的鲫鱼不用催产即可进行分批产卵,而且产卵期比较长,在池塘沿岸、浅水多水草多的地段产卵比较多,卵产出后即粘附在水草等物体上。而且流动的水能够刺激其排卵,人工养殖的鲫鱼,可以将成熟的亲鱼放入产卵池,投放产卵剿,鲫鱼即可自行产卵,并用树须根或水草捆扎作产卵巢,布置在产卵池里,产卵一小时后即可立即取出,更换新的产卵巢。

2、孵化

将采集到的卵放到培育池直接孵化,这样可以减少鱼苗转池,通常一亩水面放鱼卵50万粒。为预防发生水霉病,还需要使用食盐浸泡,用3℅福尔马林溶液消毒,鱼苗孵化出来后,可能会垂直挂在鱼巢上。所以不能立即取出,还可以将鱼巢放在室内架子上淋水孵化,温度控制在16℃——20℃即可孵化出苗。

3、鱼苗培育

出苗后的仔鱼不吃食,3-4天后才可喂食饵料,主要的食料为轮虫和无节幼体,在育苗养殖前,需要用生石灰消毒,然后灌水施肥培育饵料,在轮虫达高峰后,就能够为鲫鱼在提供充足的饵料供应,鱼苗下塘后需继续施追肥、洒豆浆,补充水体营养,利于鱼苗快速生长,当鱼苗长至夏花时,即可对鱼苗进行分塘处理。

二、鲫鱼养殖技术?

准备好养殖容器,用鱼缸、水桶等都可,养殖水体可选择自来水,但入池前需对水进行除氯处理,将自来水静置2-3天或暴晒1天即可。

日常可喂食苔癣、蚯蚓、小虾、红虫、米饭粒、苞米粒、麦粒、豆面、苞米面等食物,但注意要控制好投喂量,以免过多而污染水质。

鲫鱼不适合与其他食肉鱼类饲养,以免被其吃掉,养殖中适当将鱼晒晒太阳,并定期换水,换水时需留部分老水,换入的新水还需进行除氯处理后才可注入。

三、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

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是现代养殖业发展中的一大利器。通过观看优质的鲫鱼养殖技术视频,养殖者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进而提升养殖水平,增加产量。本篇博文将向大家介绍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要点。

1. 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的重要性

在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鲫鱼养殖技术视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观看养殖技术视频,养殖者可以了解鲫鱼的生长习性、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视频中通常会详细介绍鲫鱼的饲料配方、饵料投喂技巧、水质管理等关键信息,帮助养殖者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

其次,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可以直观地展示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包括鲫鱼的生长状况、养殖设施的运作以及养殖者的技术操作等。观看视频可以让养殖者了解到其他养殖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借鉴其成功经验来改进自己的养殖技术。

2. 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的关键要点

观看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时,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2.1 饲料配方

优质的饲料是保证鲫鱼健康生长的关键。饲料配方会因不同生长阶段而有所差异。通过观看养殖技术视频,养殖者可以了解到不同阶段鲫鱼的饲养需求,从而调整饲料配方。

2.2 饵料投喂技巧

饵料投喂技巧是影响鲫鱼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观看技术视频可以学习到正确的饵料投喂方法,如饵料用量、投喂频率等。合理的饵料投喂可以有效减少饵料浪费,提高鲫鱼的饲料利用率。

2.3 水质管理

水质是鲫鱼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观看养殖技术视频时,养殖者可以了解到水质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水质测试方法、水质调节技巧等。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并提高鲫鱼的养殖效益。

2.4 疾病防治

鲫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观看养殖技术视频可以学习到鲫鱼常见疾病的识别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了解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和损失。

3. 如何选择优质的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

在选择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时,养殖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来源可靠:选择来自权威养殖机构或经验丰富的养殖者分享的技术视频,确保内容可靠、实用。
  • 内容完整:优质的技术视频应当涵盖饲料配方、饵料投喂技巧、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关键要点,帮助养殖者全面掌握养殖技术。
  • 实践性强:选择那些实际操作演示丰富的视频,观看更多现场运作情况,有助于理解和学习养殖技术。
  • 用户评价良好:寻找那些受到其他养殖者认可和推荐的视频,从用户评价中获取更多参考意见。

总之,广西水产鲫鱼养殖技术视频对于提高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和增加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养殖者们通过观看优质的技术视频,获得更多养殖知识和经验,实现鲫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鲫鱼鲢鱼养殖技术?

