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鲶鱼养殖?

119 2025-02-22 09:31 到农村去网

一、鲶鱼养殖?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二、花鲶鱼养殖?

花鲶鱼就是鲈鱼

1、池塘条件:鲈鱼养殖的池塘面积是以5-10亩为宜,水深要2米以上,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且交通方便,同时还需要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以及发电备用机组。

2、清塘消毒:在鲈鱼放养前需要清塘,每亩使用生石灰7-10千克,保持池水10-20公分,浸浆泼酒,7天之后加水至1米深,可一次施用二铵0.75千克/亩,两天后当池水变为油绿色时即可放养。

3、暂养方式: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公分,经捕捞转运等操作,鱼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可以先进行中间暂养,在养殖池中架设40目的网箱比较方便。

4、鱼苗放养:鲈鱼暂养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使用氯霉素拨酒消毒,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后投喂新鲜鱼食,鱼种在培养至10公分左右按1.5尾/平方米投入到养成池中进行养殖即可。

三、杜鹃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四、鲶鱼养殖温度?

鲶鱼的生活习性 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

五、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养殖技术: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六、鲶鱼养殖环境?

1、鲶鱼养殖要求有干净的水源,尽量是在有充足活水源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的保水性要好一些,不要透水。池塘里要种植适量不会蔓延的水草,这样可以提供栖息环境。

2、放养前两周放掉池塘里的水,然后用生石灰溶液清洗全池,浸泡一周以后,再洗刷干净池塘。灌清水浸泡池塘直到放养前2天,放养前鱼苗要在淡盐水或是其它消毒溶液里浸泡20分钟进行杀菌。

3、一般一亩池塘投放20000尾的鱼苗,鱼苗的规格要统一,不要过大过小,避免造成生长不均衡。一般在中午温度适宜的时候投放比较好,这样容易适宜环境。

4、投放几个小时后就可以投喂饲料,可以把一些粮食做成粉,掺水捏成团投喂,这样可以避免松散太快,也可以喂食一些贝壳肉、螺狮肉,但是需要切碎喂食。

七、大棚中华鲶鱼养殖

大棚中华鲶鱼养殖技术简介

大棚中华鲶鱼养殖技术简介

大棚中华鲶鱼养殖是近年来养殖业中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中华鲶鱼,又称白鲶,是一种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的淡水鱼类。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吸引了众多养殖户。通过在大棚环境下进行养殖,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养殖环境,提高鱼类产量和品质。

大棚中华鲶鱼养殖的优势

与传统的池塘养殖相比,大棚中华鲶鱼养殖具有以下优势:

  • 稳定的养殖环境:大棚可以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 防病防虫:大棚可以隔离外界的病菌和害虫,降低鱼类感染疾病的风险。
  • 减少损失:大棚中鱼类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 节约用水:大棚养殖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用水量和环境污染。
  • 灵活经营:大棚养殖可以进行集约化管理,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养殖效益。

大棚中华鲶鱼养殖的关键技术

要成功养殖中华鲶鱼,掌握以下关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水质管理

水质是养殖鱼类的生存环境,保持水体清洁和稳定的水质对中华鲶鱼的生长至关重要。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合理投放生态滤池和水质净化设备可以改善水质。

饲料与喂养

中华鲶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采用鱼粮和生物饲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喂养。饲料要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配比,合理投喂,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定期清理饲料残渣,确保鱼类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疾病防治

大棚中养殖的中华鲶鱼由于密集度较高,容易引发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加强疾病防治非常重要。定期进行疫病检测,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疾病防治。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大棚中华鲶鱼养殖的市场前景

由于中华鲶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安全健康的食品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大棚中华鲶鱼养殖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当前,大棚中华鲶鱼养殖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一些养殖户采用直销的方式,将新鲜的中华鲶鱼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另外,一些养殖企业也开始将中华鲶鱼进行深加工,制作成鱼丸、鱼皮等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总之,大棚中华鲶鱼养殖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的产业。凭借稳定的养殖环境、科学的管理技术和市场的需求,相信这个产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您对大棚中华鲶鱼养殖感兴趣,不妨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研究,相信您也可以在这个领域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八、鲶鱼养殖密度问题?

一、池塘放养

池塘:每亩池塘使用25kg生石灰或5kg漂白粉兑水进行全池泼洒,7天过后,进行试水。2、放养:每亩池塘(水深1.5m)放养10000-15000尾幼苗(体长约为3cm)。3、饲养:每日的投喂量为鲶鱼总体重的8-10%左右,每天投喂2-3次。

二、鲶鱼的养殖密度为多少合适

1、放养的密度取决于预期产量,鱼苗的规格,养殖模式,管理水平等因素。

2、如果是池塘纯养模式,每亩池塘放养1-1.5万尾鲶鱼鱼苗(体长约为3cm左右)。

3、如果是池塘混养模式,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鲶鱼苗,鱼的规格为200尾/kg。

4、稻田养殖鲶鱼模式中,如果是放养当年的夏花鱼种,每亩地放养40-60尾鲶鱼;如果是放养50g以上的鲶鱼种,每亩放养200-400尾鲶鱼。

九、鲶鱼养殖最大密度?

最大密度12cm每亩1200尾。

为了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投放的大口鲶鱼种一定要在8cm以上,且要求规格整齐。放养密度一般为8cm-10cm规格每亩投放1000-1500尾;10cm-12cm每亩投放800-1200尾,池中还可以搭配150-250g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20尾,这样能调节水质。

十、海鲶鱼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就是鲶鱼养殖池的建设,我们可以这样去建设一个舒适的鲶鱼养殖池。首先,往地下挖开一个池塘,不建议平地搭建起来,因为考虑到冬季气温下降,而鲶鱼属于热带鱼类,有可能不适应,影响到鲶鱼的生长发育。我们往地下挖开鱼池,池底部水温就不会太冷,可起到保温作用。

其次,往下开挖的深度建议在0.7~1米之间,然后在地面上搭建起一个高台,0.5米左右的高度即可。如此,一个鲶鱼养殖池就搭建起来了。但是,还有一个设施需要做好,就是上下排水口。下排水口主要是用来更换水,而上排水口是预防下雨雨水过多导致养殖池水溢出来,鲶鱼随水溜走。故而,要在距离养殖池顶部25CM处开一个排水口。

最后,就是对新建的鲶鱼养殖池进行彻底消毒。然后,就可以寻找鲶鱼苗,进行投放,开始养殖了。