养殖鲫鱼鲢鱼要保持水质干净按时喂饲料 定期杀菌消毒就可以了

五、东北鲫鱼养殖技术?

东北鲫鱼的养殖技术有以下四点:

1、池塘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池塘面积以5~20亩为宜,池深2米以上。池塘保水性能好,不漏水。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配备增氧机。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与鱼种培育相同。 

   2、鱼种放养5月初放养鱼种。放养的鲫鱼种规格以50~100克为宜。放养密度:鲫鱼种1000~1500尾/亩。 

   3、饲养管理饲料采用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达到32%。春季鱼种入池后即可驯化。每天投喂次数应根据水温而定,5月份每天投喂2~3次;6~8月份每天投喂3~4次;9月份2~3次。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保证鱼吃八成饱。 

   4、日常管理勤补水,保持水深1.5~2米。夏季坚持每天开增氧机。15~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亩用生石灰20~25公斤。经常巡池,注意观察鱼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土鲫鱼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二、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三、放养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四、水质管理

鲫鱼体内的钙、磷含量为其它鱼类的2倍多,因而要求水中有丰富的钙、磷以满足鲫鱼生理需要。要求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60公斤;每15天施1次过磷酸钙,每亩每次用量15-20公斤。施生石灰3-5天后方可施过磷酸钙,防止水体碱性过大降低磷肥效果。

七、鲫鱼夏花养殖技术?

1.池塘准备。黄金鲫的适应性能极强,对池塘环境、水质要求不严。在养殖中,一般选5~10亩的池塘为宜,池塘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注排水方便,无任何污染,池底平坦,淤泥最好不超过10~15cm。每个池塘配备一台投饵机和一台增氧机。

在鱼种投放前15天,排干池水,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清塘处理,用木耙翻动池底淤泥,曝晒风化分解,清塘后3-5天注水,注水时进水口用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水位在0.6~2.5m之间。

2.苗种投放。通常情况下,当池水水温达17~20℃时,从水花饲养至夏花,每亩有效水面可放养水花20~40万尾;当年从夏花养成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放养2-3cm的夏花4000~4500尾,应根据市场对个体大小的需要,调整亩放养量。从鱼种饲养至商品鱼的放养密度是每亩可放养规格为60~200g的鱼种2000~3000尾,另配养鲢鳙鱼苗

八、河道鲫鱼养殖技术?

也就是网箱养殖,要综合考虑,一是水深,二是水体是否流动,水深且是流动的活水,每立方米养殖密度可稍增加,反之要减小,以免鱼缺氧。

九、小鲫鱼养殖技术?

首先,准备好适合小鲫鱼生长的养殖池或鱼缸,保证水质清洁、无毒、无异味;

其次,在充足的阳光下放置池塘或鱼缸,保持水温稳定、水流适宜,从而促进小鲫鱼的生长;

再次,给小鲫鱼适当投喂鱼食,饲料要质量优良,以确保小鲫鱼营养充足、健康成长;

最后,注意定期更换水源,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和新鲜度。维护好这些基本条件,就能做好小鲫鱼苗的养殖工作。

十、鲤鲫鱼养殖技术?

鲤鱼的养殖技术

在鱼苗下塘前7至10天,应将鱼塘进行消毒,并且投入肥料培育游生动物等,在鱼苗入池后,根据采食规律进行投喂,并且每三次追肥一次繁殖水中轮虫,使鱼苗获得充足饲料,在长至一定规格后,再投喂配合饲料,在整个养殖期,应早、中、晚做好巡塘工作。

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3000-6000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3、饲养管理①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②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③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④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鲫鱼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二、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鲫鱼品种较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实践证明,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简称高背鲫)适合主养,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分别快2倍和3倍。异育银鲫和高背鲫鱼相似,异育银鲫与普通鲫鱼的区别为:异育银鲫侧线鳞为31-32片、普通鲫为28-29片;异育银鲫与高背鲫的侧线鳞数目相同,但高背鲫头短、背高体厚、腹部呈圆形。

三、放养密度

从养殖经济效益看,放养数量超过2000尾/亩,虽然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养成商品鱼个体小,销售价格低,效益不理想;放养量少于1000尾/亩,尽管商品鱼个体较大,但总产量不高,销售收入少。每亩放养体重30克的鱼种1400尾或50克的鱼种1200尾,搭配适量的鲢、鳙和夏花草鱼,搭配鱼总数不超过600尾,可净产鲫鱼500公斤以上,其它鱼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四、水质管理

鲫鱼体内的钙、磷含量为其它鱼类的2倍多,因而要求水中有丰富的钙、磷以满足鲫鱼生理需要。要求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60公斤;每15天施1次过磷酸钙,每亩每次用量15-20公斤。施生石灰3-5天后方可施过磷酸钙,防止水体碱性过大降低磷肥效果。根据塘口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投放培育的小球藻藻种,定期在食台和下风口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上半年精养鲫鱼塘口采用全塘消毒和杀虫只有两次,一次是投放鱼种前,还有一次就是梅雨季节前,使用的种类和计量也是严格控制,要事先进行一定的预试验取得效果后在大面积使用。调水上使用有机生物肥料次数也较少,一个塘平均2次左右/半年。菌类的使用相对较多,主要是不定期的局部使用,有效的分解水体有机质、生物尸体和方便,提高养殖水体自净能力。由于合理选料和投喂,基地塘口水质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的养殖周期中尽量减少对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的刺激,维持相对的稳态,减少对鱼的应激。

五、饲料选择

饲料占据养殖成本的60~70%,选择优质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鲫鱼抗病力,降低养殖风险;同时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抓住鱼价高涨行情,实现赢了倍增模式。

六、投喂管理

俗话说:“人病都是吃出来的,鱼病都是喂出来的”,如何投喂?每天投喂多少?是淡水鱼塘养殖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常规的做法只知道投喂“八吃饱”,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真量化的标准,这个“八吃饱”的含义任何理解?普通养殖户往往认为投喂相对比简单,认为只要鱼吃就给它才就可以了,投喂差不多就行,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在我们一线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实际上一些养殖户养殖失败或不赚钱的原因中,其中不合理投喂(投喂过量或投喂不足)往往是主导因素。在生产中养殖户看到鱼摄食较好往往会加大投喂量,尤其像2016年这种大好行情,想急切的拉大鱼规格,抓住良好行情,而忽视鱼内在生长规律,导致鱼机体各项机能过早超负荷消耗,又不能及时的补充修复,加上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导致前期(5、6、7月份水温上升期)疾病的爆发。

病害防控

常见鲫鱼病害主要是水霉病、鲫爆发性出血热、肝胆综合征和红鳃病等。本文主要综述相关鲫鱼的病害的症状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鲫鱼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水霉病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面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棉霉。10-15℃最适合生长,25℃游孢子繁殖能力减弱,较不容易感染。鱼体因为过度拥挤、移动或者不良环境影响发生表皮损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鱼体受伤或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等都易引发鱼类水霉病。表现为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致衰弱而死。

水霉病多发于春季,在低温季节,鱼种的转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放养时应用2%-4%的食盐水浸洗,同时应控制水质,水体不应过肥。可泼洒3毫克/升美婷制剂进行预防。

二.肝胆综合征

该病近两年来比较流行,病因可能与养殖密度过大,水质恶化,饲料营养单一,鱼体营养失衡相关。病鱼以尾尖白、鳍条尖白、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并伴有烂鳃、赤皮等症状。

防治措施主要有:1)用漂白粉或者二氧化氯水体消毒,同时配给VC、诺氟沙星类药物。2)选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节。3)改变饲料配方。

三.红鳃病

该病发病期在5-6月份和10-11月份,水温20-26℃为高发期。病鱼停留在距水面5-10厘米处静止不动,用物体拍打水面,病鱼下沉,但一会儿后又游到原来水面静止不动。病鱼鱼体黑瘦,鳍条尖发白,鳞片松动,鳃部出血红肿,呈鲜红色。解剖病鱼发现其肠道无食且红肿,肝脏出血并伴有肾脏出血,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加深。

防治措施主要有:1)放养鱼苗前应彻底清塘,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2)控制水质。3)控制饲料质量以及投喂量。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得超过40%,饲料投喂量应为鱼食量的70%为佳。4)发病期可采用高氯酸锶(超强氧化剂)0.15毫克/升-0.25毫克/升的量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续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